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土壤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4.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的过程。6.有机质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7.同晶异质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岁替代而晶格构造保 持不变的现象。8.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9.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10.凋萎系数:是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用它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1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12.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厘摩数表示。13.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14.氧化还原电位:由于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变化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15.反硝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还原,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16.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17 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称之为土壤背景值。18 土壤环境容量: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19.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20.土壤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性状和质量变化,构成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二、填空1、土壤资源的特点有( 数量的有限性 ) 、( 质量的可变性 ) 和( 空间变异及相对固定性 )。2、岩石矿物风化类型有( 物理风化 ) 、( 化学风化 ) 和 ( 生物风化 )。 新疆以( 物理风化 ) 为主,我国南方以( 化学风化 ) 和 ( 生物风化 )为主。3、有机残体的C/N为( 25:1 ) 时,最宜于分解,大于此值时,容易出现( 微生物同化固定 ) 现象;小于此值时,容易出现( 纯矿化氮较高 ) 现象。4、砂土的容重(大 ) 于粘土的容重,总孔度(小)于粘土,密度(约等)于粘土。5、土壤结构体有( 块状结构 ) 、( 核状结构 ) 、( 柱状结构 ) 、( 片状结构 )和( 团粒结构 ) 。 其中 ( 团粒结构 )属于农业生产中优良的结构体类型。 6、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构造包括( 决定电位离子 ) 层和 (补偿离子 )层,其中( 补偿离子 ) 层又可划分为 (非活性离子补偿 )层和 ( 扩散)层。7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称为(致酸)离子,包括( H+ 、Al3+) ;第二类称为( 盐基 )离子,包括 (Na+、K+ 、 Ca2+ 、Mg2+、MH4+等) 。8、土壤中氮素的无效化过程包括(粘粒对铵的固定) 、(生物固氮) 、(氨的挥发)、(硝酸盐的淋失) 和(反硝化脱氮) 。9、土壤中无机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难溶性) 、(弱酸溶性) 和 (水溶性) 。10、土壤耕性的好坏,一般用(耕作的难易程度) 、(耕作质量的好坏) 和(易耕期的长短)三个方面来衡量。11土壤肥力按其形成分 (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按其经济效益分(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 。12影响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的因素有(温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植物残体特性)、(土壤特性 ) 。13土壤空气特点有 (二氧化碳含量高) 、 (氧气含量低) 、 (相对湿度高) 、(含还原性气体) 、 (组成和数量处于变化中) 。14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 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 ) 、( 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变化阶段 ) 和 ( 水汽扩散阶段 ) 三个阶段。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 土壤潜在肥力是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2、 层状铝硅酸盐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的胀缩性小于高岭石 。3、 如果一种土壤其表层土壤质地呈粘性,而底层土壤的质地为砂性,这种土壤既保水又 保肥,农民称为蒙金土。4、任何一种土壤,无论是由干变湿还是由湿变干,只要土壤水吸力相同,其含水量就相等。5、土壤水分饱和时,无基质势;水分不饱和时,无压力势。6、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越大,进行阳离子交换的机会越多,则有效度越小。7、在土壤阳离子代换过程中,电价数高的离子代换力强,故一价阳离子不能代换出被胶体 吸附的二价或三价的阳离。8、旱地通气条件良好,则Eh比水田要高。9、土壤含水量越大,粘着性越大。10、土壤溶液中的大多数金属元素(包括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以游离态或水化离子态存 在,毒性较大;而在中、碱性条件下易生成难溶性氢氧化物沉淀,毒性大为降低。11、砂质土壤的非活性孔隙高于粘质土壤。12、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其实都是微生物生活所必须的条件。13、容重越小,孔隙度越大,土壤通气透水性却不一定较强。14、残积体分布在山的顶部,而坡积体在山体的中部比较常见。15、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有机物含量的多少。16、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缓冲酸的能力强;盐基饱和度小的土壤,缓冲碱的能力强。17、在一定的通气条件下,土壤中的易分解的有机物愈多,耗氧也愈多,其氧化还原电位就较低。18、一般土壤质地愈粘,氧化含量越多,土壤对重金属的专性吸附作用越强,重金属的毒性越小。三、选择1、土壤中最好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 B、柱状结构 C、核状结构 D、团粒结构2、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 B) A、砂土比稀土的含水量高 B、砂土比粘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与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它因素3、土壤水运动方向 ( C) A、土水势高处向低处运动,水吸力高处流向低处 B、土水势低处向高处运动,水吸力高处流向低处 C、 土水势高处向低处运动,水吸力低处流向高处 D、 土水势低处向高处运动,水吸力低处处流向高处4、空气含量比较高的土壤 (D ) A、温度比较容易升高 B、温度比较容易降低 C、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D、比较稳定,变化慢5、一般说来粘粒矿物的吸附能力 (B ) A、比腐殖质强 B、比腐殖质弱 C、与腐殖质几乎相同 D、比原生矿物强6、极易被土壤吸附的阴离子是(A) A、磷酸根B、硝酸根C、硫酸根7、土壤中阳离子代换能力大小的顺序为( C)。 A、Na+ < K+ < NH4+ < H+ < Mg2+ < Ca2+ < Al 3+< Fe3+ B、NH4+ < Na+ < K+ < Mg2+ < Ca2+ < H+ < Al3+ < Fe3+ C、Na+ < K+ < NH4+ < Mg2+ < Ca2+ < H+ < Al3+ < Fe3+8、土壤合适的耕作时期应该在( A) A、下塑限以下B、下塑限至上塑限之间C、上塑限以上9、土壤中不同酸度的大小顺序应为(A ) A、活性酸<潜性酸 交换性酸<水解性酸 B、活性酸>潜性酸 交换性酸<水解性酸 C、活性酸<潜性酸 交换性酸>水解性酸10、石灰性土壤中磷的固定途径主要是( B) A、化学固定B、吸附固定 C、闭蓄固定11、 土壤中所有的团粒结构体都是 ( D) A、生物稳定性的 B、机械稳定性的 C、水稳定性 D、视具体情况而变化12、一般说来腐殖质的吸附能力 (A ) A、比粘土矿物强 B、比粘土矿物弱 C、与粘土矿物几乎相同 D、比原生矿物强13、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 (A ) A、温度比较容易升高 B、温度比较容易降低 C、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D、比较稳定,变化慢14、土壤饱和水的运动在(B)推动力作用下进行。 A、压力势和基质势 B、重力势和压力势 C、基质势和溶质势 D、只有基质势15、土壤中钾的无效过程主要是(A ) A、土壤固定 B、淋洗损失 C、径流损失16、土壤中毒性最小的重金属形态是(C ) A、水溶态 B、交换态 C、专性吸附态五、简答1、分析砂土与粘土的肥力特点及如何改良利用?答:(一)特点:(二)改良利用利用砂质土时要注意选择种植耐寒品种,保证水源供应,及时进行小定额灌溉,要防止漏水漏肥,采用土表覆盖以减少土表水分蒸发;因为砂性土的养分含量低,保水性差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快,保肥性弱,速效养分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对于粘质土则在耕作时注意采用深沟、密沟、高畦,或通过深耕和开深线沟破坏紧实的心土层以及采用暗管和暗沟排水等以避免或减轻涝害。因为粘质通气透水不良,热容量大,昼夜温度变幅较小。2、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什么作用?答:(一)改善土壤保肥供肥能力 (1)提供矿质养分(2)提高土壤保肥能力 (3)促进土壤养分有效性(4)提高土壤的缓冲性 (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1)改善土壤结构性。 (2)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其他土壤物理性质。 (三)改善土壤生物性质 (1)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2)促进植物生长3、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方面有什么特点及如何创造团粒结构? 答:(1)特点: 能够协调水分空气的矛盾 能够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 能够稳定土壤温度,调节水的状况 改良根系和有利于作用根系生长 (2)措施: 增施有机肥(物)料 扩种绿肥牧草,实行合理轮作 合理的灌溉 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4、分析水分对土壤热特性的影响? 答:土壤热特性感包括: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导温率 通过灌排水量来协调土壤热容量,进而调节土壤温度。5、农民有“锄头底下有火,锄头底下有水”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旱时锄地,可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所以说“有水”。涝时锄地,有利于土壤通气,提高土温,水分蒸发,所以说“有火”。 6 影响土壤交换性离子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答:1.胶体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胶体,所带的负电荷差异很大2.土壤质地:土壤质地越粘重,土壤负电荷量越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越高.3.土壤pH:随土壤pH升高,土壤可变负电荷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大7、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1. 胶体数量:质地愈粘,土壤的交换量就愈大。 2.胶体种类:腐殖质胶体具有极大的,因此腐殖质含量越高,阳离子交换量越大。 3.土壤pH值:含腐殖质多的土壤,交换量受pH影响显著, 4.陪伴离子类型8.简述土壤中氮素转化的途径?答:(一)土壤中氮素的有效化 1.有机氮的矿化(有机氮水解、氨化)2.硝化(亚硝化、硝化) (二)土壤中氮素的无效化 1粘粒对铵的固定 2.形成有机质3.氨的挥发 4.硝酸盐的淋失 5.反硝化脱氮9. 影响土壤钾含量的因素有哪些?微生物分解减少:一些微生物可以将铝硅酸盐分解,将其中的钾释放出来。如硅酸盐细菌。 矿物风化较慢:在土壤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有机或无机酸可以把含钾矿物中的钾释放出来,但是风化缓慢释放钾不多。 钾固定的机制:使钾离子被封闭在岩石里面,伊利石、拜来石、蒙脱石等减少了的释放。10. 简述土壤退化及其表现形式 因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叫做土壤退化。 形 式:(1)质量降低: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2)数量减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来稀疏的植被受破坏,土壤沙化,土壤侵蚀,土壤盐化、酸化等。11. 什么叫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有哪些类型 土壤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性状和质量变化,构成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有下列4类: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等。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为主。六、 计算题 解:(1)土壤含水量=(烘干前土样质量-烘干后土样质量)/烘干土样质量*100% 含水量=(12.54-10.86)/10.86*100%=15.47% 容重rs=G*100/V*(100+W) =138.50*100/(100*(100+15.47%))=1.38G环刀内湿样重(克); V环刀容积(Cm3); W样品含水量(%) (2)孔隙度=1-固相率=1-容重/密度=(1-1.38/2.65)*100%=47.92% 不符合农业生产需求,应该在50%56% (3)固相=1-孔隙度=容重/密度=1.38/2.65*100%=52.08% 液相=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15.47%*1.38=21.35% 气相=100%-52.08%-321.35%=26.57% 所以,固相>气相>液相 (4)贮水深度=深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20cm*10*1.38*15.47%=42.70mm (5)(26.40%-15.47%)*1.38*0.2*667=38.53 方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