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共6页).doc

    • 资源ID:13307776       资源大小:18.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与标准XX小学2015年9月XX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与标准 一、开设宗旨 1、 为孩子们奠定人生的文化根基。传统的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汉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当中,熟背这些古典诗文,能强化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为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语文对人的训练又是多方面的。文以载道,中国优秀的古诗文意存高远,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诵读古代优秀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拾遗补缺,重要的是要补上人文教育这一大课。融汇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是中国优秀人文精神的基因,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2、启迪心智,用传统文化充实孩子们的精神食粮。专家研究结果表明,0-13岁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期,孩子13岁以前背诵能力强,称为“语言模仿期”,13岁以后接受能力强,是“理性理解期”。一个人在13岁以前记忆的东西,可以一辈子不忘记。只要读熟背诵,不要求理解,这是符合儿童学习天性、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法则。熟读背诵经典就是在儿童记忆力强时记住经典,长大后就逐渐会理解经典的义理内容。3、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1-2 年级学生识字不少于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 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累计识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 年级认识汉字累计3000个,会写2500个,背诵优秀诗文60片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1)、有助于快速提升儿童的语言文字功底,增加识字量,从而促进儿童记忆力开发,并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2)、对儿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能扩大儿童的知识面, 而且能让其从典籍中吸取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国学,全面提高 学生自身素质。 (3)、为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不仅仅是让学 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们能潜 移默化地把那些道理应用出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某种意义上 看,一些古典名句成了孩子们衡量自我的道德标杆。 二、活动内容 1、国学经典诵读:一、二年级三字经,三、四年级弟子规,五、六年级中华经典古诗词。2、阅读中外经典著作。三、实施原则 1、突出主题性,注重兴趣化。 2、重视灵活性,力求主体化。 3、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 4、教师有效指导原则 (1)、针对学生的经验背景知识基础,结合实际进行一定的指导。 (2)、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3)、注重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 (4)、允许学生在成果获得上的层次差异。 四、活动措施与要求 1、要全面启动,全员参与,营造氛围。以组织孩子们诵读、熟 背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让他们在一生学习、工作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读经诵诗”活动的开展,应该以点带面,动员小学生共同参与,营 造一个活动氛围,学校应该定期为学生举办古诗文诵读等丰富多彩 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学习园地、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 定期开办古诗文专栏,为学生欣赏诗词文赋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可 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 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时间,每天将一首诗抄在小黑 板上,原则上每天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可适当增加内容。一年级可酌量减少,也可以加快更新,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 (2)、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班级板报中,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 加深理解。 2、要善于引导和辨别精华与糟粕。传统德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内 省”、“克己复礼”,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在于“恭谦礼让”, 其中蕴藏着“愚忠”思想、“三从四德”的伦理道德纲常,这些思想在诗词曲赋中都有表现,即使是弟子规、三字经也存在着封建思想的糟粕。传统经典入校园的关键在于古为今用,如不加以辨识,有可能误导成长中的孩子。对于古诗文中的精华与糟粕,认识也要与时俱进,有些东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分清两者的界限,还需要加以引导。如何确保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同时又避免传统中的糟粕扭曲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3、要轻松并有韵律感地重复念唱。古诗文诵读是一个潜移默化 的文化积淀过程,不可能过高要求,一蹴而就。今天的一步两步,就 是今后的千里万里。以往孩子为了应付考试或躲开师长的责骂而读 书,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压榨学生的左脑,而忽略了右脑的开发,对于 一位正在学习、成长的小孩子来讲,实在不理想。孩子诵读诗文的过 程类似念唱,整个诵读的过程,恰好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 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加2 至5倍。 4、要讲求形式的创新,寓教于乐。建议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实行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 解诗题”,第二步“抓字眼,晓诗意”,第三步“入诗境,悟诗情”。 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古诗名句,拓展孩子的诵读范围,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热情,将诵读古诗文转化为自愿的行为。学习古诗文和做游戏结合起来,而有的则把古诗文朗诵与乐器演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轻松娱乐中学到知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作业回家向父母背诵一首古诗文。 (2)、读一篇经典古诗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 (3)、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优秀阅读心得体会等)。 5、阅读中外经典。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组织学生阅读。各年级、班级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同读一本书”等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开展评选“书香班级”、“读书之星”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 五、关于校本课程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教师可做平时课堂表现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 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朗诵比赛、班级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共6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