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总结范文【参考】.doc

    • 资源ID:13267229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总结范文【参考】.doc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总结一年级音乐教学总结第一册音乐教学工作遵循了新课程标准,渗透音乐素质教育,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启迪儿童心灵,让孩子们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内涵,用音乐的节奏、旋律打动孩子们的心。一年级的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多数儿童有较强的乐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基本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边舞边唱,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完成的任务第一册音乐教材内涵丰富。分为 聆听、表演、编创、活动 几部分。包括 好朋友 快乐的一天 祖国你好 可爱的动物 静静的夜 爱劳动 小精灵 等,共分十课。有名曲,有儿歌,有摇篮曲,歌唱快乐的校园,有歌唱美洲民俗民风的歌曲等,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的音乐。选材上,有儿歌,有外国名曲,有校园歌曲。有欢快的、有优美的、有抒情的、有各种风格的歌曲符合儿童的情趣。本期按课程目标完成了全部教学内容1、好朋友包括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等,培养孩子们对校园的感情,对生活的情趣。在教学中演唱了歌曲,聆听了旋律,并用动作进行了表演2、快乐的一天包括快乐的一天其多列跳绳邮递马车等,主要培养对校园的感,对生活的热爱。让孩子们从小爱家乡,爱校园,爱生活而努力学习。对这组教材,我采用了独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培养了兴趣,节奏准,旋律准3、祖国你好包括中外许多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颂祖国等,悠扬而动听。这组内容重在音乐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对祖国的感情让孩子们了解了自己的祖国4、可爱的动物包括三只小猪、快乐的小熊猫、动物说话等,充满了民族音乐的浓郁色彩。我让孩子们边舞边唱,在优美的音乐中陶冶情操,培养对动物的感情,人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情趣5、舞曲这些音乐广为流传,旋律优美,喜闻乐见。如火车波尔卡狮子舞会等。二、思想教育教学中,注重对教材的运用,渗透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学习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有高尚的情操。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们享受美,热爱美,愉快生活、愉快学习,主动接受,爱学、乐学。三、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技巧,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积极渗透音乐思想,把现代教育的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去,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孩子们跳起来,唱起来。在教学中,认真钻研课标,精心设计教案,科学上课,力求达到课标要求。运用了独唱,表演唱,舞蹈,拍手等手段,让课堂活起来,让快乐充满整个课堂本期音乐每两周学习一课。复习一周。提前备课,有计划,有反思,认真准备了教具,课后有小结,期末有总结。一年级音乐教学总结行仁庄小学2022年1月毕晓月扩展阅读: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春天一、教学内容:1、聆听杜鹃圆舞曲2、聆听小燕子3、表演布谷4、表演小雨沙沙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4、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三、教材分析: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本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乐曲采用三折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2.歌曲小燕子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唱出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3.歌曲布谷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4歌曲小雨沙沙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间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四、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2、学唱歌曲布谷3、律动布谷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学习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图形谱感受乐曲,通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习旋律线。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布谷。通过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二、新课学习:1小练习:随音乐拍手:(节拍练习)歌曲布谷旋律熟悉。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布谷鸟在我地区俗称为 宝宝看花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4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1)初听,(完整听全曲)。2)谈谈感受,同时与布谷比较旋律相同的地方。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教师加以指点。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小燕子2、学唱歌曲小雨沙沙3、歌表演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小燕子与创编动作,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启发学生学会细心地观察事物。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4复习表演杜鹃圆舞曲,录音伴奏。二、新课学习1欣赏歌曲小燕子1)初听,(完整听全曲)。2)谈谈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内容、小燕子在什么季节来到,你想对小燕子说点什么?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小燕子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2小练习:随歌曲小雨沙沙拍手:(节拍练习与旋律熟悉)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1)猜迷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个自然现象生视谱;2)模仿下雨练习:教师:滴答滴答,学生接:沙沙沙3)谈话:种子与发芽的关系点出 春天 4)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5)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沙沙沙处的唱法要轻些)6)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雨沙沙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放牧一、教学内容:1、聆听牧童2、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3、表演牧童4、表演放牛歌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三、教材分析:1.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到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4、3/4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全曲由两部分组成。这首歌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大背景,表现了在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 上学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理想。2.合唱曲牧童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采用2/4拍、C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本曲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3.歌曲牧童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拍。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满的审美感受。4歌曲放牛歌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我们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四、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二、新课学习:1小练习:三角铁认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 牧童 是做什么的?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句的位置。)4)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铁随乐曲进行伴奏)3、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1)初听前,与学生交流 牧童 到底到 哪里去了? 后(完整听全曲)。2)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光。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童声合唱歌曲牧童2、学唱歌曲放牛歌3、歌表演放牛歌4、认识双响筒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牧童,并学习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双响筒,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二、新课学习:1小练习:双响筒认识。教师介绍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2欣赏童声合唱牧童1)初听,(完整听全曲)。2)谈谈所听内容;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可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作伴奏。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牧童生活入歌曲放牛歌)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图形谱;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可加上锣鼓的伴奏学习与运用)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放牛歌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三课手拉手一、教学内容: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2、聆听鸭子拌嘴3、表演一对好朋友4、表演数鸭子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三、教材分析:1.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3.歌曲一对好朋友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4歌曲数鸭子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四、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4、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二、新课学习: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2、学唱歌曲数鸭子3、表演歌曲数鸭子4、节奏编创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 du 和鸭子叫 ga ;后全起来。二、新课学习: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1)初听,(完整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四课长鼻子一、教学内容:1、聆听小象2、聆听大象3、表演小象4、表演两只小象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3、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三、教材分析:1.管弦乐小象小象是美国亨利曼仙尼乐队演奏的爵士风格的乐曲。乐曲轻松活泼,形象地表现了小象们玩耍嬉戏的情景。2.管弦乐大象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3.歌曲小象小象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采用由一个问答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美,节奏配合歌词的语气重音,词曲结合紧密,唱起来流畅上口。歌曲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友好交谈,一问一答之间表露了小象以长得酷似自己的妈妈而引为自豪,歌唱了小象爱妈妈的真挚情感。4歌曲两只小象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情景。好像在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四、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小象2、学唱歌曲小象3、表演歌曲小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小象,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能准确地选择乐曲所表达的情绪。2、听唱法学唱歌曲小象,要求学生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编创动作,以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二、新课学习:1听歌曲录音小象(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谈谈 象 的有关知识;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并能从 欢快 与 优美抒情 中选择出乐曲的情绪。回答小象叫了几次?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2听歌曲录音小象;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按图示划旋律线,体会旋律的起伏。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大象2、学唱歌曲两只小象3、表演歌曲两只小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大象,感受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2、听唱法学唱歌曲两只小象,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二、新课学习:1欣赏乐曲大象(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应该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并能回答为什么是缓慢沉重的?)1)初听,(完整听全曲)。2)谈谈所听内容;并讨论大象有些什么习性、怎样走路、与小象有什么区别等)3)复听:自由活动:大象乐曲,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甩鼻等动作为主;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小象入歌曲两只小象)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五课跳起舞一、教学内容:1、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2、聆听挤奶舞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4、表演小松树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三、教材分析:1.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我是人民小骑兵是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由力度变化模仿马蹄声,描绘一队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2.器乐曲挤奶舞挤奶舞是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乐曲描绘了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地忙碌着挤奶的情景。学生边听边学挤奶舞。3.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这首旋律流传已久,填词很多。歌曲的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使得歌曲简单、易唱,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4歌曲小松树小松树是一首动听的内蒙古民歌,这首歌曲以赞美小松树为题,从拟人的角度,赞美小松树 绿茵茵 , 真漂亮 , 像小兄弟一样 , 幸福的在微笑 ,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喜爱小松树挺拔、顽强的品格,勇敢地与风沙搏斗的精神。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2、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3、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引导学生听辩出音乐力度的变化,并能简单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2、听唱法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小练习: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2)音的高低练习: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声音组合进行练习;二、新课学习: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提示:乐曲主要用木琴演奏,表示骑马奔驰的音乐形象。)1)谈谈 草原、骑马 等有关知识;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小骑兵由远及近采用民什么方法?全曲节奏的特点是什么?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2听歌曲录音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体会旋律的起伏与蒙古民歌的风格。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松树2、表演歌曲小松树3、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组合教学目标:1、听唱法学唱歌曲小松树,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2、用欢快的动作表演歌曲小松树,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体验音乐的节奏。3、通过学习蒙古族人民的挤奶舞的动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习惯与音乐特点。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小练习: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2)结合蒙古族运动项目,进行三声部节奏练习。二、新课学习:1歌曲学习:听歌曲录音小松树;2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第二遍可随着轻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松树,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6舞蹈动作练习:挤奶舞动作组合:站、蹲等。7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三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挤奶舞2、蒙古舞挤奶舞练习并表演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入民的主活情趣,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和蒙古舞的特点。2、在学习蒙古舞蹈动作过程中培养节奏感、韵律感与合作意识、创作意识。教学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2、放录像,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提示:你看到了哪些景象?人们在做什么?二、通过表演与观看录像感受蒙古族音乐与内蒙古风光。1、有表现力地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2、看录像,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复述内容。三、引导学生欣赏与表演挤奶舞。导语:蒙古族人民不但喜欢运动,更喜欢歌舞音乐,让我们来听一首用蒙古短调音乐谱写的器乐曲挤奶舞。三、欣赏与表演挤奶舞。1、引导学生初听挤奶舞,思考音乐情绪。1、初听器乐曲挤奶舞,思考与讨论音乐情绪(欢快)。2、引导学生复听并拍打强弱、根据曲名思考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3、提问:这首乐曲适合劳动、走步、跳舞三种活动的哪一种?2、复听挤奶舞,听辨并拍打强弱,讨论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快乐的挤奶场面)。4、思考并回答问题(跳舞)5、提要求:我们在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学习了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现在跟着老师复习,同时老师再教你们几个新动作,最后每个人要编出四八呼的舞蹈一段。明确学习蒙古舞动作的目标是什么。(1)带领学生练习腕部动作、马步、肩部动作。(2)模仿老师做的腕部动作、马步、肩部动作。(3)引导学生自选四个动作编成一段四个乐句的舞蹈,练熟。(4)自选四个动作编成一段四个乐句的舞蹈,练熟。(5)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观摩、交流,达成一致。7、在小组内互相观摩、交流,达成一致。(6)引导小组展示。方法:十个小组同时跟音乐表演,然后听着音乐每次三个小组依次跟着三遍音乐表演。(7)小组展示为音乐创编动的作。(播放挤奶舞舞蹈录像,引导学生随录像表演。(9)随录像表演。四、小结:谁能说说这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蒙古族音乐或者歌曲?你喜欢蒙古舞蹈和音乐吗?让我们听着蒙古风格的音乐我是人民小骑兵边表演边出教室,结束这一课。(听我是人民小骑兵表演马跑出教室。)第六课咯咯哒一、教学内容:1、聆听公鸡母鸡2、聆听我的小鸡3、表演母鸡叫咯咯4、表演下蛋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三、教材分析:1.管弦乐公鸡母鸡公鸡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部组曲由13首带有小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分别是(1)序奏与狮王进行曲;(2)公鸡母鸡;(3)骡子;(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长耳朵的角色;(9)森林深处的杜鹃;(10)鸟舍;(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公鸡母鸡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采用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仿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接着钢琴模仿公鸡的啼叫声。公鸡和母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乐曲情趣盎然。2.童声合唱我的小鸡我的小鸡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首歌的曲式不规范,类似带再现的三段体,和声大调式。旋律活泼、明快,口语化的歌词亲切、上口,词曲结合自然而紧密,首尾呼应。3.歌曲母鸡叫咯咯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 脖子伸伸、两翼扑扑 的高兴样子。4歌曲下蛋下蛋是一首2/4拍、民歌风的创作歌曲。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歌曲中大母鸡的叫声完全用节奏表示,说说唱唱很有情趣。歌曲的音域只有五度,极适于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四、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公鸡母鸡2、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3、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4、打击乐器 响板 学习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公鸡母鸡,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表现音乐的形象。2、听唱法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通过为母鸡叫咯咯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4、认响板并学习其演奏方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小练习:打击乐器:1)响板的认识(简单介绍)2)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二、新课学习:1欣赏乐曲公鸡母鸡(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辨别公鸡母鸡的叫声。采用图谱表示的方法。)1)谈谈 公鸡、母鸡 等有关常识;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进行表演。2、听歌曲录音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 响板 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2、学唱歌曲下蛋3、表演歌曲下蛋4、打击乐器 钤鼓 学习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引导学生通过自编动作表现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2、听唱法学习歌曲下蛋,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通过为下蛋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4、认铃鼓并学习其演奏方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小练习:打击乐器:1)铃鼓的认识(简单介绍)2)学习铃鼓的演奏方法二、新课学习: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1)谈谈人与鸡的有关常识;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现音乐情绪)。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 我与鸡 的欢快动作进行表演。2、教师范唱歌曲下蛋;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下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 响板 铃鼓 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七课大海的歌一、教学内容:1、聆听大海摇篮2、聆听海上风暴3、表演海4、表演云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2、通过聆听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划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3、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4、能发挥想像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三、教材分析:1.歌曲大海摇篮大海摇篮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少儿歌曲。较有规律的节奏似平静的大海般摇荡,配以抒情性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歌唱了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2.管弦乐海上风暴海上风暴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于1891年的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剧情为:乡村破落子弟培尔金特生性粗野又耽于幻想。其行径为众人所不齿,惟有少女索尔维格对他另眼相看,并产生了爱情。在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时,他拐走了新娘英格丽德,把她带到荒芜的深山里,第二天就抛弃了她,独自在山中游荡。后无意闯入山妖的洞窟,因又爱上了山妖的女儿,遭众妖凌辱与折磨,几致丧命,幸而传来黎明的钟声,妖魔星散而去,培尔才死里逃生。但培尔不能安分度日,旋又去森林冒险。奥萨终日盼儿归来,积思成疾。在她弥留之际,培尔赶回家中,奥萨听着儿子漫无边际的海外奇谈,溘然长逝。失去母亲的培尔冒险出海去寻觅富贵。几经磨难后,培尔想起了自己忠实的爱人和自己的家乡,而且从现实中猛省过来: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回到自己的祖国和家乡,见到自己的亲人和同乡。最后他终于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爱人的怀抱里。而海上风暴是第二组曲的第3曲。描写培尔在美洲淘金成为百万富翁后乘船回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总结范文【参考】.doc)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