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2014秋)(14).doc
-
资源ID:13169828
资源大小:2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乘法分配律|北师大版(2014秋)(14).doc
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 具: 课 件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 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 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 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乘法还有其他的运算律吗?希望今天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有新的发现。出示问题一、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2米,宽是28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师: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生1:(7228)×2生2:72×228×2(板书两个算式)师:同学们给出了两种办法,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选择其中的一个算式计算一下。生计算。师:请选择第一个算式的同学,说出你的计算结果。生:长方形的周长是200米。师:谁选择的第二个算式,结果又是多少呢?生:我算的结果也是200米。师:通过大家的计算,这两个数算式的结果相同,我能不能在这两个算式之间写上“=”?生:可以板书:(7228)×2=72×228×2出示问题二:学校要换夏季校服了,上衣每件32元,裤子每件18元,四年级一班共64人,一共需要多少元?师:这道题你有能用几种方法解答?结果是多少?(生计算,汇报)生1:我列的算式是32×6418×64,结果是6400元。师: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的?生2:我列的算式是:(3218)×64,结果也是6400元。师: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那这两个算式看来也是相等的。板书:(3218)×64=32×6418×32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刚才得到的两个等式,你有怎样的感觉?生:可能有规律。师:真的有规律吗?二、探索交流,归纳规律。师:刚才同学们感觉到这两个等式中含有规律,下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师:对于可能存在的规律,仅凭这两个等式就能说明它是成立的吗?生:不能。师:那该怎么办?生:找更多的这样的等式。师:既然找到了方法,那就请同学们,再找出一些这样的式子,验证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生举例验证)汇报:生1:(32)×5=3×22×5师:你计算过了吗?生1:算了,两边的结果都是30.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吗?生2:(3050)×5=30×550×5生3:(2476)×2=24×276×2师:同学们都找到了这样的式子吗?生:是。师:看来同学们头脑中的那个规律可能真的存在。我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两边的结果都是相等的,可是,万一除了咱们举得这些例子外有一个不能成立?那我们举得这么多例子也就失败了。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看,我们不去计算,就能够判断两个式子的结果是否相同?(生思考)生:老师,我能。师:你说说看。生:比如(7228)×2=72×228×2,左边括号里算出是100,就表示100个2,右边是72个2加上28个2,也是100个2,所以两边的结果一定是相等的。师:同学们,你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那你能用这个思路说说你举得例子吗?生1:我写的是(5322)×4=53×422×4,左边是75个4,右边是53个4加上22个4,也是75个4师:现在我们再来思考,有没有可能像这样的式子两边不相等?生:不可能,两边的结果一定相等。师:这么看来,同学们猜测的那个规律是真的存在,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你认为的规律吗?生1:(我你)×他=我×他你×他 ,我和你都是他的好朋友,也就是我是他的朋友,你也是他的朋友。生2:(爸爸妈妈)×我=爸爸×我妈妈×我。生3:(AB)×C=A×CB×C生4、(ab)×c=a×ba×c生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努力验证了这个规律,你觉得用那一种表示这个规律更好一些?生:第三个用小写字母的那一个。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好?生:这样简单好记,而且前面学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也是用字母表示的。师:我也同意你的观点,这就是咱们数学的简洁美的体现。这个规律就是乘法的分配律。读一读这个式子。(通过读式子,完善语言表达)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火眼金睛,判对错。56×(1928)=56×192864×6436×64=(6436)×6432×(3×7)=32×732×32、思维敏捷,连一连。(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422533)×26 20×254×2536×1526×15 (6634)×6666×6666×34 42×2625×2633×2638×9938×1 (3626)×15(204)×25 38×(991) 师:相等的式子我们都找到了,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计算出它们的结果。生1、我算的是(204)×5=20×254×25,结果是600.师:你是把两边的式子都计算了吗?生1:没有,我是算的右边的那个式子。师:你为什么没用左边的式子计算呢?生1:右边的那个式子计算起来简单。师:看来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来简便计算,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生2:我算的是38×9938=38×(991),结果是3800,我算的是右边的那个式子,右边的括号里是100,38×100好算。师:大家来观察这个式子,这是我们发现的那个乘法分配律吗?生1:不是.生2:是,就是把它给倒过来用的。师:是的,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也可以用来简化计算。生3:我算的是36×1526×15=(3626)×15,结果是150,是通过右边的式子计算出来的,那样简便。师:看了这个等式,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我们刚才做的都是带“”的,可是这个是“”。师:看来我们的乘法分配律还有新的内涵呢。补充板书:(ab)×c=a×cb×c师:有没有计算(422533)×26=42×2625×2633×26这个等式的?生4:我算了,结果是2600,算的是左边的那个式子。师:看了它,你有没有想说的?生:刚才我们做的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这个题是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师:如果是4个、5个数、更多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还能用分配律吗?生:能。3、合理选择,算一算。312×12188×12101×87(5347)×23四、拓展延伸,引发思考。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了乘法分配律,除法有没有分配律呢?板书:(ab)÷c=a÷cb÷c ?五.教学反思:同学们可以课后用我们今天研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进行验证,总结。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以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五大运算定律中,是最难理解的,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成功之处: 1.本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没有采用课本上的主题图,而是选取学生熟悉的买校服情境:这学期学校要换新校服。上衣每件28元,裤子每条12元。我们班共需缴校服费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同位交流,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然后让学生对比两种算法初步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即(28+12)×44=28×44+12×44。 2.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还要知道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和的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不足之处: 1.在总结乘法分配律时没有把结构说的很透彻,导致学生出现在练习时有一个同学在同步学习的练习题中把连乘算成乘法分配律。 2.学生的语言叙述不熟练,导致学生虽然会背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但是不会应用。再教设计: 1.加强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对比,让学生对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结构更清晰。 2.加强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试题的演练,灵活掌握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