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报告(共6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日期:2016年5月17日题目人体心电图描记成绩实验者第一作者姓名:韩强学号:参与作者姓名:张志文 、陈媛、陈晓阳、陈伟滔年级专业2014级中医学(针灸推拿)一、 目的1, 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会用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人体的心电图。 l 2, 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二、 动物和器材1, 动物:人。2, 器材: 视野计、视标、视野测定表;血压计、听诊器;心电图机、检测专用床、消毒用纱布等。3, 药品: 75%酒精等。三、 方法和步骤1、 受试者安静、舒适地平卧在检查 床上,肌肉放松,电极紧贴皮肤2、用酒精清洁安放电极部位的皮肤3、放置电极4、定标(灵敏度)5、选择导联描记心电图6 、在记录纸上注明受试者姓名、年龄和记录日期7 、分析心电图 1)、辨认四个波(P、R、S、T),两个间期(P-R、Q-T),S-T段 2)、测量导联和V5导联的P、R、S、T波波幅和时间;P-R、Q-T间期、S-T段的时间(心电图纸上的每个小方格,横格为0.04s,纵格为0.1mv) 3)、测心率(心率60/P-P间隔时间):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注意结果及单位)8、注意事项 1)受检者肌肉放松,防止肌电干扰。 2)电极紧贴皮肤 3)测量波幅时,向上波测量基线上缘至波峰顶点距离;向下波测量基线下缘至谷底距离。 4)测量时间时,自各波形起点内缘至终点内缘。四、 结果 1, 本实验所记录的三种肢体导联方式的心电图及改变参数的肢体导联心电图,在文后所附的 实验记录中单独列出。 2,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的参数对采集的信息能起到较大的影响。 3 ,通过对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进行参数调节,可以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4, 通过调节,获得的心电图能明显分辨出心电图中的P波、QRS波群、T波。5, 不同的导联方式获得的心电图具有不同的特征。五、 讨论1, 人体是个容积导体,心脏兴奋时产生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容积导体传 导到体表。如在体表按一定的引导方法,可将心脏电位变化记录下来,即心电图。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及恢复过程中的规律性的生物电位变化。由于引导电极位置和导联方式不同,心电图的波形可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P、QRS和T三个波及P-R、Q-T两个间期。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过程;QRS波群反映了心室去极化过程;T波则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P-R间期为心房兴奋传导至心室兴奋所需要的时间;Q-T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去极化到完成复极,恢复到静息电位所需要的时间。2, 安放标准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电极。按规定连接好导联线:红色右手;黄色左手;绿色左足;黑色右足。安放胸部V1、V2、V3、V4、V5 、V6 6个胸导联电极。3, 描记前校正输入信号电压放大倍数,使1mv标准电压使描笔振幅为10mm(记录纸上纵坐标为10小格)。走纸速度定为25mm/s。4,5,心率=60/(RR)=60/1.4=43次/minP段时间0.08s,R段时间0.04s,S段时间0.08s,T段时间0.28s,P-R段时间0.12s,Q-T段时间0.48s,S-T段时间0.08s6,,P段时间0.08s,R段时间0.04s,S段时间0.04s,T段时间0.36s,P-R段时间0.12s,Q-T段时间0.24s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