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共19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姓名:胡小明目录内容题要2关键词2正文2当前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3公司信息化的关键是应用7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学会“化人”9“主动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2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意义16【内容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公司信息化作为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强调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再次强调了信息化的重要性,明确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运用,加快关系经济全局重要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本文从当前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应用是公司信息化的关键、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学会“化人”、 “主动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信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几个方面,由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到信息化建设在企业长远发展及未来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作用,浅要论述了信息化建设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研究提出自己浅陋的建议。【关键词】 公司 信息化 竞争力 重要性【正文】一、 当前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公司信息化是信息化在公司管理方面的应用。信息化就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社会各单位和全体公众随时随地都能通过图像、数据、声音或者影像等享用和互相传递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信息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应用大众化以及信息贡献的社会化等。我们可以把企业信息化理解成一个公司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于企业实践中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以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手段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将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流程在线实现, 并使企业管理层真正可以在线获得完整而明晰的“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我国公司信息化应用总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我国公司信息化应用总体上还处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公司无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还是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参与程度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小企业的IT应用急待开发。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拥有台式机、打印机等基础IT终端与外设产品,但网络设备的拥有率普遍偏低,ERP、CRM、5CM等应用软件的拥有率最低;绝大多数公司电脑应用仍然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基本信息与数据处理上;已拥有局域网或使用互联网的公司,公司间业务联系仍主要依靠传统的电话、传真和邮件,效率低、成本高;调查的13个行业中有223的公司参与了电子商务,但利用网络进行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管理的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公司还停留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查询(729)、发布信息(714)阶段。严格说来,由于受客观环境制约,诸如社会环境不成熟,相关电子商务法律和电子支付手段不健全的影响,目前能够运用CRMSCM进行电子供应链管理,全面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公司还很少。此外,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进入新的发展期,但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令人担忧。我国企业信息化总体上处于中级建设或者初始化阶段,且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在金融、电信、教育、制造业等领域,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而旅游、环保、社会保险、交通等行业,信息化发展明显滞后于需求。公司信息化建设之前的差距很大。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环境、公司实力(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公司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不了解公司信息化的对自身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很肤浅,如:804的企业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有助于宣传产品,777的企业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只有436的企业选择了降低生产、销售、运营成本。认识不到位导致现有基础设备的应用水平低,未来参与电子商务的可能性减小,由此可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对公司信息化建设来说,刻不容缓。此外,公司信息化水平极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地区、行业、中小企业差异明显。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及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极不平衡,沿海地区的信息比建设和应用水平好于其他地区汽车行业、电子行业、贸易行业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较高;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快于中小型企业。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地区经济文化发达程度、行业目前及入世后竞争激烈程度以及公司预期发展前景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二)公司应该如何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自身应从寻找信息化突破口、优化配置信息化资金、转变企业管理模式等问题下好功夫,找好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经济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认为:“过去有些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一场革命,需要从企业最艰难的地方突破。现在看来,信息化应该从企业最容易的地方突破,这样效益最明显,执行起来难度很少。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强迫,而是诱导行为。”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消除企业信息化“软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有舆论认为“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把培养和用信息化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好。 同时,还需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重点企业信息主管(CIO)队伍建设。只有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才能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优化配置信息化资源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国资委与计世资讯对1000家大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调查显示,它们对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的比例尚不足0.5%,许多重点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投资不足总投资的1%。但相比过去,这一状况已有所好转,2003年大型企业信息化投入平均为2208.5万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6.1%,预计2004年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将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投入总体增长速度将为27.1%。 计世资讯对大型企业的调查还显示,2004年软件和服务的投资比例将出现大幅度增加,软件投入将从2003年占总体投资额的29.9%,增长到2004年的39.8%,IT服务投入比例将从2003年占总体投资额的9.3%,增长到2004年的13.9%;总计将达到53.7%。这说明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日趋理性,更加注重通过软件和服务来改造企业。 当然,企业信息化支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合理支出和配置信息化资金。“信息化是工具,企业才是主体,信息化是为企业服务的”,不断提高信息化资金利用效率,促使信息化主体回归,才是企业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三)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所应遵循的策略(1)企业信息化建设遵循的第一个策略,就是目标定位上的策略。即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四不像”,既不能为业务带来好处,又不能为新的增长创造条件,可能最后造成很大的浪费。(2)要有层次地逐步实施信息化。首先在生产过程上实现信息化,为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奠定基础。其次是数据处理的信息化,从使用的角度出发自行开发或购买相应的管理软件,对生产、销售、财务等重要部门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内部网,进入因特网,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决策,从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要真正以企业的效益 为根本,分析、规划、有层次地逐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盲目乱上。(3)要建立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如何全面地理解企业的信息管理,建立适应本企业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为主管者提供信息,如帮助他们做决策的系统。该系统能向决策者提供大量的历史的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数据,企业的内源信息是其主要处理内容;另外它还能按照决策问题的性质和决策者的需要随时以灵活的方式组织起来,以便协助决策者作好决策工作。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并不单纯指一套计算机系统,而是包括应用了此系统的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他们都是借助于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等),以加强对本企业的内外源信息的综合管理,最终为企业的经验与决策管理服务。(4)要制订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国家有关部门应制订有关的标准和规范,规定哪些工作应由主管部门下发软件,哪些只需统一数据的内容和格式就可以,同时要统一运行平台和网络的通道。(5)最后考虑的是企业的应用基础,即员工业务素质怎么样,经理的管理素质怎么样,变革能力好不好,整个外部应用环境又怎样等等。另外,在考虑应用基础的同时,还要考虑未来发展。因为信息化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需要考虑维护成本,持续投入,主流平台,这是基础性的策略。 二、公司信息化的关键是应用 有人认为,让公司里的每个员工都上网,给每个销售人员都配上笔记本电脑,再建立一个网站,就是企业信息化,其实,这仅是一些表面的现象。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和使用公司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过程”。公司信息化从发展程度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第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公司内部管理的系统化;第三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宋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信息化的突破口是应用。信息化定义本身就是应用信息技术于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等行业都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使传统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信息化并不是说大家都要来生产计算机、都来建设网络,而是指如何把这些技术用好。公司亦然。电子商务是公司通过网络实现交易,是公司简化物流、资金流的最佳方式。在公司信息化的诸多领域中,网络化以及电子商务已被认为是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公司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电子商务是公司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或最高水平。无疑,电子商务便是公司信息化应用中关键的关键。然而,据调查表明,我国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只占企业总资产的,是发达国家的,我国信息化应用水平、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仍处尝试阶段。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在信息发布、收集、交流的阶段,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只占,从事网上采购的企业占,网上销售的企业占,定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支付及配送等活动基本上还在网下进行。能够上网的中小企业普遍对网络的应用方式过于单一,目前的企业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仅局限在信息查询和企业形象的宣传与推广。而目前发达国家已基本进入全面电子商务阶段。我国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是由于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公司信用差,资金拖欠严重,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相关制度保障,公司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很肤浅,如:的企业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有助于宣传产品,的企业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只有的企业选择了降低生产、销售、运营成本。近年来,在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眼里,电子商务已成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增长点。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过短短数年,但以发达国家为先导的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据美国福里斯特公司预测,到年全球企业对企业的网络交易额将达万亿美元,将占世界经济总量的。联想集团在公司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公司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提高了公司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在公司直接降低成本上,联想库存周转由年的天降到年的天,以年库存亿元计算,节省资金亿元。积压损失由年的降到年的,以年营业额亿元计,相当于一年节省成本亿元。三、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学会“化人”“公司信息化”成为IT界最热的焦点。而信息化的实现,除了需要技术支持,人才已成为关键环节。如何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的公司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公司信息化的瓶颈。忽视信息化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实际后果是花巨资建设好的公司信息化系统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开发,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甚至造成公司运行的混乱,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公司已关注到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钱投向了信息化改造,但信息化却难以创造商业价值。人们原以为公司信息化的投资是有百利可图的,但大多数却走向了反面。即由于IT项目实施的失败将公司拖入无底的信息化“黑洞”。公司信息化建设呼唤信息化人才,公司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不高,总结信息化项目失败原因的时候总会把愿因归结于公司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实际上这种观点还需要深入分析。首先要弄明白的是公司信息化项目为什么失败。目前在公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吸引公司目光的往往是需要什么样的硬件,网络环境如何搭建,系统应用是否能达到本公司的要求,系统的集成工作能否成功、满足设计目标等等,而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关注不够。IT技术和设备甚至应用系统都是可以用钱买来的,也就是说是可以“拷贝”的,但是公司信息化过程却是单纯靠钱买不来。我们往往看到一些公司花了钱,厂商出了力,而结果信息技术和系统与公司实际运营不适应,技术系统和业务应用“两张皮”,贴不到一起,公司收不到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效果。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把失败归因于IT技术和信息化应用系统软件厂商的系统有问题,但是客观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同一个厂商的ERP或者CRM系统为什么在有些公司就能获得成功,有些则会失败?这也说明公司信息化项目的失败并不是IT技术问题,至少不完全是。就像早期的CAD系统一样,有的公司应用的很好,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有的则没有什么效果。技术是一样的,甚至软件都是同一个版本,关键是如何用,如何与自身的业务流程和模式很好地结合。也就是说成败的关键是需要有人能够正确实施和应用问题。因此,公司信息化应用项目真正需要的是那些善于“化”且愿意“化”的信息化人才。目前,我国公司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持有传统观念和传统的经营思想,他们对计算机不感兴趣,对网络也不信任。在他们看来,以前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网络的时代公司照样能开展业务,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一些公司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的热情和程度。这种陈旧的观念必然会阻碍公司信息化的建设。另外,公司信息化建设初期,信息技术人才和专家主导公司信息化过程。人们往往看到的是穿墙打洞、架线布网,是交换机、服务器,看到的是信息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这样产生出一个错误的观点,把信息化人才和信息技术专家人才划上等号。实际上从应用需求调研、应用分析到系统选型、实施规划都离不开业务人员的协同工作。只有既熟悉公司管理运营和业务流程,又熟悉信息技术和应用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信息化人才。在传统行业里,领导是信息化的关键。然而很多领导还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的主导作用要靠他来直接参与、直接领导。要运用实例,使公司领导认识到公司信息化是推动公司现代化的关键手段,让他感觉到肩上的历史重任。在运筹、策划、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中,要强调最高领导自始至终的参与。违反了这个原则,就注定会失败。公司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公司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表明:领导者的重视、支持和参与不够是制约公司信息化的首要因素。由于领导者拥有实现公司目标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控制权,能够决定投资、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确定公司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等,因此,只有领导者成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才有可能实施和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有信息化观念的公司领导是公司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成功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公司信息化项目的成功是无法轻易“克隆”的,而具有多年经验的公司信息化人才也非常缺乏,因为就目前的情况公司信息化还是快速发展的新事物,其他公司的经验只能给我们参考和启迪,并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与其苦苦寻觅临渊慕鱼,不如归而结网。把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把握住,让进入公司的IT技术人员在信息化应用和开发的过程中,成长为熟悉业务流程通晓业务运转的信息化人才。这不失为公司信息化合理的人才策略,也是公司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正确策略。公司信息化是应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公司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动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公司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四、 “主动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是提高公司竞争力的根本,许多大公司就是靠信息化起家,并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的。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商沃尔玛就是一个主动型信息化的典型。1969年它租用了IBM360型计算机进行货物配送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花费2400万美元发射了一颗企业自己的人造卫星,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据说,沃尔玛的电子信息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其规模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AT&T公司。沃尔玛在信息化上的巨大投入为其带来的是更大的回报。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按营业额排序)排行榜上,沃尔玛于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高居榜首。 在我国,也有许多主动型信息化的企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成功,如联想、海尔、邯钢等企业都通过信息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0年联想集团实现利润8亿多元,一半以上是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实现信息化以后。存货周转天数从72天降为22天,年降低成本1.2亿元;产品积压损失从2降到0.19,年降低成本3.62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年降低成本4700万元;坏账占总收入的比例从0.3降到0.05,年降低成本5000万元。这几项加起来,年节约费用6亿元,效益相当可观。 同样,作为经济发展生力军的中小型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立足发展,主动信息化是必由之路。 信息化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有什么帮助呢?首先,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以及与外部的沟通,通过与INTERNET相连,加强对外界信息的了解。其次,提高客户满意度,信息化使中小企业从以事务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换成为可能,信息化帮助企业建立起基于这种管理模式的新型业务系统,通过INTERNET与客户沟通更方便,企业的开放度增加,及时得到用户的反馈意见,增强企业竞争力。另外,引入企业管理系统,对物流、人力资源、商务、财务等进行管理,使公司内部管理趋于合理化,提高资金运营水平,用有限的资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使产品流通更顺利。现在是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最好的时机 棋错一着,满盘皆输,这是大家都有的体会。现在,企业的运作规律已经大大地改变了,这似乎是在信息产业成熟之后,而给其它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的转机。一个公司对信息技术认可和采纳的程度,足可以决定这个企业前途的好与坏。据有关数据表明,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推广与使用,信息产业对其它产业的贡献率是很大的,不敢想象,如果中国的信息产业和技术没有如此快的发展,我们现在会处在一个怎样的境地。翻开报纸,随处可见某公司因为采用的信息技术,而效率和效益提高了数倍之多,同时成本与功耗降低了若干。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目前是不容乐观的,但前景极为广阔,大山的背后是一片辽阔的平原。正是由于大家都处于一个从头开始的地步,所以现在是每一个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最好时机,每个企业都有先人一步的可能性,同时也有被时代远远抛开的惨痛。机会总是属于有心人的。采用信息化解决方案,将会使一个中小企业倍速成长,不至于落后于时代。想成为正规军,想使自己的发展更具能动性,询遍诸人,一个答案肯定是:请采用信息技术。 在广东省中山市有一个小型服装公司,公司的生产厂位于中山市的郊区,在中山市市区有几家销售店,老板骑着摩托就可以掌握整个买卖。后来公司大了,在广州、深圳又开了分公司,为了得到整个的信息,老板开始借助交通工具往来于各个城市之间。又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的生意做到了北京,老板开始在天上飞来飞去,通过电话、传真联系,这样一段疲于奔命之后,老板对生产和销售的管理感到非常困难,难以招架。于是,这个老板来到北大方正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寻求对自己公司的一个IT解决方案。他的要求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及时了解公司的财务、生产和销售情况,以及简单的进销存管理。 很快,一套开放的、易于管理的系统投入使用。这套系统的计算中心是运行WindowsNT的方正圆明1500服务器,位于公司的生产厂、各地的销售店与分公司的方正商祺电脑通过Modem接入位于公司总部的服务器,及时将当地的财务与进货、销售与库存情况反应到服务器上,老板就可以容易地得到想要的一切,免除了路上的奔波之苦,并且各地与老板的对话也可以通过E-Mail完成。而当老板出差在外时,则可以用方正颐和笔记本连入自己的服务器上,得到所有的数据。这套系统的造价不到10万元,也就是一辆夏利车的价格。据说,这家公司的Internet主页亦将设计完毕,老板对电子商务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信息产业中最不缺乏的是新产品与新技术,电子产品的最大话题是降价,于是在几年以前对企业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信息主流技术与产品,现在都已经频频向用户送秋波了,面向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已经极为成熟了,如PC,如网络产品,如操作系统软件,如各种层面的应用软件,性能都在以指数级的水平增长,但价格反而日趋降低。最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信息产业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国外主流技术的引进与吸收已经达到了一种新的层次,对用户的培训与技术支持、服务的实力,都足以承担起任何一个行业的需求。几年以前用户自己做系统集成、自己做二次应用开发的尴尬局面,现在已经慢慢消失了。怎样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用户的投资,让产品发挥最大的潜能,已经成为信息企业的方向。中小企业这一群体已经成为各家信息企业关注的对象,由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比较紧张,知晓信息技术的程度较低,对信息解决方案的需求是:管理简单、安全可靠、易于扩展、易于使用。而这种需求对现有技术的要求是成熟的、主流的、实用的、适用的,有一个极好的性价比。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所用的操作系统的选择无疑会是微软的NT,它有着令其它操作系统眼红的增长势头,是对Wintel平台的最好注脚。而高层物流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中国本土软件厂商的产品在性价比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小企业的路很长,而信息技术就如提速的列车,可以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竞争的砝码。五、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意义1、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但由于其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2、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费用。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相关竞争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3、提高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4、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具备大规模定制的制造能力,其结果可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5、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此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6、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完备的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和准确。另外,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7、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争,人员素质在企业竞争优势中极为重要。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使企业领导至全体员工知识水平、信息意识与信息利用能力提高,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及企业文化的环境。不管是高层领导、技术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将在信息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学习信息技术,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新知识的应用。 总之,目前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早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来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加充满活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