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问题(共4741字).doc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问题(共4741字)摘要: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多,养老压力大。虽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国,但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农民由于种种原因只购买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无法保障其老年生活。基于此,国家应提高基础养老金的补贴力度,加强宣传工作,拓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修订立法,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制保障,提高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保障。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法律问题;法律保障一、引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截至2015年底,农村人口6034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3.9%,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农村老年人口的增长,加剧了农村养老压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推进农村养老法律制度试点工作,但试行效果并不理想。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剩下的大多为留守老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老龄人口的增加使传统的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我国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虽然有养老院,但入住对象大都是五保户和孤寡老人,而且一般有子女的农村老人以入住养老院为耻,认为子女不孝顺才住养老院。在现有的农村养老院中,大多缺乏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基础设施及养老服务专业化组织,养老服务资源城乡分配不合理。自2009年新农保实施以来,参保人数日渐增多,2014年实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截至2015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4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5万,其中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农村参保人数增加,参保率逐年提高,使农村社会养老基金产生较多盈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也得以建立。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地方政府经济实力不同,对农村养老保障支持力度不同,从而产生了同一档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在不同的地方,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不同,产生了养老保险金差异较大的现象。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法律问题(一)农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不高虽然目前大部分农民参保了新农合,但部分农民思想守旧,深受“养儿防老”思想的影响,只关注眼前利益,不愿参保或选择最低档新农保缴费。这与地方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有关,部分农民对新农保存在较多疑问,这些疑问长期积存下来,影响了他们参保的积极性。从政府补贴层次来看,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农民最终得到的政府补贴差别不大,导致了农民选择最低档次的缴费标准,无法保障未来生活的基本需求。(二)新农保基金筹集渠道窄,政府财政压力大新农保的基金来源有三条渠道: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及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额度不高,集体补助仅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集体才会兑现,因此新农保基金个人账户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及个人缴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中,80%以上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包括老年人自己的收入和积蓄,以及子女或其他亲属的经济赡养。但大部分农民选择最低档的养老保险档次,有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及其他无收入者,甚至连最低档次的费用都无力缴纳,其老年生活堪忧。因此,迫切需要政府提高财政补贴力度。(三)养老保险法制保障不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保障不完善,立法层次较低,且不成体系。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农村养老保险法,各地有关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主要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办法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以及2011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除社会养老保险法之外,其他与农村养老保险有关的法律文件立法层次较低。社会保险法虽然首次将新农保纳入法律,有利于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但该法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规定限于原则性规定,对新农合的参保范围、资金来源、支付待遇、资金运行监管等方面都未做出具体规定,这为新农保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各地只能根据本地政府的政策规定实施新农保。(四)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目前,新农保已基本普及,养老金账户余额也越来越高,管理好养老金余额事关农村老年群体的切身利益。但新农保的个人账户资金管理模式单一,基金保值增值难。新农保养老金由政府管理,但各地政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方式落后,缺乏专业化的投资理财团队,且社会监管机制不明晰,难以保障新农保养老金的安全性及收益率。将新农保养老金存入银行,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收益率低;如将养老金投入股市和债市,虽然收益率高,但伴随的风险也高。落后单一的新农保资金管理模式,导致新农保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加大。四、解决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问题的对策建议(一)加强宣传工作,营造农民自觉投保较高档次养老保险的氛围虽然现在农村地区基本是全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了,由于养老保险是“先付费、后享受”,大部分农民由于对保险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部分农民对养老保险持不信任的态度,因而选择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投保。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各地农村,采用“三下乡”节目、设免费摆摊咨询点等通俗易懂、农民易接受的方式,或是在农村的赶集日宣讲养老保险知识、目的及意义,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养老保险知识,转变其旧观念,使其自愿参与购买较高档次的养老保险,为以后的养老提高保障。(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国家对新农保基金的财政支持力度1.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使集体补助落到实处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可以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提高当地收入;积极吸引投资者前来本地开发,建议对投资农村集体企业的投资者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本村农民承包荒山、荒地,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使用。村集体可以从发展旅游经济、村集体企业的收益以及土地承包费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作为农村养老保险的补助资金,使农村养老保险的集体补助发挥应有的作用。2.实行国家补贴与个人缴费挂钩个人缴费部分一般按个人经济能力缴纳,但目前大部分农民都只缴纳最低档次的保险费。为激励农民购买较高档次的养老保险,建议将国家补贴与个人缴费挂钩,即个人缴费越高,国家补贴力度越大。这样,能有效激励大部分农民选择高档次的标准缴费,提高养老保障。3.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目前,我国已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进行合并,但农民收入较低,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日益增长,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并通过立法确定具体的补贴比例,同时将老年救助和老年福利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内,提高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三)扶持辅助养老模式,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养老事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国家应从整体上调控,除保障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养老之外,还应投入更多的财政支持,在广大农村修建养老院,使更多的老年农民能够入住到养老院,安度幸福晚年生活。地方政府也可以扶持开发新的养老模式。1.PPP养老模式采用PPP养老模式,由政府等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签订PPP合同,为成立项目公司提供法律保障,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提供土地等建设养老机构的公共资源,制定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政策法规和对PPP项目给予一定的补贴。PPP合同的另一方为私人部门,主要负责提供建设养老机构所需的资金,以及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养老机构等事宜。2.土地养老模式采用土地养老有两种运行模式,一是对于部分农村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者及其他无收入者,可以考虑将其自留山、自留地及宅基地承包给其他人,收取一定费用以维持生活。二是由上述人员将自留山、自留地及宅基地回收村委会,由村委会统一安排修建村养老院,配备护理人员及一些娱乐设施,供其居住。这样,既解决了土地的闲置问题,又解决了部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3.互助养老模式互助养老模式一般以村或社区为单位,由村委会和居民共同出资,修建养老院,居民视出资情况,入住养老院时缴纳相应的费用或不缴费。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者为无劳动能力者,但生活尚能自理;第二层次者为稍年轻的农村老年人,具有劳动能力,这部分人负责照顾第一层次者及其一日三餐,打扫卫生等,维护养老院的日常生活。第二层次者的劳务可以折算工资,也可以作为资本存入互助养老模式的“时间银行”,等到自己步入老年时可以享受同等时间同等养老服务的待遇。(四)拓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提高其收益率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主要是存入银行或是购买国库券,收益较低。为提高其收益率,可以将其投入到风险较低的建设项目上,如投入到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投入建设中、小型水电站等项目,这些项目相对其他行业风险较低,收益快。(五)完善立法、加快立法进程新农合的实施关系到农村老人的切身利益,需要立法保障,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如德国在1957年就制定了农民老年救济法,1995年通过了农民养老保险法,2002年颁布了养老保险改革法等,德国通过出台这一系列法律,有效保障了农村老人的养老福利,消除了其养老后顾之忧。因此,国家应加强农村养老的立法,出台一部专门针对农村养老保险及其实施的法律,确定国家补贴及集体补助的具体比例,明确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及相关主体的责任形式,使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日趋完善。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压力日益严峻。新农合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关注,但由于新农合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新农合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借鉴他国先进经验,为新农合的实施创造条件,保障农村老人安度幸福晚年。参考文献:1余烨.湖南省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12)2吕中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02):219.3杨勇刚.供给侧视角下的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7(06):5.4房秋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构建J.人民论坛,2015(08):111.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