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5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共19页).doc

    • 资源ID:13636836       资源大小:23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5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共1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五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五、一 生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生药质量标准一般包括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及贮藏等项。有关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如下: (一)名称及命名依据 生药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拉丁名。命名应明确、简短、科学,不用容易误解和混同的名称。命名不应与已有的药品名称重复。 (二)来源 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矿物药包括该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产地加工。 原植(动)物需经有关单位鉴定,确定原植(动)物的科名、中文名及拉丁学名,矿物的中文名及拉丁名。药用部位是指植(动、矿)物经产地加工后药用的某一部分或全部。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是指保证药材质量的最佳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方法。 (三)性状 系指对生药的外形、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及气味等的描述,除必须鲜用的按鲜品描述外,一般以完整的干生药为主;易破碎的生药还须描述破碎部分。描述要抓住主要特征,文字要简练,术语需规范,描述应确切。生药性状特征描述详见第二章有关内容。有关性状特征的书写格式参照现版药典的类似药材进行。 (四)鉴别 包括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色谱或光谱鉴别及其它方法的鉴别。选用方法要求专属、灵敏。 1. 显微鉴别 为生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组织切片、粉末或表面制片、显微化学反应。 2. 理化鉴别 包括呈色反应、沉淀反应、荧光反应等,属功能团的鉴别反应,凡有相同功能团的成分均可能呈阳性反应,因此专属性不强,一般情况下,不宜作为质量标准中最终鉴别项目。 3. 色谱鉴别 是利用薄层色谱( TLC )、气相色谱 (GC) 或 高效 液相色谱 (HPLC) 等对生药进行真伪鉴定。具体方法参见第三章相关内容。色谱鉴别应设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对照。 TLC 法可以在一块层析板上容纳多个样品及出现多个信息(斑点、色泽、 Rf 值等),只要一些特征斑点(甚至是未知成分)具再现性,就可以作为确认依据。同时因 TLC 不需特殊的仪器,操作简便,加之近年来高效吸附剂、商品化的预制板、摄像装置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分离效果、检出灵敏度、准确性和重现性,使 TLC 法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生药理化鉴别方法。 GC 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鉴别。一般结合含量测定进行。 HPLC 法较少用于鉴别,若含量测定采用了 HPLC 法或其它方法无法鉴别时,可同时用于鉴别。 4. 光谱鉴别 在生药鉴别时,由于多数药材的提取物在 270 280nm 左右均可能有最大吸收,因而不能构成某一药材的鉴别特征,或特征性不强。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光谱直接用于鉴别的不多。如在特定的情况下,在与类似品或掺伪品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能构成鉴别特征的,也可应用。 5. 指纹图谱 生药指纹图谱系指生药经过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示该生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建立生药指纹图谱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反映生药所含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而反映生药的整体质量。指纹图谱也是国际公认的控制天然产物质量的有效方法。 生药指纹图谱必须同时具有系统性、特征性和重现性。 系统性 是指指纹图谱反映的化学成分应包括有效组分群中的主要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全部。如大黄的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则其指纹谱应尽可能多地反映蒽醌类成分。 特征性 是指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分信息(具体表现为保留时间或位移值)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这些信息的综合结果能特征地区分中药的真伪与优劣。 重现性 指在规定的方法和条件下,不同的操作者和不同的实验室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的误差应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生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制订有其具体的内容和技术要求。简述如下: ( 1 )名称、汉语拼音 按中药命名原则制定。 ( 2 )来源 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中文名、拉丁名。 ( 3 )供试品的制备 应根据生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制备。制备方法必须确保该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指纹图谱中被体现。应说明选用制备方法的依据。如供试品需要提取、纯化,应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法、纯化方法等,提取、纯化方法应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供试品中的化学成分;如供试品需要粉碎检测,应考察粉碎方法、粒度等。 ( 4 )参照物的制备 应说明参照物的选择和试验样品制备的依据。应根据供试品中所含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对照品或内标物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制备应根据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并说明制备理由。 ( 5 )检测方法 根据供试品的特点和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应说明选择检测方法的依据和该检测方法的原理,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方法学考察资料和相关图谱 ( 包括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 ) 。对于含成分类型较多的生药,如一种检测方法或一张图谱不能反映该生药的固有特性,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检测方法或一种检测方法的多种测定条件,建立多张指纹图谱。建立指纹图谱所采用的色谱柱、薄层板等必须固定厂家和型号、规格,试剂、测定条件等也必须相应固定。采用光谱法建立指纹图谱,其相应的检测条件也必须固定。 稳定性试验 主要考察供试品的稳定性。取同一供试品,分别在不同时间检测,考察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峰面积比值的一致性,确定检测时间。 精密度试验 主要考察仪器的精密度。取同一供试品,连续进样 5 次以上,考察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峰面积比值的一致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制定指纹图谱,在指纹图谱中规定共有峰面积比值的各色谱峰,其峰面积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不得大于 3 ,其它方法不得大于 5 。采用光谱方法检测的供试品,参照色谱方法进行相应考察,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不得大于 3 。 重现性试验 主要考察实验方法的重现性。取同一批号的供试品 5 份以上,按照供试品的制备和检测方法制备供试品并进行检测,考察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峰面积比值的一致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制定指纹图谱,在指纹图谱中规定共有峰面积比值的各色谱峰,其峰面积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不得大于 3 ,其它方法不得大于 5 。采用光谱方法检测的供试品,参照色谱方法进行相应考察,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不得大于 3 。 ( 6 )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指纹图谱 根据供试品的检测结果,建立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制定的指纹图谱,其指纹图谱的记录时间一般为 1 小时;采用薄层扫描法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提供从原点至溶剂前沿的图谱;采用光谱方法制定的指纹图谱,必须按各种光谱的相应规定提供全谱。对于化学成分类型复杂的样品,必要时可建立多张指纹图谱。指纹图谱的建立应根据 10 批次以上供试品的检测结果所给出的相关参数来制定。 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采用色谱方法制定指纹图谱,必须根据参照物的保留时间计算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根据 10 批次以上供试品的检测结果,标定生药的共有指纹峰。色谱法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标定指纹峰,光谱法采用波长或波数标定指纹峰。 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 以对照品作为参照物的指纹图谱,以参照物峰面积作为 1 ,计算各共有指纹峰面积与参照物峰面积的比值;以内标物作为参照物的指纹图谱,则以共有指纹峰中其中一个峰 ( 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较稳定的共有峰 ) 的峰面积作为 1 ,计算其它各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各共有指纹峰的面积比值必须相对固定。生药的供试品图谱中各共有峰面积的比值与指纹图谱各共有峰面积的比值比较,单峰面积占总峰面积大于或等于 20 的共有峰,其差值不得大于 ±20 ;单峰面积占总峰面积大于或等于 10 ,而小于 20 的共有峰,其差值不得大于 ±25 ;单峰面积占总峰面积小于 10 的共有峰,峰面积比值不作要求,但必须标定相对保留时间。未达基线分离的共有峰,应计算该组峰的总峰面积作为峰面积,同时标定该组各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应根据 10 批次以上供试品图谱中各共有指纹峰面积的比值,计算平均比值,列出各批供试品的检测数据。 非共有峰面积 计算 10 批次以上供试品图谱中非共有峰总面积及其占总峰面积的百分比,列出各批供试品的检测数据。 ( 7 ) 指纹图谱的相似性评价 指纹图谱的相似性需要应用高等数学方法建立模型计算,一般采用两种算法,一是相关系数方法,二是夹角余弦法。已经有专家研制出指纹谱相似性评价软件。 (五)检查 生药质量标准中的“检查”部分是指生药中可能掺入的一些杂质以及与生药质量有关的项目,根据品种不同或具体情况,具有不同检查内容,是保证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 有关检查项目常有: 1. 杂质 指基源与规定相符,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的药材;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2. 药用部分比例 为保证生药质量,有的生药需规定药用部位的比例。例如穿心莲中穿心莲叶不得少于 35 。 3. 灰分 灰分有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对测定生药品质,颇为重要。根据生药的具体情况,可规定其中一项或二项。易夹杂泥砂药材或对难以加工处理和炮制也不易除去泥砂的生药,应规定总灰分。同一生药来源不同,其总灰分含量也会相差悬殊。因此需多产地(或多购进地)的产品进行测定后,再订出总灰分限度。不易夹杂泥砂或未经涂抹而产品加工比较光洁的药材,可不规定总灰分检查。生理灰分高、差异大的生药,可规定酸不溶性灰分。 4. 水分 对容易吸湿发霉变质、酸败的生药一般规定水分检查。水分限度制定时应考虑南北气候、温湿度差异,以及生药包装、贮运的实际情况。 5. 酸败度 酸败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生药,在贮藏过程中,与空气、光线接触,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特异的刺激气味(俗称“哈喇味”),即产生低分子化合物醛类、酮类和游离脂肪酸,从而影响了生药的感观和内在质量。本检查系通过酸值、羰基值或过氧化值的测定,以控制含油脂种子类的酸败程度。酸败度限度制订要与种子类生药外观性状或经验鉴别结合起来,上述各值与种子泛油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的才能制定限度。 6. 重金属和有害元素 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 砷、汞、铅、镉、铜、铝等。加强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检查是保证生药安全性的措施之一。 7. 农药残留 重点检查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 加强农药残留的检查也是保证生药安全性的措施之一。 8. 其它项目 对某些药材炮制是否得当应作检查,可考虑用提取后比色法或 TLC 法检查,例如制川乌、制草乌、附子,如炮制不当,所含有毒的酯型生物碱会引起中毒,故需检查并规定限度。 有的是由于寄生于有毒植物而产生有害物质,亦须加以检查,如寄生于夹竹桃树上的桑寄生即有明显的强心苷反应,具毒性,故应检查强心苷,以控制有毒夹竹桃寄生的混入;如寄生于马桑上,应检查有毒成分印度防己毒素,以控制马桑寄生的混入。 (六)浸出物 某些生药确实无法建立含量测定项,并且证明浸出物的指标能明显区别生药的质量优劣的,可结合用药习惯、生药质地及已知化学成分类别等,选定适宜的溶剂测定其浸出物。测定其浸出物时,须具有针对性并具有控制质量的意义。 选择溶剂时,也可与 鉴别 项相结合,即采用鉴别中提取成分的溶剂。一般要用不同溶剂测试,例如某生药含水溶性及脂溶性有效成分,可用水、甲醇或乙醚作溶剂测定浸出物量,经试验比较,标准正文中可收载较为适宜的浸出物,并提供选择所用溶剂的依据。要有多产地样品实测数据来制定限量指标(以干燥品计)。 (七)含量测定 生药含有多种成分,现在普遍认为生药的临床疗效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研究选择具生理活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作为有效或指标性成分,建立含量测定项目评价生药的内在质量,是现阶段衡量其商品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及产品是否稳定较理想而有效的手段。 1. 项目选定原则 有效成分清楚的可进行针对性定量;大类成分清楚的,可对总成分如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进行测定;含挥发油成分的,可测定挥发油含量。 2. 含量测定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经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光谱法(如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如 GC 法、 HPLC 法、 TLCS 法) ( 部分内容详见第三章第一节有关内容 ) 。 3. 含量测定方法验证 详见第三章第二节有关内容。 4. 含量限(幅)度的制定 是生药含量限度规定的方式,毒剧药必须规定幅度,如中国药典( 2005 年版)规定马钱子中含士的宁为 1.20 2.20 。在保证药物成分对临床安全和疗效稳定的情况下,含量测定也可用限度表示。如中国药典( 2005 年版)规定黄连中含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少于 3.6 。 5. 含量测定项正文的书写 内容包括生药的粉碎程度、预处理、供试液制备、测定方法及含量限(幅)度的规定。先写预处理及测定方法,最后另起一行写含量限(幅)度规定。规定中提到的成分用中文名,其后加括号写明分子式。具体书写格式因测定方法不同而异,可参考中国药典( 2005 年版)的相关方法。 (八)贮藏(稳定性试验) 生药的贮藏条件是根据对其进行稳定性试验而确定的。生药稳定性试验包括初步稳定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两种。 1. 初步稳定性试验 生药在临床试验用包装或销售包装条件下,于室温下进行考核,除当月考核一次外,要求每月考核一次,不得少于三个月(也可于 37 40 和相对湿度 75% 保存,每月考核一次,连续三个月),测定各项质量指标(定性和定量),要求稳定。 2. 稳定性试验 将生药在市售包装条件下,置室温中,继初步稳定性考核后,即放置三个月再考核一次,然后每半年一次。测定各项质量指标(定性和定量),根据测定数据确定在此包装条件下的有效期。 生药的稳定性试验至少应对三批以上的样品进行考察。若用新的包装材料,应注意观察直接与生药接触的包装材料对生药稳定性的影响。五、二 生药质量标准和起草说明示例(浙贝母质量标准正文、浙贝母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新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或原质量标准的修订是按照一定的法规和技术要求,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质量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均需要提供较详细的研究资料,对标准中的各项内容加以说明,即起草说明。以下是在 2000 年版基础上修订的收载于 2005 年版中国药典浙贝母质量标准和修订起草说明示例。 一、浙贝母质量标准正文浙 贝 母 Zhebeimu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的干燥鳞茎。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 “ 大贝 ” ;小者不去芯芽,习称 “ 珠贝 ” 。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 “ 浙贝片 ” 。 【性状】 大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高 1 2cm ,直径 2 3.5cm 。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珠贝 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高 1 1.5cm ,直径 1 2.5cm 。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 2 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 2 3 枚及干缩的残茎。 浙贝片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片。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 1 2cm ,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卵形、广卵形或椭圆形,直径 6 56m ,层纹不明显。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长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气孔少见,副卫细胞 4 5 个。草酸钙结晶少见,细小,多呈颗粒状,有的呈梭形、方形或细杆状。导管多为螺纹,直径至 18m 。 ( 2 ) 取本品粉末 5g ,加浓氨试液 2ml 与三氯甲烷 20ml ,放置过夜,滤过,取滤液 8ml ,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 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贝母素甲对照品、贝母素乙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 1ml 各含 2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B )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 10 20l 、对照品溶液 10l ,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 G 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 - 甲醇 - 浓氨试液( 17: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 H 第一法)测定,不得过 18.0% 。 总灰分 不得过 6.0% (附录 K )。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 1.0% (附录 K )。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 A )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 8.0% 。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 D )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 - 水 - 二乙胺( 70:30:0.03 )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贝母素甲峰计算应不低于 2 00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贝母素甲对照品、贝母素乙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 ml 含贝母素甲 0.2 mg 、贝母素乙 0.15 mg 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 2g ,精密称定,置烧瓶中,加浓氨试液 4ml 浸润 1 小时,精密加入三氯甲烷 - 甲醇( 4:1 )的混合溶液 40ml ,称定重量,混匀,置 80 水浴中加热回流 2 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加上述混合溶液补足减失重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10ml ,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 2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10l 、 20l ,供试品溶液 5 15l ,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贝母素甲( C 27 H 45 NO 3 )和贝母素乙( C 27 H 43 NO 3 )的总量不得少于 0.08% 。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或打成碎块。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用法与用量】 4.5 9g 。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二、浙贝母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一)概述 浙贝母收载于中国药典( 2000 年版),原标准中无定量方法,根据药典会有关文件的要求,对该品种质量标准进行提高。据文献报道,浙贝母主含甾醇类生物碱:贝母素甲( peimine ,即浙贝母碱)、贝母素乙( peiminine ,即去氢浙贝母碱)、浙贝宁( zhebeinine )、浙贝酮( zhebeinone )、贝母辛( peimisine )、异浙贝母碱( isoverticine )、浙贝母碱苷( peiminoside )、浙贝宁苷( zhebeininoside )、浙贝丙素( zhebeirine )等,故选定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作为浙贝母药材含量测定的指标。另对原粉末鉴别特征及薄层鉴别方法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等检查及测定项。经四川省药品检验所复核,增修订项目方法基本可行,重现性较好。 (二)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1. 来源 根据我所对浙江磐安县等生产地调查,浙贝母加工方法近年来多采用硫磺薰,而且是多次反复薰,已与传统用贝壳粉或石灰粉撞擦不同,考虑到硫磺薰后有残留,味酸易影响药材质量,故不予收入标准,而保留传统的加工方法。 2. 性状 中国药典( 2000 年版)规定为味微苦,经实样比较,本品味苦同于湖北贝母,明显不同于川贝母之味微苦,认为改为味苦比较合适。 3. 鉴别 ( 1 )浙贝母的显微鉴别: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中已有收载淀粉粒,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淀粉粒层纹不明显,气孔及草酸钙结晶均较少见,故建议将其修改为淀粉粒层纹不明显,气孔及草酸钙结晶少见,显微特征图见图 5-1 。  淀粉粒 草酸钙结晶  导管 表皮细胞及气孔 图 5-1 粉末显微特征图 ( 2 )薄层色谱鉴别:原标准中收载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薄层色谱鉴别,在实验过程发现按原提取方法中采用苯作为提取溶剂,毒性很大,现改为三氯甲烷;另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稀释溶剂由三氯甲烷改为挥发性较差的甲醇,结果斑点清晰,见下图 5-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图 5-2 浙贝母薄层照片 1 5 、 7 11 :样品 6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对照品 4. 检查 杂质 因本品杂质较少,认为不必将其列入标准。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附录 H 第一法测定, 9 批药材测定结果见表 5-1 。根据测定结果,规定水分不得过 18.0% 。 总灰分 取本品,照附录 K 总灰分测定法测定, 9 批药材测定结果见表 5-1 ,根据测定结果,规定总灰分不得过 6.0% 。 酸不溶性灰分 取本品,照附录 K 的方法进行测定, 9 批药材测定结果见表 5-1 ,根据测定结果,规定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1.0% 。 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 A )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结果见表 5-1 ,根据测定结果,规定浸出物不得少于 8.0% 。 表 5-1 浙贝母检查项汇总表 编号 来源 水分 (%) 总灰分 (%) 酸不溶性灰分 (%) 浸出物 (%) 1 小浙贝(磐安) 13.2 3.2 0.2 11.8 2 浙贝(珠贝) 15.5 3.0 0.1 11.6 3 浙江省药检所留样 12.8 5.3 0.1 17.1 4 杭州中药饮片厂 17.4 2.6 0.2 10.2 5 浙江中药学院饮片厂 14.8 2.6 0.2 10.7 6 浙贝 ( 宁波 )1 14.0 3.2 0.2 11.6 7 浙贝(磐安立夏采收) 13.7 2.5 0.1 9.3 8 浙贝(亳州) 18.0 2.7 0.2 10.2 9 浙贝(宁波) 2 16.8 2.2 0.2 8.7 10 浙贝(天津) 15.0 / / / 11 浙贝(广州) 15.1 / / / 6. 含量测定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为本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因此两种成分紫外区吸收值很小,故现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其含量,经方法学验证,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等均符合要求。 ( 1 )仪器与试药 仪器与色谱条件(中国药科大学): HP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 Agilent G1312A 二元泵, Rheodyne7725i 手动进样阀, Chemstation6.01 色谱工作站, Agilent 数模转换器;色谱柱: Agilent Hypersil BDS-C 18 (4.0×250mm , 5m) ;流动相:乙腈 - 水 - 二乙胺( 70:30:0.03 ),流速 0.8ml/min ;检测器: Alltech 200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SD );漂移管温度: 85 ;载气流速: 2.2L/min ;气源: WYK-2 型无音无油空压机(天津市蓝珂科技实业公司)。 仪器与色谱条件(浙江省药检所): HP1100 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 G1322A 脱气机、 G1313A 自动进样仪、 G1316A 柱温箱) Agilent 35900E 数模转换器;色谱柱: Agilent ZORBAX Extend-C 18 (4.6×250mm , 5m) ;流动相:乙腈 -0.1% 二乙胺溶液( 70:30 ),流速 0.8ml/min ;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 85 ,雾化气:氮气,流速 2.2L/min 。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对照品由中国药科大学提供,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余为分析纯。 ( 2 )条件的优化 以贝母素乙为考察对象,配制一较低浓度溶液,以信噪比( S/N )为指标,对 ELSD 条件进行优化。 优化漂移管温度 固定载气流速为 2.1l/min ,对漂移管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见表 5-2 和图 5-3 。 表 5-2 漂移管温度对 S/N 的影响结果 漂移管温度( ) 80 82.5 85 90 95 S/N 5.6 7.2 7.5 6.2 5.3 优化载气流速:于最佳漂移管温度( 85 )处,对载气流速进行优化。结果见表 5-3 和图 5-4 。 表 5-3 载气流速对 S/N 的影响结果 载气流速( L/min ) 2 2.1 2.2 2.3 2.4 S/N 7.1 8.5 11.2 7.9 7.2 图 5-3 漂移管温度对 S/N 的影响曲线图 图 5-4 载气流速对 S/N 的影响曲线图 结果表明,最佳 ELSD 条件为漂移管温度 85 ,载气流速 2.2l/min ,此时可以获得最佳的信噪比。 ( 3 )提取条件的优化 以象贝( 60 目, 60 烘 2h )进行考察。 提取溶剂的选择 采用氨水浸润 1h 后,冷浸过夜,超声提取 1h 的提取方法,对乙醚、三氯甲烷、混合溶剂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和甲醇四种提取溶剂进行了比较优化。结果见表 5-4 。 表 5-4 四种提取溶剂提取浙贝母药材(象贝)效果比较 提取溶剂 贝母素甲( %? ) 贝母素乙( %? ) 乙醚 三氯甲烷 三氯甲烷 - 甲醇( 4:1 ) 甲醇 0.0384±0.0006 0.0465±0.0005 0.0622±0.0003 0.0419±0.0002 0.0344±0.0001 0.0327±0.0002 0.0489±0.0002 0.0378±0.0001 结果表明,乙醚提取杂质最少,但含量稍低;三氯甲烷 - 甲醇提取含量最高,但杂质稍多;三氯甲烷提取含量低;甲醇提取不仅含量低,而且杂质很多。因此考虑用乙醚和三氯甲烷 - 甲醇作进一步的考察。 提取方式的选择 对乙醚索氏提取,乙醚加热回流( 80 ) 4h ,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加热回流 4h 进行了考察。结果见表 5-5 。 表 5-5 不同提取方式提取效果比较 提取方式 贝母素甲( % ) 贝母素乙( % ) 乙醚索氏 乙醚回流( 4h ) 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回流( 4h ) 0.0616±0.0010 0.0505±0.0010 0.0730±0.0004 0.0532±0.0007 0.0443±0.0012 0.0613±0.0018 结果表明,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回流提取最完全。 提取时间的选择 采用三氯甲烷 - 甲醇( 4:1 )加热回流( 80 ),对提取 1h 、 2h 、 3h 、 4h 进行了考察。结果见表 5-6 。 表 5-6 不同提取时间提取效果比较 提取时间( h ) 贝母素甲( % ) 贝母素乙( % ) 1 2 3 4 0.0713±0.0002 0.0738±0.0009 0.0737±0.0011 0.0735±0.0006 0.0585±0.0002 0.0630±0.0018 0.0639±0.0009 0.0632±0.0002 结果表明, 2h 即已提取完全。 综上,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氨水浸润 1h 后,混合溶剂氯仿 - 甲醇( 4:1 )加热回流( 80 )提取 2h 。 ( 4 )不同色谱柱的考察 采用 Agilent 1100 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考察了三种不同的 C 18 柱对本品分离的影响,结果均能得到较好分离,但因流动相 pH 值较高,建议采用耐高 pH 值的色谱柱,考察结果见图 5-5 。 ( 5 ) 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制备 同正文。 ( 6 )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贝母素甲 (0.2038mg/ml) 及贝母素乙( 0.2212mg/ml )混合对照品溶液 5 、 10 、 15 、 20 、 30 m l 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见表 5-7 、 5-8 ),以进样量( m g )的对数( X )为横坐标,峰面积的对数( Y )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见图 5-6 、 5-7 ),并以最小二乘法分别计算得回归方程: Y=1.5728X 2.6517 ( r=0.9995 ), Y=1.5430X 2.6202 ( r=0.9999 ),结果显示贝母素甲进样量在 1.0190-6.1140ng 范围内,贝母素乙进样量在 1.1060-6.1140n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 5-7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贝母素甲) 进样体积( l ) 进样量 (ng) 峰面积 1 峰面积 2 平均峰面积 lg( 进样量 ) lg( 峰面积 ) 5 1.0190 456.96 444.89 450.93 0.0082 2.6541 10 2.0380 1427.02 1391.65 1409.34 0.3092 3.1490 15 3.0570 2654.25 2646.88 2650.57 0.4853 3.4233 20 4.0760 4087.71 4134.00 4110.85 0.6102 3.6139 30 6.1140 7498.31 7577.75 7538.03 0.7863 3.8773 表 5-8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贝母素乙) 进样体积( l ) 进样量 (ng) 峰面积 1 峰面积 2 平均峰面积 lg( 进样量 ) lg( 峰面积 ) 5 1.1060 464.88 505.50 485.19 0.0438 2.6859 10 2.2120 1418.57 1413.59 1416.08 0.3448 3.1511 15 3.3180 2630.38 2696.10 2663.24 0.5209 3.4254 20 4.4240 4248.14 4185.00 4216.57 0.6458 3.6250 30 6.6360 7559.32 7664.95 7612.14 0.8219 3.8815 图 5-6 贝母素甲的标准曲线图 图 5-7 贝母素乙的标准曲线图 ( 7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按以上色谱条件,重复进样 6 次,测定峰面积,结果见表 5-9 。 表 5-9 精密度试验结果 编号 供试品峰面积 平均值 RSD ( % ) 1 1503.8 2 1431.3 贝母素甲 3 1404.2 1426.7 2.9 4 1365.5 5 1420.6 6 1434.8 1 1496.8 2 1427.0 贝母素乙 3 1425.0 1429.4 2.5 4 1374.9 5 1419.7 6 1432.9 ( 8 ) 重复性试验 分别称取浙贝母药材粉末(象贝, 60 目, 60 烘 2h ) 6 份,精密称定,按正文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测定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 ),计算测定结果的 RSD 值。结果见表 5-10 。表 5-10 重复性试验结果( n=6 ) 序号 贝母素甲( % ) 贝母素乙( % ) 1 2 3 4 5 6 X±SD RSD (%) 0.0715±0.0024 0.0694±0.0009 0.0722±0.0007 0.0731±0.0022 0.0703±0.0006 0.0703±0.0011 0.0711±0.0014 1.8 0.0637±0.0008 0.0624±0.0002 0.0645±0.0006 0.0646±0.0010 0.0632±0.0004 0.0625±0.0009 0.0635±0.0009 1.4 ( 9 ) 稳定性试验 取 “ 重复性试验 ” 项下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 0 , 2 , 4 , 6 , 8 小时进样,测定其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 ),计算测定结果的 RSD 值。结果见表 5-11 。 表 5-11 稳定性试验结果 时间( h ) 贝母素甲( % ) 贝母素乙( % ) 0 2 4 6 8 X±SD RSD(%) 0.0715 0.0736 0.0724 0.0708 0.0720 0.0720±0.0010 1.3 0.0637 0.0660 0.0647 0.0651 0.0659 0.0651±0.0009 1.3 ( 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浙贝母药材粉末(象贝, 60 目, 60 烘 2h ) 1.0g ,平行 6 份,等量分别精密加入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对照品适量,按正文中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项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测定峰面积,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 5-12 。 表 5-12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n=6 ) 药材中含量 ( mg ) 加入量 ( mg ) 测得总量 ( mg ) 回收率 ( % ) # 平均回收率 ( % ) 贝母素甲 0.711 0.655 1.395 104.4 102.7 0.711 0.655 1.359

    注意事项

    本文(第5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共19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