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共1167字).doc
-
资源ID:13259365
资源大小:1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共1167字).doc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共1167字)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功能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已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生活加快的脚步。在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等各方面出现纰漏就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便。因此,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必须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整合电力系统各个部门的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在自动化技术基础上向更智能化发展。1.1由发、输电自动化向发、输、配电自动化全面发展传统的电力工程指电能生产、输送和分配有关的工程,随电力工业的发展,以电作为动力和能源的领域渗入各个领域。一些高精密的企业对电能质量要求更是苛刻。提高用电的质量,需将原来发、输电自动化改为发、输、配电同步发展。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已在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计划,但还处于基础准备阶段。配电自动化借鉴输电自动化技术,将是未来电力投资的一大重点。1.2信息共享成为自动化系统的标准电力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数据采集的频率和范围也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本质概念基本没有变化。例如远程终端(RTU)收集数据,执行控制命令时没有独立的处理能力,各个子系统又相互独立,造成信息采集的重复。故而一些新的信息共享的系统应该被引起重视。由于一些原因,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但是信息共享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1.3系统结构趋向多元化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和自动化管理软件的增多,对于计算机的速度和处理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集中式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结构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系统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不易扩展的特点突出。分布式结构,恰巧摒弃了集中式结构都由主机完成的模式。分散处理,大大提高了吞吐量,使结构扩展更加容易。在未来的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将出现更多的新老技术结合的新型系统结构,更加趋向多元化。二、结语从当前的电力工程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向着系统结构的多元化和更智能优化的方向推进。未来电力自动化技术将进一步地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和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提高供电的质量。电力自动化技术集计算机、通讯技术等现代技术于一体,是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依托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因此要自主创新,不断地进行探索,培养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积极为电力工程做贡献,使我国的电力系统逐步达到完善。总之,随着原有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推动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的发展,最终实现电力高度的集成化和高度的自动化。国网四川大邑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国网四川邛崃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