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pdf
-
资源ID:13408928
资源大小:53.1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八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蜡烛》导学案新人教版.pdf
1 3. 蜡烛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2、预习要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3、达标练习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瓦 l ( ) 精疲力 ji () f 晓()揣在怀里()颤巍巍()鞠躬()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着柔和的光芒。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A、闪耀闪烁 B闪耀闪耀 C、闪烁闪烁 D闪烁闪耀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之苦的老妇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讴歌了的深厚感情。二、探究案1. 题目解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2.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 ) ,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 年加入共产党。 1939 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3. 背景介绍: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2 1941 年 6 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 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 年 1 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 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 年 6 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 5 月,德国投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4. 问题展示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课文的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 3 。 5.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6. 拓展交流揣摩例句的修辞特点,仿写一个句子。例句: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 4 参考答案达标练习4. 参考答案:表现了战争间歇时短暂的寂静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想”表现了老妇人内心的矛盾, “摸”“揣” “爬”突出了老妇人动作的迟缓,年龄的衰老。这几个动词的使用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妇人身上特殊的勇气,使人产生深深的敬仰之情。参考答案:明确:1. 炮火( 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老妇人的动作“跪”、 “爬”(各 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参考答案: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参考答案:老妇人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仇恨侵略者,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无所畏惧,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并把结婚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陪伴。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参考答案: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拓展交流6. 参考答案:句子运用博喻手法,由本体+两个喻体组成。参考答案: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3)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借蜡烛写离别。(4) “烛光里的妈妈” ,借蜡烛歌颂母亲。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