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
-
资源ID:13158772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找到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并感受这些声音的美妙; 3、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情感目标:在感受大自然声音美妙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发现自然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并感受这些声音的美妙,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图片,并播放一段有鸟叫、虫鸣、溪流声的音乐,让学生听并说说听到的声音。 2、 教师:你们喜欢这些声音吗?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二、 初读美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寻找PPT出示的三个问题的答案. 问题一:这篇文章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问题二: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围绕总起句向我们介绍大自然的声音的? 问题三: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 2、 检查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三、 美读感悟,放飞想象。 (一)感受风的声音。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风最擅长的绝活。(弹奏手风琴)它的手风琴是用什么做的?在问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2、树叶能弹奏出那两种不同类型的歌曲呢?学生勾画,教师引导找出微风和狂风的特点,课件出示。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理解“呢喃细语”和“雄伟的乐曲”的意思。 4、教师配上舒缓的和有力的两种背景音乐,范读微风和狂风的句子,让学生听并感受出读微风和狂风在语速和力度上的区别。 5、指导学生各种形式朗读,在读中感受微风和狂风的区别。 (二)感受水的声音。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勾画出水擅长的绝活。 2、交流读书体会。师:水擅长什么?它的打击乐器是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热闹了?学生找到拟声词,体会拟声词的生动。 3、教师引导想象小雨滴落在树叶上、房顶上,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敲打窗户发出的声音,积累拟声词、运用拟声词。 4、指名说: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出示相关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指名学生读。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 十滴呢? 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从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课件提炼拟声词。 指导朗读技巧。 师生合作朗读,各种形式朗读。(体会“淙淙、潺潺、汹涌澎湃”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5,PPT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发现句子特点,介绍“顶针”修辞,讲故事加深对顶针的印象并仿写句子。 (三)感受动物的声音。 1、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找出动物歌手都有有哪些?它们唱得什么歌? 2、完成PPT上的填空,提炼出拟声词。 3, 展开想象,学生说一说动物歌手们都唱得什么歌? 指导朗读,练习朗读。 四、小结全文,课外延伸。 1、 师生小结全文。 2、 布置拓展作业厨房也是一个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