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人教部编版(共35张PPT).ppt
-
资源ID:13649944
资源大小:501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人教部编版(共35张PPT).ppt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臧克家认读课文中注音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2通读诗歌,理解内容,把握蕴含其中的情感。3了解并学习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其好处。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臧克家(19052004),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爱国主义诗人。 多音字场chn chn (下场)(一场球赛)(下场)(一场球赛)chnchn (场屋)(一场大战)(场屋)(一场大战) “ “场场”在表示在表示“进行活动的地方进行活动的地方”“”“事情发生事情发生的地点的地点”“”“舞台舞台”“”“表演或比赛的开场表演或比赛的开场”等意思时,等意思时,读读chn;chn;在表示在表示“平坦的空地,多用来翻晒粮食、碾平坦的空地,多用来翻晒粮食、碾轧谷物轧谷物”“”“集市集市”时,读时,读chnchn。另外,两个读音都。另外,两个读音都可以作量词可以作量词: :读读chngchng时,用于有场次或有场地的文体时,用于有场次或有场地的文体活动,如活动,如“一场演出一场演出”; ;读读chnchn时,用于事情的经过,时,用于事情的经过,如如“一场大雨一场大雨”。词语学习词语学习牛马:牛马:比喻为生活所迫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文中指默默奉献、勤勤恳恳的人。造句:造句:他清正廉洁,甘作人民的牛马,真是让人敬佩!词语理解词语理解不朽不朽: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造句:造句: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抬举:抬举: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造句:造句:他年纪轻轻,还需要进步,您别太抬举他了。情愿(宁愿) 永远(永恒)伟大(崇高) 下场(结局)抬举(抬爱) 近义词 反义词情愿(勉强) 伟大(渺小)俯下(仰起) 抬举(贬低)永远(短暂) 词语辨析情愿 宁愿 相同点:两个词“认为符合自己心愿而统一做某件事”的意思。 不同点:“情愿”侧重于经过一番思考,从心里愿意做某事,而且一点儿也不勉强。 “宁愿”侧重于在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择取此舍彼。 运用示例: 1.看他一副不( )出门的样子,我只好独自离开了。 2.奶奶( )自己饿着,也要把馒头留给小孙子。情愿宁愿 在朗读本课时,结合课本注音和工具书,读准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朗读指导朗读指导 (1)这首诗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 第二部分(24):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截然不同的态度,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与骄横,热情赞颂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57):写人民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2)全诗的三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3)第14节中都写到了“有的人”,具体指哪两种人? 每节诗前两句中的“有的人”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心目中是“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中的“有的人”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水远活在人民心中,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1. 1.学习第1 1节,思考问题。 (1)这一节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句中的两个“活”和“死”字?课文解读课文解读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第一句中的“活”指的是躯壳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 第二句中的“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 第三句中的“活”指精神长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第四句中的“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前两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两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水驻人间。 这是全诗提纲掣领的一节,抓住它品读全文,就会事半功倍。 (2)怎样理解这一节诗? 2.学习第24节,思考问题。(1)这三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2节写两种人的不同言行。 第3节写两种人的不同追求。 第4节写两种人的不同境界。(2)怎样理解第2节的内容?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啊,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来形容,“俯下身子”把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表达得异常充分,刻画了鲁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3)第3节中的“不朽”为什么要加引号?应当如何理解? “不朽”一词加上引号,起到强烈的讽刺效果。作者讥讽了反动统治者为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妄图流芳百世的丑陋行径。 (4)“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这句提炼于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的题辞,比喻鲁迅先生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 (5)第4节表现了哪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 反动统治者一切为了自己,侵害人民的利益,欺压、迫害人民;而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时刻都在捍卫人民的利益,他们活着的目的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 3. 3.学习第5 57 7节,思考问题。 (1)这三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5节写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和做法。 第6节写人生目标不同的两种人的不同结果。 第7节写社会作用不同的两种人的不同结果。 (2)第5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第二句中的“摔垮”一词? 运用了对比手法。“摔垮”指人民要推翻反动统治,打倒反动派。作者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摔垮”与第四句中的“记住”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和对革命者的无比爱戴。(3)怎样理解第6节的内容? 这一节照应第3节。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早已臭名昭著。 “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们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 “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和爱戴的深厚感情。 “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的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 (4)第7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很高,很高”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示强调。这一节照应第4节,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拜、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巧妙运用对比,突出主题巧妙运用对比,突出主题 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形象特点,表现主题。写法借鉴写法借鉴 如本诗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就运用对比的写法,使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达到了突出主题的目的。 对比通常可以分为不同人物对比、不同事件对比、同意人物的外表与内心对比、同一事件的前后情况对比等类型。要注意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1)衬托有主谓之分,陪衬事物时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目的在于突出陪衬事物;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时平行的并列关系,没有主宾之分。 (2)衬托必须举出两个事物,随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诗文朗诵自 嘲鲁 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这首抒情诗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居人民头上的人,则予以无情的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结构图示结构图示有的人生与死的评价对人民的态度甘于奉献鞠躬尽瘁虽死犹生精神长存人民的态度有的人活着行尸走肉有的人死了虽死犹生骑在头上当牛作马刻入石头愿作野草只为自己甘为他人把他摔垮永远记住烂得更早野草青青看到下场举得高高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