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5单元 解决实际问题第1到4课时 苏教版(2014秋).doc
-
资源ID:13160070
资源大小:6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5单元 解决实际问题第1到4课时 苏教版(2014秋).doc
第五单元 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例1、想一想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整理条件的不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有关三不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灵活运用策略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归纳思想,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3.分享交流成果,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学难点:归纳解题的步骤。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策略,引入课题。1.谈话:以前我们学习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想一想都学过哪些策略?(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是怎样的?从问题想起又是怎样的?2.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二、灵活运用,感受步骤。1.运用策略,感受步骤。(1) 出现例1.分析题意,让学生说一说场景图中所提供的条件和问题。2整理条件,体会联系。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进行整理,体会思考的过程。教师加强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1) 按果树分类整理。桃树:3行,每行7棵杏树:8行,每行6棵梨树:4行,每行5棵从行数以及每行的棵树从这些条件可以求出什么?每行棵树×行数=一共有多少棵?(2) 根据问题,列表整理。桃树梨树3行4行每行7棵每行5棵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来整理的?说一说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3) 用画线段图来整理条件。让学生说一说你时如何来整理的,你认为画线段图有什么好处?(4) 归纳以上几种方法,各有优势。3.运用策略,体会思路。让学生说一说这题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结合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说明不同思考过程。(5) 尝试解答,检验结果。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求什么?思路一定要明确。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6) 回顾体会过程。注意问题的反馈。强调要注意的事项。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58页第1题。读题理解题意,说一说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整理条件,全班交流。尝试完成。汇报反馈2.练一练。第58页第2题。尝试用不同的策略去解答问题。体会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步骤。四,作业。练习九第1题和第2题。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第2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8-60页例2“练一练”,练习九第4-6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表内条件,理解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用列表来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2.让学生经历理解表格呈现的信息含义。体会表格所表示的信息有利于发现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数学运用能力。教学重点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这一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了如何去整理条件,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还学会了灵活运用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今天这一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解决问题,感悟策略。1.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出示例2(略)(1) 理解题意。让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解释“水位”和“下降”的含义。交流表格中的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表内条件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这些条件说明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说一说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从条件想起:根据2小时水位下降12厘米,可以先求出1小时下降几厘米,再求下降120厘米需要几小时?A. 从问题想起:一共下降多少厘米÷每小时下降的厘米数=多少小时。先求每小时下降几厘米?再求下降120厘米需要几小时?B. 比较水位下降的关系:2小时 -12厘米?小时 -120厘米C. 水位下降的倍数关系,也就是所需时间的倍数关系。 按照数据的排列规律,列表排一排当水位下降到120厘米时所需要的时间?(3)尝试解答。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将这一道题过程完整的写出来。反馈交流。想一想如何来进行检验。2完成想一想。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下降多少厘米?a) 比较异同,体会联系。上面的解答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b) 回顾反思,相互交流。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 采用策略 选择方法?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抓住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把1本笔记本多少钱求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求小军买5本是多少钱?小丽用去42元买多少本?鼓励学生用种不同的策略去思考问题。体会各自的解答优势。2,完成“练一练”第2题。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6本字典的高度是168毫米。15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高度是多少?当高度是504米时,有多少本字典?四总结。五作业布置。课堂作业:练习九第4、5题。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第3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1-62页 练习九第7-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让学生理解求单位一的数量,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2.让学生体验解题的步骤,灵活运用解题的策略,体会量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数学运用能力。教学重点:运用策略解决求单位一的数量,或总量,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一)根据条件提问题。1.栽了3行,一共有12棵。2. 6头牛吃了18千克饲料。(1)12一批树有3行,每行有18棵。(2)有6头牛,每头吃18千克饲料。根据条件提问题,说一说每组中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二)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再说一说需要补充的条件。1.9行有多少棵?2 48棵可以栽几行?3每只羊吃3千克饲料,这些饲料可以分给多少只羊吃?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是,和需要补充的条件。数量关系 -计算方法 -发现解决问题的条件。二、 巩固练习。1 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步骤。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 -列示解答 -检验结果。让学生去说。2.完成练习九第7题。读题、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充分去说。5分 -350个12分 -?个?分 -700个提问:求12分可以做多少个?做700个需要多长时间?说一说你的想法?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采用不同的策略)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每一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如何来进行检验的。比较运用不同策略的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1)栽了3行树,一共有12棵树,照这样计算,栽8行有多少棵?(2)6头牛吃了18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60千克饲料可以分给几头牛来吃? “照这样计算”这句话中隐含了“单位一”的数量。4.(1)每行栽多少棵?(2)每头牛吃多少千克?但是所求的问题不同。(1)求总量。8行有多少棵?用乘法。(2)已知总量,求分给了几头牛?用除法。三、 拓展练习。1.完成练习九第8题(1)、(2)。(1)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抓住“前10分钟一共装了5箱”想起,也就是说装了5箱需要10分钟。5箱 -10分钟 5箱 -10分钟25箱 -?分钟 ?箱 -80分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反馈情况。(2)每箱个数302450箱数604590先求出什么?(这批猕猴桃一共有多少个)再结合已知条件,求每箱装多少个?或者求一共装了多少箱?如:30×60÷24 30×60÷452.完成练习九第9题。(1) 根据“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可以求出什么?再结合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2)每个教室放盆数34教室数量24?3.想一想: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比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四、 总结。五、 作业布置。六、 练习九。第10、12题。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第4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2-63页 练习九第13-18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让学生理解求单位一的数量,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2.灵活运用解题的策略,体会量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分析问题不同策略选择方法解答步骤检验过程。二、 巩固练习。1.练习九第13题。(1)理解题意。让学生说一说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每天产奶量奶牛头数一共产奶量每天产奶20千克12头每天产奶36千克18头(2)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拓展思路:12头普通奶牛一天吃饲料72千克,18头良种奶牛一天吃饲料108千克,良种奶牛比普通奶牛平均每头一天少吃饲料多少千克?果园里要载252棵桃树,原来准备栽21行,结果每行多栽了2棵,实际每行栽了多少棵?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这样有条理的去思考。让学生尝试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练习九第15题。(1)看情景图所提供的信息。刘莉12分钟打456个字张明9分钟打423个字李冬15分钟打615个字(2)提问题:刘莉和小明每分钟一共打了多少个字?张明每分钟比李冬多打了多少个字?(3)尝试解答。(4)汇报交流。3.练习九第16题。a) 理解题意。原来买6架的钱现在可以多买3架,就是说现在可以买9架,这9架的钱也就是原来6架的钱。原来每架90元 (降价后) 现在每架多少钱?b) 尝试练习。c) 反馈交流。4.练习九第17题。(1)理解题意。分析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解决问题的策略。2小时 -180千米(1小时?千米)?小时270千米时间路程2小时180千米?小时270千米(1)尝试练习。(2)反馈交流。5.练习九思考题。(1)3杯水重量壶重=740克5杯水重量壶重=980克 2杯水重量=240克1杯水重量=?克(2)拓展思维三总结。四作业布置:补充习题 第54页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