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环境地质学复习提纲(共10页).doc

    • 资源ID:13381825       资源大小:66.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地质学复习提纲(共1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1、 环境:狭义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事物大气、水、土地、岩石、矿产、森林、山脉、动物和植物等的总称;广义指人类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条件和情况,也包括影响自然界性质的条件和物质。2、 环境地质学的定义:研究人地质环境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及其环境地质问题的发展、演化和分布规律,从而全面评价环境地质质量,探明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对策,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实现人类与地质环境之间和谐发张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对象是人地质环境系统,研究内容为(1)主要由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原生地质环境 (地震、火山等)(2)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地质环境 (地下水、大气污染 ),其包括环境地质理论学、灾害地质学、城市环境地质学、矿山环境地质学、医学地质学、废物处置环境地质学、海岸环境地质学、工程环境地质学、国土环境地质学、旅游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法规学、军事环境地质学4、 环境地质学研究方法:(1)野外地质调查研究法(2)综合法(3)分析测试法(4)环境地质制图法(5)系统分析法(6)综合评价预测法(7)环境地质监测法思考题1、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的区别有哪些?答:(1)环境地质是研究人类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学科,是以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2)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而环境地质没有空间概念2、 环境地质问题正确分类的重要性在哪里?答:环境地质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环境地质问题的正确分类可以进行不同的模拟研究,确定定性、半定量和定量评价指标,有利于加快问题的解决3、 人类与地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答:人类的技术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导致地球上地质环境的变化,当人类活动不大时,通过地质环境内部调节进行调整,维持地质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当超过地质环境的所承受的负荷,地质环境会对人类的各种活动进行反馈,重新建立新的动态平衡,此过程中可能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人类与地球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并且循环的过程4、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与平衡。因此,要逐步树立起一种全新的观点,即自然不是我们随意盘剥的对象,不是我们无止境地汲取财富的源泉,而是与我们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对自然,我们不能虚妄地去“征服”和“战胜”,而要精心地加以保护和照拂,否则,我们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科学技术是我们了解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的一把金钥匙,科学技术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能发挥巨大威力,同时,在改善环境方面也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社会各阶层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以建立起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今天的青少年将是明天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不仅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而且也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因此,加强环境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培育起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情操,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5、我国环境地质学的发展趋势:见另稿第二章 活断层1、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与诱发下形成,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直接或间接损失的现象2、 活断层:指现今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人类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曾活动过,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3、 预防活断层破坏作用的重要意义:对地区的地壳稳定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故当今重大的工程,如水利水电,核电站,重要的铁路、城市中重大建筑物的规划、选址,都需要进行稳定性评价及地震稳定性4、 活断层的影响:(1)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断层错动突发错动和缓慢错动 (2)活断层快速滑动常引起地震5、 活断层与地震的关系: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断层带内 世界上著名的破坏性地震所产生的地表新断层与原来存在的断层走向一致或完全重合 在许多活动断层上都发现了古地震(指有仪器记录以前的地震)及其重复现象 大多数强震的极震区和等震线的延长方向和当地断层走向一致。大地震的前震和余震也沿断层线性分布 震源力学分析(震源机制)得出,震源错动面的产状大部分和地表断层一致;总之,这些自然现象说明:地震带与活断层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因此可通过地震带发现和研究活动断层带,而活动断层带的存在和断层作用又是产生地震和地震分布的根本原因6、 地震断层: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又称地震断裂7、 活断层的判别及其研究意义:标志(1)地貌标志,地貌上的标志有,断层崖、三角面、洪积扇叠置、河流裂点等;河流、山脊或冲沟的水平位错;(2)地震活动标志,一个是1M3级地震频繁发生,且震中线性分布良好,另一个是沿断层发生两个或更多个中强以上地震,都是活断层的标志(3)地层错动标志,一方面表现错断层形成断层泥土,另一方面在断层陡坎前的第四纪堆积厚度大,且常见小褶曲和小断层(4)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标志,活断层上断层气和放射性异常,重力、磁性、地温异常 研究意义:(1)活断层的地面错动及其附近伴生的地面变形,和地震同时出现的地震断层,对工程设施具有不可抗拒的破坏力,常常会直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其附近的建筑物 (2)活断层快速滑动常引起地震,地震又反过来对工程设施产生各种各样的破坏作用,会使建于活断层附近的较大范围内的建筑物受到剧烈损害第三章 地震1、 地震:地壳任何一部分的快速颤动;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按成因分类: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是自然界发生的地震;诱发地震(矿山冒顶、水库蓄水等)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 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炸、物体坠落等)是人类的工程活动而引起的地震2、 我国地震地质的基本特征:地震空间分布不均一性,基本上沿活动断裂带分布,有一定的方向性。中国东部为NNE向,西部为NW向,中部为近SN向和EW向具明显的西强东弱、西多东少的分布规律地震常发生在断裂带应力集中的特定部位绝大多数强震往往发生于活动性深大断裂带和断陷盆地边缘地带,而断块内部基本上没有强震分布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呈现出成群分布、活跃高潮与低潮相互交替的活动格局3、 我国地震活动的特点: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和震源浅4、 地震灾害效应:在地震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其包括有:(1)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2)地表变形(3)地震引起山崩、滑坡和泥石流(4)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因地震而受到强烈震动,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而丧失强度、地基失效的现象(5)核设施泄漏(6)火灾和水灾(7)人体健康影响(8)其他,例如水质恶化、泉水断流、矿井涌水量暴增5、 地震效应的影响因素:(1)震中距,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2)岩土类型和性质(3)发震断层(4)地形地貌(5)地下水(6)建筑物结构和质地,钢结构和低矮轻质建筑物受破坏最小6、 地震预报依据主要:地震的预兆形式和发生频率、地球物理异常(重力场、电磁场、地温场、地震波穿过岩石时速率的变化、沿活动断层的地震空隙,地球电阻率、地应力的变化) ,地球化学异常(氢气、氡气等),地下水中溶解的放射性气体(氧)数量的变化,以及可能的动物异常行为等7、 地震灾害的“围空性”:在过去曾发生过地震的地区之间,常存在后期相对宁静的无震区(围空区),根据资料绘制该区域地震震中分布图可预测将来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8、 “免疫性”:一次大地震后,该地段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发生类似强度的地震,以及一断裂系上发生地震,相邻的平行断裂系将长期无大震发生,得到免疫范围和进行地震预报9、 地震空区是沿断裂带分布的区域,是能产生大地震而在最近没有产生大地震的地区10、 地震防护:第一是结构防护,大建筑的结构起码要经得住中级地震的袭击。第二是土地使用规划大的建筑设施、学校、医院、灾难救济设施以及通讯系统不要建在活动断层上或其附近,或位于敏感地区、未固结的粘土沉积区或饱水的粉砂(岩)或砂岩地区之上。这些起地区有可能增强地震波,因此是高危险的地区。第三是保险和救援措11、 “安全岛”:由于地壳表层介质、结构不均一性和地貌形态的差异,在地震高烈度地区出现低烈度异常区,可以认为是相对稳定的“安全岛”12、 “危险区”:反之,在低烈度地区出现高烈度异常,称之为危险区13、 汶川地震特征:(1)震中位于30.94°N, 103.47°E ;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主中央大断裂即北川-映秀大断裂上(2)汶川地震是逆冲为主,伴有顺时针走向滑动(右旋)的挤压型断层地震,属薄皮逆冲地震(3)汶川地震是浅源地震(4)地震带扩展效应范围大与扩展速度大(5)地震发生断裂及破裂延伸的断层带是死亡与毁灭的走廊14、 汶川地震震源参数: 震中位置: 30.94°N, 103.47°E 震源深度:南段较深20km;北段较浅10km震源机制:走向230°,倾向西北,倾角40°,逆冲兼右旋走滑断层长度:300km断层宽度:南端30km,北端15km破裂方式:向北东方向的单侧破裂破裂速度:2.83.1km/s破裂持续时间:总持续时间约120s,但主要的能量释放时间约70s滑动分布:5个块体(映秀镇汶川两个,北川,青川,康定南50km)15、 汶川地震成因: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惹的祸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第四章 崩塌和滑坡1、 崩塌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2、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3、 崩塌滑坡的差异性和共同点:差异性:(1)滑坡沿滑动面滑动,滑体的整体较好,有一定外部形态。而崩塌则无滑动面,堆积物结构零乱,多呈锥形(2)崩塌以垂直运动为主,滑坡多以水平运动为主(3)崩塌的破坏作用都是急剧的,短促的和强烈的。滑坡作用多数也很急剧、短促、猛烈,有的则相对较缓慢(4)崩塌一般都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 共同点:(1)崩塌滑坡均为斜坡上的岩土体遭受破坏而失稳向坡脚方向的运动(2)常在相同的或近似的地质环境条件下伴生(3)崩塌、滑坡可以相互包含或转化,如大滑坡体前缘的崩塌和崩塌堆载而形成的滑坡4、 滑坡阶段:酝酿阶段或蠕动变形阶段、突变阶段或剧烈滑动阶段、残余变形或渐趋稳定阶段5、 滑坡形态要素示意图:6、 滑坡形成的条件:(1)地形条件,易于形成的地形坡度多在10°35°,尤其以20°35°的坡度以及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最利于滑坡的发生(2)地层岩性条件,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比较容易发生滑坡(3)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4)水文地质条件,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5)其他外部条件,人类活动、地震、降雨等会促使滑坡的发生7、 滑坡的野外识别:(1)地形地物标志,山坡上等高线异常变化和中断;使斜坡不顺直、不圆滑而成圈椅状地形和槽谷地形;上部有陡壁与弧形拉张裂隙等(2)地层构造标志 ,滑坡周围岩石破碎、出现地层缺失、构造不连续(3)水文地质标志,地下水在滑体前缘成片状或股状益出;潜水位不规则、地下水无一定流向、水文地质条件变的特别复杂(4)滑坡边界标志,在滑坡后缘,即不动体一侧常呈陡壁,陡壁上有顺坡向擦痕;滑体两侧多以沟谷或裂缝为界;前缘多见舌状凸起8、 滑坡预测指的是根据滑坡发生的物质条件和诱发因素,采用定性和半定量的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叠加分析等方法,进行滑坡可能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判定,滑坡预报是依据对边坡或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成果,结合多种检测手段以及土力学方法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进行滑坡的时间、空间范围、规模、方向的预测,指在滑坡预测基础上,对可能产生滑坡的地段和时间作出超前警示;9、 滑坡防治措施的基本原则:(1)应根据导致滑坡形成的原因和有利于此种现象发育的条件,来选定防治滑坡的措施 (2)对滑坡的地质构造特别是滑坡的滑动面的产生条件和形状等要研究清楚,以保证滑坡的措施的可靠性 (3)要运用综合性防治措施,保证其技术合理性和经济效益10、 滑坡的防治措施:(1)工程治理措施,比如人工开挖法、水控制法、支挡与锚固工程 (2)化学加固治理,主要采用某种材料或技术改善岩土性质 (3)综合治理,指采用生物、工程、化学等综合加固治理11、 滑坡的特征:(1)形成特殊的滑坡地形 (2)滑坡位移形成了滑坡堆积的独特的内部结构 (3)滑坡保持运动过程的相对完整性,每一滑坡形成一个滑坡地段第五章 泥石流1、 泥石流是指斜坡上或沟谷中含有大量泥、砂、石的固、液相颗粒流体,流体体积密度一般在1.22.3之间2、 泥石流多发地带:环太平洋褶皱带(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些褶皱山区3、 泥石流时空分布格局:南强北弱、西多东少、南早北晚、东先西后4、 我国受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是成昆铁路和东川铁路支线5、 泥石流灾害的特点是规模大、危害严重;数量多、危及面广且活动频繁,重复成灾6、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特点:(1)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个是青藏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2)在上述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 (3)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4)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 7、 泥石流的形成基本条件:(1)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泥石流的沟谷形态、集水面积、沟坡坡度与坡向和沟床纵坡降等 (2)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与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强度的关系和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3)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泥石流水源提供有降雨、冰雪融水和水库(堰塞湖)溃决溢水等方式8、 泥石流活动与山洪活动根本区别是泥石流中固体含量一般都超过15%,最高可达80%9、 泥石流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形成区内具备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岩土体堆积物10、 泥石流的调查研究:泥石流区域调查、泥石流水文调查、泥石流地形地貌调查、泥石流地质调查、人为活动调查11、 区分是泥石流沟还是清水流沟:(1)环境特征,处于泥石流集中区或位于零散分布的典型泥石流沟周边地区有形成泥石流的内因,还需激发外因 (2)地貌特征,古泥石流地貌活动的沟谷、山沟与主河汇合处无明显的堆积扇,但在偏下游方向有主河流挤向对岸,有堆积物形成急滩 (3)地质特征,岩层较坚硬,没有明显的不良地质体,有厚层堆积物而欠稳定,有可能的间隙期泥石流的积零成整的过程 (4)固体物特征,磨圆度差,堆积物松散,分选性差,松散物质储量大于10000m3/km2,流体密度有增大趋势,浆体稠度不稳定,有堵塞现象 (5)人为活动特征,不合理砍伐,陡坡垦殖,渠道渗漏,开山修路,采矿弃渣等 (6)地震与降雨特征,提供泥石流发生的动力12、 泥石流治理的原则:一般在沟谷上游以治水为主,中游以制土为主,而下游则以排导为主(六字方针:治水、治土、排导)13、 崩、滑、流的发生的基础主要取决于:地质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方式、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水文气象条件(包括降水量和强度、和流速)或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14、 泥石流的特征、防治措施?答:泥石流的特征:(1)环境特征,泥石流集中区或位于零散分布的典型泥石流沟(2)地貌特征,有古泥石流地貌活动的沟谷,山沟与主河汇合处无明显的堆积扇,但在偏下游方向有主河流挤向对岸,有堆积物形成激滩,其粒径,其磨圆度、堆积特征、石块岩性均有异于主河床上下游一定范围内的分布性质与形态特征 (3)地质特征,岩层较坚硬,没有明显的不良地质体,有厚层堆积物而欠稳定 (4)固体物特征,磨圆度差,堆积物松散,分选性差,松散物质储量大于10000m3/km2,流体密度有增大趋势,浆体稠度不稳定,有堵塞现象防治措施:泥石流防治,应以防为主,开展预防监测,宣传普及泥石流的知识,重视制止诱发泥石流的人为活动,保护山地生态环境,防患于未然。开展坡面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实行合理耕作活动,从根本上解决泥石流的灾害(1)生物措施是通过种植乔、灌木、草丛等植物,充分发挥其滞留降水、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等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制止泥石流发生或减小其规模,减轻其危害程度的目的 (2)工程措施,采取相应的治理工程如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支护工程,排导、引渡工程,停淤工程及改土护坡工程等第六章 海岸环境地质1、 我国海岸线的常识:(1)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曲折南延,一直到中、越两国界河北仑河口,形成一条向海上凸出的弧形环状线 (2)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公里,沿海岛屿5000多个,全部海岸线总长3.2万公里 2、 海岸带是沉积物与波浪相互作用的场所,指海陆相互作用地带,分为潮上带(陆上岸带)、潮间带和潮下带(水下岸坡带)3、 南北方海岸侵蚀差异的原因是南北方的地质构造不同,南方为抬升区,北方为下降区4、 海岸工程的后果:一是在不要它沉积的区域发生沉积作用;一是在需要保护的地点发生侵蚀作用5、 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包括风、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6、海岸侵蚀的因素是什么?如何防治海岸侵蚀的发生?答:影响海岸侵蚀的因素主要有海平面变化、波浪、潮汐、海流作用,地质作用,生物作用,人为活动,海岸地貌等; 主要途径有:减少大江大河用水量,保持江河人海水量和输沙量;制定海岸开发规划和管理条例,禁止不合理的采石挖沙和毁岸行为;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人工护岸,防止海潮、海浪侵蚀7、海洋与人类的辩证关系?答:海洋带给人类的好处:(1)可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2)可以缓解陆地资源过度开发所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3)可以缓解某些矿产资源的耗竭速度,如石油,(4)调节地球大气温度,维持地球温度的恒定(5)海洋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海洋空间包括海面、海洋水体、海底和海岸带。整个海洋水体空间比高出海平面的陆地体积大十几倍。海洋空间可以用于海洋交通运输,也可以用于生产、生活、娱乐、储藏、倾废、通信和电力输送等,但是海洋同样给人类带来灾害,像海啸、风暴潮等,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对人类经济造成损失,很多海洋地质灾害都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像不合理采用海洋资源导致海洋污染等,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我们与海洋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两个部分,我们应该和海洋和平相处,人类应该从失误中尽快觉悟,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健全必要的管理法规,依法治理,才能还海洋一个清洁的水体,让海洋造福人类。8、海平面的定义及影响其的因素?答:海平面(Sea level)是海的平均高度。指在某一时刻假设没有潮汐、波浪或其他扰动因素引起的海面波动,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 影响因素:海平面上升(Sea level rise)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还有海洋水体积变化、洋盆容积变化、海水物理性质变化、海水盐度变化、天文效应、地球物理因素变化等因素9、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发生条件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10、 海啸机制有两种形式:(1)“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2)下降型: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的现象(3)隆起型: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11、 由于热带气旋和气压骤变等灾害性天气,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海水漫溢上陆成灾害的现象,称为风暴潮,其特点是影响范围、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大12、 风暴潮根据其形成时的气象条件分为热带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根据其增水值大小可分为特强风暴潮、严重风暴潮、风暴潮、风暴增水;根据其灾害影响程度可分为特大潮灾、较大潮灾、一般潮灾、轻度潮灾13、 什么是赤潮?产生赤潮的因素可能有哪些?答: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产生因素: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14、结合实例论述我国海岸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答:环渤海海岸带城市缺水非常严重,同时环渤海地区也是全国地质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地下水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出现了各种地质问题:地面沉降引起的环境地质效应,地表土层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引起的环境地质效应,湿地锐减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和高矿化地下咸水引起的环境地质效应,面对该问题采取的措施:(1)对该地区进行环境地质调查,建立一个研究系统,以便对各种环境问题作出正确的指导 (2)合理规划该地区的经济活动以及土地的合理利用 (3)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加强当地人民的环境意识 (4)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才能统一规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15、 海洋灾害主要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答:(1)海岸侵蚀作用指在自然力(包括风、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产生的原因有海平面的变化、波浪潮汐和海流的作用、地质作用、生物作用、海岸的地貌、人类的活动的影响,其防治措施有减少大江大河用水量,保持江河人海水量和输沙量;制定海岸开发规划和管理条例,禁止不合理的采石挖沙和毁岸行为;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人工护岸,防止海潮、海浪侵蚀 (2)海平面上升,其产生的原因有全球气候变暖、地壳运动引起的陆地升降变化、海洋水体积的变化、洋盆容积的变化、海水物理性质的变化、海水盐度的变化、天文效应、地球物理因素的变化,其防治措施有大力宣传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制定措施限制各国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限制开采地下水、预测海平面的上升变化、进行适当的工程设施、加强科学研究 (3)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发生条件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其防治措施有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预测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和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的判断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建立了社区救灾中心,用以避难和储备救灾物资修建工程防御措施 你(4)风暴潮灾害,风暴潮是否成灾取决于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决定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其防治措施有加强预报工作,在沿海地区增强建筑物抗风暴的能力,禁建地下室。工程措施:向风中撒播物质,以减小压强差,降低风暴强度。维持保护屏障岛屿和海岸湿地。保护、维持和设置海岸沙丘建造维护防波堤、海塘和防护墙第七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 1、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分类及其特征?答: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人类从地表和地表深处开采出大量的矿石和围岩,改变和破坏了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使地质环境不断地改变和恶化,给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按其发生空间可分为由采矿或抽水采矿引起的诱发构造型地震活动以及塌陷地震或岩爆的地下型、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表位移、下沉和山体失稳,以及由露天开采造成的边坡破坏的地表型、因采掘出的废矿石堆放引起的滑坡、泥石流以及环境污染的地上型2、 矿震的类型和形成机制?答:(1)诱发构造型矿震,因采矿导致断层的复活和弹性能量的提前释放造成的地震,矿区构造型地震的诱发地震机制多为逆冲型应力型式,其本质是在逆冲断层环境下,地下采掘减小了巷道以下深度上的垂直自重应力,但其变化量不如垂向的大,因而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差值增大 (2)诱发塌陷型矿震,多出现于岩溶充水矿床的开采,由于矿区的强烈抽水或矿山的排水疏干造成 (3)掌子面上的岩爆、煤爆诱发的矿震,地压以小规模方式急剧释放的表现3、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哪些?你认为最好的整治措施是什么?答:主要问题(1)矿山废水污染,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农田、土地,并进一步污染了农作物,有害元素成份经挥发也污染空气(2)矿山疏干排水造成灾害频生,像矿井突水事故、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灾害时常发生 (3)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由于采矿生产过程中堆放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所占用的土地,以及因矿山开采而产生地面裂缝、变形及地表大面积的塌陷导致土地的破坏 (4)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采矿过程中时常发生边坡失稳、滑坡、矿震和崩塌等灾害整治措施:(1)复田与整治,采矿所废弃的土地有两个方面,废石的堆积和采空区域,对于我国国情而言,复田是解决矿山与农业争地矛盾的办法,由于当地政府对经济的盲目追求,复田整治工作开展很慢,有待加强 (2)“三废”治理,回收废尾矿中的有用成分,对废水经处理循环利用再排放 (3)综合利用,对废石和尾矿综合利用,制造建筑材料、提取化工产品及制作肥料等 (4)资源化,矿业废物的利用和回收第八章 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1、 地下水资源是指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地下水量的总称,包含存储地下水的空间和补充来源,其特征:可恢复性、可流动性、可调性、系统性、复杂性2、 地下水的重要性:是可贵的供水水源;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延续时间长,更新期长;储存量大,分布广可节省输水给水工程;水质较优,不易受污染;不易受气候影响,供水量稳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供水量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农田灌溉用水占重要地位还有其他作用如提取工业原料,提取有益的微量元素,提取化工产品如盐、碱、碘等3、 地下水资源评价内容:地下水水量评价地下水水质评价开采量保证程度的评价环境效益的评价4、 地下水的赋存环境:松散岩土体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隙5、 含水层的构成条件:岩层有地下水自由出入的空间、适当的地质构造、充足的补给来源6、 地下水的分类:(1)上层滞水,形成与包气带中不透水层,其特点是在透水层中夹有不透水层、完全依靠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下渗补给、多位于地表不深的地方 (2)潜水,地表下面第一个连续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其特点是具有自由表面、流动速度取决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和地形坡度、分布区和补给区是一致的、埋葬深度和含水层的厚度受气候等影响、排泄方式有垂直排泄和水平排泄 (3)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承受水压力的地下水,其特点有稳定的隔水顶板存在,没有自由水面,水体承受静水压力 (4)裂隙水,埋藏与基岩裂隙中的水,受裂隙发育程度影响 (5)溶隙水,存储于溶蚀洞中的地下水7、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1)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问题,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表水消失,包气带增厚,草场、土地退化和沙化,导致绿洲面积减少 (2)地下水水质恶化,由于企业的发展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地下水水质不同程度的受到硝酸盐、氰、酚、有机磷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3)海水入侵,在近海(或干旱内陆)地区取水,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而改变其水动力条件,造成地下水位过分下降,常常会带来海水(咸水)入侵,使水质污染(4) 地下水资源枯竭,开采量超过了水源地可能的补给保证时,导致开采区的动水位将大 幅度下降 (5)地面沉降,指在自然或人为超强度开采地下流体(地下水、天然气、石油等)等造成地表土体压缩而出现的大面积地面标高降低的现象,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压力降低,松散沉积物被压缩,即地下水与沉积物的压力失调,从而产生了地面沉降 (6)地面塌陷,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压力的提前释放(7)地面裂缝,抽汲地下水是地裂缝发生和发展的直接诱因8、 地面沉降系指在自然营力作用下或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影响下,一种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地面高程在某一时期缓慢降低而累积损失的地质灾害;可分为(1)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2)采掘固体矿产引起的地面沉降;(3)开采石油、天然气引起的地面沉降;(4)抽汲卤水引起的地面沉降9、 地面沉降的机制条件:必备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对地下水大量持续的抽取活动10、 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地面沉降: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量,增加地面水补给含水层存储和修复技术改变土地使用类型节水加固堤防 立法保护地下水 减少落水洞产生的影响以及加强对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的观测11、 地下水污染: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12、地下水污染途径:间歇入渗型。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地渗入含水层,主要是污染潜水。淋滤固体废物堆引起的污染,即属此类。连续入渗型。污染物随水不断地渗入含水层,主要也是污染潜水。废水聚集地段(如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即属此类越流型,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地质构造运动型:由于新构造运动产生断裂,喷砂,沟通地下含水层使得上部污染的地下水进入底层含水层造成污染试卷试题:1、地面塌陷是由哪些地质灾害引起的,如何治理?答:(1)地震引起的地面塌陷 (2)滑坡、泥石流引起的地面塌陷 (3)矿产开采、地下水开采引起的 治理措施:(1)采取措施减少地表水的下渗,由于地面塌陷是在覆盖型岩溶地区或黄土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 (2)、合理采矿,预留保护煤柱 合理科学的采矿方案,可以防止或减少塌陷的发生,特别是小煤窑不能影响国矿的安全和开采规划 (3)加强采空区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 地面塌陷的不断发生,另一方面原因是采空区上的工程勘察工作做的不够 (4)防治结合,加强工程自身防护能力 在采空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尽可能绕避最危险的地方2、 某山区县城需新建一个垃圾填埋场,选址时应需做哪些工作?P1693、 地下水与地表水比较,具有哪些问题?P1274、 水库选址应注意哪些问题?答:第一: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第二: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以及峡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第三,考虑当地政府的气象气候以及修建是否要大量移民;第四,考虑修建地的地质背景,包括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等,以及是否有大的断裂构造或节理裂隙密集带;第五,考虑修建该水库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及对隔壁省市水资源的影响;第六,考虑修建该水库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把问题减到最少;第七,考虑修建水库给人民带来的利弊,确保是利大于弊5、 修建高速公路可能有哪些环境地质问题,如何防治?答:(1) 截断含水层 (2)地下水位下降 (3)边坡稳定性的破坏 (4)淤积和侵蚀作用 (5)排出酸性水体,如果沿公路出露含有黄铁矿和其他硫化物,尤其容易受到风化与淋滤作用损害,正如在露天矿采煤一样,能产生富含硫酸的水 (6)人为污染物的影响,供水水源附近地带与植被的地带最易受到汽车废气的污染防治:(1)在设计中,要对路线走向,控制地点,沿线地形地貌地物、地质条件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尽量避免路线经过可能崩滑流地段 (2)对无法避免的特殊地质条件或不良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如对岩质高边进行固化等 (3)在施工和运输中尽量减少对自然地质环境的破坏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地质学复习提纲(共10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