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改的点滴体会--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共4页).doc
-
资源ID:13555233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数学课改的点滴体会--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学课改的点滴体会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转载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工具。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关系,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高中数学的作用,即要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不适应素质教育,2、不适应时代发展。基于此,这次课改的意图由之产生:1、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其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2、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一、通过培训学习与教学实践,对此次课改,有如下体会:(一)课改后的教材更符合事物的形成发展规律,反映了数学的发展过程。更能适合学生认知规律,使知识的传授更方便,更灵活,适应了各科知识的连贯,为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打下基础。(二)更适应了社会发展,生活中的知识含量提高,相应这个时代下的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接触面广了,认识提高了,素质也随之提高了。因此在教学中,方法、思路也应进行改革,再有老的方式,不免会不合时宜,因此,此次课改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也是一直以来存在于教学中的一个大弊端,即怎样“授之于渔”,而不“授之于鱼”的问题,能从学生自身出发,使学飞翔不仅限于只接受和模仿,而能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问题中得到启发,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真正体现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主导思想。二、此次课改新教材与以前教材比较,大约有四点区别:(一)内容难度的差别,内容少了,难度降低了,连惯性强了,这是表面的区别。(二)思维能力强了,注重了素质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降低了形式技巧的考查,这就又把能力放在了前面,如何让学生去理解,真正去理解数学,理解数学的本质,理解数学的灵魂,真正形成数学思想。(三)内容展现形式:每一节都是通过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增加了“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动手,经历不断的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活动去理解和掌握数学。(四)教学手段的改革:根据课时的安排,课堂内容增加了,这就需要高科技手段,例如“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性质”,即准确又直观形象的把内容展示出来。三、在具体的操作中,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此次教改的思想,具体环节如下:首先,通过与学生的接触,通讯这届学生成绩,再结合初中的数学教学,这届学生主要反映出两个特点:第一,基础差,知识点不牢固,适应能力不够;第二,主动性不强,没有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一种“重基础,由基础带能力”的指导思想,具体操作步骤:(一)加强集体备课,这是我校从上至下重视的教学环节这一。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再者此次课改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要备课组集思广益,共商教学。进度、深度的协调一致,以及对新旧教材有区别的地方怎样把握,这就避免个人作战,也体现了集体精神。(二)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应该说这里面包含两块内容,第一是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即知识回顾,第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节课有哪些新的知识,与上节课的联系,做到有备而来。但这些内容都是在课间完成的,时间紧,任务重。这样,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断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讲预习的重要性,加上跟踪管理,基本上能够保证预习质量。(三)课堂授课。我们的教学结构:1、复习旧知。让学生自己写出或自己说出上节课的知识点。2、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看课本自己去解决这几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去理解和记忆知识。3、归纳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知识点,回扣原问题。4、例题讲解。根据知识点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和探讨,然后老师规范思路和解题步骤。5、练习。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一般采取上黑板的方式,出现错误的地方要着重讲解。6、小结。让学生去归纳和总结。7、课下的作业和测试。作业能够反映出课堂效果,对学生来说作业能够反映出他们掌握的情况。作业选题要适中,而且题目质量要高,便于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跟踪补救,出错率高的地方,要在第二天课堂上重新讲解。对每节知识结束后做一小时的测试,题目不多,多为平时易出错的地方,及时回扣。这样,保证学生会做的题对,做错的地方不再犯错,总的来说即抓基础,抓规范,抓卷面。总之,我们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能让学生观察的、能思考的、能动手的、能归纳的、尽量让学生完成。(四)手段上。多采用形象的模型,灵活的方式,多媒体及数学工具,方式上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探究、总结等形式。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难,数学有意思,让其从知道学,到愿意学,再到如何去学,一步一步引导着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认识到理解,由理解到创新,步步提高,层层推进。四、收集外部信息,吸取兄弟学校的做法。国家关于课改的信息及有关人员的观点,对课改的讲解,介绍,这些对我们自己的教学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总之,时间会检验一切,随着教学的推进和深入,此次课改的思想会深深的印入每一个教师的脑海;尊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应用。我想此次课改会对我国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一种更科学更先进的教学理念,翻开了教育改革的又一崭新篇章。令人振奋的新教材社会的进步,信息的铺天盖地,现在的孩子们所知道的知识远胜于我们曾经与他们同龄的时代,应该说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对于知识的接受应该在总体上来说,是更容易了,而不是更难了,如果降低要求,是否又符合孩子们的实际,如果我们把大家的思维水平都拉来与较低的,人人都会的水平相齐,这未必得就丧失。对于教材的改革,我是欢迎的,必须改,对于其中新增加的内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比如平移与旋转的内容作为正式的一章,还有对称的内容的讲解,就更能让学生上升到一个更高地方来认识知识、运用知识,对于初中的概率与统计的知识与前面的教材相比,总的连贯三年的教材来看肯定是更深入、更系统的,这也是令人高兴的。在我的感觉中,知识深入一点,系统一点,透彻一点,学生相反会学得容易一点,而最终的收获会更大一点,这又会让人说,这是那里的话,简直在胡说,但有时的感觉、实践却又是这样的。有些东西,新课标确实做的不怎么好.但是话说回来,它也只是一个标准,其实更重要的是新教材的推广,新教材也只不过是一种更好用的传播媒体而已,将教师的经验,学识更好的传播给学生.所以说,我们的教师对于新课标的解读和传播是更为重要的.请品味新课标新课程改革,新标准的实施,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不是哪个人说改就改,想不改就不改的。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行为,是全社会的行为,具体说,这是政府行为,不要只给学生改,也不要只改给教师看,十三亿人,真正理解课改的人有多少?研读课标的有几人,不能只看到改革初期出现的几多不适应的现象,就一票否决,一棒子打死,请问,这九十名政协委员,你们可曾细细品味标准?如果说孩子犯错了,就说是这个孩子的责任,家长的责任呢?“教不严师之过”,师之过,又是谁之责任呢?看问题的政协委员,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课标,试问,你周围的人中,有几人知道课标的基本理念?又何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新标准的核心理念呢?这些事情需要投入的,需要人的投入,需要经济的投入更需要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关注。我想,社区宣传也应该增加一项这方面的工作,这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儿啊!做人最忌讳的是,只知道这件事不对,却不知道教人如何改正。对于农村经济落后的地区,该不该搞新课程,我一俗人之见,我们已经落后了,还要等到万事俱备时,再去借东风吗?如果说等到其他非常教育的条件成熟了再去搞,或是蜗牛般的速度前进,想一想,我们的孩子,会发达国家的孩子差多远?我个人认为,这课标是不是要改,是不是要停,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没有一天在停止反思,没有一天不在为完善课程标准而努力修订新课标?今天看了篇文章,觉得触目惊心,“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刘志华)90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从2005年秋季入学起,立即停止推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尽快修订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停用?停用以后用什么?用原来的大纲,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尽快一词的时间范畴又是指多长?现在的课程标准从实验到开始实施,用了多长的时间?有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尽快修订”以后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吗?停用-修订-实施-出现问题-再停用-再修订-再实施-呵呵,不知那些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是不是这个意思?这好象弯路走的更长了些吧?如果是真的关心,真的关注,就应该努力的去帮助新课程完善,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关注教育,关注老师,关注学生,关注新课程,当然更多的还要关心,真正意义上的关心。我们是第一线的教师,新课程离我们很近,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当然问题在哪个阶段都有,包括在原来实施大纲的时候,)原来的教材好象指向性较强,教师备课不费什么力,可是那是就知识教知识,现在对于教的“度”难把握了,是深些还是浅些?对于老师而言,空间大了,任务重了,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思考了,当然也出现了“不知所措”现象,因为原来的教材,教育观会告诉我们叫什么和怎么教,具体教到什么程度,但是现在告诉了你教什么,具体怎么教?教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却没有具体指出来,“上不封顶”嘛。习惯了跟着一个方向被牵着手走,突然放开了手,让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走,多多少少会有不习惯和不知所措的,也不由的感慨,埋怨,困惑,但是我想如果全民都来关注,新课程会走的更快更好。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