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建业指导书结构专业(共28页).doc

    • 资源ID:13445693       资源大小:204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业指导书结构专业(共2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试用)建业集团住宅施工图设计指导书(结构专业)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二九年六月编制说明本指导书为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编制完成。本指导书作为建业住宅集团产品标准化资料的一部分,旨在为施工图设计提供统一标准,减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控制项目建安成本。本指导书在使用过程中需不断完善、补充、修正,同时为建业住宅集团产品系列化、标准化积累经验,从而形成具有建业特色的住宅产品系列化、标准化的施工图设计标准。本指导书的解释权归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产品管理中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到建业集团产品管理中心。 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1 总体要求1.1 一般规定1.1.1 结构专业指导书的内容一般是对现行规范条文的细化和补充,或是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在不违背现行规范的情况下做出的相应规定。现行规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以下简称技术措施)是结构设计技术措施的根本依据。1.1.2 必须严格执行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不得有任何违反。1.1.3 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成本、施工,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且便于施工。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1.2 材料1.2.1 现浇板一般采用HRB400级钢。1.3 荷载1.3.1 活荷载按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年版)及技术措施有关规定执行。类 别标准值(kN/m2)组合值系数c准永久值系数q卧室、起居室、厨房2.00.70.4设浴缸、坐厕的卫生间4.00.70.5一般卫生间2.00.70.4复式住宅室内楼梯2.00.70.4公共走廊、门厅、楼梯(高层)3.50.70.4公共走廊、门厅、楼梯(多层)2.00.70.4阳台2.50.70.5通风机房、电梯机房7.00.90.8上人屋面2.00.70.4不上人屋面0.50.50.0变配电间10.00.70.91.3.2 设计荷载需精确计算,梁上荷载输入时,门窗洞、梁高应扣除。荷载取值严格按照荷载规范,不得任意降低或提高,活荷载能折减时应折减,如遇特殊情况要调整荷载取值,需征得甲方同意。1.3.3 二次装修楼面荷载标准值统一按下列数值考虑,并在图纸注明二次装修时不得超过下列数值: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取08kN/m2,卧室、阳台取0.7kN/m2。1.3.4 钢筋混凝土结构填充墙荷载: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积密度为B06级)作为填充墙时,考虑其湿水后容重取8.5kN/m3。外墙荷载计算时应考虑装饰面层(如:保温层、面砖、幕墙、干挂石材等)及装饰挑檐的影响。1.3.5 挑檐、雨篷等悬挑构件,应考虑临时荷载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如施工荷载、检修荷载等,可按沿板宽每隔1.0m取一个集中荷载1.0kN计算,有可能积水时应考虑积水荷载的影响。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取0.5kN/m。1.3.6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建筑中,当隔墙位置在设计中没有指明或允许灵活布置时,可将隔墙每延长米自重的1/3作为每平方米楼面的均布荷载标准值计算,且不应小于1.0kN/m2,其准永久值系数可取0.5。1.3.7 室内地下室顶板若要考虑施工时临时堆放材料或作临时工场的荷载时,应与甲方相关人员沟通,并在图纸中说明,荷载值取5kN/m2,此荷载为临时荷载标准值,不与使用活荷载及二次装修荷载同时考虑。1.3.8 屋顶花园种植土的重量当甲方有要求时,应计入并在总说明中注明。1.3.9 对于室外地下室顶板上的荷载,最好按已经确定的景观图纸予以确定。覆土的厚度按照景观图纸的要求考虑。如果确定不了上述条件或考虑远期景观变化的可能性,征得甲方同意,可按偏于保守的荷载条件进行设计。1.3.10 计算地下室外墙时,其室外地面荷载取值不应小于10kN/m2,如室外地面有特殊较重荷载时(如消防通道等),按实际情况确定。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可取静止土压力,按永久荷载考虑。1.3.11 消防车荷载:荷载规范中表 4.1.1中的所有均布活荷载为直接作用在楼面上的荷载。设计时应考虑楼板上覆土或混凝土面层对轮压的扩散作用。消防车活荷载限定在需要到达和可以到达的范围内。1.3.12 遇特殊荷载取值需同甲方商量确定。1.3.13 验证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总荷载标准值是否合理。住宅标准层一般为1416kN/。1.4 基础设计1.4.1 应综合考虑建筑场地的地质状况及水位、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施工条件以及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影响,以保证建筑物不致发生过量沉降或倾斜,并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还应注意了解临近地下构筑物及各类地下设施的位置和标高,以保证基础的安全性和确保施工中不发生问题。1.4.2 基础设计应根据相应阶段的地质报告进行。应根据勘察报告的建议采取合理的地基基础形式。当勘察报告中未明确基础方案或勘察报告中所建议的地基基础形式不符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时,应与勘察单位沟通后由勘察单位出具补充说明予以明确。1.4.3 基础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及上部结构,召开基础方案论证会,按确定的基础方案实施设计。1.4.4 对于预应力管桩,同一单元可采用不同桩径,桩径D=300、400、500(具体型号与甲方商量确定)。尽可能用大直径少数量的桩替代小直径多数量的桩。1.4.5 处理好天然基础与桩基础的衔接。1.4.6 处理好单元入口门厅基础、底层阳台基础与主楼基础的衔接,防止连接部位开裂。1.4.7 应搞清单体建筑±0.000和基础底面、勘查孔口、抗浮水位的绝对高程,以准确确定基底所处持力层的位置和进行相关计算。1.4.8 建筑沉降、打桩、降水、基坑开挖若对周边道路、管线、相邻建筑有影响,图纸上应有相关文字说明及预防措施。1.5 上部结构1.5.1 现浇板1.5.1.1 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100mm,阳台、卫生间、厨房板厚度90mm。板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h/Lo(Lo为板的计算跨度,对于双向板则为短向计算跨度)宜按下表控制。板的支承情况板的种类单向板双向板悬臂板简支1/301/351/10连续1/351/401.5.1.2 楼板配筋:1板配筋计算采用弹性计算。楼板负筋不小于8200。2负筋的长度标注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当板内有较大柱凸入时,应注明负筋长度由柱边起算。3同样跨度、同样支承条件、同样荷载的板厚及配筋各单元必须完全一致。1.5.1.3 其他:1洞口尺寸应注明,加强筋可另画大样。2板上砌墙时,板底加筋应在图中画出(大小、位置),要按考虑线荷载后计算板配筋。3应注意电梯基坑(不下地下室的普通电梯)底板与电梯机房处的电梯顶板的标高及周边梁的支承关系。1.5.2 梁1.5.2.1 梁上筋、下筋采用HRB400级钢。箍筋采用HPB235级钢,当箍筋直径为12时,应为HRB400级钢。跨度较小的次梁架立筋可用10,箍筋可用6。1.5.2.2 梁计算:应根据电算结果自动生成配筋图,查找个别裂缝不满足时进行局部调整。1.5.2.3 其它:1大跨度框架梁且带小截面悬挑端,悬挑梁顶筋由框架内跨顶筋伸来时,常出现超筋现象,应注意校核。2、梁端部负筋与梁中贯通负筋应分别配置、搭接处理,贯通负筋满足规范最低要求即可,不应用端部负筋拉通作贯通负筋。3抗扭腰筋采用HRB400级钢,普通腰筋采用HPB235级钢,如N214、G210等。在结构单元不超过温度缝间距的情况下,梁腹板高450mm时,需设侧向纵向构造钢筋(腰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腹板截面面积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梁侧构造腰筋直径、间距仅满足现行规范即可,不必放大。4附加钢筋优先选用箍筋,不够时可结合采用吊筋。吊筋设置与否应根据计算结果文件中剪力包络图为依据,如不需要,不应随意设置,以减少施工麻烦。5、填充墙需设构造柱、圈梁时,构造柱必须在平面图中注明位置。砼等级为C20,截面高度为200mm,纵筋均为410,箍筋为6200。6、抗侧力体系以外的楼板(如阳台、楼梯休息平台板等)厚度不应取为100mm,按计算取值,以减轻结构自重。7、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或搭接接头,若必须用机械连接时应注明。1.5.3 建筑构件,包括装饰构件,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出结构详图,如确需采用钢结构,需征得委托方同意,并出钢结构图,不得标注“专业厂家设计”。1.5.4 结构单元长度按混凝土规范或砌体规范(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有地方规程)伸缩缝间距控制。1.6 与其它专业配合1.6.1 结构与建筑协调问题:结构一定要紧跟建筑的调整变化,结构的大样一定要满足建筑要求,结构应弥补建筑不详,结构要保证与建筑的一致性。结构体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墙柱平面布置的合理性。1.6.1.1 一般情况下,不要在坡屋面的阴、阳脊和老虎窗洞边设梁。最好能用通用程序进行内力分析。1.6.1.2 房间天棚不应有梁。客厅和餐厅等无墙处不应设置结构梁。1.6.1.3 卫生间及厨房内一般不允许有梁穿过,也不允许有梁露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考虑折板结构体系。1.6.1.4 住宅顶部楼层,当外墙向内收进时,墙下梁尽量上翻,不要影响下层房间的美观和使用。1.6.2 用于设备的穿墙、穿梁预留洞(预留套管)应在结构施工图上标明位置和大小。不允许笼统地说明按设备图纸预留。1.6.3 结构专业必须满足设备管井、设备房净尺寸的要求。1.6.4 当门顶、窗顶直接顶到梁底时,梁底标高应与门顶、窗顶标高一致。梁高度较大、有可能影响使用净空时,应告知建筑师进行复核、确认。1.6.5 楼梯:应复核梯板及楼梯平台处建筑完成面净高。应根据建筑外立面效果、室内开门情况确定半层平台板的支承方式及平台梁的位置。1.6.6 室外楼梯和建筑物相连的一侧应做300高(相对于结构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1.6.7 阳台、露台、空调板1.6.7.1 阳台边缘至少做200250高(相对于结构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1.6.7.2 露台根部设250300高(相对于结构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或做250300高的降板。1.6.7.3 露台边缘和分户墙处至少做500高(相对于结构面)的反梁或反坎,反梁、反坎宜和主体一起浇注。1.6.7.4 空调板根部做100250高(相对于结构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2 多层住宅混合结构体系2.1 一般规定2.2 材料2.2.1 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已经禁粘,砌体结构中可以采用的砌块材料为:混凝土空心砖、蒸压粉煤灰砖、黄河淤泥砖、粘土多孔砖(非禁粘地区);±0.000以下可采用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粉煤灰砖、黄河淤泥砖、粘土实心砖(非禁粘地区)。2.2.2 基础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梁主筋采用HRB400钢,箍筋HPB235级钢;圈梁、构造柱纵筋和箍筋采用HPB235级钢。2.3 基础选型2.3.1 优先选用天然地基上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低时可采用平板筏片基础。2.3.2 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采用地基处理条件下条形基础,当处理手段提高地基承载力有限时,可采用平板筏片基础。2.3.3 当采用桩基有明显经济性时,可优先采用墙下单排布桩、梁式承台的基础方案。2.3.4 当住宅下有防水等级三级及以上地下室时,按现行防水规范,地下室围护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厚度不小于250mm。要求地下室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外墙;当采用条形基础时,条形基础之间应设防水板。2.4 计算参数2.4.1 以PKPM系列软件为例确定有关计算参数。2.4.2 楼面类型:现浇楼盖选刚性,预制楼盖选柔性;地下室嵌固高度:取室外地面到地下室地面的高度;墙体材料自重(含双面一般粉刷):实心粘土砖:22kN/m3 粘土多孔砖:20kN/m3 混凝土多孔砖:按实际情况确定 蒸压粉煤灰砖:22.7 kN/m3;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2.5 上部结构设计2.5.1 屋面采用现浇板。2.5.2 当顶层有复式户型,房间有退台,出现顶层的墙体与下部墙体不对齐时,跃层楼板采用现浇。2.5.3 采用预制楼板时,板和板连接、板和墙体(圈梁)连接大样应在标准图提供的多选做法中,按单项工程设计的要求,选定具体做法并在图纸上标明。2.5.4 抗震需要的配筋砌体中不得采用HRB400级钢。3 类别墅(砖混、框架或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3.1 一般规定3.1.1 类别墅一般指5层及5层以下的联排别墅、叠拼住宅或花园洋房。其特点是层与层之间房间平面布置有较大变化,立面有较多收进等,采用砌体结构时,很多承重墙不能上下贯通。3.1.2 当建筑平面中,各层房间上下基本对齐时,可采用砖混结构。当不宜采用砖混结构时,可采用框架或异形柱框架结构。3.1.3 当采用砖混结构时,结构技术措施参见“2 多层住宅混合结构体系”,不再赘述。以下内容按钢筋混凝土框架或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叙述。3.2 材料3.2.1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相关规范、计算情况和环境类别等要求确定,一般选用C20C30。3.2.2 梁、柱主筋一般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235钢筋。3.3 基础选型3.3.1 一般可按下列顺序优选不同基础形式:天然地基独立基础天然地基条形基础天然地基筏形基础地基处理条件下独立、条形、筏形基础柱下独立承台桩基不同基础形式之间应做简单技术经济对比分析。3.4 计算参数3.4.1 参见4.5。3.4.2 SATWE程序的技术条件现阶段尚不能完全满足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的要求,应予以注意。3.4.3 层间位移控制指标应按抗规和异形柱规程的要求控制。3.4.4 框架(异形柱框架)的周期折减系数取0.60.75。3.5 上部结构设计3.5.1 若有电梯,不必须做成钢筋混凝土井道。一般采用填充墙作为井道侧壁,辅以构造柱、圈梁等加强和电梯安装要求的措施。4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体系4.1 一般规定4.2 材料4.2.1 一般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计算和环境类别要求确定,一般不超过C35。为方便施工,墙、梁、板采用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当层数较多(一般25层以上)且对下部剪力墙厚度有限制要求时,可采用C40混凝土。4.2.2 梁主筋一般采用HRB400级钢筋。剪力墙边缘构件纵筋一般采用HRB335级钢筋,约束边缘构件箍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构造边缘构件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4.2.3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满足环境类别的要求下,尽量采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当地下部分为超长混凝土结构时,应注明需掺加膨胀剂并满足外加剂规程的有关要求,并按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构造措施。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时,应要求施工采取相应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4.3 基础选型4.3.1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可按下列顺序优先选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天然地基条形基础天然地基筏型基础地基处理(如:CFG桩地基处理)条形基础或桩基梁式承台基础地基处理筏型基础桩筏基础不同的基础形式之间应做简单的经济分析对比。4.3.2 基础的埋置深度(由室外地面至基底)应符合下列要求:4.3.2.1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不小于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主体结构顶板顶面)的1/15;4.3.2.2 桩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的1/18(桩长不计在内,埋置深度算至承台底);4.3.2.3 岩石基础,可不考虑埋置深度的要求,但应验算倾覆,当不满足时应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4.3.3 主楼基础和与其相连的裙房基础应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沉降差值在允许范围内,不设置沉降缝。4.3.4 桩基的布置,优先考虑轴线布桩和柱墙下集中布桩,并作优化比较。4.4 计算参数 计算参数应在正确理解参数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经认真分析后填写,以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4.4.1 以satwe为例,主要计算参数输入如下:4.4.1.1 混凝土容重:一般框架、框剪及框架核心筒结构可取26.0,剪力墙可取27.0。如果不想计算梁、柱自重,该参数可取0。4.4.1.2 地下室层数:无地下室时填 0;有地下室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4.4.1.3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程序限定1.0Dmax5.0。建议一般采用2m。4.4.1.4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建议一般在进行结构的整体参数控制(如六个比值的计算)时选是;在计算构件内力和配筋时,不勾选。4.4.1.5 墙梁转框架梁的控制跨高比(0 为不转换):本参数是指剪力墙洞口连梁自动转为框架梁时的控制跨高比,对于跨高比大于该值的墙梁自动转换为框架梁,采用梁元进行分析,否则按墙元分析,如果输入0则不进行转换。4.4.1.6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建议一般对多、高层建筑首选模拟施工3;对框剪结构,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3,而在进行基础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2。 4.4.1.7 地面粗糙度类别:根据荷规7.2.1 条进行选择。其中的D类(密集高层市区)应慎用。4.4.1.8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修正,输入基本风压值即可,其它的诸如风压体形修正、高度修正等均由程序完成。高度超过60m或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应取100年一遇的风压。 4.4.1.9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05)及相应角度 :可允许最多5组多方向地震,附加地震数可在05之间取值。在相应角度填入各角度值。4.4.1.10 考虑偶然偏心:根据高规3.3.3条“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故单向地震力计算时选是 ,双向地震力计算时选否 。根据高规4.3.5条规定,计算位移比时,必须考虑偶然偏心影响;但根据高规4.6.3条注的规定,计算层间位移角时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4.4.1.11 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一般而言,可根据楼层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比值判断:若该值超过扭转位移比下限1.2较多(比如A级高度高层建筑1.4或B级高度或复杂高层建筑1.3),则可认为扭转明显,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计算(新高规JGJ3-2002若干问题解说黄小坤)。4.4.1.12 计算振型个数:计算振型数一般取3的倍数;耦联时不小于9,且3倍层数。一般计算振型数应不小于9,多塔结构计算振型数应取更多些(12)。不论何种结构类型,计算中振型数是否取够应根据试算后WZQ.OUT给出的有效质量的参与数是否达到90%来决定。当采用扭转耦联计算地震力时,高层建筑的振型数不应少于15个,故对高层建筑可先取15。多层建筑可直接取3n(n为结构模型的层数)。4.4.1.13 柱、墙设计时活荷载:勾选该项后,程序根据荷规4.1.2条2款对全楼活载进行折减。4.4.1.14 传给基础的活荷载:点选后,由程序根据荷规4.1.2条2款对活载折减。但这里的折减只传到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简图中,并没有传给JCCAD。4.4.1.15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此项调整只针对竖向荷载,对地震力和风荷载不起作用。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对于现浇框架取0.80.9。4.4.1.16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如果已经考虑了梁活载不利布置后,则应取1。4.4.1.17 梁扭矩折减系数:建议一般取0.4,详高规5.2.4条。4.4.1.18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为避免连梁开裂过大,此参数不宜小于0.55。一般工程6、7度时可取0.7,8、9度时可取0.55。4.4.1.19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通常现浇楼面的边框梁可取1.5,中框梁可取2.0。 4.4.1.20 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用于调整剪重比,一般选是。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的剪重比不应小于抗规中表 5.2.5给出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 。当选是,程序仅对±0.00 以上调整,不考虑地下室部分。4.4.1.21 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起算层号: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按突出屋面部分最低层号填写;无顶塔楼时填0,详见抗规5.2.4条。目前的SATWE和PMSAP均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力,因此只要给出足够的振型数,一般可不用放大塔楼地震力。4.4.1.22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建议一般选择否;而对异形柱框架结构,宜选择是。4.4.1.23 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根据砼规7.3.11条3款,当水平力产生的设计弯矩占总设计弯矩75以上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应按式(7.3.11-1、2)计算。4.4.1.24 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若填0,则认为基础回填土对结构没有约束力,地震力往下传;若取为3,则表示70%80%的嵌固;若取为5或更大,则表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在地下室顶板处;若填一负数m(m小于或等于地下室层数m),则认为有m层地下室无水平位移,即所填楼层完全嵌固。 4.4.2 必须检查的计算结果输出信息4.4.2.1 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4.4.2.2 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参见高规的表3.3.13;抗规的表5.2.5同。4.4.2.3 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抗震规范附录E2.1规定,转换层结构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高规的4.4.3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临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临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4.4.2.4 位移比:取楼层最大杆件位移与平均杆件位移比值。位移比是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的参数。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见抗规第3.4.3条高规第4.3.5条规定。4.4.2.5 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第4.3.5条。4.4.2.6 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4.4.2.7 有效质量系数:要密切关注有效质量系数是否达到了要求。若不够,则地震作用计算也就失去了意义。 4.4.2.8 楼层最大位移与层高比:控制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1/1000,在1/10001/1300为宜。4.5 上部结构4.5.1 上部结构方案与结构体系4.5.1.1 采用一般剪力墙的结构体系,墙肢长一般按不小于8倍墙厚控制,尽量避免异形柱和一字形墙。剪力墙布置应尽量规整、均匀、对称,且贯通全高,使建筑物具备合理的双向刚度;并尽可能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重合,以减少扭转。4.5.1.2 防震缝的设置:高规4.3.12规定现浇剪力墙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45m。地下室连通时,地下部分尽量不设缝。4.5.2 现浇板4.5.2.1 楼板厚度:一般板厚按1.5.1条执行。1地下室作为嵌固端时,地下室顶板厚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0.25(HRB400,HRB335级钢筋);一般地下室顶板板厚160mm,采用双层双向配筋。2顶层楼板厚度120mm,双层双向配筋;机房、水箱间小屋面板厚可不再加厚且负筋可不拉通;局部屋面(如:复式露台板等)可不加厚,钢筋拉通抵抗温度应力即可。4.5.2.2 楼板标高:厅、房、室内过道等结构面比建筑地面低50;公共楼梯间、电梯厅结构面比建筑地面低30;厨房、阳台结构面比建筑地面低50;卫生间结构面比建筑地面低120。局部露台处结构面标高应根据建筑屋面做法结合使用要求,另行确定。4.5.3 梁4.5.3.1 纵筋:1框架梁纵筋优先采用14、16钢筋,两根角筋通长。裙房、地下室梁较宽时,配3、4肢箍,此时中间可采用212的架立筋。2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3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小于2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4.5.3.2 箍筋:1次梁箍筋最小可采用6。2框梁加密区最小箍筋间距应注意:hb/4、8d的影响。3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sv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抗震等级:sv0.30ft/fyv;二级抗震等级:sv0.28 ft/fyv。4当框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增大2mm。5加密区范围内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4.5.4 连梁4.5.4.1 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跨高比5时,宜按框架梁设计构造。4.5.4.2 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满足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的箍筋的构造要求。4.5.4.3 连梁梁高大于700mm时,腰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200mm。4.5.5 剪力墙4.5.5.1 剪力墙截面1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应小于180mm。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2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其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限值为:一级(7度、8度)为0.5,二级为0.6。4.5.5.2 计算:应根据SATWE的配筋结果及墙边缘构件简图进行配筋。4.5.5.3 配筋1墙身:当水平分布筋、竖向分布筋为构造配筋时,满足最小配筋率即可。2约束边缘构件1)当纵筋为构造配筋时:纵筋可采用HRB335钢筋。纵向钢筋最小截面面积,一、二级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小于规范中阴影面积的1.2%和1.0%并分别不应小于616和614。2)当箍筋为构造配筋时:箍筋可采用HRB400钢筋。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和箍筋配箍特征值v宜符合规范的要求,且一、二级抗震设计时箍筋直径均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分别不应大于100mm和150mm。约束边缘构件应以箍筋为主,允许出现一肢拉筋。箍筋长边不大于短边的3倍,且相邻两个箍筋至少相互搭接1/3长边的距离。3构造边缘构件:满足规范有关最小配筋的要求即可。4.5.5.4 其他暗梁:可在地下室、裙房、大屋面标高处设置。截面、配筋可按省标02YG002有关规定采用。5 地下车库5.1 一般规定应根据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抗浮水位、是否为人防地下室等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建筑净高要求及景观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地下室埋深。5.2 材料5.2.1 钢筋一般采用HRB400级钢。顶板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或为人防顶板时,在最小配筋率可以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时,顶板钢筋可采用HRB 335级钢。5.2.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取C30。5.3 荷载5.3.1 一般荷载的选取按1.3有关条款采用。5.3.2 地下室顶板一般活荷载:考虑施工时临时堆放材料或通行小汽车等,荷载值取5kN/m2。5.3.3 人防荷载:按确定的人防分区、人防等级(如核6、常6等)根据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确定人防顶板、人防底板、临空墙、出入口等结构构件的等效荷载。5.4 基础选型5.4.1 基础应根据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抗浮水位等具体情况采用梁板式筏基、独立基础抗水板、抗拔桩承台抗水板等结构形式。5.4.2 地下车库位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地时,必须进行抗浮设计。抗浮水位应由勘察报告提供。5.4.2.1 验算建筑物抗浮能力应满足:建筑物永久荷载水浮力1.05。式中建筑物永久荷载为标准值(不计可变荷载及侧壁上的摩擦力);水浮力按抗浮水位确定,为标准值。5.4.2.2 地下车库为独立建筑,与主楼基础无连接,抗浮措施可根据经济比较采用压重、抗浮锚杆、抗拔桩等方法。地下车库与主楼基础连接为整体,抗浮措施的采用应考虑其对主楼与车库间差异沉降的影响。5.4.2.3 停止降水时间应经过计算确定,并在图纸中注明。后浇带处抗浮问题应验算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或要求施工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安全。5.4.3 独立基础抗水板5.4.3.1 抗水板一般只用来抵抗水浮力。独立基础承担上部结构荷载并考虑水浮力的影响。5.4.3.2 抗水板可以简化成以独立基础为支承的复杂受力双向板。 5.4.3.3 独立基础的计算应考虑抗水板水浮力对独立基础的影响。5.4.3.4 抗水板下应设软垫层,确保抗水板不承担或承担很少量的地基反力。5.5 上部结构5.5.1 地下车库与主楼之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设永久缝脱开。当采取措施能够解决两者之间的差异沉降问题可不设永久缝。5.5.2 楼盖结构形式可根据柱网情况采用单向梁板结构、井字梁结构等结构形式,也可采用现浇空心楼盖。当地下车库顶板为嵌固端时,应采用梁板式结构体系。当地下车库战时为人防地下室时,采用现浇空心楼盖结构形式应征的当地人防审批部门的同意。5.5.3 地下车库根据功能需要尽量不分缝。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地下车库的长度不宜过长。当地下车库属超长混凝土结构时,应要求:地下室应采用掺加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剂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要求。膨胀剂供应方应提供详细的试验数据,同时应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以保证外加剂的正确使用和预防混凝土开裂。同时,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5.5.4 地下室外墙5.5.4.1 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一般宜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对特殊的软填土,应注意取恰当的的静止土压力系数。5.5.4.2 地下室外墙可根据支承情况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6 设计管理6.1 设计管理实行过程管理1在每一阶段开始前,应向甲方提供该阶段的输入文件,该阶段结束时,应向甲方提供该阶段的输出文件。文件交流应以书面材料(含传真、电邮)形式进行。2每一阶段结果须经甲方审核通过。3重大结构方案(如基础形式、结构形式等)应召集专题会,与甲方相关人员论证后方能展开施工图设计。4在阶段设计过程中,当出现未曾预料到的问题而导致诸如结构方案改变、成本上升等情况,应及时与甲方沟通,以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5非常规的结构设计应预先和图纸审查人员沟通。6.2 阶段设计包括内容1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2荷载取值,包括面层、墙体等恒活荷载。3建筑方案确定时,结构构件的布置草图及预估尺寸。4机算设计参数(Wmass.out文件前半部分)。 5机算输入模板尺寸及荷载图形文件(面荷、线荷、点荷)。6机算宏观指标结果文件:Wmass.out,Wzq.out,Wdisp.out,柱轴压比图形文件,柱底内力图形文件。7天然地基承载力取值及单桩承载力取值。8天然基础沉降计算。6.3 提交正式施工图前7天,必须提供全套白图(打印图纸)给甲方6.4 对以上各阶段内容,设计单位应向甲方提供合理的进度计划,每一阶段内容完成时,应及时向甲方提供。7 图纸表达7.1 图纸规格和编排顺序7.1.1 图纸规格应按现行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第2.0.1条的规定执行,图纸规格不得多于两种,原则上图纸宽度应保持一致。7.1.2 图纸编排顺序为:总说明(包括图纸目录)、桩基图、基础结构平面图、基础部分大样、结构平面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节点大样及楼梯。7.2 图线7.2.1 原则上以中粗线、细线为主,因绘图仪打印宽度一般为0.22,所以中粗线如用pline画,线宽应定为50。图名下横线可适当加粗,轴线可适当减细。7.2.2 平面图中墙柱如果不填充,应加粗至35,应按虚、实线表示柱墙的起止范围。平面图中墙柱如果填充(应按灰度打印),则轮廓线可不加粗,按涂黑、不涂黑表示柱墙的起止范围。7.2.3 柱墙平面图中,边缘构件应涂黑或填充表示。7.3 字体原则上以现行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附带光盘中的GBXWXT、GBHZFS为主,字体、字高不宜种类太多。字高宽度比例一般用途2700.75其余部位4000.75图中的“注”,柱表、梁表等表中文字5000.75详图名7000.75图名7.4 文字说明7.4.1 图纸中的“注”应为图纸的补充(图纸中表达不够清楚进行的补充说明),而不是代替图纸。如:板厚、高差、附加箍筋等,均应在图纸中示意,而不是仅仅用文字说明。7.4.2 “注”应清晰、简捷,同一个问题可只在第一次出现时的图纸中进行说明,后面同类问题可“详结施XX”。总说明已有的部分,则不需重复说明。7.5 详图表示方法与

    注意事项

    本文(建业指导书结构专业(共28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