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贮藏原理与方法(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得分:_南 京 林 业 大 学研究生课程论文20152016 学年 第2学期课 程 号:课程名称:种苗学专题论文题目:种子贮藏原理与方法学科专业:森林培育学 号:姓 名:张丹丹任课教师:高捍东教授 二一六 年3月种子贮藏原理与方法种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如何妥善地存放贮藏好种子,直接关系到实践生产。因此,要认真按照种子贮藏的原理、规程和技术,进行种子科学贮藏管理,使贮藏的种子尽可能在长时间内保持较强的生命力,以确保种用价值。1. 种子贮藏概述种子从采收、调制后到播种育苗前,往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贮藏过程1。种子贮藏的最终目的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种子具有旺盛的生活力,延长种子的使用年限,保证具有较高的品种品质和播种质量,以满足生产对种子数量和质量的要求2。种子贮藏的任务,就是创造适宜的环境,采用合理的贮藏设备和先进科学的贮藏技术,人为地控制贮藏条件,使种子的新陈代谢处于微弱的程度,消除导致种子变质的一切可能因素,使种子质量的变化降到最低限度,有效地保持种子旺盛的发芽力和活力,延长种子寿命,确保种子的播种价值任务。在储藏期间,要防止昆虫及鼠类危害种子。2. 种子贮藏原理2.1贮藏期间种子的生命活动贮藏中的种子有两种可能的生存状态。其一贮藏过程中的种子丧失生命力。其二种子保持生活状态。林木种子在完全成熟尚未脱落以前会逐渐转入休眠状态3。贮藏期间的种子虽然处于休眠状态,但种子内部仍进行着微弱的生命活动,通过微弱的呼吸作用与外界发生联系。呼吸作用愈强,有机物质消耗愈快,贮藏时间愈久,有机物质消耗愈多。随着有机物质的消耗,种子生命力逐渐降低,直至完全丧失。另外,呼吸时释放的CO2如果不能及时排除,积聚在种子堆表面,就会隔绝氧气,迫使有氧呼吸为缺氧呼吸,释放出酒精,在种子堆中积累过多,就会抑制种子呼吸,导致种胚中毒死亡。但二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种子呼吸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种子呼吸强度的大小因品种、收获期、成熟度、种子大小、完整度和生理状态而不同,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水分、温度和通气状况。2.2影晌种子生命力的因案2.2.1内在因素2.2.1.1种子寿命种子寿命的长短与种皮结构、含水量、养分种类等有关。依据种子生命力保存期的长短一般分为短寿命种子、中寿命种子和长寿命种子。短寿命种子保存期不超过3a,主要是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板栗、银杏等;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呼吸旺盛,极易丧失种子生命力。中寿命种子保存期315年。主要是含脂肪和蛋白质多的种子,如松、柏类种子。由于脂肪、蛋白质转化慢,释放的能量多,仅消耗少量的养分就能维持生命。长寿命种子保存期15年以上4。主要是豆科,如刺槐、皂荚、合欢等,这些种子种皮坚硬、致密,不易透水通气.受环境条件影响小,有利于种子生命力的保存。2.2.1.2种子的成熟度及净度未成熟种子的种皮不具备正常的保护性能,内含有机物质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凝胶状态,含糖量高,含水量多呼吸旺盛,不易贮藏,采集加工时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的感染,贮藏时易霉烂。因此,一定要在种子完全成熟时才能采种。另外,入库种子的净度也影响种子的贮藏期,净度差的种子夹杂物多,吸湿性强,容易受潮腐坏,所以种子入库前要提高种子净度。2.2.1.3种子含水量种子含水量高时,种子内水分处于游离状态,酶活动增强,呼吸作用加强,导致种子自潮、自热或缺氧呼吸,使种子生命力迅速降低。当种子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其水分处于结合水状态,几乎不参与新陈代谢作用,种子呼吸作用极其微弱,更没有微生物活化的湿热条件,有利于种子生命力的保存。入库前对种子进行干燥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措施,适于贮藏的种子含水量一般在512%。贮藏时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含水量为安全含水量5。根据安全含水量的高低,把种子分为能够忍受干燥的种子和不能忍受干燥的种子。据研究,油茶种子含水量低于24%,麻栋种子低于30%发芽率就会显著降低。2.2.2外界因素2.2.2.1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种子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温度过高,蛋白质变性,种子生命力会迅速丧失。温度过低(0以下)含水量较多的种子将会结冰,导致种子死亡。温度对种子的影响也与种子含水量密切相关、种子含水量愈低,细胞液浓度愈大,呼吸强度越弱,对高温和低温抗性愈强。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在降低种子含水量的同时降低种子贮藏温度,可以延长种子寿命。2.2.2.2相对湿度种子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能直接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增加种子的含水量,易引起种子霉烂,发芽率降低。因此经过干燥的种子必须贮藏在干燥的环境中,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3050%,少量种子充分干燥后可放在瓶、罐、聚乙烯袋之类能够密封的容器中,使种子同潮湿的空气隔绝。2.2.2.3通气条件含水量很低的种子,呼吸作用很弱,需氧极少,在密封的环境中能长久保持种子生命力;含水量高的种子呼吸作用强,如果通气不良,则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和水不易排出,积累在种子的周围,使种子与氧气隔绝,产生缺氧呼吸容易导致种子中毒死亡。因此贮藏含水量高的种子必须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排除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气、CO2和热量。2.2.2.4生物因子种子在贮藏期间,昆虫、霉菌、鼠类等都直接影响种子的寿命。生物对种子的危害程度与贮藏条件有密切关系。提高种子的净度,保持种粒完好无损,降低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特别是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是控制生物危害的重要手段。3. 种子贮藏方法3.1干藏法6就是将干燥的种子贮藏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种子在贮藏期间经常保持干燥状态的贮藏方法4。干藏除了要求干燥的环境外,也需结合低温和密封条件,凡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均可采用此法。3.1.1普通干藏法通常生产中的库房或地下室贮藏。只要种子贮藏期短(最多1a),安全含水量低且在自然条件下又不会很快失去发芽能力,均可放入干燥的库房或地下室内贮藏。些树种主要有杉木、柳杉、侧柏、刺槐、油松、臭椿、合欢、槭树类等。该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具体方法是将经适当干燥、已达到安全含水量的种子,装入容器(如布袋、麻袋、桶、箱等)内,放在经过消毒、温度较低、干燥、通风良好的贮藏室、地窖、地下室内。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如发现种子发热、潮湿、发霉时,应立即采取通风、干燥、摊晾和翻倒仓库等有效措施。3.1.2低温干藏法将干燥种子置于05,相对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贮藏,这样可使种子的寿命保持1a以上,但要求种子充分干燥。要达到低温贮藏的标准,一般有专门的种子贮藏室或控温、控湿的种子库。3.1.3密封干藏法把种子装入容器后密封起来使之与外界空气隔绝,没有气体交换,不受外界环境湿度变化影响的贮藏方法。易失去发芽率的种子(杨、柳、榆、桑等)和需长期贮藏的珍贵种子,都可采用密封干藏,这种方法效果最好。具体方法是将种子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05的环境中。若种子量不多,用玻璃等透明容器盛装,便于观察种子的变化。为防止种子含水量升高,要在密封容器内放入干燥剂。常用的干燥剂有:变色硅胶、氯化钙、木炭等。凡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用本法贮藏效果最好,但高含水量种子不适用本法。3.1.4超干贮藏法亦称超低含水量贮存,指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密封后在室温条件下或低于室温的条件下贮存种子的一种方法。超干处理和低温贮藏的效果一致,如短命的榆树种子,自然贮藏12月就失去萌发力,而超干处理将种子含水量降至2%以下,在室温下贮藏3个月种子活力仍很高。多数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可以进行超干贮存,但不同类型的种子耐干程度不同。脂肪类种子具有较强的耐干性,可以进行超干贮存;淀粉类和蛋白类种子耐干程度差异较大。种子超干并不是越干越好,存在一个超干水分的临界值。当种子含水量低于临界值,种子寿命不再延长,并出现干燥损伤。不同种子的超干临界值各不相同,如杉木种子的超干临界值为3%5%,杜仲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是3.5%4.5%。3.2湿藏法将种子放在湿润、适度低温和通气的环境中贮藏的方法。大多数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均可采用此法,如:板栗、栎类、核桃等,湿藏时的温度最好在0±3左右。3.2.1户外埋藏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且背风的地方挖宽度11.5m的坑,长度由贮藏种子的数量而定,深度要求在土壤结冻层以下,在坑里先放入一些石子,高度约10cm左右,再在上面铺一些湿沙,厚度在4cm左右,其上放入贮藏的种子,种子放到距地面1020cm时为止,其上覆以湿沙,加土堆成圆锥形超出地平面10cm,从坑中央向坑底再插入一带孔竹筒(以便通气)。经常检查坑内温度与湿度,如:板栗、海棠、杜梨等,此法贮藏较好。3.2.2室内堆藏法与户外埋藏道理相同,只是在库房或地下室地面先洒水再辅湿沙,种子与湿沙混合堆放,外加一层湿草帘子蒙盖就可以了。参考文献1廖文燕,高捍东.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2):52-58.2王进朝.种子的检验与贮藏原理J.现代农村科技,2013(12):70-71.3李建祥,张超英,尚中海,等.林木种子的贮藏原理与方法J.河南林业料技,1994,2:34-46.4赵雪梅,班秀丽,周紫阳.种子贮藏与种子寿命J.吉林农业,1998(10):12-13.5连丽君.浅淡有关种子贮藏的几个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100-102.6田冬.林木种子贮藏方法J.河北林业科技,2011,3:83.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