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共5页).docx
-
资源ID:13654807
资源大小:15.7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外科-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共5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一、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精浊病(TCD编码:BWN0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ICD编码:N41.1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2)西医诊断:参考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试行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2006年)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常见证候: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肾阳不足证湿热瘀阻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7年)、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试行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2006年)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时间4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3.以下任一情况下不进入本路径:(1)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有继发的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损害者。 (2)合并尿路感染、特异性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膀胱肿瘤、神经原性膀胱、尿路畸形或狭窄病变者。(3)患有精神病、严重神经症患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前列腺常规;(2)前列腺液培养;(3)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4)尿三杯检查;(5)肛诊;(6)超声波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常规、尿流率、尿动力学、膀胱镜、尿道镜、CT、MRI等。(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湿热下注证:清热化湿。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肝气郁结证:疏肝理气。肾阳不足证:温肾壮阳。湿热瘀阻证:清热化瘀。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2.外治法(1)中药熏洗、坐浴。(2)中药保留灌肠。(3)中药离子导入。(4)栓剂塞肛。3.针灸治疗:包括体针、灸疗、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磁疗等。4.推拿治疗。5.脐部敷贴。6.热疗。7.前列腺按摩。8.健康教育:忌酒、辛辣等刺激性食品。9.心理和行为辅导。(九)完成路径标准:临床主要症状疼痛不适、尿频尿急、排尿不尽等症状基本缓解。(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治疗,退出本路径。2.症状加重,退出本路径。3.患者出现明显抑郁和焦虑症状,须接受抗抑郁和抗焦虑治疗,退出本路径。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专心-专注-专业二、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TCD编码:BWN070、ICD编码:N41.10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标准治疗时间:42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时间 年 月 日(第17天) 年 月 日(第821天) 年 月 日(第2235天) 年 月 日(第3642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进行相关检查完成诊断中医辨证确定治疗方案完成门诊病历与患者沟通交流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进行相关检查注意证候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完成复诊记录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进行相关检查注意证候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完成复诊记录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制定随访计划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