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边疆民族文化与历史研究.doc

    • 资源ID:13235774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边疆民族文化与历史研究.doc

    边疆民族文化与历史研究本方向的主要特色研究领域以及学术地位本方向主要研究特色领域:立足于古骆越人繁衍生息的广西、广东、云南一带,中国-东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文学文字的角度出发,辐射艺术、体育、历史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研究视野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运用现代仪器进行数据分析,强调成果的应用性。 边疆民族文字以中越边境的壮族布傣族群和防城港东兴的京族中已有几千年历史并且今天仍在使用的喃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以喃字书写的民族歌谣中的文字书写及发音、民族典故、民族心理、民族信仰、民族融合等相关的历史文化现象。 边疆民族艺术主要研究闻名中外的传统民族乐器天琴、民族节庆侬峝节、民族舞蹈花风舞、百扇舞等相关的历史、仪式、乐谱、服饰、产业、传承等。 边疆民族体育主要研究抛绣球、耍陀螺、舞狮、壮拳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展演、比赛、旅游、传承等。 边疆少数民族历史从文化文字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发展史,主要涉及中越边境的壮族布傣族群和防城港东兴的京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近代开发等研究。 本方向的研究的学术地位: 本方向从文学文字的角度出发、辐射艺术、体育、历史等领域的研究,立足于中国-东盟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土壤,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近两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和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指南都强调突出濒危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获得立项的课题也多集中在这些领域,是学术的前沿热点。以往的古壮字研究,多以北壮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强以左江土语区为代表的南部地区壮语现象的研究,能有效地补充我国我区的濒危民族文字字库,也为民族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受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方块古壮字,其记录的歌谣、舞蹈弹唱、体育比赛、历史传说等在中越两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表明汉文化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东亚壮侗族群的影响深刻而久远。而目前我国西南边疆的领土领海争端阻碍着中国-东盟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与合作,本研究方向可为文化寻根与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领土和文化安全。 挖掘和研究边疆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界保护濒危民族文化遗产的切实举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打下基础。本方向的现实作用其一,本方向的研究成果,可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 把广西打造成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培育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政策的落实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中国-东盟边疆地区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叉渗透的前沿区域之一,研究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营造安邻、富邻、睦邻的关系,巩固国家边疆安全,把广西打造成为跨越东南亚各国壮侗族群的文化寻根的朝圣地,极大地提高广西的文化软实力。其二,目前我国西南边疆的领土领海争端,文化争端层出不穷,划界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都需要大量史实作为依据。本研究依托于古骆越人繁衍生息的自然历史文化优势,进一步证明:骆越文化起源于中国,骆越文化的主体在中国,骆越文化的中心长期在中国,从领土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角度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其三,我国在2009年把文化产业列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其进行重点扶持。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是欠发达地区,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广西目前的大政方针。中越边境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如花山岩画、崇左斜塔、班夫人庙、伏波庙等。大力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招商引资,既能发挥边疆的地区的比较优势,又符合低碳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中国-东盟边疆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特色的民族艺术、体育、旅游品牌,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使边疆地区的人民早日脱贫,既有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能加强民族团结。 其四,边疆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体育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知识产权争议的诸多问题。加强边疆民族文化的研究,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信息的安全。为中国天琴文化艺术之乡 龙州县下一步的申遗工作提供可靠的佐证,为古壮字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材料。 其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过去曾依靠口口相传、世袭相传的民族文化的形式已失去了它依存的条件。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已经行不通,必须对濒危的文化艺术体育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把其纳入现代传播体系。同时,边疆民族文字古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能为中华古壮字大字典的编撰工作提供有效的字源,并为相关软件开发公司研发古壮字录入和储存软件、为古壮字的数字化利用提供必需的字模,有利于民族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国际化传播和永久性保存。 其六,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最重要的标志,也是族群记忆的核心。广西作为我国从古至今战乱最少,国家认同性最强的边疆民族地区之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交融传播历史现象研究,有助于唤起年轻一代的族群记忆,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防止少数民族文化失传,增强民族自信心,发展民族团结自治,对于我国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可贵的参考。本方向学理意义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壮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广西语言学会、广西民俗学会等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均围绕广西边疆地区语言文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吴小奕博士在其学位论文跨境壮语研究中,把古壮语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越南的喃字和岱侬喃字,对境外壮语的基本字形及结构进行了充分地论述,开创了古壮字跨境系统研究的先河。在古文字互借方面,桂越边境民间中尚流传有三千书、五千字、字学纂要等字书,境外的越南尚流传有指南玉音解义、明心宝鉴释义、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等可研究。2004年11月,越南汉喃研究院在河内越南国家图书馆召开会议,会议对岱喃字从人称代词、人体名称和数词三个方面对97个岱喃字进行了讨论。并将之分成四类。2008年,古岱字字典在越南河内的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3.当前,电子古籍文献整理正成为新的研究课题,但中国在喃字数字化方面仍落后于日本和越南。2006年,继日本将喃字制成缩影胶片保存之后,越南政府启动了将越南文字转化至CD-ROM的工程。目前,越南的汉喃研究院拥有约50000件用汉字或喃字写成的文档和碑文。而中国目前相关的字库却仅能从古壮字字典或公开发表的文献收集古字,或全部以北壮的古壮字为主,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毛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记述中国55个少数民族文学的大型专著。此外还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傣族诗歌发展初探、歌海漫记、壮族歌谣概论,尤以梁庭望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集大成。陈增瑜主编的京族喃字史歌集则独辟蹊径,全书收录喃字史歌原文并有逐字逐句的汉字翻译。这些书籍从理论、方法和材料都为我们从文化文字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艺术、体育、历史提供了的可贵参考。 始创于2004年的玉溪师范学院 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 已经探索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非常好的 产 学 研 的路子。广西龙州县于202*年开始筹建天琴文化传习馆。但如何整合运作边疆民族地区及其周边文化圈的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消费体验方式,与市场和消费者接轨,使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产业化,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经济,其会展模式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首届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论坛于202*年底在广西召开,汇聚了东盟各国的政要、商界人士和学者,对民族体育产业的开发做了重要的研讨,并由人民体育出版出版了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一书。但对于民族体育项目的大众化和产业化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本方向的研究,将在上述诸问题中进一步推进学科、学术方面的发展。 第 7 页 共 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边疆民族文化与历史研究.doc)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