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训练一(共8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诗词鉴赏训练一考查知识有:1、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鉴赏写法; 3、品析意境,描绘画面;例1:锦江思李新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得鱼且斫金丝鱠,醉折桃花倚钓船。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所含感情是否一样?请简要赏析。考点一:把握内容方法指导 (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如:送别诗、咏怀诗多写如何叮咛对方、歌颂对方;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等。(2)抓题目。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3)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 否则无从把握内容,更谈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4)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考点二:体会情感方法指导 (1)结合背景。把握诗歌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是诗词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二是诗人的人生经历。(2)分析诗眼。透视诗歌的情感。阅读古代诗歌,如果能抓住这些“诗眼”,也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出诗人的情感。(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感情。诗人常把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运用古籍中的趣闻轶事、寓言或有出处的诗句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描.的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果能得到一条会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斩成生鱼片,悠闲的倚靠在渔船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鱼儿上钩。2、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的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事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例2: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说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2、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阙中划线的句子。考点三:写作方法方法指导 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写作方法包括:1.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咏史抒怀等。2.描写手法:对景物、动作、心态等的描绘,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象征、衬托(正衬、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3.修辞手法:比喻、起兴、借代、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比、用典、对偶、互文、 双关、顶针、设问、反问、反复等。4.表现手法:烘托、渲染、抑扬、以小见大。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表现了、形象地写出了)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中考常考点,其作用主要有:一是提供特定的环境:二是营造氛围,起到烘托的作用;三是衬托人物的心境,表达思想感情;四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用在叙事类文章中);五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六是在一些诗歌中含有起兴的作用,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考点四:语言品味方法指导 (1)抓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等进行品味赏析。(2)结合诗句的意象,通过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进行品味赏析。(3)通过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观点或表明的志向等进行赏析。(4)通过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进行赏析。参考答案 运用典故,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后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志向一愿自 己能抗击匈奴,报效祖国。参考答案 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例3:黄鹤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呈现出的画面。6.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歌的意境进行赏析。考点五:描绘画面方法指导 (1)正确理解诗词大意,找全景物,添加修饰语,写明句意。(2)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以及关键词,展开合理地联想和想象,描写描绘不是解释说明,需要添加适当的细节描写。(3)可以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使语言更形象、生动,增添语言的描写性。,考点六:炼字/诗歌意境方法指导 (1)紧扣“诗(词)眼”。做题时要善于抓住并体会这些“诗(词)眼”,就能由点及面地去理解作者心中那丰富的意境。(2)善于联想与想象。只有发挥联想与想才能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变为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3)抓住意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4)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参考答案 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参考答案 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练习一、山水田园诗(一) 归园田居(其五)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注释 怅恨:失意的样子。策:指策村、扶杖。1. 从内容和情感上谈谈你对全诗的理解。2.试简要分析第一句中的“怅恨”之情。(二)万山潭作孟浩然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注释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又,晋杜预刻二碑记功,“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晋书.杜预传),则万山潭,即其沉碑处。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1.首句的一个“坐”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诗中的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其作用。二、爱国忧民诗(三)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国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释 江干:江边。阖棺:盖棺。和銮:天子的车驾。1. 首联和颔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2.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四)扬子江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目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注释 这里指北方。按指南录后序, 应为北方的海(渤海、黄海)。回到。南方:宋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这里的南方指南宋王朝,代表当时的国家。1.诗歌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2.诗歌最后两句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三、怀乡思友诗(五)秦淮夜泊贺铸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注 朱箔: 红色窗帘。旆:旌旗。1.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极妙,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六)除夜作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 除夜:除夕之夜。转:变得。凄然:凄掠悲伤。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 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作答。四、赠友送别诗(七)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之景,并概括诗人的情感。2.“扬子江”“杨柳春”“杨花”中同音字的重复,有什么样的效果?(八)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1.第三句中“看”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2.请赏析前两句中的“凄凄”和“袅袅”。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九)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尾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十)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释 坼(che):裂。乾坤:天地。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体现了“诗圣”杜甫怎样的情怀? 六、边塞征战诗(十一)南园十三首(其五)李 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释 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1.全诗由两个反问句构成,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十二)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参考答案(一)1.从内容上看,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从情感上看,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2.其“怅恨”,与此句中的“还”字有关,是因游兴未尽而日色将暮,不得不还;也可以与此句中的“独”字有关,是因独游而产生的孤寂之感。(二)1.首联,写诗人孟浩然恬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一字“坐”更显安闲,并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2.颈联借当地典故抒发情怀。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 也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三)1.诗人在首联通过描写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透漏出自己深深的慨叹和感伤;诗人又在诗中写到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2.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借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四)1.诗人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抒写自己心向南宋,不到南方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对祖国的坚贞和热爱。首句“几日”、“随风”、“北海游”几个字,用轻松的语气写出被元人扣押时的生活。二句“回从”、“扬子大江头”,则是一种亲切的语调。2.用了比喻和借代。将自己对南宋王朝的忠诚之心比作磁针石;以“南方”借指南宋王朝,表达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五)1.独泊孤舟,表现了作者一股淡淡的乡愁。(答到思乡、乡愁、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均可得分)2.“开”和“弄”。两个字都是动词,其中“开”字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美感,能使人想象到佳人绰约的身影、优雅的体态。“弄”字写出了吹箫女优美的姿势,让人感到箫声在风中的婉转悠扬。(六)1.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玲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子,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2.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七)1.扬子江边的渡口,杨柳依依,杨花点点。驿亭宴别之时,晚风吹来凄清的笛声。景中寄寓着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2.回环往复,音节和谐,富有音韵之美。读后既让人感到作者情感的深挚,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八)1.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欲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蒙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2.这里“凄凄”、 “袅袅” 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谅、愁苦; 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拉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九)1.示例: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或: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2.示例: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谅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十)1.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壮阔磅礴的气势,富有动感和力度。2.后两联分别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孤苦,晚境凄凉的哀叹和对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的悲伤,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十一)1.第一个问句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第二个问句说明了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身佩宝刀,奔赴沙场, 保卫家邦的复杂感情。2.前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 节奏明快,表现了诗人迫切想要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愿望;后两句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总的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十二)1.示例: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明写景物,暗写外敌入侵,战云密布。2.示例:对战争的警觉和敏感;刚毅果断的气魄;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