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高中平面向量及应用知识点与练习(共7页).doc
-
资源ID:13487997
资源大小:63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经典高中平面向量及应用知识点与练习(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考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16、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的向量单位向量:长度等于个单位的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17、向量加法运算: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三角形不等式: 运算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坐标运算:设,则18、向量减法运算: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坐标运算:设,则设、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19、向量数乘运算:实数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当时,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当时,运算律:;坐标运算:设,则20、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设,其中,则当且仅当时,向量、共线2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不共线的向量、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22、分点坐标公式:设点是线段上的一点,、的坐标分别是,当时,点的坐标是(当2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性质:设和都是非零向量,则当与同向时,;当与反向时,;或运算律:;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则若,则,或 设,则设、都是非零向量,是与的夹角,则平面向量及应用ABCD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C); (D)2、若与都是非零向量,则“”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三点,其中为常数.若,则与的夹角为( )(A) (B)或 (C) (D)或4、已知向量,则的最大值为_5、设向量,满足,若=1,则+的值是.6、设函数,其中向量,。()、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正周期;()、将函数的图像按向量平移,使平移后得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求长度最小的。【例1】出下列命题:若,则; 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是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若,则; 的充要条件是且; 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材的序号是_.【例2】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回答下列问题:(1)求; (2)求满足的实数m和n ;(3)若,求实数k;(4)设满足且,求【范例3】已知射线OA、OB的方程分别为,动点M、N分别在OA、OB上滑动,且。 (1)若,求P点的轨迹C的方程;(2)已知,请问在曲线C上是否存在动点P满足条件,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1】设向量a(sinx,cosx),b(cosx,cosx),xR,函数f(x)a·(ab).()求函数f(x)的最大值与最小正周期;()求使不等式f(x)成立的x的取值集。【考点2】已知=(x,0),=(1,y),(+)()(I) 求点(x,y)的轨迹C的方程;(II) 若直线l: y=kx+m (m0)与曲线C交于A、B两点,D(0,1),且有|AD|=|BD|,试求m的取值范围【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点,若点C满足,点C的轨迹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1)求点C的轨迹方程;(2)求证:;(3)在x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使得过点P的任意一条抛物线的弦的长度是原点到该弦中点距离的2倍,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自我提升1如图1所示,是的边上的中点,则向量( )A. B. C. D. 2已知向量,是不平行于轴的单位向量,且,则()A() B() C() D()3. 的三内角所对边的长分别为设向量,若,则角的大小为( )A. B. C. D.4已知,且关于的方程有实根,则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 )A.0, B. C. D.5若三点共线,则的值等于_.6已知向量a=(cos,sin),b=(cos,sin),且ab,那么a+b与a-b的夹角的大小是 . 7已知,与垂直,与的夹角为,且,求实数的值及与的夹角8已知定点,动点在轴上运动,过点作交轴于点,并延长到点,且()求点的轨迹;()直线与的轨迹交于两点,若,且,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高考】()求M()的轨迹C;()过点(0,3)作直线与曲线交于A,B两点,是否存在直线使OAPB为矩形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