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中考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共19页).doc
-
资源ID:13425978
资源大小:2.12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年中考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共1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考点20 饱和溶液、溶解度一、 选择题1、(2011年四川南充,7题)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2011年福建福州,12题)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B、 40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成不饱和溶液C、t 0C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600C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3、(2011年四川雅安,31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4、(2011年山东烟台,13题)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2011年山东烟台,14题)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6、(2011年重庆市,15题)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 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7、(2011年浙江温州,14题)图甲为蔗糖的溶解度曲线。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则烧杯底部的蔗糖固体质量将A变大B不变C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8、(2011年安徽,1题)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t1度和t2度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9、(2011年四川泸州,16题)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10、 (2011年山东省滨州市,10题)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溶解度/g11、(2011年江苏泰州,16题)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12、(2011四川宜宾,7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13、(2011年山东济南,11题)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I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在t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 、将t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的浓度增大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14、(2011年山东威海,3题)下列哪种方式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15、(2011年浙江嘉兴,13题)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C)16、(2011年江苏南通,20题)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17、(2011年山东潍坊,12题)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时,都会析出晶体来源:学科网D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8、(2011年山东潍坊,16题)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将稀H:S04滴人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充分加热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19、(2011年江苏盐城,13题)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20、(2011年浙江衢州,15题)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Ct2时,a、b的溶解度相同,均为40克Dt3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21、(2011年安徽巢湖,10题)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22、(2011年浙江绍兴,19题)如图甲是几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1克b物质,充分搅拌,得到溶液;在溶液中继续加入89克b物质,充分搅拌,得到溶液,加热溶液至60,并充分搅拌,得到溶液,下列是小敏绘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23、(2011年山东聊城,8题)以下是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0204060溶解度/g27、634、040、045、5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KCl34、0gC、2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4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60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降温至40时,有晶体析出24、(2011年江苏无锡,23题)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来源:Z+xx+k.Com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25、(2011年湖北黄石,18题)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B.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C.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D.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6、(2011年河北,6题)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27、(2011年四川成都,12题)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右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试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B图I: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C图II: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28、(2011年湖南株洲,19题) 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l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C把tl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l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29、(2011年甘肃兰州,19题)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来源:学.科.网A.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得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在t1时M点表示甲乙两物质得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得不饱和溶液D.在t1,50克水可以溶解25克甲物质。30、(2011年四川广安,27题)右图是固体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乙物质 D、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物质溶液 31、(2011年山东德州,5题)右图为固体物质X、Y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t2时分别把质量为a g的X、Y放入100 g水中,下表为对溶液状态的判断以及使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采取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状态措施AX为饱和溶液,Y为不饱和溶液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BX为不饱和溶液,Y为饱和溶液向X溶液加入固体X至有晶体残留CX、Y都是饱和溶液。DX、Y都是不饱和溶液。把X溶液温度降低至t1,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32、(2011年江苏南京,15题)右图为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 B a浓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 ,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体C 20 时,a.b.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D、10 时分别取等质量的溶剂配成的b.c饱和溶液,再加热到70,若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还能溶解b的质量小于析出c的质量二、填空、简答题(第23题图)1、(2011年浙江宁波,23题)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B的溶解度; (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 A 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 100mL量筒、滴管、烧杯和 。 小于 5 玻璃棒2、(2011年浙江义乌,24题)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20时,甲物质溶解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质溶解度。(2)4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克。(1)等于 (2)160 (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3、(2011年山东济宁,3题)下表提供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读取信息后回答:(1)A、B物质都属于_ 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2)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是_如右图给出的曲线中,_与A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相符(填曲线编号);(3)从A、B两物质的混合物中分离出B物质,一般采用_的方法。1(1)易溶(2)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A物质大 (3)结晶4、(2011年四川眉山,19题)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填物质序号)。(1)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不能 (3)cba5、(2011年福建龙岩,13题))在部分地区发生“抢盐”风波后,我国政府及时发布公告称:核事故对我国海域污染可能性极小,且我国85%以上的食盐是湖盐(来自内陆盐湖)而不是海盐。已知:盐湖原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泥沙和芒硝等。右图为芒硝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将t饱和硫酸钠溶液降温至40时,溶液中 (填“有”、“没有”)晶体析出。(2)为除去原盐中的泥沙,可先将原盐溶解,再通过 操作除去。(3)可用“夏季采盐,冬季捞硝”的方法来分离湖水中的芒硝和食盐。这种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1) 没有 (2)过滤 (3)氧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6、(2011年山东滨州,21题)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 “<”或“=”)氯化钠的溶解度。(2)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 法提纯硝酸钾。(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 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1)>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易溶7、(2011年广东广州,22题)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70'C时,在l00g水中加入ll0g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2)将上述溶液降温到l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_g。(3)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_;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C含有氯化钠,叉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不饱和 90 硝酸钾 C8、(2011年浙江湖州,21题)我市某学校科学实验室考查“粗盐提纯”操作。请回答此实验操作相关问题:(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 、过滤、蒸发。(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杯和 。(1)溶解 (2)漏斗9、(2011年浙江湖州,26题)室温下(20),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就爱如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底部仍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结论二:在室温下,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1克;(1)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2)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中,能观察到 。(1)结论一和结论二(2)溶液变红色10、(2011年江西,22题)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3)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来源:学科网ZXXK(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1)B(2)甲(3)加水(或升温等)(4)B、D11、(2011年山东聊城,7题)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7%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1)KNO3属于 (选填“复合肥料”、“氮肥”、“钾肥”或“磷肥”)(2)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 kg、 (1)复合肥料(2)10.512、(2011年重庆綦江,20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30时,丙的溶解度是_。(2)5时,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2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能够饱和的是_物质的溶液。又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温度都升高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1)10g(2)甲(3)甲=乙>丙13、(2011年湖北武汉,31题)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50 35 20来源:学科网ZXXK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2、04、5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 (填序号)。 升温 降温 加溶质M加水 加另一种固体N恒温蒸发水 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1)无法判断 (2)(3)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14、(2011年山东泰安,26题)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2)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 法(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1)30 ) (2)20 (3)降温结晶 15、(2011年湖北宜昌,1题)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我能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_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g。小丽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0g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我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t1 45、9%16、(2011年湖南邵阳,26题)甲、乙两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右图所示。(1)当为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欲将t2时甲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写出一种即可)(3)t1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m g,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 (填“”、“”或“”)m g。(1)t1 (2)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3)17、(2011年上海,49题)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来源:学+科+网Z+X+X+K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g/100g水。来源:学,科,网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的方法提纯。对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填写编号)。、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NaCl 45.8 降温结晶 207018、(2011年湖北襄阳,47题)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加入硝酸钾(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水(溶剂),任答一条即可19、(2011年广东肇庆,16题)(1)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核有 个质子,元素符号为 ,该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容易得到 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2)根据右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要使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1)8 O 2 (2)加入溶剂(或加水或降低温度) B20、(2011年湖南衡阳,25题)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1)P点表示的意义是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要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填一种即可)。(1)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CBA (3)升高温度或加入A物质或蒸发溶剂20、(2011年湖北荆门,29题)请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P点的含义是 。t2时,30 g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 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1)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不能 (3)C (4)B(1分×4=4分21、(2011年贵州安顺,10题)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和要求填空。(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乙物质,溶液恰好饱和。若此时有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则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4,溶液中有溶质析出的是 物质,此时形成的甲、乙两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0;小于 丙;等于 丙、甲、乙饱和溶液、溶解度【考点20】 饱和溶液、溶解度一、选择题1.(10福建省晋江12.)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2.(10福建南安1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3(2010·辽宁鞍山.)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10邵阳13)右图表示的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都很小C.在t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当b中含少量a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5.(10徐州15)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C 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D 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B溶液最浓甲乙丙400t1t2t3溶解度/g温度/6.(10贵港12)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7.(10成都11)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相同质量的a、b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C升高温度,可使a或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8.(10连云港18)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D. t3时,甲、乙两物质各20g可分别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9.(10龙岩市10)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10.【10桂林24.】t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a 溶解度,b溶质质量 B.a 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C.a 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a 溶解度,b溶剂质量11.(10菏泽7)、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三种物质中a的溶解度最大B.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只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2.(2010·山东莱芜,9)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3.(2010·遵义,9) t1 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 .7 C.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二、填空简答题题1.(10福建省福州15)(5分)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l)在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2) t2时,100g水中溶解_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 _。 (1)t1(2)25 20125(3)B2.(10,娄底21)甲乙0 t1 t2 温度/溶解度/g80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26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7 物质。(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28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29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21题: 26 = 27 乙 28 饱和 29 降温(合理答案均可) 3.(2010·辽宁鞍山,15)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15(3分)(1)40 (2)加热蒸发 (3)A4.(2010·辽宁鞍山,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6(4分)(1)40g (2)甲>乙 (3)甲减少,乙增多 NaOH(或CaO)5.(10日照2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填“甲”、“乙”)曲线。50 g 25 降低 乙6. (10内江2)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其含义是在20时_;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时,向饱和氨盐水中不断通入CO2,同时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但却只有碳酸氢钠结晶析出,原因是_。100g水中溶解9.7g碳酸氢钠即可达到饱和 相同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