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说课稿(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认识厘米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及分析:“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物体长短的比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一些直观的物体进行了比较。这节课是教学生会使用基本的长度单位“厘米”进行对物体的测量。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显得重中之重。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从中引起学生的思考,体现出建立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尺子。通过让学生对尺子进行看一看、摸一摸。使学生从尺子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的认识,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尺子。使学生懂得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同时能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利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教学难点:建立厘米的观念。二 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在教法上实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1、教师要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过程中应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3、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等活动来巩固新知,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尽量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寻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物体进行测量。让同桌之间相互合作的教学手段,相互探究,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三 说教具、学具准备:教具:1元硬币、回形针、图钉、圆片、夹子、牙签、尺子、多媒体课件等。学具: 1元硬币、回形针、图钉、圆片、夹子、牙签、尺子、纸条等。四、说教学过程:这一堂课,我分成五个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这一部分的内容,我利用自主探索,同桌交流,发现问题层层相扣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情境。我先根据课前准备,让学生自己量一量牙签的长度,并进行同桌交流,在动手量以及和同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利用图钉、圆片、硬币等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牙签的长度,在量的时候,同学会发现,有的工具不能正好量到结果,不是少了一些,就多了一部分,再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所测量的结果时,还发现即使能测量出结果的,说法也不一样。从学生量出不同的结果,存在问题,引出疑问,为什么同一个根牙签的长,所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为什么有些测量工具又不能正好量出结果呢?要想测量的结果一样怎么办?从中引入尺子第二部分,实践操作,了解新知、运用新知。这个部分,通过让学生准备的尺子,来进行教学。我制定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尺子从第一部分转入本环节,为了能够更明确和统一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入了尺子,要求学生把准备好的尺子拿出来,对它进行仔细观察,问学生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所发现的结果告诉给你旁边的同学听,然后向老师汇报。这一提问,可以体现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学生从尺子中不难发现尺子上面有数字、有的尺子上有字母cm、有的尺子上却使文字厘米,还有长短不一的线。教师沿着学生的发现,从中帮助学生理解尺子上的这些信息各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对后面认识1厘米,几厘米乃至测量的时候做铺垫。第二环节:认识1厘米认识厘米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这节课的难点,由于厘米这一名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他们的直观印象中,很难记住1厘米是多少。因此,我通过让学生拿出尺子来指一指,尺子上的那里到那里的长是1厘米?利用课件上的小正方体来帮助学生了解1厘米的长。对1厘米的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由学生测量自己手指甲的长度,看看哪个手指甲的长度更接近1厘米,这时候大多数学生能够量出我们的大拇指指甲大约是1厘米上,但有的同学肯能量到的是其他的手指,但具体哪个手指更接近,我们可以不用深究,就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哪一个手指是更接近1厘米就可以了。通过对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量出我们的手指甲长大概是1厘米。学生就可以更加形象和生动而又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这样学生的理解就十分深刻了,对以后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也有了一个形象的标准。第三环节:认识几厘米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1厘米。从而我让学生试者找出2厘米的地方,3厘米的地方,通过让学生自己找一找的方法,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变迁,进而转入下一环节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第四环节:让学生进行测量同一物体,得出不同的量法,教师归纳量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本环节我用的是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先动手量一量学具盒里面的正方形边长,再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测量方法,从小组交流中,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量法,有些量法的对的,但有些量法却不对,例如:左端没有从“0”开始量,尺在量的时候放歪了等等。再由老师根据同学所说的测量方法作归纳总结,并把刚刚同学自己动手量过程中一些错误的地方也一并提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把正确的量法归纳出来: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第五环节:解决问题本环节利用归纳好的测量方法来解决课前遇到的问题,既能回应开头,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测量方法的印象和操作。第三部分:巩固练习一、判断量法:本题,我给学生出示了三幅用尺子测量的图,其中有两幅图的量法是错误的,一幅是没有把尺放正就开始量,一幅是量的时候没有从“0”刻度开始,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二、读出图中的物体是几厘米长:出示铅笔和纸条让学生读一读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通过这一题的练习,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首先,我出示的第一题。铅笔盒纸条都是从“0”刻度开始量的,难度相对较低,接着,我再出示一幅没有从“0”刻度开始量的图,这样的设计难度有一个递进的过程,学生在做的时候就可以更加投入,对知识的提升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了。三、测量比赛:让学生拿出老师课前准备好的三张纸条,量一量它们的长度。 通过本题的训练,既可以考查有哪些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是否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刻。第四部分:课堂小结,加深记忆这样的课后小结,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引导他们主动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五、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明扼要,直观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总之,这节课我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实践操作作为主线,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到有用的数学,尽情享受学习数学的无穷快乐。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