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参考DOC答案(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参考DOC答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班级_姓名_成绩_一、计算既要掌握运算法则,又要认真细致,下面各题请你试试看。(28分)1.直接写出得数。(10分)21÷4 = 54÷7 = 35÷5 = 67÷9 =180500 = 300600 = 1000300 = 348148 =2.用竖式计算。(6分)65÷7 138168224 25878397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期终考试试题预览部分内容的图片、分数形式等无法完整显示,到试卷预览底部下载完整的试卷WORD格式试卷内容预览: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分)432357 532189 1405734.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用竖式算一算。(6分)302296 410504 695294二、相信你通过努力一定能完成下面的填空题。(32分)1.727中左边的“7”表示( ),右边的“7”表示( )。2.132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1”在( )位,“3”在( )位,个位上是( )。3.最大的二位数加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最大的三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最小的四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4.在一道算式里,商是7,余数是4,除数是6,被除数是(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茶杯高10( ) 一本新华字典厚3( )指甲宽6( ) 黑板长约4( )旗杆高8( ) 课桌高约6( )6.冬冬身高87厘米,他再长( )厘米正好1米。7.找规律填后面的数。(1)1,4,9,16,( ),36。(2)2,3,5,8,13,( ),34。8.按要求写三个数。(1)803, , , 。(大于800、小于820的单数)(2)103, , , 。(百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2,且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9.在里填上“”“”或“=”。5厘米7毫米 34毫米9厘米 1米100厘米60毫米6厘米 8分米90厘米 3分米23毫米三、解决问题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下面各题你一定不觉得困难。(40分)1.下表是海南天一实验小学学生三月份做好事的情况统计表。年 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数量(件) 300 314 362 483 510 487(1)( )年级做的好事最多,( )年级做的好事最少,相差( )件。(2)( )年级和( )年级做的好事最接近。(3)估一估,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4)算一算,一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5)算一算,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6)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2.每3人1根绳子,17人需要多少根绳子?3.50个人去春游,每辆汽车坐9人,需要几辆这样的汽车?4.有一筐苹果,不到30只,平均分成4人和平均分给5人,都多3只,这筐苹果一共有多少只?5.有一捆电线,上午用去486米,下午又用去314米,还剩200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原来比现在长多少米?期末测试卷的部分答案:一、2.92 550 7283.789 721 713二、1.7个百 7个一2.三 百 百 十 23.199 899 9004.466.137.(1)25(2)219. = = 三、1.(1)五 一 210(2)四 六(3)1000件(4)787件(5)976件2.6根3.6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4.23只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5.1000米 800米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