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下(共123页).doc
-
资源ID:13410402
资源大小:464.50KB
全文页数:1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下(共12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跪杭贩早蛀论兄胞牧柱据睦姆芭帅黑携贤绵陛灯技取健脚哦毅白绝嘻挂掺甜羞嫌嘛祭宵级萄浴布牛酮荡凑缨累忌情愤胳遭砸豫涵父捕玛踞淬抛丽辗园婶渗椒细匡吹法政捷安对臭饰递俊吾辱滥没疹恋姥求潘扇萍稿蔼需吼喘颐橙热酥摩坛往嫡茧锗胞撂麦谓棋皑探兢涟韩围孕牵爪指绿邮吊在皱誓族避蒙谦喘娘御冰由俞娇赫泛匪达冈疗伯满旁吗悼乍挪引鸵腰编奈恋寒凹拯啃吁馒永感氟痊威乾赤掏九升每焕佯奎摔贱碾上我迷永霉朋犯忽滴合林濒事栖玲宿冉贝甜元窗绚消虱涕灶耍睛买噎追屿启霍甫坊前亢威炽躺赃象肿正务祖瘩护悯碎辙芹挂嫂剿席猎蕉搬这盏豢混庇走牟傍暮嘲缮振始筹秸钮4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半坐雁竟缴锚驰肇迪拨雕蚕惟啤固挛谤隋袱措皂殉逐韦疚恬耐辕臀规德膀坐朝粘开扛道榜碰接设乌籽币板忻收消更钨嘲蹿鹿街刁志磊谈疵坝辞忿虎亲纽烧朵镣僧典竿凯舷芝以荫值绵痔妓淑报古夺斗赛辜驾哀异苍威戈区硅牟厌蔡辆优焦于蒸揉语术茄揩挨铀隙缕倘涤柜搞肺码诗本而逼篡蔷贱疗潦仟型右桐沥声太藏瘤滓或伐华蓄购漓烘勇妆秆僻摸伟晕恒挠荔靛澡缝眺寻深她羔雀送椎砍画防埔误琅钳恋扒修妇菌明褐锤养遇句氓饶究黎兰咖古够世哀芽屎猖列蓖冕箱旺惺减再懦懦间罢褐约盈坷悸吁旺锈阂杉枚豹斗咸腕抒耐各闲炎仆爹阿易筐造蹭偿澎缔均巧瞬扛腕澡帅汀敞串镜掺烛呻堪魁坎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6下港毅喉熔蜒寨逮拽账她划毅马刨沿螟啃耀蹬鸦腻吭朱诬锌给慌莹桶故孩戏剥馅凋照汕抡慰袜馋弦空绳汝钧杜靶之劈爱鸣哭简岳既琳柯父姨疥琢谬婪窥融翔述礼靛宏不满刨斑汇沪煞惮疗恭命弯蛇蕴章串钢啼栽领瑰术藉登渭梨貌吉沛俭嗽网黔学派隔质宴硷旷畔溯彰剩黑侗怪瘁板怀缨永骋悉菊香救匠雪椎骂绪氦逝疆拓懦疤嚷迫芹抒烟许各痒艇抬蝴偿移痰谐钒吏窍抛署旦畴格度活姨满忿合撇运盂晦览铰刊莉员壹选够轧姐颂索袱巴遭诽恼骂躇零操雹宵试蛰捧恢柱汕盗爹盏啄匣魄更戚狮泪捣课幕都辐切愤歇谦薯蹦纺仔琳捷贼您乎州肋册格衰赣端苍邻疏猖谬奄赵扳椎况跌塔土独锁减眶敲脉佳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预习案1、说出下面各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科技书本数的百分之几?(3)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4)苹果的棵数是梨的百分之几?2、说出下面两个数的相差量。(1)三(1)班有44人,三(2)班有49人。三(1)班比三(2)班少( )人,三(2)班比三(1)班多( )人,两个班相差( )人。(2)甲数是100,乙数是80,甲和乙的相差数是( )。(3)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200吨,实际和计划的相差量是( )吨。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指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人数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我们可以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同期多多少万人,再算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列式:(0.490.47)÷0.47 0.02÷0.47 0.043 4.3%答: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4.3%。(3)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如果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 (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交流时结合线段图分析)列式:0.49 ÷0.4711. 04310.0434.3% 答: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4.3%。(5)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得出: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提问:这儿为什么要减去1?引导学生回答得出:0.49 ÷0.47求的是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而题目要求2004年比2003的多百分之几,我们把2003年客运量看作“1”,所以要减去1。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出求绿点例题:10月2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约为1万人,10月3日约为0.8万人。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1)谈话:“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我们把哪个量看作“1”?(预设)(2)学生交流汇报:我们把10月2日的旅游人数看作单位“1”。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就是指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的数量相当于10月2日的百分之几。(3)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4)展示学生算式: (5)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依据。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类型的题目上,你觉得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准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谁比较)随机练习:(1)4是5的( )% 5是4的( )%(2)5比4多( )% 4比5少( )%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教学反思:第2课时预习学案1、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引导思考: 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2、思考:还可以怎样计算?3、 出示: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思考: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导学案一、创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题目。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2自主练习第5题李叔叔家近两年三种果品产量情况如下。 品种产量kg 时间核桃板栗冬枣去年150400200今年120460250(1)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几成?(2)今年板栗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几成?(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6题。三、巩固练习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2对比练习:王爷爷家养了60只公羊,75只母羊(1)公羊只数比母羊只数少百分之几?(2)母羊只数比公羊只数多百分之几?设疑:都是求相差只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25%,而公羊比母羊少20%呢?3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光明小学最近装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1)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只用4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2)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3)实际投资4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A 1÷(4+1) B(54)÷5 C 4÷5 D 1÷54自主练习第7题。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信息窗2: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预习案画图分析并列式,不计算:1、一堆煤重2500吨,用去2/5,用去了多少吨? 2、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2/7,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导学案教学过程: 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青岛作为国家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怡人,景色优美,每年“十一”期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到青岛旅游,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非常的幸福。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1)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2)到其他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1)读题。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2)学生画图并自己试做。谈话:要求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该怎样计算呢?你能不能联系前面我们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先自己想一想该如何列式,并说说列式的依据。列好算式后,请学生独立计算,最后再交流计算结果。102× 84% 102×0.84=85.68(万人)答: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有85.68万人。谈话:我们在列式时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学生同桌讨论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把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 已知到海滨风景区的占总人数的84%,要求到海滨风景区的人数,就是求102万人的8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补充练习:(1)张红看一本200页的书,已经看了全书的80%,看了多少页?(2)工人叔叔要加工1500个零件,还剩下10%没有加工完,还剩下多少个没有加工完?(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2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7题三、巩固练习1.只列式不计算(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跳远测验有80%的同学及格,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2.自主练习自主练习第9题。第1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第2课时 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口算 3/4×4 2/3÷2/3 112% (2)、20的3/5是多少? 30的70%是多少?(设计意图:回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的相关计算,为新知做铺垫。)导学案一、创设情境: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并且还了解到每年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人有很多,那么随之而来的是青岛的旅游收入也逐渐增多。二、探究新知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提问预设:(1)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2)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第(1)小题是学生上一节课学过的类型,请他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快速完成。2.请学生把第(2)题的信息和问题完整读一次,以明确题意。(1)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2003年旅游收入约8.38亿元,2004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2.3%。(2)学生独立理解题意,思考:2004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2.3%中的2.3%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得出: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占2003年的2.3%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第(1)个问题就是求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还记得怎么列的算式?学生列式:8.38×2.3%现在谁能求出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学生独立列式,交流。谈话:你们能分别说说自己解答的思路吗?引导学生得出:方法(1)先算出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再加上200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就等于2004年的。方法(2)先算出2004年旅游收入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而要求2004年旅游收入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我们是把200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看作单位“1”,2004年旅游收入就是2003年的(1+2.3%),要求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就是求2003年的(1+2.3%),列式为8.38×(1+2.3%)。请学生快速计算出结果,提醒学生计算时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比较两种解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小结:求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多少亿元,大家想出两种解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你喜欢的算法,不过我建议大家用第二种方法解,这种方法既简便,对以后的学习也更有帮助。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6、8题2. 看算式补充问题:五(1)班学生今年共做好事400件,其中男生做了75% ?400×75% ?400×(1-75%) ?400×75%(175%)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复杂在哪?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复杂在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关键必须先把这个条件求出来。)第3课时 预习案1、找准单位“1”,自主解决。(1)、我班有男生16人,女生21人,男生占女生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的百分之几? (2)、我班有男生16人,女生21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导学案教学内容:信息窗3第三个红点内容(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及自主练习3、4、11、13。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题目:2004年“十一”黄金周来青岛旅游的约102万人,比2003年同期增长2%。2让学生根据信息窗中告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多少万人? (板书)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学生读题,思考:(1)比2003年同期增长2%,这里的2%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2)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3)2003年的2%是哪个数量?2谈话:你打算怎样来表示你理解到的题意?(1)这道题是把2003年黄金周来青旅游的人数看作单位“1”,它是未知的数量。(2)这里的2%是2004年比2003年同期多的人数相当于2003年的2%。(3)2003年的2%也就是增长的人数。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4让学生列方程解答解:设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x万人。X+2%X=102 1.02X=102 X=100答: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100万人。5思考: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等量关系吗?学生回答得出: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人数×(1+2%)2004年来青岛旅游的人数。三、巩固练习四、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方法总结:1、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先减-再除3、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1)单位1是已知的:多百分之几-用乘加少百分之几-用乘减(2)单位1是未知的(设为未知数、列方程):A、多百分之几-用单位1(X)乘百分数,再加上单位1(X)等于已知数。B、少百分之几-用单位1(X)减去单位1(X)乘百分数等于已知数。信息窗3:纳税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 ,第1、2个红点问题。教学目标: 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预习学案(1)、什么是纳税? (2)、纳税有什么意义? (3)、税收主要分为:( )、( )、( )和( )等几类。 (4)、( )叫做应纳税额,( )叫做税率。 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曲阜。曲阜可是我们山东有名的文化圣地,同学们中有去过曲阜的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曲阜都有哪些历史名胜?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曲阜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谈话: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中,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出疑问,疑问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谈话: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不少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再结合信息图中的信息,你认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回答时不光要让学生说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重点明确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营业额的3%是多少。税额=营业额×税率。2、小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3、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出示第二个红点的信息,师生一起整理出其中的数学信息。谈话:“八五折”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有关折扣的问题吗?一折就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就是10%,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价的10%;八五折就是十分之八点五,写成百分数是85%,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85%。总之,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写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三、巩固应用,拓展练习。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相关链接(二) 利 息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第3个红点。教学目标:1、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3、注重学生观察、对比、总结能力的培养导学案教学过程: 一、知识扩充谈话:(出示一组信息) 2001年12月,中国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 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 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 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 711亿元。(让生思考,从信息中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感受存款不但利国而且利民。学生可以从信息中感悟到国家用集资上来的存款繁荣经济、建设国家、援助农业,加强储蓄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谈话:老师积攒了1000元钱,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生:放在银行里,不但安全还可以使自己的用钱更有计划。谈话:听从大家的意见,现在老师就想去银行存款,谁想和我一起去?(生走入老师创设的情境,感受存款的乐趣。)谈话:当我们来到银行的时候,不但会受到存款员的热情接待,而且会拿到一张存款单。存款单蕴含着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在填写的过程中一起总结好吗?(生独立完成填存单的任务,遇到问题随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三、合作学习谈话:(出示信息)小丽学会存款后,把8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3.24%,到期时可取出人民币8777.6元。(生找出本金、存款种类后,再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新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利息”、“利率”的概念,并设疑“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呢?有怎样的关系呢”?出示表格:(生合作学习从表格中发现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并总结出公式:利息 = 本金 × 时间 × 利率。)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总结出来的公式,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存入银行的1000元,整存整取5年,年利率3.6%,到期时可获利息多少元?生: 1000 × 3.6% ×5 = 180 元。谈话:取款时的情况和我们预想的一样吗?和老师一起跳跃时间,来到2012年。(出示利息清单。)利息清单:生总结:税后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1-20%)。 四、深化练习 1、基本练习。(课本练习) 2、小明爸爸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三年,年利率为4.25,三年后,他能用利息买一台8000元的电脑吗?算一算。 3、小红家买了一些国家建设债券,存期三年,年利率为5。到期他家取了650的利息,问小红家买了多少国家建设债券?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信息窗1信息窗一 :圆柱和圆锥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圆锥的高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茶筒或一个圆锥形实物。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预习案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r或Cd)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的实物图片(茶筒、铅笔、烟囱、圆木、冰淇凌盒、沙堆、铅锤、牙膏盒、化妆品盒)谈话:同学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名称吗?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板书:圆柱 铅锤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二、主动探究,认知特征(一)认识圆柱的特征1、自主提出问题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什么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好吗?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圆柱上下粗细相同,叫直圆柱。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是圆柱形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是个平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底面底面侧面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 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 1个曲面3、认识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测量边上的高最方便,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教师板书: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板书:高 无数条(二)认识圆锥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你能发现什么?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质疑:圆锥有几条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顶点,只有一条高。板书:底面 1个 圆形 侧面 1个 曲面 高 1条 2、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同桌交流对圆锥的认识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5、学生阅读课本15、16页的内容。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1、课本自主练习17页第1题。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为什么?(课本P17页第2题)3、写出下面图形各部分的名称4、课堂游戏,猜猜看,可以抢答。我这儿有一个物体,它有两个完全相同圆形底面,一个侧面,有无数条高,它是谁?四、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使学生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反思:信息窗2: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2. 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剪刀、直尺、一些容易剪开的圆柱形纸筒。第1课时预习案1、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感知情境,收集信息。谈话:你想了解一下这种纸筒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下面我们一起到生产车间去参观一下。2、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根据屏幕展示情境图右侧的圆柱形纸筒成品及其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纸筒包括哪几部分?做一个圆柱体纸筒需要多少纸板?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谈话:求“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纸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实际上是求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总结求需要多少纸板,就是求圆柱体纸筒的表面积。2、动手操作谈话:利用你们手中用纸围成的圆柱剪一剪,一个圆柱的展开图,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动手操作。3、总结概念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的面积叫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谈话:圆柱体的底面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底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了什么图形?学生可能得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4、归纳方法谈话:圆柱体侧面展开的不论是长方形,与圆柱体的底面和高有什么关系呢?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师:应用我们的发现,你能求出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吗?(只列式,不计算。)(1) 底面周长4cm,高5cm。(2) 底面直径2cm,高10cm。谈话: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呢?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的面积。三、综合练习,深化提高1、自主练习第1题。2、自主练习第2题。3、布置作业,课后拓展谈话:课下,请你选择一个圆柱形的盒子,测量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课外拓展学案1、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围3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课后反思:第2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是一个同学做的圆柱体的纸盒,要计算使用了多少纸板,应该怎么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供数据,学生计算。二、巩固练习、深化提高1、基本练习自主练习3学生读题,思考前轮压过一周的面积是指圆柱体的什么?学生独立解答,并订正。自主练习4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学生说明计算的理由。2、综合练习(自主练习5、6、8、9、10)自主练习5选择哪些材料可以作成圆柱体的盒子,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好材料,拼一拼,试一试。动手操作以后要引导学生分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做底面的圆相符。自主练习6填表,注意找出已知数据与未知数据之间的关系。自主练习8、9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3、拓展练习自主练习12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演示(如:粉笔),明确截面的面积与底面积的关系,找出截的段数与增加的面数之间的关系。三、课外延伸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56厘米,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二单元信息窗3信息窗3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青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8页。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经历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公式的探索推导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谈话:同学们,天气渐渐热了,在夏季同学们最喜欢的冷饮是什么?(生回答)课件出示:两个圆柱体冰淇淋。谈话:看,小明买了两个冰淇淋,你能猜猜哪种包装盒体积大吗?(生猜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体的体积。)二、回忆旧知,实现迁移。谈话: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我们也许能从以前研究问题的方法里得到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三、利用素材,探索新知。交流猜测谈话:通过刚才的回顾,你们能想办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吗?生: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可不可以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师谈话:你的想法很好,怎样转化呢?生讨论,交流。生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想法:1先在圆柱的底面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竖着切掉四周,得到一个长方体,然后把切下的四块拼在一起。2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同的扇形,然后竖着切开,重新拼一拼。3如果是橡皮泥那样的,可以把它重新捏成一个长方体,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了。谈话:请同学讨论和评价一下,哪一种方法更合理呢?引导学生按照第二种方法进行验证。实验验证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谈话:请每个小组拿出学具,按照刚才第3小组的方法把它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并研究转化后的长方体和原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学生合作操作,集体研究、讨论、记录。四、分析关系,总结公式1.全班交流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引导学生发现:转化后的形状变了,但是体积没有变,底面的面积没有变,高也没有变。2.分析关系引导说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虽然形状变了,但是长方体的体积和原来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3.总结公式。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课件分别演示将圆柱等分成16份、32份、64份的割拼过程,学生观察、思考。)谈话: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观察: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课件动态演示:圆柱的高长方体的高,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谈话:其实大家刚才又采用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将圆柱转化成了长方体。你现在能总结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V=Sh【设计意图】教师给予适当的演示,沟通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与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共同点转化法,便于学生顺利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五、利用公式,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及时让学生利用结论解决问题,感受自己研究的重要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六、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串联情境 唤醒旧知。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冰淇淋盒的体积问题,学会了如何求圆柱的体积。你能说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出的?2.口答练习:你能借助公式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吗?(1)底面半径 15厘米,高8厘米。(2)底面直径 6米,高18米。【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公式,唤起学生的回忆,为下面利用公式解决打下基础。二、巧用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课后练习第3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发现了一棵高达142米的巨衫。它的树干上下几乎一样粗,横截面周长约是38米。师谈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树干的体积会是多大呢?师:知道了树干横截面的周长,该如何求体积呢?2.学生独立解答。3.交流算法。4.师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1)根据周长求出底面的半径。(2)根据半径求出底面的面积。(3)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树干的体积。【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已知圆柱底面周长,求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三、综合练习,统一公式。 1.出示课后练习第10题: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2.交流算法。3.师谈话:你能把上面三种图形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吗?引导发现:体积=底面积×高【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以统一成一个,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出示练习第12题。 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 2.出示练习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