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八下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经典实验题(共5页).doc
-
资源ID:13472187
资源大小:30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3八下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经典实验题(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典型题、易错题1.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钩码重/N动滑轮重/N拉力/N钩码上升的高度/m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40.52.30.20.40.80.9287.040.92.50.20.40.81.080.060.53.30.20.4(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的计算,填在表格中(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选填“有关” 或“无关”)。(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2.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1)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实验次数滑轮组物重GN物块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1A0.500.20.100.200.40.081252A1.900.20.380.950.40.381003B0.500.20.400.250.64B1.900.20.380.750.60.4584.4(2)实际中机械效率_ 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中图和右图,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中图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3)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4)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处。3.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1) 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 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632.592652.5183682.524(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小红的做法是为了控究 _。物理量控制因素物重G/N绳端拉力F/N机械效率/较小提升速度104.279.4中等提升速度104.279.4较大提升速度104.279.4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得到的结论是:_ _ 。(3)小军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在小军的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_。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50.051.40.154.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_J,人做的总功为_J。(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是_。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重G/N拉力F/N机械效率 /甲0.50.40.3547.6乙0.50.40.3843.95. 某班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甲乙两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甲、乙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10.10.60.355.6220.10.90.3330.11.10.36. 在测定“各种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了下面表格中。(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绳子,根据数据组装滑轮组 ;并计算出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就这一问题的研究,你认为她收集的数据是否充分?说明理由。7. 在研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中,小聪同学预设的实验过程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的重力,按照图甲组装滑轮组,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 =G/Fn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再按照图乙组装滑轮组(动滑轮大小变化),改变所提物重,提升两个钩码,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比较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只与物重有关。指出实验方案有哪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8. 学校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在探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如下实验数据:(不计绳重及摩擦)实验次数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平均机械效率120.11.50.266.7%80.3%240.12.50.280%360.13.50.285.7480.14.50.288.9%(1)请你指出表格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说出你认为不合理的理由.(2)聪明的小明仔细分析了实验表格,他发现了一个欣喜的结论,使用此滑轮组时拉力一定小于物重。请你对此结论进行评价。9.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图做的实验。(2)根据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做该实验时,哪些不当操作会对数据采集带来怎样的影响?请你在操作细节上对其他同学提出两点友情提示。10. 小强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不计绳重和摩擦) (1)根据下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请帮助小强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3)当动滑轮重为 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11. 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1)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甲 乙(选填:、或)。(3)实验后小强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它的机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小强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答: 。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250.6252481.112.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2)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4)如果将重为3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_范围内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典型题、易错题参考答案:1(1)1.2(1分) 1.32(1分) 90.9(或90.91或91)(1分)(2)与(1分) 有关(1分)(3)与(1分) 错误(1分)2(1)0.15 66.7 (2)< (3)小 小(或少) (4)上318cm或5cm、80%、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无关(2)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相同、做的有用功相同,做的额外功也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线方式无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速度无关4、0.25、0.21、有用功大于总功、测力计的示数读错、92.6%5、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造成测量的力不准确、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6、不充分,因为他只采用了此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应该换用不同的滑轮组再进行实验,结论就会更可靠。7、(1)、在静止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在匀速运动过程中读数 (2)、探究机械效率与物重关系时,换用了不同的滑轮组,应用同一个滑轮组进行实验(3)、探究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而得到的结论是只与物重有关8、(1)平均机械效率一栏不合理,物重发生改变时,机械效率已经发生改变,求平均机械效率无意义。(2)不正确,他只探究了物重大于1N时的情况,应再探究物重等于1N和物重小于1N时的情况。9、略10、不考虑摩擦和绳重时,F(GG动)/n,代入,得G/(G+G动),代入数据可求得80。由表格中数据可知,s=2h,所以绕线时,要有2股绳子吊起动滑轮。根据滑轮组省力公式F(GG动)/2,不省力即F=G物2N,解得G动2N。11、(1);(2);(3)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的数量的钩码,分别测出相应的机械效率,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2、(1)、40 (2)略 (3)66.7(4)66.772.713、(1)略 (2)83.3(3)略14、根据题目的实验数据得知:物体重G2.0N,弹簧测力计拉力F0.8N, 物体升高H0.1 m,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L0.3m根据WFS得:W有GH2.0N×0.1m0.2J W总FL0.8N×0.3m0.24J W有W总0.2J0.24J83.3 增大 动滑轮重 绳的重及机械的摩擦15、(1)甲、乙 (2)74 83 (3)越低 (4)物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