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信贷风险专题分析报告2012年第02期—风险经理贷前风险评估与管理实务(共63页).doc

    • 资源ID:13291056       资源大小:752.50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信贷风险专题分析报告2012年第02期—风险经理贷前风险评估与管理实务(共6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风险经理贷前风险评估与管理实务标标分析2012年第02期总第47期u 风险经理参与贷前风险管理的准备工作u 风险经理需要格外重视的风险点u 风险经理的舞台:贷前风险评估u 风险经理贷前风险管理实操案例本期专题:风险经理贷前风险评估与管理实务正文目录图表目录前 言审贷分离制开始在国内银行运作决定了风险经理在贷前风险评估和管理上将起到更大的作用。无论是挖掘客户的潜在信息,还是透过财务分析发现企业的经营风险,都要求风险经验重视实务的操作和经验。实际上,各银行都有自己的贷前风险评估体系,理论知识没有对错,关键在于操作的人风险经理对其的运用。而这些,需要风险经理在实际工作中日积月累。十四则案例及点评贯穿本报告,正是为了提供更务实的操作经验。本报告分为五个章节。序章从风险经理实务中会遇到哪些问题的角度,概括了本报告的体系和要点;第一章磨刀不误砍材工,为风险经理在开展工作前理顺了知识脉络及小窍门;第二章为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总结了风险经理在贷前风险管理工作中可能会忽视的风险点,以及可能不够重视的风险分析、评估及管理漏洞,并加以案例详细描述;第三章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为完善风险经理在企业贷款贷前风险评估工作、项目贷款贷前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参考;第四章分享了同业经验,并通过对比分析,让我们看到一位优秀的风险经理能为银行贷前识别风险带来的价值。敬请关注本期:风险经理贷前风险评估与管理实务注:考虑到各银行岗位设置及职责的不同,本报告中的风险经理泛指授信审批部、授信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参与贷前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序 章 以更有效的识别风险为己任近年来,国内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即针对信贷业务的调查、审查和检查的职能分别设立信贷业务、信贷管理、信贷风险资产管理等三个部门进行实施;也有部分风险管理体系不如大型银行完善的中小型银行,由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两人负责贷前调查,其中除了少数必须现场调查的情况以外,为了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率,风险经理参与贷前调查通常采取非现场调查的方式。然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履行的工作职责不同,风险经理以如何规避风险,达到风险最小化为目标,防范不良贷款产生;客户经理重在如何发展市场、维护已有客户、发展新客户等方面。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在银行同业竞争激烈、客户自主选择贷款银行的环境下,客户经理觉得付出精力和费用拓展来的客户贷款,有一些还与客户谈妥合作条件,包括存款、中间业务额等,当这笔贷款提到风险经理岗位时,信贷风险经理在贷款抵押物评估价值认定和风险点的认识上,提出一些风险防范意见,可能导致贷款额度不能实现客户贷款目标或客户转移其他银行贷款时,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就会产生分歧,加上缺乏必要的沟通渠道,相互之间互相埋怨、指责,甚至对立起来。因此,在现实的信贷业务贷前调查阶段,风险经理如何有选择的参与到客户经理贷前调查中、如果引导及约束客户经理对风险疑点的看法、如何有理有据的对贷前风险进行识别和披露、如何在财务分析之上挖掘企业(项目)更深层次的风险、如何打破一般报告模板局限为银行提供更完整、更准确、更有效的风险评估报告,是风险经理必须加强并熟练掌握的技能。在下面的四章中,我们将对上述问题一一谈及。第一章 风险经理参与贷前风险管理的准备工作对风险经理而言,贷前风险管理与评估并不是一篇报告了事。报告是用来阐明结论,但不应仅作为分析过程来看待,在报告之外下功夫,更能铺就一位成功的风险经理。贷前风险评估报告为风险经理进行贷前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但并不是一个模本。对于不同的客户,我们还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和分析不同的内容,因此,在实战前扎实理论知识十分必要。一、贷前风险评估需要掌握的知识背景(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风险经理对自己的产品有多了解?是否了解同区域的竞争对手有什么产品?与对方的相比,本行的产品优势在哪?劣势又在哪?每一个风险经理心中都应该有一张图,能够从客户的资金需求中,看到我们能为对方提供什么,对方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风险。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新产品时刻都会出现,风险经理保持与新产品的发展同步(主要是指对新产品内在风险和运作方式的理解)非常重要。图表1:了解自己的产品A银行B银行本行业务偏好风险偏好客户偏好综合评估1、企业为什么选择我们?(从偏好来看客户或更适合其他银行?)2、选择我们是因为定价?关系?还是能掩盖风险?3、风险经理的职责在于理清上述两个问题并揭露风险资料来源:银联信整理2、风险经理如何看待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本区域内重点行业的发展前景?比如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如何;下一年度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重点行业有哪些新的扶持政策,涉及的范围及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如何;本行对部分行业风险控制的看法等。3、随着金融创新步伐加快和监管趋严,法律合规风险将是未来国内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这也意味着,风险经理应对当前与银行信贷业务相关的法律有所熟悉。如央行、银监会政策、物权法、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二)对不同的客户应了解不同的内容风险经理需要获得的客户资料包括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指借款人基本情况、资金用途、抵押物情况、还款资金来源等,外部要素指宏观经济背景、行业发展趋势等。图表2:申贷客户信用要素分析资料来源:银联信整理但同时,对于不同的企业,也要有资料掌握的侧重点。图表3:不同情况侧重不同的信息客户环境模拟重点关注侧重信息大型企业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情况与企业的发展情况、行业特点是否匹配固定资产质量分析,关注其产权关系、估价方法中小企业经营计划是否盲目签订大型合同合同是否真实是否运用不恰当不科学的预测模型,过于乐观估计未来前景贸易类企业应收账款与所处行业、企业销售特点、相关扶持政策相联系存货主要在于分析存货与其他科目的勾稽关系.资料来源:银联信整理比如,对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银行需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前景,该企业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可能会对经营计划和未来盈利表现乐观。这个时候,风险经理需要深入调查企业是否签订了大型供货合同、合同是否真实、企业盈利预测的模型基础是否科学等。再比如,目前部分行业以存货、应收账款等新型质押贷款为主,此时风险经理应侧重关注申贷企业可能存在的虚构不存在的存货、数量操纵、计价方法不当的情况。(三)善于从其他渠道获取侧面信息信贷业务人员会将贷前调查与信用风险分析结果形成贷前调查报告,供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评审委员会评审、批准,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经理了解到的资料往往来源于客户经理,而客户经理取得的资料又直接来自于申贷企业。以致于在实务操作的时候,风险经理会感觉到,仅通过间接调查获得的借款人的概况、借款人同银行的关系等资料并不足以识别风险,因此,我们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的侧面信息。图表4:风险经理取得信息的渠道直接向客户索取向行业协会等机构索取资料向政府机构查询:工商、税务、法院、房产/车辆管理订阅相关资料:官方资料、行业协会资料、专业杂志委托专业资信调查机构调查资料来源:银联信整理二、有选择的参与贷前调查综合考虑成本问题、效率问题以及道德问题,对每一笔信贷业务都要求风险经理以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贷前风险管理的观点应持审慎的态度。除了少数非常情况(如客户申请新增固定资产项目贷款,或者存量客户贷款分类形态近一年内发生变化、或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且需重新授信时),风险经理不必参与贷前调查。我们以一则风险经理在贷后对企业风险进行披露的案例,来看风险经理应如何有选择性的参与贷前调查:【案例】甲管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注册资本1500万元,为甲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集团”)下属企业,两家企业法人代表为同一人Z某。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铝塑复合管、PFX管、铜管接头及配件等近40个品种的生产,兼营水管安装服务等,是所在省内规模较大的专业制管企业。2004年销售额达10386万元,净利润1343万元,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已发展96家加盟商,市场前景良好。2004年7月,甲公司与某商业银行S分行建立业务关系。2005年初,S分行给予其1000万元的短期流动资金授信额度,期限为2005年2月4日至2006年1月30日,用于解决其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的资金需求。贷款之初,甲公司经营正常,销售状况良好,风险经理对其进行贷后监控过程中未发现异常情况。2005年9月20日,甲集团法人代表Z某因涉嫌诈骗某银行支行汽车消费贷款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这一突发事件对S分行产生了较大的震动。S分行相关部门随即对其集团内部各关联企业的经营情况展开详细调查,发现以下情况:1、甲集团只行使管理职能,集团内部多家企业只有甲公司和某汽车连锁销售有限公司有收入来源;2、甲集团法人代表被刑拘后,内部企业经营未受较大影响,但由于资金调度基本由甲集团操纵,内部资金流向难以监控,S分行信贷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3、甲集团可能将流动资金投入到购买土地等非主营业务中(企业购买土地投入较多,金额约6000万元左右)。在该事件发生后,由于需要偿还银行多笔借款,甲集团正与一家房地产公司商谈出让其名下土地,以筹集周转资金。在客户经理前期调查的基础上,为防止贷款风险进一步扩大,S分行风险经理随即跟进,与客户经理实地走访,协助制订了完整细致的行动计划,下发了“甲公司法人代表可能存在道德风险”的风险信息提示单,对以下三方面进行风险提示:1、甲公司法人代表2005年9月20日因涉嫌诈骗某银行贷款被刑拘,不久后归还该行贷款,法人代表已被释放。这一事件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较小,但对公司造成了负面的舆论影响。2、甲公司属于2005年新增授信客户,主营塑料板管型材,一年销售收入在8000-10000万元,但资金由其母公司甲集团控制,集团内部存在拆借活动,资金有挪用的嫌疑。3、甲公司投资两块地产,已超出其主营范围,且购买地产占用了公司大量流动资金,贷款到期能否按时归还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在发出风险提示的同时,S分行风险经理对客户经理的行动计划提出了几点指导性意见:1、采取措施,加固担保;2、支行及客户经理应密切关注企业资金往来;3、密切关注其两块地产的出售情况。2005年11月甲公司在归还某银行2000万元贷款后,对S分行贷款也按计划追加3户关联企业作为担保,企业法人夫妻二人的财产也同时做了连带责任保证,加固了担保,将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内。2006年1月18日,甲公司按计划归还了S分行全部贷款本息。至此,S分行自2005年9月针对该企业突发事件做出的多项计划均得到顺利实施,化解风险效果显著。【案例评析】本案例虽然由突发事件引起,但却暴露了银行在授信管理各相关环节的薄弱点:贷前调查时对甲集团复杂的关联关系认识不足,集团内部管理方式不清楚;贷后监控中对贷款用途监控不到位等。S分行贷款最终能够顺利退出,风险经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风险经理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对突发事件及时进行了风险提示,随后根据实地检查情况协助、参与了行动计划的制定,最后对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落实。此次突发事件中“发现潜在风险-提出管理建议-协助制定行动计划-跟踪计划执行”等一系列迅速有效的行动也将对S分行风险经理今后的工作发挥重要指导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风险经理既不能固守成规,仅根据客户经理提供的客户资料、调查报告等进行非现场审查,因为某些重大风险点很有可能被数据所掩盖,只有深入企业、车间及相应的供应商、代理商甚至是消费者,才能够发现企业的造假行为及潜在风险。同时,风险经理也不能够每一笔贷款都现场调查,不仅会消耗工作成本、降低工作效率,还容易引发道德风险。部分银行禁止风险经理参与贷前现场调查,正是出于风险经理被公关的担心。具体来看,经分析、判断、评估风险程度后,对可控的低度或中度风险,风险经理不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对于不详细的企业经营范围描述、有掩盖性质的企业管理者描述、模糊的还款来源描述及可能存在关联交易的行为,风险经理有必要协同客户经理做好贷前现场调查的工作。特别的,以下情况建议风险经理参与现场调查:1、客户申请新增固定资产项目贷款时;2、存量客户贷款分类形态近一年内发生变化,或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且需重新授信时;3、新增集团企业客户授信时;4、客户提供的抵押质押物价值评估结果与市场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时;5、存在其他本行规定的或区域特殊性决定的风险点。三、风险经理应起到什么作用风险经理在贷前风险揭示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督促客户经理重新调查核实风险隐患较大或有疑问的地方,能有效把关风险关口。风险经理事前把关信贷风险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抵押物、质押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押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对第二还款来源风险可控程度进行价值认定,防止资产或抵押品高估高贷。2、风险经理同时兼任放款岗审查,负责对放款受托支付和自主支付的走款方式符合银监部门“三法一指引”的规定,防止违规使用信贷资金。3、识别客户财务报表作假所形成的风险。造假主要手段是虚增资产、虚增收入、少计成本、少计收入、少算利润、帐外有帐、帐外无帐等等。法人客户信贷资产十二级分类系统中的客户评价和债项评价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的财务数据进行测算,如果报表数据就将导致客户信用评级和第一还款来源的评价失真。4、审查用途合法性,贷款资金不得用于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或项目;不得用于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不得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以授信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和增资扩股。5、审查对一些客户达成保护贷款安全的协议,限制客户危及贷款安全的行为,诸如未经银行允许,客户不得为第三方提供额外债务担保、不得提前清偿其他长期债务、不得更改与其他授信人的债务条款、不得向其他授信人申请授信、不得出售企业固定资产等等。6、保证担保不合法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为股东提供保证担保的风险。公司法第六十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董事、经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条的规定,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其他个人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7、保证担保的贷款用途不真实导致脱保的风险。保证担保的贷款用途是流动资金而实际用于偿还债务或贷款周转,特别是普遍存在的贷款用途为“收回再贷”,给第三方保证人以借款人和贷款人串通骗保为由而要求免责带来的贷款风险。风险经理在银行体系内起到的上述作用,也反过来要求风险经理在贷前风险管理工作中,通过企业申贷资料的审核(包括是否足够)、企业(项目)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的审核、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是否合规、足值、有效,来识别银行为企业放贷可能存在的风险。第二章 风险经理是贷前风险管理的揭幕人风险经理在进行贷前风险控制时,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企业客户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还要从其他有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方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以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比如,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做出的重大修改,证券法也在金融创新、市场运行机制、投资人保护和市场监管等方面有所丰富和发展,这两部法规的实施都对商业银行的贷前风险控制提出挑战。一、现场调查的宜注意事项虽然在多数情况下,风险经理并不被强制要求现场调查,但是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财务行为普遍不规范,普遍存在销售不全部入账、会计记录不全、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难以区分的现状,而且基于不同利益的诉求,小企业提供给社会各个层面的财务报表都各不相同,真实性难以确认。如果风险经理仅拘泥于客户提供的资料,就报表分析报表,不调查、不核对、不核实,容易人为的增加信贷风险。考虑到上述风险因素,风险经理在以现场调查的方式参与到贷前调查工作之中时,应将以下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放到与客户的沟通之中:1、核报表,看数据是否衔接。将报表数与账簿(总分账、现金账、应收应付等)记载数核对,账簿记载数与记账凭证(逐月凭证)核对,本期报表与上期(上年末)报表核对,主要看数据是否一致、前后是否衔接;对新办企业、有在建工程项目的单位要审核凭证,查看实际投入(付款,查看发票)情况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核对可以初窥企业是否有做假的端倪。2、对往来,了解企业主信用状况和产品质量。以电话、函件、上门等方式向中小企业往来协作的上下游企业核实其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通过应收账款的核实,了解拖欠其货款的原因,从侧面掌握其产品质量、竞争力和市场前景;通过对应付款项的核实,了解企业拖欠他人货款的原因、时间长短等情况,摸清企业的一贯信用程度和偿债能力。3、盘实物,摸清家底是否殷实。盘点存货及实有固定资产并与其账面数进行比较,尤其关注企业固定资产入账情况,仔细分析其固定资产入账的真实合理性。估价入账的,估价是否合理?少入账、未入账部分是租赁资产还是没有付款或是分期付款?还是为避税的利益驱使而不入账或通过计入配件、原料等方式已从成本中列支?4、纵向分析企业数据资料。以企业用电量、实交税金、实发工资等为切入点,通过对企业数据资料的纵向历史分析了解其生产、经营、销售现状和盈利能力,掌握企业真实的财务资料。通过用电量、用水量分析,了解其生产量和开工率变化情况,对比存货变化情况,可大致了解其实际生产、销售情况;通过实际经营纳税(查补税款不算)分析,了解其产品销售和盈利能力变化情况;通过实发工资额度、发放工资时间分析,了解其现金流是否充足,从业人员是否稳定。5、横向进行同行业对比分析,以及与行业均值对比分析。通过横向对比分析了解其管理水平如何,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是否落后。实交税金、用电量和用水量从税务部门、电力部门、供水部门可直接查到,工资发放情况通过代发工资也能掌握,真金白银的支出是真实、有用的信息,风险经理要勤于收集信息,善于分析利用。二、非现场调查中几个容易忽略的风险点我们在前面提到,在多数情况下,风险经理并不强制要求现场调查,非现场调查是风险经理参与到贷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经理如果难以看清客户经理所取得的初步材料背后的信息,将忽视企业可能存在的资本实力模糊、股东权益不明、非正常的关联交易等风险。(一)关注企业的实际资本公司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第八十一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百万元”。公司法取消了按照公司经营内容区分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降至人民币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同时允许分期缴纳,允许公司按照规定的比例在2年内分期缴清出资,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注册资本制度设立是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在公司法修订前,我们有着世界上最严格资本制度,国内银行也习惯于首先从注册资本判断一个公司的实力。公司法设计了更加灵活、现实的注册资本制度,对商业银行来说授信风险加大了,因为公司设立容易了,数量必然增多,在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主要还是依靠银行贷款,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必然加大。此外,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的差异也容易误导商业银行的决策。因此,风险经理不仅应该注意公司设立时的资本、静态的资本,更应该关注公司设立之后资产的变化,注重公司整体的偿债能力。可以看到的是,我国未来公司法修改的趋势肯定是废除最低注册资本制度,最低注册资本在保护债权人方面的作用实际上已经变得更加有限,这意味着注册资本的减少,在同样规模的企业生产条件下,实际上增加了企业的负债,减少了企业的自有资金,企业的第一偿债能力就会减弱。对银行来说,将导致贷款的风险增加,风险经理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重视第一还款来源,加强贷前管理。(二)关注企业的股权结构增加不稳定诉讼行为,使通过公司财务数据计算的授信和信用等级测评的可依赖性削弱。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条规定了股东对公司分红权利主张的途径,会因股东的利益分配问题而形成内部的不稳定诉讼行为,可能导致公司财务数据的瞬间变化。近年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其未分配利润数额巨大,少则数百万,多则千万以上,均作为企业的资产,用于计算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作为认定信用等级和计算授信额度的依据。如果公司按规定进行利润分红后,其资产负债率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引发其信用等级、授信额度的大幅度变化,贷款风险增加。因此,风险经理尤其应重视审视未分配利润,并关注相应风险点。(三)关注企业的法定负责人公司法第13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因此,在进行信贷审查时,风险经理必须关注合同上的有权签字人是否符合章程的规定,因为法定代表人不一定是董事长。【案例】某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甲,职务为董事长,后按公司章程规定,召开董事会并形成决议,免去甲的董事长职务,董事长一职由乙接替,但未及到工商部门履行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手续,乙即开始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召开董事会和股东会。在这种情形下,工商登记核准的公司法定代表人仍然是甲,而董事长则是依照公司章程召开董事会产生的乙,二者发生了分离,由此可能引发如下问题:若在此期间,公司与银行发生债务纠纷,以谁为法定代表人参加诉讼?谁将承担贷款无限责任(如果存在)?【案例评析】从这一层面来看,风险经理贷前风险分析应关注两方面:一是对中小企业的基本面分析,明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风险点,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是否足以偿还贷款本息;二是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摸底调查,因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不但主导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企业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四)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在企业资本营运意识日益增强、相互并购行为增多和集团化经营模式发展较快的新形势下,风险经理在贷前必须加强对关联信贷风险的防范,切实维护信贷资产的安全性。1、关联贷款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关联贷款风险主要源于关联企业非正常的关联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在股权或者经营决策上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业,根据这种关系,相关联的企业之间可能相互转移资产和利润,并从中获取利益。而最常见的关联信贷,则主要是通过关联企业间的相互担保从银行获得融资,从而形成对关联企业总体上的超额授信。从理论上讲,关联企业以及关联信贷交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单个企业与债权人原来的关系和借贷秩序,在为企业突破担保瓶颈增强融资能力方面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关联信贷较为隐蔽,极易滋生一系列的风险,给银行维护金融债权造成了威胁和挑战。目前,企业关联信贷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相互担保引发信贷风险。如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同时也为甲公司提供担保,其债权人有时是同一家商业银行,有时是两家不同的商业银行;2、母公司为子公司担保引发信贷风险;3、间接的关联担保引发信贷风险。如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为丙公司提供担保,丙公司又为甲公司提供担保,这种关联担保方式极其隐蔽,如果债权人是不同的商业银行,则更不容易被发现。在这种关联担保方式中,一旦这一链条上的一个企业出现经营和财务问题时,就会使银行的风险突然暴露,形成风险的高度集中和信贷资金的严重损失。2、关联贷款的识别途径由于企业往往漏报和隐瞒关联方交易,导致风险经理在分析授信企业关联关系时显得难点重重,无法有效识别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要减少企业关联交易给银行贷款的信贷风险,首要考虑的就是识别出企业所有的关联企业:(1)直接询问法询问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获取关联企业与相应的关联关系。具体而言,可以向董事会、股东会和高级职员询问同其他单位的隶属关系,或向有关的审计机构询问他们知道的关联企业。检查股东登记簿,取得主要股东名单,查阅主要个人股东家庭成员的简历,以便查询股东家庭成员是否有经营企业或者企业是否与其股东的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交易行为。(2)材料识别一是检查投资者记录以确定主要投资者的名称,查阅股东手册、公司董事会会议副本和有关合同,了解企业的股权关系,尤其是控股股东等重要的关联方关系,以确定控股股东、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以及可能未披露的关联方,还可以通过查阅审计等有关部门对企业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材料。二是查阅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会议纪要,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定记录。查询是否有以下重大交易的存在。包括:与不正常业务关系的单位及个人发生的重大交易;价格、利率租金及付款条件异常的交易;以特定顾客或供应商发生的大额交易;形式与实质不符的交易;明显缺乏商业理由的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发生的重大交易;处理方式异常的交易。(3)财务信息识别一是关注是否存在担保。如果存在担保迹象,确定其性质以及保证人与授信企业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企业集团及其所属子公司对外融资除以自身拥有的少量固定资产抵押外,通常均由企业集团或关联企业担保。二是票据业务存在关联交易,表现在违规开立票据贴现套取银行资金。尽管票据要求有真实的贸易作背景,必须是交易性票据,但利用关联交易优势,关联企业之间可以虚构交易背景。如:当A公司需要融资时,就让关联企业B公司向它开一张银行承兑汇票。B公司(出票人)向其开户银行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再由其他关联公司做担保,开出银行承兑汇票。B公司拿到银行承兑汇票后,交给A公司(收款人),A公司立即贴现。同样,当B公司需要资金时,再让A公司向它开一张银行承兑汇票,既节省了成本又达到了融资的目的。因此,通过企业频繁开立的承兑汇票,也可以查询一些关联关系。三是检查企业向监管机构报送的所得税申报表和其他信息。我国税法要求企业同关联方的业务往来,要按同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一样收取或支付费用。因此,企业存在关联交易,有时会在所得税申报表中反映出来。在对往来账款、投资、购销交易等的审查中随时对照,以便找出关联交易。判断关联交易的存在与否,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要关联方之间发生了资源转移或发生了权利义务,不论是否有价款支付,都应视为发生了关联交易。四是应收(付)账款、其他应收(付)款信息识别。关联销售业务如果价格不公允、交易异常,关联方往往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货款,则经常表现为关联方应收账款的增加或者应付账款的增加。关联方应收(付)账款占全部应收(付)账款的比例越高,说明发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很可能是虚假交易。其他应收(付)款反映企业发生的与一般经营业务无关的资金往来(比如转让投资、出售资产给关联方后应收而尚未收回)的款项,根据关联交易通常不使用现金的特点,关联交易也会反映在“其他应收(付)款”的指标上。关联方的“其他应收(付)款”占全部“应收(付)款”的比例越高,说明企业与关联方存在的经济往来关系越密切,产生关联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五是关联交易价格公允性识别。如果与关联企业存在必需的购销活动,如购买关联公司的原材料、依靠关联方销售商品等,要确定关联方交易的价格是否与市价相符;如果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资产重组,要关注资产是否与公允价格一致;如果发现关联方交易严重偏离公允价格,风险经理可以参考相同的产品的市场价格、参照经济上可比较的市场上与卖方无关联的买方出售的可比产品价格来确定偏离程度,以证实关联交易的可能性。(4)隐形关联关系的识别针对关联交易出现的“非关联化”的趋势,首先需要识别关联关系“非关联化”的手段:通过出售股权等方式解除关联方关系,使相应交易不再属于关联交易;隐瞒关联方关系利用潜在关联方来为公司粉饰业绩服务;通过多重参股间接控制企业,使两者关系非关联化;找一个过桥公司将一笔关联交易变成两笔非关联交易。因此,可以关注公司异常的交易行为,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非关联化的情形。非正常业务关系单位或个人发生的偶发性或重大交易,缺乏明显商业理由的交易,实质与形式明显不符的交易,交易价格、条件、形式等明显异常或显失公允的交易,应当考虑是否为虚构的交易、是否实质上是关联方交易。(五)贷款项目的合规性部分风险经理会习惯于将借款人申请的金额、用途和购销合同结合起来分析、核对,由此判定贷款用途的合规性,从而忽视了对借款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用途申请之间的逻辑和推理性的联系,由此导致申请的用途和实际用途不符,出现贷款被挪用的问题。事实上,判断借款企业申请借款用途是否真实、合规,应开始于贷前调查阶段。审查要点包括:对客户经营范围的审查;对客户行业投向的审查;对客户关联交易的审查;对客户资产结构的审查;对客户资金需求缺口测算分析;对客户购销合同真实、合理性分析等。具体如下:1、对客户经营范围的审查首先审查客户生产经营是否合法合规。如借款企业营业执照等基础资料是否合法、合规,在此基础上还要重点审核客户借款申请的用途(贸易背景)是否符合营业执照允许经营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对国家特许行业、产品、有毒产品特许资质的审查,没有合法有效相关资质证明或特许证的,应严格禁止准入。2、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投向限制行业的审查由于受国家产业和信贷政策的限制,企业生产、交易对上述行业的依赖性越大,经营资金的流动就会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被挪用风险越大,因此风险经理应该从严审查。对限制进入行业的配套流动资金需求严格把控,如高耗能高污染的火力发电行业、化工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等;产能过剩的十大行业: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造船、发电设备、重型装备及通用机械行业。对于上述这些行业或生产经营与之密切相关下属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审慎支持,防止贷款被变相挪作他用。3、注意把握好关联交易的审查要点数年前的“德隆事件”和被银监会预警的“天宝系”,使关联交易风险再次凸现,严重威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对此,风险经理在审查借款人贷款用途时应予以高度警惕,如存在或可能存在关联方交易时,必须及时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进行甄别,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虽然每个关联企业采用的关联交易手段不完全相同,但这些手段大都能够在关联企业的财务指标上反映出来。只要风险经理细心梳理各项财务指标,如净收益或利润总额有关的指标、其他应收款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购销价格指标、资金拆借利率指标等,就会及时发现不正常的关联交易,从而有效降低信贷风险。4、通过财务情况分析甄别贷款用途是否真实合理客户的财务分析是判断借款人申请借款用途是否真实、合理的一项重要步骤。在实际审查中,风险经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按照核实账表账实相符的原则,对财务报表验明正身。由于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诸科目当期余额源于分户账的合并、汇总,因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深入借款企业,调查、了解其各分户账是否真实,并将各分户账当期余额与财务报表对应的科目逐项核对、还原。如出现差异或不对称的情况,则说明借款人提供报表可能是虚假的,也由此说明借款申请用途可能存在不真实性。其次,审查企业连续三年资产结构中重要科目是否存在异常变动情况,通常需关注的科目有:存货、应收款、其他应收(付)账款、在建工程以及长期投资等。并正确测算资金需求,验证用途的真伪,风险经理应注意把握、参考以下概念和因素:第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借款人所属行业、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并可以适当考虑一定保险系数。第二,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用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总额不能超过估算值。第三,对小企业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等情况,可在交易真实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和回款的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第四,对季节性生产、经营的借款人,可按每年连续生产、经营时段作为计算周期估算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应根据回款周期合理确定。第五,在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后,对于借款人申请的贷款需求,在验证其贷款用途真实、合理依据成立的前提下,测算确定还款来源的稳定性。最后,是购销合同真实、合理性审查。对于借款人提供的与其交易上下游企业采购、销售合同,一般通过以下方式辨别真伪:一是将交易合同的企业名称与借款人生产、经营往来账的交易对象名录核对,以此确定交易对象是否属于其上下游的经营伙伴;二是通过对交易合同涉及的交易对象问询,由此验证借款人融资背景的真实性。综上所述,风险经理必须加强对客户融资用途真实、合规性的审查,确保贷款用途合情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的资金支持客户的良性发展,从而有效把控还款来源的稳定性,也就为确保贷款及时收回奠定了基础。三、风险经理需要格外重视的风险点(一)将企业生命周期分析融入贷前风险控制对风险经理而言,如何确定某特定企业的生命周期,对处于某一发展阶段的企业的贷款需求如何正确把握涉入的“度”,都是在贷前阶段值得探讨的问题。1、企业初生期的贷前定位企业刚开始创业之时,技术不太完善,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市场前景也不一定明朗,资金需求量大。商业银行如果不充分考虑初生期企业的特点贸然介入,就可能面临较大风险。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对于初生期企业的贷款总量不宣超过项目投资总量的50%,企业的自有资金应该成为项目投资的主体。通常情况下,一家银行的贷款只能作为投资项目融资的一项辅助资金来源,而不能作为投资的主体。当贷款额度很大时,还应考虑由多家银行联合承担,以便分散风险。初生期的企业大都处在投资建设期,中长期贷款需求较多,在借款合同当中,风险经理应该合理确定对这一类企业的贷款期限。对一些融资量特别巨大,投资项目本身前景看好的贷款需求,可运用项目贷款和银团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在企业初生期发放的中长期贷款,应特别注重办理相关的信贷资产保全手续。2、企业成长期的贷前定位成长期的企业发展迅速,需要扩大厂房、购买设备、扩充人员、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因此企业需要庞大的资金为其快速发展提供支持。风险经理应注意的是,银行的信贷资金必须涉入有度。由于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发展资金出现短缺,许多企业进入成长期后选择了负债经营,因为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很难实现快速成长目标。然而,负债经营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掌握得好可以促进企业快速成长,掌握得不好会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沼。在企业的成长期,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投入的“度”,因企业所处的行业、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异。3、企业成熟期的贷前定位企业在进入成熟期以后,业绩稳定、市场占有份额保持在一定水平,往往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对象。但风险经理应该认识到,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大都有一定的规模,盈利能力良好,资金相对比较富足,并不需要太多的银行贷款(后面的案例会有提及)。因此,商业银行不应再盲目扩大对这一类企业的贷款量,对企业的信贷总量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信贷风险专题分析报告2012年第02期—风险经理贷前风险评估与管理实务(共63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