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好“三个关口”解决“两个薄弱”的研讨发言材料范文.doc
-
资源ID:13265442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把好“三个关口”解决“两个薄弱”的研讨发言材料范文.doc
关于把好“三个关口”解决“两个薄弱”的研讨发言材料范文关于把好 三个关口 解决 两个薄弱 的研讨发言材料范文X市X区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提升履职能力、激发履职活力、增强履职动力上探索创新,认真把好 三个关口 ,着力解决 两个薄弱 ,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一、把好 入口 关,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严格 准入 标准, 守住底线,保证质量 ,真正把代表性强、议政水平高、群众认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委员队伍中。一是完善委员换届机制。政协是 舞台 ,委员是 主角 。区政协、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严把委员 入口关 ,完善委员推荐提名和产生机制,区政协党组制定留任委员若干原则,明确不积极参加政协活动、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的不再提名。换届中,在方案制定、界别设置、委员构成、名额分配等各个环节工作,政协都始终参与、始终知情,从体制机制上克服了委员产生选用脱节的问题。二是搭建委员学习平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政协党组中心组学习为引领、政协组织全面跟进的集体学习制度体系。采取以会代训、会议交流、外出学习等形式,加强对政协委员的培训教育。区 两会 期间,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作为会议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委员政协基础知识和履职水平。三是增强委员组织程度。按照 对口相近、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增强合力 的工作思路,实施 全员进委 ,各专委会选优配强1名主任、2名副主任,创新开展年度 5+N 各具特色的专委会活动,增强委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参与感。出台党组成员联系党员活动组、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方案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常委、党员常委联系党外常委方案,推深做实 两个全覆盖 工作。二、把好 参与 关,广泛延伸履职触角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搭建离群众最近的履职平台,努力探索基层政协参与、实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一是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牢牢把握社会治理核心在人、重心在基层、关键在机制的要求,针对政协在基层乡(街) 没腿 难题,按照 不建机构建机制 思路,创新成立政协乡(街)学习联络委员会和 同心圆 功能性党支部、村(居)党小组,明确各乡(街)党(工)委副书记为政协委员并兼任学习联络委员会主任和 同心圆 功能性党支部书记,建立XX个基层政协联络站,配齐乡(街)、村(居)联络员,制定工作职责,创建 463 工作流程,开展 政协基层组织建设年 活动,指导乡(街)制定年度协商计划,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二是探索实践社会治理。积极搭建联结基层群众需求和政策服务供给的协商平台,在探索形成 百姓点事、两委提事、居民议事、与会决事、多元办事、公众评事 的城乡社区协商 六事 工作机制基础上,制定区政协协商成果报送、办理和反馈办法。同时,增加协商频次、创新协商方式,打造 12345 协商议政格局,推出 共商烦心事 基层协商品牌,围绕小区物业服务管理、乡街低保审批听证等基层社会治理难题,采取不设主席台、不设门槛形式,由政协搭台并组织委员及相关部门走进百姓身边进行协商,通过 委员调查,百姓互动,部门回应,政协建议 ,努力形成 平等对话、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促进和谐 的协商文化,丰富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三是有效推动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根本遵循,开展 政协委员进社区 活动,打造 委员社区讲堂 ,创建 我们+ ( 我们 长友理 我们 幸福花 我们 一家亲 )委员公益服务品牌,让群众切实感到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统筹全区资源, 点线面 布局委员个人、界别、区域 委员工作室 ,推进各乡(街) 委员之家 建设全覆盖。设立 委员信箱 、开辟 委员有约 、提供委员专业服务等,拓宽委员与群众沟通交流、解忧纾困的渠道。通过送服务、送温暖和讲政策、讲道理,积极缓解各种矛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把好 考核 关,打造担当履职队伍坚持 两为两上 履职理念,创新 服务+考核+激励 举措,夯实履职阵地,激发履职热情,有效解决了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难题。一是构建联系服务机制。建立分管负责同志联系民主党派、工商联界别工作机制,设置界别小组,明确召集人及成员。出台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加强委员与界别群众的联系。实施全员进委、全员进社区、全员进学联委,建立专委会全员对口联系乡(街)学习联络委员会制度,落实主席会议听取专委会、学联委工作汇报制度,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组织观摩交流活动,促进委员在政协基层组织阵地履职常态化,推动区政协工作向乡(街)、村(居)延伸。二是完善履职管理考核。认真落实 三文三会 要求,以 三化 建设为抓手,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委员履行职能情况考核实施办法常委提交年度履职报告工作办法等,将委员履职 六个一 (即政协委员每年至少走访一次群众、参加一次活动、参与一次调研、撰写一件提案、报送一条社情民意、为群众办一件实事)纳入考核范畴,实行区政协、乡(街)学联委双向履职年度考核,通过强化管理、制度约束、量化考核,推动委员以一线思维、一流标准履职尽责。三是激发履职潜力动能。坚持 三好三单 激励导向,引导委员干好本职晒出行业业绩单,当好委员亮出履职成绩单,服务好发展拿出助推X发展贡献单。完善评先评优表彰制度,激发委员从被动履职向主动履职转变。疫情防控、防汛抗洪期间,广大委员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奔赴一线参与防控、防汛值守XXX余人次,捐款捐物XXX余万元,抗疫、防汛事迹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登XX篇,带动界别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千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与担当。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