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填空)(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填空)第五章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 种,按 分为 和 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如海葵、珊瑚虫; ,如乌贼、章鱼; ,如虾、蟹;海豚( 动物)、龟( 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 。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 和 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 的作用, 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维持鱼体垂直。9、鱼鳃为 色,因为内含丰富的 ;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 ,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12、水由鱼 流入鳃,然后由 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 进入鳃丝的 毛细血管 中,而 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 的含量减少, 的含量增高。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 中生活;体表被 ;用 呼吸;通过 的摆动和 的协调作用游泳。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 无 ,食物从 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 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 动物。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 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 ,叫甲壳动物。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 和 ,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18、海马是 类,鲸、海豚、海豹是 动物,龟、海龟是 动物。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气候干燥 ,如爬行动物有 ,昆虫有 . 缺少水的浮力 具有 .,有多种运动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 和 (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 和 ,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2、蚯蚓生活 的 土壤中,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 ,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 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 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 ,刚毛的作用是 (固着;支持)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 的土壤深层。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 呼吸。7、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生活。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 ,以植物的 为食。8、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 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9、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 先溶解在体表 里,然后进入体壁的 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10、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三、陆地生活的动物-兔1、哺乳动物:具 、 (后代成活率高),体表 ,体温 等特征.如兔、大熊猫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 和 .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 3、兔:体表被毛( 作用),用 呼吸,心脏四腔, 和 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 和 ,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4、 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退比前腿 且肌肉发达)。5、兔的食性: (草)。6、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子适于 ,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 。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 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 (也用于攻击捕食)。6、 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7、 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8、兔与人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 ,但人的盲肠已退化,因为人是 的。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 等。2、世界上的鸟有 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 和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体呈 (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 ,前肢变成 胸部有高耸的 ,长骨中空(内充空气) 发达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有发达的 ,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4、 是鸟的飞行器官。 辅助肺的呼吸。 五、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1、 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 种,也是唯一会飞的 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2、昆虫身体分为 三部分,一般有 足, 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 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 构成,体表有 , 和 分节。3、昆虫的 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 作用。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 中,用 呼吸,经 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呼吸,同时用 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六、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和 和 组成。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 色)和两端较细的 ( 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 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3、骨骼肌只能收缩 骨而不能 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 ,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伸肘时则相反】5、运动系统的功能: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 作用,骨起 的作用,关节起 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 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 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 的环境。8、关节是由 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 和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 及 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 ,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 ,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9、脱臼: 从 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六、动物的行为1、 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 和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 、由体内 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 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 ,适应环境能力也就 ,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2、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3、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有蜜蜂、白蚁、猴、狒狒、象、鹿等,它们的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阿尔卑斯狒狒群体中,根据 ,排成等级次序。“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并负责指挥整个群体的行动,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护这个群体。例:白蚁群体成员与其职能:雄蚁(与 )雌蚁(专职“ ”)工蚁( )兵蚁(专司 )。4、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 等。七、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绿色光合作用将 制造成 。动物作为 ,直接或间接以 为食,通过 ,将摄取的 变为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 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 的分解,也能释放出 、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的繁衍后代;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4、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 、能量流和 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第2页共6页5、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 ”,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 ”。 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 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例:荷兰一家公司培育出一批转基因牛,这些牛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人乳铁蛋白的作用是可以抑制人胃肠道的细菌感染。它优点在于: 。6、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 和 来发明创造各种 叫做 。8、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一、细菌和真菌1. 一个 或 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叫 。细菌菌落特点:较 ,表面 或 ;真菌菌落特点:较 ,呈 、 、 ,有 等颜色2.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3.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 等。 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 ( 即营养方式为 )4. 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5. 6. 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 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 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 。7. 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 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 产生的。8. 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在 镜下才能看到,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9. 细菌特征:微小,有 、 、 等形态,无成形 。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即营养方式为 ),属 。 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 10. 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的对比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真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荚 膜鞭 毛营养方式11. 单细胞的真菌,如 。 12. 青霉: 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 状;曲霉: 色(有时也有 色等色),孢子着生在 (球状)菌丝顶端 。13. 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14. 酵母菌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 (少)15.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 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 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足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病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 导致的)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 与 共生形成地衣再如: 与 ,根瘤菌将空气中的 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与: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 和 对身体有益16.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1)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 ,它产生的 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17、食品保存。腐败原因- 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 或 其生长繁殖;常用保存方法: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斯德消毒法(依据 )肉类、鱼类罐头:罐藏法(依据 和防止于 原理)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依据 原理蘑菇:脱水法(依据 原理)咸鱼腌制法(依据 原理)腊肉:晒制与烟熏法(依据 原理)果脯、梅子:渗透保存法(依据 原理)冷冻法、 冷藏法(依据 原理)18、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 )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 )。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 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 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1、生物分类根据生物的 (包括 和 )把生物划分为 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 和 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 和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 ,如被子植物的 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3、动物根据有无 分为 和 。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 无脊椎动物学主要类群有 4、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其中 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 ,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 ,共同特征 ,亲缘关系 ;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 ,而共同特征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和 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 和 ,居世界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 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 。我国科学家 利用 与 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 。1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1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1) 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2) 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3) 环境污染(4) 外来物种的影响13、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 和 也;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 ,是 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分布在川滇黔, 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是我国特有水生哺乳动物。 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14、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 。15、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 的自然保护区( )和保护 的自然保护区( )。16、自然保护区是“ ”,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 ”,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 ”,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17、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18、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 、 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 的国家之一。实验探究探究性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会根据以下实验回答上边问题。课本4页、23页、34页、35页、39页、41页。 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提出问题: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吗?做出假设: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实验步骤:(1)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A、B;(2)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3)将一只蝗虫头浸没到A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试管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实验预期结果:试管中蝗虫死亡、A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实验结论: 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讨论: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2、设计探究实验(1415页)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 、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我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我的假设是:蚯蚓在粗糙的表面爬得快。(3)实验方案设计: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重复上述实验3-5次。(4)预测结果: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5)得出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3、菜青虫是生活在十字花科蔬菜菜叶上的一种深绿色的小肉虫,它是菜粉蝶的幼虫。(3435页) 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一般由四片花瓣组成,并且这四片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大白菜、卷心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的蔬菜。(1)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2)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培养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制取汁液:取白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榨取汁液用汁液涂滤纸:将榨取的汁液涂在滤纸上观察:用未涂汁液的滤纸作对照,观察菜青虫趋向哪里取食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5)讨论和完善计划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对菜青虫卵隔离饲养的方法:人工条件下饲养菜青虫,隔离卵并不困难。但要饲养成活,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如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充分而新鲜的食物等。其次,饲养的数量也不宜过少,否则很难说明问题。 可以选择含特殊挥发性油的植物叶片,如薄荷叶、芹菜叶等。看看菜青虫是否喜欢。叶片最好不要带毛或刺等,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等应当一样大: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滤纸的颜色要和菜叶的一样。选择一样的色彩也是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最好是事先饿饲一段时间,在菜青虫有较高食欲时做这项探究。可以将滤纸和菜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滤纸和菜叶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放开菜青虫,看看它会取食什么东西。 对照实验要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做:这样才能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7、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3940页)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 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 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4、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取一纸板,在上面设置A、B、C、D四个点,分别放上糖,辣椒酱、酸醋、面包,然后放置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3940页)(1)提出问题: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吗?(2)做出假设: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3)实验中,放置辣椒酱,酸醋的作用是:对照。(4)预期现象:蚂蚁都爬向糖和面包。(5)得出结论: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放回大自然。5、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作出假设: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提出问题: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设计实验:取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各5只。把这5种昆虫放在一个暗室内,之后用一只小手电向这个暗室发出一明一暗的闪光,过了一段时间,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 重复上述实验35次。实验现象: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实验结论: 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一般蛾类和蚊子有趋光性。6、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未完成,请你接着做它。(1)你认为他可在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环境中才能找到试验用的蚯蚓。(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对照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个实验中_土壤湿度(或水分)是变量,要控制好。(3)你作出的假设是:土壤湿度对土壤有影响(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的影响:(只写出具体操作步骤即可)准备一个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在其中一半浇适量水,然后把10只形态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间,盒子盖上盖子,几分钟后观察即可。(5)实施计划(6)得出结论: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7)表达交流实验二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一、问题: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 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哪种环境中少一些?哪种环境中根本没有? 二、探究思路:三、材料用具:每组两套装有牛奶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四、提示:1、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以免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孢子落入培养基,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或2号),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面.3、为什么要有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用 ?设置对照4、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例如,在教室或草地,林中,汽车站旁等地方,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又如,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土壤或擦取口腔内部,手心等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如果你想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只需将硬币放在细菌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接种5、应考虑好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中吗 ?要6、设计好观察记录的表格,计划好观察的时间,次数.五、作出假设:六、设计探究方案:七、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按确定的计划进行探究,注意同学间的密切配合,认真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八、讨论: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 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无菌棉棒:目的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2、提示4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接种3、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十分广泛。4、什么环境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经过严格高温灭菌的环境中。有,对照组,因为高温灭菌后一直密封5、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水、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一定的生存空间。6、培养细菌或真菌时,为什么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或牛奶?提供营养物质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