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生物化学题目(共8页).doc

    • 资源ID:13307253       资源大小:70.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化学题目(共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问答题:1、机体通过哪些因素调节糖的氧化途径与糖异生途径。糖的氧化途径与糖异生具有协调作用,一条代谢途径活跃时,另一条代谢途径必然减弱,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糖的氧化或糖异生。这种协调作用依赖于变构效应剂对两条途径中的关键酶相反的调节作用以及激素的调节. (1) 变构效应剂的调节作用;(2)激素调节 2、机体如何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使其有条不紊地进行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是通过两条不同的代谢途径,这样有利于机体进行精细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糖原合酶与糖原磷酸化酶。机体的调节方式是通过同一信号,使一个酶呈活性状态,另一个酶则呈非活性状态,可以避免由于糖原分解、合成两个途径同时进行,造成ATP的浪费。(1) 糖原磷酸化酶:(2) 糖原合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变成cAMP,后者激活蛋白激酶A,使糖原合酶a磷酸化而活性降低。蛋白激酶A还使糖原磷酸化酶b激酶磷酸化,从而催化糖原磷酸化酶b磷酸化,导致糖原分解加强,糖原合成受到抑制,血糖增高。3、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的来源:1、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2、肝糖原分解3、糖异生血糖的去路:1、氧化供能2、合成糖原3、转变为脂肪及某些非必需氨基酸4、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 4、简述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1)6-磷酸葡萄糖的来源:1、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2、糖原分解产生的1-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3、非糖物质经糖异生由6-磷酸果糖异构成6-磷酸葡萄糖。(2)6-磷酸葡萄糖的去路:1、经糖酵解生成乳酸;2、经糖有氧氧化生成CO2、H2O、ATP;3、通过变位酶催化生成1-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4、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进入磷酸戊糖途经;5、在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下生成游离葡萄糖。5、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以进入哪些代谢途径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具有多条代谢途径。(1) 供氧不足时,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NADH + H+供氢,还原生成乳酸。(2) 供氧充足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再经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生成CO2、H2O和ATP。(3)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异生为糖。(4)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可促进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5)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后者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柠檬酸出线粒体在细胞浆中经柠檬裂解酶催化生成乙酰CoA,后者可作为脂酸、胆固醇等的合成原料。(6) 丙酮酸可经还原性氨基化生成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决定丙酮酸代谢的方向是各条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这些酶受到变构效应剂与激素的调节。6、百米短跑时,肌肉收缩产生大量乳酸,试述乳酸的主要代谢去向1、进入血液,肝脏内糖异生合成糖 2、心肌中LDH1催化生成丙酮酸氧化供能。3、肾脏异生为糖,或随尿排出 4、肌肉内脱氢生成丙酮酸进入 有氧氧化。 7、说明动物机体糖代谢的主要途径。糖代谢分为糖的分解和糖的合成。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糖异生作用;糖原的合成和分解。8、叙述各种激素是如何对血糖进行调节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是调节血糖的主要因素,影响糖代谢的激素:1、胰岛素 2、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3、生长激素 4、甲状腺素 作为第一信使与膜表面受体结合导致第二信使cAMP形成,激活细胞内一系列酶,最终导致糖原分解与合成。控制血糖的恒定。1、 试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1、 提供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2、提供NADPH,参与合成代谢(作为供氢体)、生物转化反应以及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性。2、 试述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3、 (1)乳酸经乳酸脱氢酶催化生成丙酮酸。4、 (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GOT催化生成天冬氨酸出线粒体,在细胞浆中经GOT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5、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环糖酵解途径逆行至1,6-双磷酸果糖6、 (4)1,6-双磷酸果糖经果糖双磷酸酶1-催化生成F-6-P,再异构为G-6-P7、 (5)G-6-P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3、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空腹或饥饿时利用非糖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2、糖异生是肝脏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3、调节酸碱平衡。 4、简述草酰乙酸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1、草酰乙酸市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 2、作为糖异生的原料,异生为糖 3、是丙酮酸、乳酸及生糖氨基酸等异生为糖时的中间产物。5、何谓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糖酵解:无氧条件下(或氧气不足)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糖的过程。差异:1、关键酶 2、作用部位 6、糖异生与糖酵解途径是如何协调控制的?两途径的酶活性并不是具有高度的活性,而是相互配合,许多酶的效应物在两个途径的协调中有重要作用。1、高浓度的葡萄糖-6-磷酸 2、2,6-二磷酸果糖 3、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激酶 4、两途径协调中,一个开放,一个关闭。5、激素1、简述生物氧化中H2O和CO2的生成方式H2O:代谢物氧化时脱下的2H先由NAD+或FAD接受,再通过呼吸链传递给O2,生成H2O。CO2:代谢物中的碳原子先被氧化成羧基,再通过脱羧反应生成CO2。2.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主要因素1、ADP/ATP 2、甲状腺激素 3、呼吸链抑制剂 4、解偶联剂 5、氧化磷酸化抑制剂3、细胞浆中的NADH如何参加氧化磷酸化的过程?试述其具体机制细胞浆中生成的NADH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需要通过-磷酸甘油穿梭或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后,才能经呼吸氧化。1、-磷酸甘油穿梭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4、写出两条氧化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并说明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1、NADH氧化呼吸链:NADHFMN(Fe-S)CoQCytbCytc1CytcCytaa3O2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FAD(Fe-S)CoQCytbCytc1CytcCytaa3O23、偶联部位有三个:NADHCoQ、CoQCytc、Cytaa3O25、试述化学渗透学说要点1、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间隔交替排列,内膜中有特定位置,催化反应定向。 2、递氢体具有“氢泵”作用3、内膜外侧H+浓度高于内侧,使膜外侧pH值较内侧低1.0单位左右,使原有的内正外负的跨膜电位增高。这个电位差中所释放的能量。4、线粒体内膜中有传递能量的中间物X-和IO-存在,二者能与被汞出H结合成酸式中间物及IOH,进而脱水生成XI,其结合键中含有来自H+浓度差的能量,其反应位于内膜外侧向接触的三分子的基底部。1、试述乳酸氧化功能的主要反应及其酶1)乳酸经乳酸脱氢酶催化生成丙酮酸和NADH + H+(2)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生成乙酰CoA、NADH + H+和CO2(3)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经过四次脱氢生成NADH + H+和FADH2、两次脱羧生成CO2。上述脱下的氢经呼吸链生成ATP和H2O 2、简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和生理意义。三羧酸循环的要点:1、每轮三羧酸循环中有四次脱氢、两次脱羧及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2、三羧酸循环中三个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柠檬酸合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反应;3、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包括草酰乙酸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是丙酮酸的直接羧化或者经苹果酸生成。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1、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彻底氧化的最终通路;2、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代谢联系的枢纽;3、三羧酸循环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4、三羧酸循环为氧化磷酸化提供还原当量。3.什么是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生物学意义三羧酸循环:由四碳原子的草酰乙酸与二碳原子的乙酰辅酶A缩合生成具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脱氢和脱羧反应后又以草酰乙酸的再生成结束。意义:1、为机体提供能量 2、是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核酸代谢以及次生物质代谢联络的枢纽,其中间产物可参与其他代谢途径,其他代谢的产物是最终可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为CO2和H2O,并放出能量。4、为何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1、乙酰CoA最终氧化生成CO2和H2O 2、糖代谢生成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3、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通过糖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氧化产生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三羧酸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NH3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6、在柠檬酸循环各个反应中并没有出现氧,但柠檬酸循环却是有氧代谢的一部分。请解释。柠檬酸循环包括几步代谢反应,NAD+、FAD+,是其电子受体,需重新循环,经过电子传递链,氧是传递链的最总受体。 1、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 迅速供能。2、某些组织和细胞依赖糖酵解供能,如成熟红细胞等。2、 试列表比较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的不同点(反应条件、进行部位、关键酶、产物、能量、生理意义)。项目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反应条件供氧不足有氧情况进行部位细胞浆细胞浆 和线粒体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酶 产物乳酸、ATPH2OCO2 能量1mol葡萄糖净得2molATP1mol葡萄糖净得36或38molATP生理意义迅速供能;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4.葡萄糖酵解中的第一步是葡萄糖磷酸化形成6磷酸葡萄糖,催化这一步反应的有两种酶: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km值远低于平时细胞内葡萄糖浓度。此外,己糖激酶受6磷酸葡萄糖强烈抑制,而葡萄糖不6磷酸葡萄糖抑制。根据上述描述,请你说明两种酶在调节上的特点是什么?1、己糖激酶,别构酶,可被其产物G-6-P强烈地别构抑制,2、葡萄糖激酶,诱导酶,胰岛素促成,对葡萄糖的Km比己糖激酶的Km值大得多,只有葡萄糖浓度相当高时才起催化G形成G-6-P.6.若以14C标记葡萄糖的C3作为酵母底物,经发酵产生CO2和乙醇,试问14C将在何处发现。CO2分子上。 7、说明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受到那些物质的调控及这些调控的生理意义。受ATP和柠檬酸抑制、被果糖-2,6-二磷酸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为糖酵解反应中最关键的限速酶,糖酵解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的骨架。 ATP和柠檬酸的大量存在使生物对糖酵解过程需求降低,果糖-2,6-二磷酸受到葡萄糖、磷酸果糖激酶2以及磷酸果糖磷酸酶2的调节。葡萄糖缺乏时,磷酸果糖磷酸酶2激活,磷酸果糖激酶2受到抑制,糖酵解加速。   简述DNA的半不连续性复制。何谓岡崎片段?岡崎片段合成的过程?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   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DNA的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端粒(telomere)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含RNA的蛋白复合物,实质上是一种逆转录酶,它能催化互补于RNA模板的DNA片段的合成,使复制以后的线形DNA分子的末端保持不变。突变(mutation)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信息改变,均可称为突变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由于一个或多个非三整倍数的核苷酸对查了入或缺失比较DNA-polI、II、III性质的异同。各有何生物学意义?DNA-pol I 单亚基 功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读,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DNA-pol II 多亚基的修复酶,参与DNA损伤的应急状态修复。DNA-pol III 多亚基 功能:是原核生物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 DNA复制时双链是如何打开的?比较I型和II型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特点和功能真核生物端粒有何功能?是如何合成的?功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维持DNA复制的完整性。组成 :端粒酶RNA (human telomerase RNA, hTR),端粒酶协同蛋白(human telomerase associated protein 1, hTP1),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RT) 合成过程:哪些因素引起DNA损伤?有哪些DNA损伤修复机制?其作用特点?(针对何种DNA损伤?)DNA损伤即是指在生物体生命过程中DNA双螺旋结构发生的任何改变。DNA损伤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单个碱基改变和结构扭曲。引发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紫外线(ultra violet, UV)、各种辐射。化学因素:碱基类似物,羟胺类。亚硝酸盐,烷化剂。修复类型: 错配修复:一种纠正复制后子链中错配碱基的修复方式。 直接修复:生物体内存在多种DNA损伤以后而并不需要切除碱基或核苷酸的机制,这种修复方式称为DNA的直接修复。 切除修复: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分子中受损部分切除,并以完整的单链DNA作为模板合成切除的部分重组修复:遗传信息有缺损的子代DNA分子通过遗传重组的方式加以弥补,即从同源DNA的母链上将相 应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用再合成的序列来补上母链的空缺。SOS修复。SOS修复是指DNA受到严重损伤、细胞处于危急状态时所诱导的一种DNA修复方式,修复结果只是能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提高细胞的生成率,但留下的错误较多,故又称为错误倾向修复(error-prone repair),使细胞有较高的突变率。 何谓突变?突变类型有哪些?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信息改变,均可称为突变(DNA Mutation)。从分子水平来看,突变就是DNA分子上碱基的改变。 类型:碱基对的置换(又称点突变)包括转换、颠换。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移码突变转录 (transcription) 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是在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的过程。逆转录 (reverse transcription) 生物体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启动子(promoter)是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 RNA聚合酶起始转录需要的辅因子(蛋白质)称为转录因子终止因子(termination factor)   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DNA序列称为终止子,协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辅助因子称为终止因子。 断裂基因(splite 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核内不均一RNA (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 )   高等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基因转录初产物RNA的平均长度比mRNA长,性质非常不稳定,序列的复杂程度也非常高,因此称之为核内不均一RNA (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 ,其中主要包括mRNA前体,也包括其他的转录物。RNA 拼接(RNA splicing)大多真核生物基因是断裂基因。断裂基因的转录产物必需通过拼接,去除内含子,使编码区(外显子)成为连续序列。拼接实际上是磷酸酯的转移反应。选择性拼接(alternative splicing )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化细胞和生理状态下,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称为选择性拼接。RNA的再编码(RNA recoding)  通过校正tRNA, mRNA的翻译内含子和核糖体移码,改变了常规读码方式,称为RNA的再编辑。RNA的编辑  是指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突变、加入或丢失等现象。RNA的编辑:是指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突变、加入或丢失等现象RNA编辑的生物学意义:消除移码突变等基因突变的危害 。增加了基因产物的多样性 。与生物发育与分化有关,是基因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 。复制和转录的区别复制: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 转录: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和核心酶)和转录的过程(四个阶段)在细菌中,相同的RNA聚合酶催化三种RNA的合成:(mRNA)(rRNA)(tRNA)从结构上,RNA聚合酶有核心酶和全酶两种。RNA聚合酶全酶不断改变与DNA的结合部位,直到遇到启动子(promoter)序列,随即由疏松结合转变为牢固结合,并且DNA双链被局部解开。转录过程:A、模板的识别:B、转录起始C、转录延伸 D、转录终止。原核生物启动子共有序列的特征?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是如何找到启动子的?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与之相比有何异同?(真核生物三种RNA聚合酶、三种启动子和转录因子)Ø 原核基因转录起始位点通常是嘌呤,其序列为CAT(A为起始位点)。Ø -10区是一个6碱基保守序列(常以-10为中心)。T80A95T45A60A50T96,有助于DNA的解链。Ø -35区是另一个6碱基保守序列(常以-35为中心)。T82T84G78A65C54A45。Ø 当-10区和-35区中心位置相距16-19bp时,该启动子的功能较强;相距较近或较远时,起始转录的功能都相应减弱。 何谓终止子和终止因子?有哪两类终止子?转录终止信号是如何传递给RNA聚合酶的? 启动子(promoter)是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终止因子(termination factor) 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DNA序列称为终止子,协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辅助因子称为终止因子。 原核生物中存在两类终止子:非依赖Rho因子的终止子回文结构含富有G-C区寡聚U序列依赖Rho ()因子的终止子回文结构不含富有G-C区无寡聚U序列 转录终止信号是如何传递给RNA聚合酶的? 真核生物RNA转录后加工:rRNA、tRNA和mRNA前体的加工(四方面)RNA拼接可以分为几类?其作用特点是什么?类型I自我拼接,无需蛋白质的酶参与作用,只需要1价和2价阳离子以及鸟苷酸(或鸟苷)存在即能自发进行,无需供给能量和酶催化。类型II自我拼接,本身也具有催化功能,能够自我完成拼接,无需游离鸟苷酸(或鸟苷)发动,经过两次转脂反应。只见于某些真菌线粒体和植物叶绿体基因核hnRNA的拼接体的拼接,核tRNA的酶促拼接RNA拼接和编辑对真核生物的进化有何作用?(结合37章“RNA传递和加工遗传信息”内容)RNA编辑的生物学意义:消除移码突变等基因突变的危害 ,增加了基因产物的多样性 ,与生物发育与分化有关,是基因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 。何谓前病毒学说?逆转录酶的性质如何?描述逆转录病毒细胞内的逆转录现象。逆转录病毒借助病毒颗粒表面蛋白和跨膜蛋白进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质内发生病毒RNA的逆转录,合成的cDNA进入细胞核,与宿主细胞染色体DNA整合,成为前病毒。前病毒随着宿主染色体一同复制和转录,进而产生病毒蛋白质。过程:(1)以+RNA为引物合成一小段(-)cDNA(5®3) ¯ (2)RNase H活性切去DNA-RNA中的RNA ¯ (3)DNA R与RNA3端R结合(第一次跳跃) ¯ (4) (-)cDNA合成(5®3) ¯ (5)RNase H除去DNA-RNA中的大部分RNA ¯ (6)合成一部分(+)DNA(5®3)包括PB- ¯ (7)除去RNA(tRNA,RNA中的PB+区) ¯ (8)(+)、(-)股DNA中的PB-结合(第二次跳跃) 遗传密码(Genetic code)通常是指核苷酸三联体(triplet)决定氨基酸的对应关系。mRNA分子上从5?至3?方向,由AUG开始,每3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称为三联体密码 / 遗传密码。校正tRNA (suppressor tRNA)  对基因或密码子突变可产生校正tRNA,这是经过其反密码子上发生某种突变,以“代偿”或校正原有突变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这样的tRNA称为校正tRNA (suppressor tRNA)。这种tRNA上反密码子的突变称为校正突变。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征  密码的基本单位,简并性,变偶性,通用性,变异性何谓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和变偶性?二者有何联系?同一种氨基酸有两个或多个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tRNA反密码子与mRNA密码子配对时,密码子第一、第二位碱基配对是严格的,但是第三位可以有变动,Crick称这一现象为变偶性(wobble)变偶性密码子的可变的第3位决定简并性 何谓遗传密码的通用性和变异性?通用性:绝大数生物共同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这意味着生物共同拥有同一个祖先。变异性:目前已知线粒体DNA(mtDNA)的编码方式与通常遗传密码有所不同。 翻译三联体密码(triplet coden)  mRNA分子上从5?至3?方向,由AUG开始,每3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称为三联体密码(triplet coden)。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  从mRNA 5?端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排列编码一个蛋白质多肽链,称为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阅读框架 读码框架。核糖体循环(ribosome cycle): 肽链延长在核糖体上连续性循环式进行(核糖体循环),每次循环增加一个氨基酸,包括以下三步:进位(entrance)转肽(transpeptidation)移位(translocation)进位(entrance) 指根据mRNA下一组遗传密码指导,使相应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A位。转肽(transpeptidation)是由肽酰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催化的肽键形成过程。是新加入的氨酰-tRNA上氨基酸的氨基对肽酰-tRNA上酯键的羰基作亲核攻击移位(translocation)由延长因子催化(原核生物:EF-G,真核生物:EF-2)延长因子EF-G有转位酶(translocase)活性,可结合并水解1分子GTP,促进核糖体向mRNA的3端移动。移位的目的:使一下个密码子暴露出来以供继续翻译多聚核蛋白体(polyribosome)/多聚核糖体(polysome)信号肽(signal peptide) 各种新生分泌蛋白的N端有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称信号肽。酮体(acetone body):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酮体在肝内产生.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肝脏输出酮体为肝外组织提供了能源。 肝脏输出酮体对低血糖时保证脑的供能,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呼吸链又称,是由一系列构成的,从NADH或FADH2向氧传递电子的系统。前面四个是来源,后四个是去路葡萄糖                          三羧酸循环 甘油 脂肪酸                合成胆固醇、脂肪 氨基酸                        乙酰辅酶A 酮体(肝内) 酮体(肝外)               参与肝脏的生物转化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是指在生物氧化中伴随着ATP生成的作用。 操纵子(operon):指包含结构基因、操纵基因以及的一些相邻基因组成的DNA片段,其中结构基因的表达受到操纵基因的调控。关于大肠杆菌的乳糖系统操纵子,半乳糖苷渗透酶,半乳糖苷转酰酶的结构基因以LacZ(z), Lac Y(y),Lac A(a)的顺序分别排列在染色体上,与z相邻,与y相对的一侧有操纵基因Lac O(o),更前面有Lac P(p),操纵子(乳糖操纵子)lactose operon就是这样构成的。决定乳酸系统阻遏物结构的调节基因Lac I(i)处于和p相邻的位置上。(lagging strand):与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3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前导链(lead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3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1。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作底物.2.反应需要接受模板的指导3.反应需要有引物3'-羟基存在4.DNA链的生长方向为5to3。5.产物DNA的性质与模板相同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化学题目(共8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