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采茶歌作曲及音乐史的关系(共3815字).doc
-
资源ID:13190835
资源大小:16.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民族音乐采茶歌作曲及音乐史的关系(共3815字).doc
民族音乐采茶歌作曲及音乐史的关系(共3815字)摘要:任何文化的形成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民族音乐的创作也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关联。不仅是歌词、曲调的创作,而且作曲技术都与历史文化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与音乐史直接相关。所以,本文将以民族音乐的采茶歌曲为例,对民族的音乐史进行探究和了解,从民族音乐的旋律、主题、作曲技巧等各个方面,来与民族的音乐史联系起来。研究民族音乐采茶歌作曲技巧与音乐史的联系,不仅可以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还可以对采茶歌作曲的技巧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能够将古今的采茶歌作曲技术进行融会贯通,让民族音乐的采茶歌作曲技术更加精进,更上一层楼。关键词:民族音乐;采茶歌;作曲技术;音乐史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对我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采茶歌作为民族音乐的一部分,继承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历史悠久且风格多样。1民族音乐的定义民族音乐是指运用中国特有古老的传统乐器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根据演奏的人数可以分为独奏和合奏。翻开历史资料,追溯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朝代的音乐发展状况。西周时代到春秋时代,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段历史时期,诞生了很多新的演奏形式,例如笙箫、鼓瑟和古琴等等,也诞生了流传至今的音乐名篇高山流水等等很多不朽琴曲。随后民族音乐也是不断发展,秦汉时期出现了鼓吹乐,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清商乐,随后随着古代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民族音乐也发展的越来越好,到了隋唐时期,民族音乐又更上一层楼,就像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述的一样:“大珠小珠落玉盘”,人们弹奏琵琶曲已经很普遍,以小见大,民族音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宋代的时候,清月和细乐则慢慢开始出现,在元朝和明代的时候,弦索和十番锣鼓等等也应运而生。渐渐地,民族音乐的种类和演奏方式更加多元化。近代民族音乐在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也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音乐的作曲技巧、演奏方式等等也出现了新的形式。民族音乐的来源主要分为:一、从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原音乐,二、除了黄河流域以外的其他华夏地区的各个民族的音乐,三、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交流当中,传入中国的其他国家的音乐。民族音乐主要被分为五大类型: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民间歌舞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1。2作曲技术理论2.1和声。和声是音乐的基本表示手法,由多声部音乐和中高音部分组成。和声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从广义的角度上来看,和声被认为是一种由超过频率的声音组合起来的声音。从狭义上来看,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的声音在同一时间节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同时发生而形成的。针对音乐演奏来讲,就是通过不同的和弦在同一时间按照不同的方式来演奏不同的音乐。音乐作曲的技巧之一就是如何巧妙的运用和声使得音乐更加动听,更加有层次感,而且和声还是乐器和人声配合作曲的基本方式之一。和声的基本素材是和弦,和弦是由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音,根据多次重叠或者其他的方法结合来共同完成的,这也是和声的纵向结构之一。根据各个和弦的先后运动,不同连接来构成的和声,则被形成为和声的横向运动。和声在作曲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组成声部,使得各个声部更加协调统一。二、构建乐曲,使得音乐更加具有层次感,更加丰富。三、表现音乐的内容,使得听者能够更加融入到音乐氛围当中去2。2.2复调。复调的主要特征是让各个声部相互独立,但是又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和声。复调一般指由两段或者两段以上的曲调同时进行,这些曲调之间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一般是指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且各段之间彼此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组成2.3作曲技术在采茶歌创作中应用。音乐的作曲技术是音乐创作的灵魂之一,是音乐创作当中,不可获取的重要因素之一。作曲技术主要运用在民族音乐创作过程当中的和声、复调和曲式等方面。和声是作曲创作中的关键,担负着奠定整个音乐的感情基调的作用。我国的传统音乐主要是由五声音阶为主,强调功能性和逻辑性,而西方的和声主要以七声音阶为主,两者比较而言,中国的五声音阶的难度更大。采茶歌主要是在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劳作过程当中,发展演变而来的,老百姓对于这些创作技巧,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是通过对于民族音乐的欣赏,渐渐的将一些作曲技巧加入到了自己的采茶歌创作当中,不知不觉受到了传统民族音乐的欣赏。3采茶歌作曲技术与音乐史的联系3.1采茶歌中的合唱与民族音乐作曲技巧和声之间的联系。采茶歌是湖北、江西等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民间地方音乐。在开始之初,采茶歌的演奏形式十分简单,就是一个人在田间劳作时的自娱自乐,一个人的独唱,后来演变为众唱,这一演变其实就是受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影响,我国的民族音乐最早是在宫廷当中发展起来的,主要靠给皇帝进行演奏,为了表现皇家气场的强大,往往采用众唱或者众奏的形式。采茶歌以此为启发,为了能够在田间工作的时候,缓解压力,自娱自乐,后来也逐渐三五个人一起歌唱,最后,随着范围的扩大,人们便开始一起大合唱,变独唱为众唱。这就是受了我国古代音乐形式的影响,将传统的作曲技巧运用到采茶歌作曲技巧当中的体现。3.2采茶歌中的乐器运用与我国音乐史的联系。纵观我国所有的音乐演奏,没有一个不利于乐器来加强音乐的表现效果。在古代,手工艺者众多,大多技术精湛,能够为演奏者制作各种乐器。同时,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没有现在的科技,不能提高伴奏等等,所以为了加强音乐的表现效果,使得音乐不那么的单调,往往会在音乐的演唱过程当中,加入乐器的演奏,使得音乐的表现效果更加地突出。同时,我国在古代与其它国家的文化交流密切,很多外国的乐器流入到中国的市场上,人们发觉乐器的特殊功能。并且,在文化交流时,也了解了外国的音乐文化,发现外国的音乐在演奏的过程中,都加入了乐器的演奏。所以,自古以来,我国的音乐在演奏的过程当中,都有乐器的加持。因而,采茶歌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也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音乐创作技巧。劳作人民就地取材,在进行歌唱的时候,运用手中现有的工具,例如筐子、篓子和茶叶等等,就地取材,来为自己的音乐进行伴奏。所以,采茶歌的创作十分具有生活气息,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3。3.3采茶歌曲式的创作与我国音乐史的联系。宋词元曲也是一种特殊的词谱。在给这些词谱上曲子之后,就可以进行演唱。这也是歌词的一种创作形式。在我国的音乐史上,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家们在进行曲调的编排时,往往很有层次感,具有轻重的区分,而且在曲式的编排上,会利用重复的歌词,来起到强调和加深感情的作用。采茶歌的创作也是如此,采茶歌的曲调也十分具有层次感,在开头比较平缓低沉,中间激情澎湃,结尾又陷入低沉,这种轻重缓急也与劳动的过程十分相似。而且,采茶戏在歌词的创作上也借鉴了我国的民族音乐,需要强调的部分,采用多次重复的方法,多次强调,表达情感。3.4采茶歌的曲调与我国音乐史的联系。我国的文化内涵是沉稳低调,比较含蓄。但是,在古代的文化交流过程当中,国外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传入我国,对我国一贯的音乐作风产生了影响,不在一味的保持含蓄。开始可以音乐的激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点在采茶歌的创作过程中,也有很深远的影响。采茶歌的曲调大多属于慷慨激昂的曲调,因为劳动人民需要在劳作的时候通过音乐来为自己鼓劲,并且通过音乐来放松自己,把压力释放出来。所以采茶歌的曲调在风格上与我国的音乐史具有直接的联系,可以说采茶采茶歌的曲调就是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茶歌是我国劳动人民的艺术创作成果,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茶歌中的作曲技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历史音乐的熏陶,和我国的音乐发展历史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国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对于采茶歌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采茶歌在汲取优秀的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得采茶歌的创作更加的具有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更加贴近现实,更加贴近时代。其中,民族音乐中的和声、配器以及复调等等多种创作技巧,都与采茶歌的创作紧密结合,使得采茶歌的创作更加优秀,更加深受老百姓们的喜爱。参考文献1施旺维.多视角审析采茶歌同源异流的现象J.艺术探究,2015(6):78-89.2林建平.采茶歌舞的创作和特点J.艺术教育,2017(9):45-56.3刘淑.民族音乐的作曲技巧与音乐史的联系以采茶歌为例J.福建茶叶,2016(8):12-23.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