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回收及加工配送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共92页).doc
-
资源ID:13485668
资源大小:659KB
全文页数:9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废钢回收及加工配送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共9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x资源再生开发有限公司废钢回收及加工配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xxxx资源再生开发有限公司 2011年04月12日目 录4681717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地点及承办企业(1)项目名称:xxxx资源再生开发有限公司废钢回收加工及配送项目(2)项目地点:xxxxxxxx市南排河镇原三信公司院内。(3)承办企业:xxxx资源再生开发有限公司(4)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项目联系人:xxx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依据及范围1.2.1 编制原则(1)废钢铁处理的技术路线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2) 功能齐全、综合配套,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并兼顾今后发展。(3)将技术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相统一,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选择性能稳定、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设备和材料,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设计中充分考虑废钢铁处理的特殊性,加强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措施。1.2.2 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国务院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通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细则;循环经济促进法;钢铁产业政策;xxxx“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各专业设计中所采用现行技术规定、规范、标准等。1.2.3 编制范围本可行性报告研究的范围是对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的废钢铁回收分拣处理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原材料及动力能源供应;建设条件;工艺及设备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本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1.3 项目概况1.3.1 建设目标和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粗钢产量平均以每年5,600万吨涨幅递增,废钢铁需求量大幅增加,资源供不应求。本项目选址xxxx市南排河,立足于长三角地区,致力于为本地钢厂提供废钢精料加工服务;通过在xxxx市南排河 及周边地区建设废钢铁回收网络实现资源聚集,同时与钢厂签订长期协议,为钢厂提供产品加工配送服务;通过利用国外进口废钢破碎加工生产线,保证产品生产品质,从而在国内建立一流的集回收、分拣、处理、配送为一体的新型废钢铁回收分拣处理中心,实现废钢“大批量采购、集中加工、统一配送”的运用模式。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70亩,分为交易区、堆场区、分拣处理区和服务区,配套国外进口废钢破碎加工生产线及各类剪切设备6台。建设三条废旧金属加工、处理、分拣配送生产线;建设两条金属成品加工分条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4000万元,建设期8个月。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回收分拣处理各类废钢铁约112万吨,年产废钢精选料45.70万吨,其他废钢66.3万吨,产值约23亿元人民币,年可上缴国家各项税金约5550万元,为环渤海经济圈发达的钢铁产业提供重要的工业原料支撑。1.3.2 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8个月,即2011年04月至2011年11月1.3.3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1.3.3.1本项目资金总需要量24000万元。其中:工程固定资产投资14000万元,其中:土地1620万元,地上建筑物及配套设备250.6万元,设备投资4800万元,土建投资6600万元,工程其他费用249.4万元,预备费480万元,流动资金10,000万元。项目达产后,估算年营业收入约万元,年利税10306.3万元,上缴税金5543.7万元。1.3.3.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一生产规模加工精选废钢万吨/年46加工普通废钢万吨/年66三主要原材料消耗2各类废钢铁万吨/年112四公用动力消耗1供水年用量吨40002供电年用量万kwh/a1183天然气年用量吨2五定员人1201管理人员人92技术人员人113生产人员人100六项目总占地面积(全厂)平方米270亩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平方米56170七项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50170其中办公及生活设施平方米1260八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40001建筑工程费万元66002设备购置安装费万元48003其他工程费万元9804土地使用费万元16205流动资金万元100006投资强度万元/亩51.857建筑密度%31.218容积率0.514座厂房层高8.5米,建筑面积×29办公及生活设施占地比重%7.0十项目总投资万元24000十一年销售收入万元十二年总成本费用万元.7十三年利润总额万元6350.1十四年利税总额万元10306.3十五投资回收期年4.40(不含建设期)1.3.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定员120人,其中操作工人100人,管理和技术岗位20人。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由公司调配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担任,不足的部分从社会招聘。企业工作制度按年工作300天,白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1.4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xx资源再生开发有限公司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控股企业,于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2006年11月转制,总资产约20亿,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龙头企业,集经营、加工、生产、科研、管理为一体,享有进出口特许经营权,已在北京、天津、重庆、广东、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投资建设再生资源综合集散市场和示范项目,回收网络遍布全国17个省(市、区),经营总面积达250万平方米。公司在天津设有再生资源研究所、全国再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站和全国再生资源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xxxx公司本着“诚信经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营宗旨,创造性的引入连锁经营模式,通过在全国建设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集散中心和加工处理基地,实现再生资源从回收-集中-减废-再生利用”的循环过程,打造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产业链,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公司积极与各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制定废旧物资分类回收标准和处理技术,为提高我国废旧物资行业整体水平作出了贡献。1.5 结论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回收分拣处理各类废钢铁约112万吨,年产废钢精选料45.70万吨,其他废钢66.3万吨,产值约25亿元人民币,年可上缴国家各项税收约5543.7万元,为环渤海经济带发达的钢铁产业提供重要的工业原料支撑。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回收利用废钢铁112万吨,可节约铁矿石336万吨,节约焦炭67.2万吨;相对于用铁矿石炼铁炼钢,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68万吨,废渣97%,废水76%,节水40%。本项目作为实施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城市废钢铁回收利用体系和循环经济战略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全新尝试,在资源和环境两个主题下应运而生,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附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六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之第18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第42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的要求。符合xxxx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冀政发2010124号文件省政府关于发展环渤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关于发展沧、廊、唐渤海经济带的要求。本项目以废钢铁为原料加以回收利用,定点为钢厂提供加工配送服务。项目建设条件和生产条件具备,建设规模适当,产品结构能适应市场变化,原材料有保证。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的实施可对xxxx市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可为国家循环经济持续发展这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提供成功的经验,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建议本项目尽早实施,以利尽快体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 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如何提高整体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提升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的科技水平,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工作重点。2005年国家发改委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宏观上对冶金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采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工艺,实行精料入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积极提倡废钢“粗粮细做”,鼓励发展配送中心。废钢供应企业要树立“品牌效应”的理念,生产优质品牌废钢,以过硬的品牌求利润,求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的科技底蕴。随着我国废钢回收量的增加,“少吃矿石,多吃废钢”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2007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规模和利用水平为目标,重点推进再生资源集散加工基地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鼓励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产品。淘汰技术装备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加快再生金属产业化建设项目,促进资源化利用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2.1.2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我国的钢铁生产开始于20世纪,真正发展在20世纪末,生铁产量在1995年登上1亿吨台阶,钢产量在1996年登上1亿吨台阶,钢材产量在1998年登上1亿吨台阶。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起,钢产量从2002年的1.82亿吨上升到2007年的4.89亿吨,由2003年的净进口钢材3021万吨上升到2007年的净出口钢材4578万吨。我国每亿元GDP消费的粗钢量,2003年为1906吨, 2006年为1832吨,2007年约为1761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数字将逐年走低。图2.1 2002-2006年我国钢铁投资情况统计单位:千吨200320042005200620072008(预计)粗钢产量222,413280,486349,362421,000489,240531,000YOY(%)22.0%26.0%24.6%20.5%16.2%8.5%粗钢消费量258,964294,322339,245396,500434,360515,252YOY(%)25.9%13.7%15.3%16.9%9.5%18.6%表2.1 2003-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及消费量统计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在加快进行中,钢的需求总量仍处在上升阶段,钢铁生产和需求的总量峰值还没到来。目前生产能力的过剩,是包括落后能力在内的结构性过剩和阶端性过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7年7月29日在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上发布了“十一五”期间我国钢材的消费需求预测,在进出口平衡的条件下,需求的最低值为5.1亿吨钢,最高值为5.5亿吨钢。今后我国钢铁产能不是要不要继续增长的问题,关键是如何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更加节能环保,品种质量更有竞争力、与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问题。2.1.3 炼钢行业对废钢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1.3.1 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废钢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钢铁行业一直处于景气周期,因此,作为钢铁生产主要原料的废钢仍呈供不应求状态。“九五”以来,我国废钢供求关系一直呈紧缺状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粗钢产量平均以每年5,600万吨涨幅递增,废钢铁需求量大幅增加,资源供不应求,造成吨钢废钢单耗逐年下滑,从本来应用水平就不高的2000年的 227kg/吨钢、直线下降到2007年的140kg/吨钢,下降38。这种以废钢铁消耗的减少,铁矿石消耗的增加来发展钢铁的资源配置趋向与我国钢铁产业政策和世界发展潮流相悖,已引起钢铁行业决策层及高端专家的关注和警惕。到2007年底,我国粗钢积累量为40.23亿吨,社会废钢积蓄量约为13.8亿吨左右,年产生废钢仅4300万吨左右,还未进入废钢高产期,国内废钢资源产生量还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预计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4亿吨左右,按照今年上半年我国炼钢用废钢平均单耗水平145公斤/吨钢测算,需要废钢铁资源总量为7830万吨左右。上半年废钢消耗总量为3830万吨,因此,下半年废钢资源的供应总量应达到4000万吨才能保证炼钢生产的需要,比2007年增加14.3。2.1.3.2 炼钢工艺不断发展,废钢需求持续增加钢铁工业属于流程工业。要实现清洁生产,即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最高的生产效率、最优化的质量控制和接近“零排放”的最小的环境负荷来生产合格、低成本的优良产品,就必须加强工艺技术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总体上优化钢铁生产流程。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炼钢,比之高炉转炉法基建投资少,同时由于直接还原的发展,为电炉提供金属化球团代替大部分废钢,因此就大大地推动了电炉炼钢。在废钢资源丰富、电价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电炉炼钢发展迅速。在我国,由于废钢资源缺乏,电价较高,电炉钢的比例只有10%-13%。尽管如此,电炉炼钢仍然是今后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为世界电炉钢生产发展的历史,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走出来的历史表明,电炉钢比例逐年增长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我国废钢的生产量会不断增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都会朝有利于电炉钢生产发展的方面变化。随着我国电力资源的发展,钢铁产品结构的调整,直接用废钢炼钢的电炉生产将逐步扩大,废钢铁资源将被大量应用。殷瑞钰院士预测我国电炉钢比例至2020年可望达到25%以上,而废钢资源的需求量也将扩大。同时,随着炼钢工艺的改革,炼钢周期从十几个小时缩短到几个小时到几十分钟。现行的炼钢周期平均在30分钟左右。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冶炼工序并获得优质合格产品,采取了炉前铁水脱硫,炉后精炼等技术措施,因此所应用的废钢也必须是纯净优质的废钢,才能与生产同步,满足工艺的要求。2.1.3.3 “少吃矿石,多吃废钢”已成必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明确指出,要“逐步减少铁矿石比例和增加废钢比重”。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增加再生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五”期间,我国共产粗钢15.4亿吨,消耗废钢铁2.39亿吨,为钢产量的21%,也就是说21%的钢是用废钢冶炼的。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45%,差距很大。按照现行的炼钢工艺,废钢利用空间很大。预计,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全球未来的钢铁工业,电炉将会逐步替代转炉,废钢将会逐步替代铁矿石,而少量的铁矿石应用将作为资源自然消耗的补充,真正成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工业。2.1.4 铁矿石资源紧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我国是世界上铁矿资源总量相对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量偏低,资源品质较差,贫矿多富矿少。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在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97.2%为贫矿,大于55%的富矿只占2.5%,而富矿的可采储量只有1.9%,而且我国的铁矿石多为地下矿,开采难度大。我国铁矿石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国内铁矿开发的高成本低收益,制约了国产铁矿石的开发。图2.2 我国铁矿资源吨位-品位分布图在我国国产铁矿石供给量增长较为缓慢,无法跟上需求增长步伐的同时,国内钢企开始寻求海外货源,进口量呈现出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对进口矿石的依赖与日俱增。2000年我国铁矿石自给率在66%,到2005年降到47%,2006年由于国内开采力度的增强,自给率提升至48%,但仍有52%的铁矿石要依赖进口。2007年进口铁矿石3.8亿吨,占我国铁矿石消耗的53%左右。从2005年-2008年进口铁矿石协价分别上涨了71.5%、19%、9.5%、65%,四年增长了368.73%。随着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增加,铁矿石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的主要支出成本,钢铁业的利润空间被明显压缩。虽然我国一些大型钢厂与国际上的主要铁矿石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但在谈判当中仍处于被动地位,缺乏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谈判均以供方大幅提价而告终,国内钢厂再次陷入“铁矿石成本高企,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困境中。目前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已经达到了50%以上,如果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继续提高铁矿石价格,将会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安全。 "铁矿石、油价、煤等重要基础原材料价格都在涨,它们将通过进口、零售、成本、效益等环节对消费、投资、出口构成全面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国研中心社会发展部周宏春研究员分析说,铁矿石涨价很可能会导致国内房价、汽车价格的上涨,进而影响到整个宏观调控经济层面。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 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污、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耗的增加是难以避免的;另一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用量很低,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大量原生资源消耗来实现工业化是难以为继的。因此,为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废钢产业的回收利用是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被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新兴产业。废钢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冶金废弃物的再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再生资源的应用和原生资源的节约,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2.2.2 节约矿产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铁矿石是钢铁工业最基本、也是需求量最大的冶炼原料,同时也是一种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和逐年衰减的特征。目前,世界已探明铁矿石可开采资源储量1400亿吨,基础储量3100亿吨,2005年世界年开采超过13亿吨,预计可开采100-200年。铁矿石资源的危机已成定势。与此同时,铁矿的大量开采还易造成地表植被破坏,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虽然我国是世界上铁矿资源总量相对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量偏低,资源品质较差,贫矿多富矿少。废钢铁是铁矿石的唯一替代品,但是铁矿石不能完全替代废钢,只能部分替代废钢。废钢铁是一种炼钢不可缺少的资源,没有废钢就不能炼钢;废钢铁是一种再生资源,可无限循环利用,从钢材制品使用报废回炉炼钢,每8-30年左右一个轮回,不断积累,不断产生,且自然损耗很低;废钢铁是一种环保资源,用废钢直接炼钢与用矿石炼铁后在炼钢相比,可节约能源60,节水40,减少排放废气86、废水76、废渣97,有利于清洁生产和排废减量化,在节能降耗方面意义重大。综上所述,铁矿石是一种原生资源,原生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终有采尽的时候,资源危机已成定居。而废钢铁是钢铁生产中唯一能替代铁矿石的原料,发展废钢资源,减少原生矿开采,是缓解铁矿石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预计全球未来的钢铁工业,电炉将会逐步替代转炉,废钢将会逐步替代铁矿石, 而少量的铁矿石应用将作为资源自然消耗的补充,真正成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工业。2.2.3 本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废钢回收加工行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一方面用废企业希望找到诚信的供应商,采购到精料废钢,另一方面废钢回收加工企业仍停留在初步回收加工的水平,对废钢分类不精细,加工不标准,无法满足用废企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钢企选择“自行回收、自行加工、自行配送”的方式来解决废钢需求。这种“小而全”的运作模式,虽然解了企业的一时之困,却难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其不但在数量上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在废钢质量上也难以和专业废钢回收加工企业相媲美。随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两型”社会,“节能减排”等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了“产业集中”“技术升级”“产品结构的调整”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废钢铁行业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加快机制改革,采用“大批量采购、集中加工、统一配送”的运作模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树立新的废钢资源应用和资源配置的新理念,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进入良性发展的科学轨道。随着废钢配送机制的改革,企业将逐步淘汰旧的供需机制、旧的加工工艺和旧的废钢应用理念,进入专业化回收加工和生产应用精品废钢的科学发展轨道。精品废钢的应用不但为钢企带来了节能降耗、提高钢水内在质量、缩短冶炼时间、降低成本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减少排放、降低污染,产生较好的环保效益。这种专业化回收加工中心的建立和应用精品废钢理念的树立,将激励钢企多吃废钢的热情,扩大钢企的需求,激励精品废钢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完善。废钢应用市场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第三章市场及可行性分析3.1 国内废钢铁产业发展现状3.1.1 废钢铁产业的内涵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重组,生产经营机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废钢铁产业也相应进行了重组和完善。整个产业涵盖废钢铁、冶金渣、设备制造、科学研究三个产业四个领域。其中包括从事废钢铁回收、加工、应用和国内外废钢贸易的企业:从事冶金渣开发利用企业;从事废钢铁加上和冶金渣处理的设备制作企业;从事上述三大产业领域内的科学研究、科技应用和技术进步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并建立了一个充满活力、日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全行业的科学健康的发展。3.1.2 废钢铁消耗状况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近10年里,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跨越。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2003年又突破2亿吨大关。钢铁生产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废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废钢铁供应也从1994年的3120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482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据初步统计,2004年我国的钢产量达2.7亿吨,废钢铁消耗5425万吨。到2008年,我国钢产量预计达5.4亿吨,废钢消耗近8000万吨,废钢单耗平均为154千克吨。废钢交易金额超过1400亿人民币,成为世界废钢铁应用大国。3.1.3 废钢铁回收体制及相关产业我国的废钢铁回收体制,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政府行政立法和行业自律管理,回收体系逐步完善,回收行为逐步规范,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整个行业机制逐步进入良性的运作状态。3.1.3.1 生产废钢回收系统主要指我国冶金工业系统废钢回收机构。各个钢铁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废钢铁回收、加工供应机构。基本上制度健全,核算规范,管理完善。生产和检修中所产生的废钢铁得到了很好的回收和利用。近几年来我国冶金企业自产废钢铁每年为1000万1500万吨,占整个消耗量的2025,2004年自产废钢量为1839万吨。随着我国钢产量突破5亿吨大关,预计2008年自产废钢2916万吨。3.1.3.2 社会废钢回收系统主要指居民生活和其他加工运输行业所产生的废钢资源的回收。主要由分布在全国城乡的废钢铁的回收网点和拾零人员完成,经过简单的分选、加工后,销售给钢铁企业回炉炼钢。据统计全国废钢物资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16万个网点,从业人员140万人,年回收再生物资5000万吨以上。其中废钢铁为主要成份。每年我国从社会上采购废钢铁3000万吨左右,为废钢铁供应量的4060。是我国废钢铁资源的重要来源。2008年全国冶金企业从社会上采购废钢铁4700万吨。据统计我国的钢铁积蓄量已达到25亿28亿吨。随着我国对报废设备管理的逐步规范,老工艺、老设备的更新加快,废钢的产生量也将逐年增加。回收体制也将日趋完善。3.1.4 我国进口废钢情况及分析3.1.4.1 我国进口废钢情况在我国粗钢产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废钢单耗却逐年递减,废钢进口量也相应下降。从2006年开始,我国废钢进口量大大低于前几年同期的进口量。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废钢进口量为538万吨,同比下降476万吨,降幅达47%;2007年,废钢进口量为339万吨,同比下降199万吨,降幅达37%。今年以来,废钢进口量持续下降,1-6月份我国共进口废钢143万吨,同比下降了11.7%。表3.1 我国废钢进口量(2007年6月-2008年6月)万吨 3.1.4.2 造成我国废钢进口量下降的原因1.国外废钢供应紧张,废钢进口价格高起 近年来,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各国对钢材的需求大幅增长,钢铁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钢产量大幅增加。由于国外电炉钢所占比例平均达到33%,消费的废钢给占总量的70%左右,远高于我国,以往的废钢出口大国废钢近来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废钢需求高涨必然导致价格攀升。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一直是向亚洲出口供货废钢的最主要国家,近来它们的出口量急剧下降。原因是俄罗斯过去停产的电炉炼钢生产企业纷纷重新开工生产,生产钢筋、型钢等供国内消费。美国和日本过去也是向亚洲出口废钢的主要供货国,现在它们也是首先保证其国内的消费需求,大量压缩出口量。中东地区过去向亚洲出口废钢,现在石油外汇收入增多,国内建设市场火爆,对建筑钢材需求猛增,除自亚洲和欧洲进口外,当地电炉炼钢企业也在扩充设备,增加产量,大量收购当地的废钢,出口量相应下降。2. 炼钢企业尽可能以铁水和生铁替代废钢 在2006年上半年之前,废钢价格一直高于生铁价格,转炉炼钢厂尽量采用少吃废钢、多吃铁水和生铁的冶炼工艺。不少企业除使用厂内回收的废钢外,基本上不外购废钢。电炉厂也尽量少用废钢,多加铁水,有的电炉炼钢厂铁水比高达70%,甚至有一些电炉厂配备了小高炉来生产铁水。现在,炼钢厂基本上习惯了这种操作模式,虽然目前由于生铁产量增幅小于粗钢产量增幅,生铁价格攀升,明显高于废钢,但废钢采购困难,质量参差不齐,钢厂也就不太依赖废钢了。2007年1-4月份,全国大中型企业转炉废钢单耗由去年同期的79kg/t下降到74kg/t,电炉废钢单耗由去年同期的565kg/t下降到519kg/t。3. 电炉钢占钢产量的比例下降 作为两种最主要的炼钢工艺,废钢的消耗取决于转炉钢和电炉钢各自的废钢单耗。就平均水平而言,废钢是电炉炼钢的主要钢铁料,电炉的废钢单耗是转炉的10倍左右,其产量变化对废钢单耗影响较大。据分析,电炉冶炼的粗钢占总产量的比例已由2002年的17%下降到2006年的11%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悬殊。 国内废钢资源不足,进口废钢价格居高不下,电价过高,这些是制约电炉钢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废钢资源都是在近十年积累的,且我国的钢材很大一部分用做建筑材料,回收周期比较长。我国工业用电价格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美、欧等地区电价一般为4美分/度;而国内冶金用电价格平均在0.450.55元/度之间。 近年来,由于电炉冶炼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消费水平的升级带动合金钢和不锈钢消费增加,电炉钢在总量上呈现上升态势,但由于转炉炼钢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所以电炉钢占总产量的比例有所下降。从废钢进口品种上来看,我国废钢进口主要以一般废钢为主,但在普通废钢进口所占的比例下降的情况下,不锈钢和合金废钢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在冶炼普碳钢时,钢厂尽可能减少废钢加入量,普通废钢进口量相应下降;而由于不锈钢和合金钢的生产大幅上升,钢厂在冶炼这些钢种时必须进口一定的优质废钢。 4. 企业内部回收和国内采购量增加 由于我国钢产量大幅上升,加上企业对节省降耗的重视,企业内部回收的废钢数量出现上升。另外,由于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钢材积累量明显增加,虽然我国的废钢产生还未进入高产期,但可回收的废钢量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5. 废钢采购渠道不畅,进口次序混乱 我国进口废钢市场长期多头对外,松散无序。全国从事进口废钢的企业有500多家,规模大小不一,资质良莠不齐,在对外采购中,无序竞争。我国废钢进口多为现货交易,长期合同贸易的比例较少,随机性较大。此外,国内废钢市场不畅,资源紧张,也助长了外商囤积居奇,抬高物价的欲望。从短期来看,由于未来数年内世界各国钢铁需求仍然旺盛,废钢供应紧张的局面暂时不会明显改观,废钢价格难以大幅下降,废钢进口量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观。 从中长期来看,国内节能、环保日益受到重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工作已正式启动;国外的钢铁需求在达到高点之后必然下降,废钢供应将会充裕,我国进口废钢的比例将会明显上升。3.1.5 国内废钢铁应用呈现的特点面对吨钢消耗逐年下降、石消耗大幅增长的局面,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断言,未来电炉炼钢将逐步替代转炉炼钢的优势,废钢亦将逐步替代的主导地位,随着中国铁矿石资源短缺且世界铁矿石资源有限,钢铁增长过程中应:少吃矿石、多吃废钢。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废钢铁应用呈现以下特点:1.粗钢产量大幅增加,6年增长2.9亿吨,增幅225.9%,平均每年递增4800万吨,进入钢铁产量的高增长期。2.废钢消耗总量大幅增加,6年增长3800万吨,增长幅130.14%,平均每年递增633万吨,但低于粗钢增长速度,显示废钢资源供应不足。 表3.4 2000年2008年我国废钢铁消耗统计表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1-6月)废钢消耗总量(万吨)292034403920482054006330672068503830增长率()-17.8113.9522.9612.0317.226.161.9311.82废钢单耗(kg/T)227226215217191178160140145增长率()-0.44-0.44+0.9-11.98-6.8-10.11-12.5+3.572001-2009年我国废钢消耗及资源组成情况表 单位:万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6)废钢总消耗344039204820540063306720685072003600自产废钢133413341530170022202750270028601300社会采购废钢189722843216330036753800431042001900进口废钢97978594510231014538339359757废钢单耗Kg/T2262152171911781601401441353. 废钢吨钢消耗逐年下降,6年下降67kg/吨钢,降幅29.52%。而铁矿石消耗出现大幅增长,且远大于废钢消耗的增长率,意味着以铁矿石的高消耗,弥补废钢资源偏紧的资源配置倾向,发展令人担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指出要“逐步减少铁矿石比例和增加废钢比重”。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增加循环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为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铁矿石为原生资源,原生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终有枯竭的时候,而资源危机已成定势,如何节制开采、科学调整资源配置势在必行。废钢铁为钢铁生产中唯一能替代铁矿石的原料,最大限度地开发、应用废钢铁资源,成为缓解铁矿石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以未来的钢铁工业格局而言,电炉炼钢将会逐步替代转炉炼钢的优势,废钢炉料亦将逐步替代铁矿石的主导地位,预料在本世纪内,废钢铁将成为钢铁工业的重要支撑产业,而少量的对铁矿石的开采和应用将作为资源自然消耗的补充。3.2 废钢铁回收加工情况分析3.2.1 中国急需发展专业化废钢回收加工体系预计今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4亿吨左右,按照今年上半年我国炼钢用废钢平均单耗水平145公斤/吨钢测算,需要废钢铁资源总量为7830万吨左右。上半年废钢消耗总量为3830万吨,因此,下半年废钢资源的供应总量应达到4000万吨才能保证炼钢生产的需要,比2007年增加14.3。按今年社会废钢产量为4700万吨,自产废钢量2916万吨,进口200万吨计算,废钢需求量为7830万吨,供应量7816万吨,数字基本平衡。考虑到钢企自产废钢中废次材的外销,年终废钢的库存增加,设备制造业、铸造业对废钢应用,以及地下小钢厂对废钢资源的争夺,预计下半年废钢缺口为50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现行的废钢供需体系,一是钢铁企业还基本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 “自己回收,自己采购,自己加工,自己应用”的“小而全”的旧模式。二是社会专业回收加工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乱,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供应能力差。这种旧的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钢铁工业生产的需要。为此,我国必须加快改革,走集约化道路,加快建立我国新型的专业化废钢回收加工体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实行“大批量采购、集中加工、统一配送”的新体制。这一新的理念已被大多数钢铁企业所接受,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将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分步实施的原则,计划用510年的时间使我国的废钢配送体系初具规模,构建我国稳定的废钢供给体系。目前,江苏星丰金属有限公司、苏州日益升实业有限公司、江阴华东废钢配送有限公司已被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授予“废钢加工配送示范基地”称号。其次,企业应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废钢配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为了鼓励废钢的回收利用,从2001年以后,国家给予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一是免收回收企业的增值税;二是钢铁企业用普票抵扣10%的进项税;三是对进口废钢实施零关税政策,这些措施都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但是,个别地方税务部门采取的土政策,使得部分省、市之间政策上不平等,造成地域之间废钢铁流通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