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共1页).doc
-
资源ID:13498480
资源大小:20.50KB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共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1. 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分子直径:10 -10米1埃。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 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3.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第二节1.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2.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关。3.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4.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5.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6.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7.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8.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9. 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可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10.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的。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即“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11.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热值。热值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用q表示,单位是J/Kg和J/m3,它的计算公式为Q=mq和Q=vq。第三节1.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2.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3.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4. 与比热容相关的计算公式:Qcmt,式中的Q是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是温度的变化量,取正值,单位是。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