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共16页).docx
-
资源ID:13292598
资源大小:91.3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共16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撩起(lio) 沼泽(zho ) 强迫(qiáng) 污秽(huì) B、书塾(shú) 嫉妒(jì) 炽痛(chì) 宰割(zi) C、宿儒(sù) 抽屉(tì) 哺育(b) 难堪(kn)D、衣襟(jn) 讪笑(shàn) 干脆(chuì) 深邃(suì)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义愤填膺 忘乎所以 杂乱无章 气冲斗牛 一反既往 B、无暇及此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C、狼狈不堪 一泻万丈 荒草萋萋 兴高采烈 恭恭敬敬D、死而后己 人声鼎沸 抽抽搭搭 来势汹汹 浩浩荡荡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 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 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 D、 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说和做是以议论为线索组织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B、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意识、全球视野、历史眼光、民族感情而写作的。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构严谨,作者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B、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作者在文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D、黄河颂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7、古诗文默写。(8分)(1) ,凭君传语报平安。(2)独坐幽篁里, 。 (3) , 惟解漫天作雪飞。(4)此夜曲中闻折柳, 。 (5)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6)运用夸张,描写木兰矫健的雄姿和行军的迅速的句子是 , 。8名著阅读。(4分)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1)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 (2)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D)(2分)“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AB C、 D10古语云:“仓廪实,天下安。”粮食自古以来就是安天下之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勤俭这个传统美德在一部分的思想中正日渐淡化,甚至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摆阔奢侈。现在,粮食安全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议题。许多学校开展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4分)(1)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这项活动中来。(2分)(2) 请给这幅漫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要求不要出现“光盘行动”四字,限在八个字以内。(2分)二、 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1、 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12、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司马光好学 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3、对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患记问不若人(担心) 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B、迨能倍诵乃止(等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或在马上(有的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温公尝言(曾经) 当涂掌事( 通“途”,道) 14、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其所精诵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B、迨能倍诵乃止 蒙乃始就学 C、自以为大有所益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余闻之也久 15、翻译句子。(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 16、选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 2分)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阅读下文,回答1721题。(13分)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童心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11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12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13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17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1)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盯:(2)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盯:18第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9根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2分) 20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说理由。(3分)21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选文有改动)【注释】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22文章开篇写道“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 而 的人。(2分)23文章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24 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2分)25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3分)26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3分)三、作文(50分)27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往往都要让我们感动不已。快乐的,我们热血沸腾;苦痛的,我们潸然泪下感动给我们心灵以巨大冲击,给我们灵魂以深度触动,它让我们终生难忘。请你以“感动”为题目作文。要求:立意自定,中心明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文中不得涉及任何个人信息(如个人姓名、所在学校、带有暗示性的地域特点);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1、C 2、D 3、D 4、D 5、C 6、C 7、古诗文默写:(1)马上相逢无纸笔 (2)弹琴复长啸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何人不起故园情 (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名著阅读:(1) 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2) (2)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 9、 10、(1)示例:粮食来之不易,大家共同珍惜。 (2)漫画标题:示例:行之有效(原标题,符合图意即可)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 11、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 12、“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奈。“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13、C 14、A 15、略 16、C 17、(1) 喜爱(2)渴望18、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作用:因为天气的寒冷,玛娅更加渴望得到那条围巾,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了玛娅对母亲的疼爱,同时也表明了玛娅是个热爱母亲、善良懂事的孩子。19、 好感怨恨感动 20、示例一:喜欢玛娅。玛娅是一个热爱母亲、聪明善良、情感丰富、智慧执着、勤劳勇敢、自立自强、有责任心的孩子。示例二:喜欢货主老人。货主老人是一个有爱心,用心良苦,教育方式独到的慈祥老人。21、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言之成理即可)22、普通 平凡23、每日出黑板报、背生病工友看病并陪护、风中拉平银幕。24、 暗示李忠义的美德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到处飘洒,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25、 李忠义的善行和义举,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深远影响,像河水一样长流。 26、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会有自己的价值。 27、作文略。 20132014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积玉口中学)(答案)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c )(2分)A、撩起(lio) 沼泽(zho ) 强迫(qiáng) 污秽(huì) B、书塾(shú) 嫉妒(jì) 炽痛(chì) 宰割(zi) C、宿儒(sù) 抽屉(tì) 哺育(b) 难堪(kn)D、衣襟(jn) 讪笑(shàn) 干脆(chuì) 深邃(suì)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义愤填膺 忘乎所以 杂乱无章 气冲斗牛 一反既往 B、无暇及此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C、狼狈不堪 一泻万丈 荒草萋萋 兴高采烈 恭恭敬敬D、死而后己 人声鼎沸 抽抽搭搭 来势汹汹 浩浩荡荡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 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 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 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 D、 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一首诗,作者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构严谨,作者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含蓄抒情,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C、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D、黄河颂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二、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共18分)7、古诗文默写。(8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3)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6)运用夸张,描写木兰矫健的雄姿和行军的迅速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文言文阅读:司马光好学 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8、对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A、患记问不若人(担心) 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B、迨能倍诵乃止(等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或在马上(有的人)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温公尝言(曾经) 当涂掌事( 通“途”,道)9、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2分)A、其所精诵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B、迨能倍诵乃止 蒙乃始就学 C、自以为大有所益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余闻之也久10、翻译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11、选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C)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