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卫生微生物学各章节复习总结(共25页).doc

    • 资源ID:13657924       资源大小:141.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卫生微生物学各章节复习总结(共2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卫生微生物:研究微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方略的科学。微生物所在的环境包括大气、土壤、水、光照、生物及非生物物质等有机和无机环境。为什么要研究非致病微生物§ 非致病微生物是地球上微生物的主要组成(致病微生物只占总量的0.01%)。两者一般同时存在,要研究致病微生物必须考虑它与非致病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非致病微生物可演变成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也可演变成非致病微生物;§ 非致病微生物常用作致病微生物的指示代表;§ 非致病微生物很多具有降解有害物质的作用,可用作净化环境;§ 非致病微生物是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卫生微生物研究内容与意义: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消长规律 阐明环境因素在微生物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研究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研究和制订卫生微生物标准,为卫生微生物监督工作提供依据 研究利用微生物解决卫生学问题(用于检测污染和防治污染)卫生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的区别:卫生微生物医学微生物研究对象致病微生物,非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研究内容微生物与其生境之间的关系 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的作用(感染,免疫等) 研究范围群体个体研究目的预防,扬利避害寻找病因,治疗检验方法定性、定量、分型定性 第二章 微生物生态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所在环境和群落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生态特征:水的生境特征Ø 是良好的溶剂Ø 营养丰富Ø 生物生境复杂水微生物生态特征 Ø 多数为革兰阴性菌Ø 常具有鞭毛、纤毛等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征Ø 具有附着生长及相互聚合的特性最小因子定律:基本核心是:任何生物的生物量决定于所存在环境中该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浓度营养。也称为限制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每种生物生长繁殖只能耐受一定范围的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均可影响微生物的存亡。生物对生态因子所能耐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叫耐受限度综合作用定律 :由Odum将谢氏耐受定律与利比西的限制因子定律结合起来的产物。此定律的含义是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取决于综合环境。变异性:微生物因生殖率大和世代时间短,一方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大的群体,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较多的突变体,有利于适应变化剧烈的新环境,抵抗恶劣的环境。选择性: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物种在不断地发生变异,在变异的物种中仅是那些能适应环境条件者才能获得生存和繁殖,即适者生存。人工选择即按照人类的意愿使生物发生某些对人类有益的变异,并将这种变异保留,遗传给后代。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能适应在一定时间内的环境波动或剧变以保证其本身生活和生存的能力。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大致有八种方式1.互生关系 (1)偏利共生(2)互利共生(3)互惠共生2.寄生关系3.拮抗关系4.捕食关系5.竞争关系6.种间共处种间共处:指两种生物同时生存于同一栖息场所内,但互不影响,不发生生态关系(至少没有直接的生态关系)。光合色素蓝细菌与其他水生细菌偏利共生:指两种种群共同存在于一个生境中,其中一个获益,而另一个不受影响。兼性与专性厌氧菌互利共生:生活在同一生境的两种微生物互换产物,相互依赖,共同有利,在生理上形成一个整体。海藻与表面之附着菌;海藻供氧和有机物,菌供维生素和CO2。互惠共生:两个种群的共同生存可以互相受益,但不是一种固定的关系,解除关系后双方都能独立存在。溶源性噬菌体与白喉杆菌,后者只有在溶源状态产毒 竞争:两个种群共同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因需要相同的生长因子或其他环境条件而发生的争夺现象。小核草履虫与大核草履虫拮抗:一种微生物产生某种物质干扰其他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称偏害共栖。真菌产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捕食:一种种群被另一种种群吞食。原虫吞噬细菌寄生:一种生物侵入到另一种生物体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生长,使后者遭受损害。噬菌体与宿主细菌第三章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环境中常见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耶尔森菌属。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环境中常见酵母菌代表属*:酵母、假丝酵母、红酵母等。环境中常见霉菌代表属*:曲霉、青霉、镰刀霉、毛霉、根霉、木霉等。藻类 :形态与生理特征,环境中常见的藻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空气中病毒、水中病毒、土壤中病毒、食品中病毒。第四章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样品采集原则:注意采样的代表性,采样的注意事项。注意采样的代表性:以卫生质量评估为目的的样品采集,影响采样代表性的因素包括采样量、采样部位、采样时间、采样的随机性和均匀性,以及按批号抽样。同时还应考虑原料情况(来源、种类、地区、季节等)、加工方法、运输、保藏条件、销售中的各个环节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认识水平等对样品可能的影响。以病原学诊断和传染源追踪为目的的样品采集,根据疾病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指导采集正确的标本。标本类型包括:呕吐物、排泄物或相应的拭子,血液,相应的组织器官(死亡病例),食品、食品原料及生产环节取样,水等环境样品。 采样的注意事项:1 避免采样时外界微生物对样品的新污染 所有采样用具、容器需严格灭菌,并以无菌操作采样。2 避免采样时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和引入新的抑菌物质 如容器是否有消毒剂的残留或使用刚烧灼未冷却的采样工具。3 保护目的的微生物 可使用正确的采样液和注意加入中和剂(中和样品中残存的抑菌物质)。4 样品的详细标记 包括样品名称、编号、采样时间、采样量、采样者、检测项目等,以防错乱。样品的运送原则:1 尽快送检 2 注意保护待检微生物 3 根据生物安全规定,妥善包装待运输的标本 4 进行完善的样品交接。实验室检测原则 1 具有相应的实验室硬件设施 2 具有合格的人员和采用标准或公认的方法 3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4 根据卫生检验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菌落总数的定义及意义:是指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容积、表面积或体积内,所含有的能在某种培养基上经一定条件、一定时间培养后长出的菌落数量。意义:用于判定检样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也是某些样品的卫生限量标准。大肠菌群的定义及意义:是一群能在3537度、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的无芽胞杆菌。意义: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作常规检测的卫生指示菌,而耐热大肠菌群的菌绝大多数均为埃希菌属的成员,更能表示样品被粪便污染的情况。粪链球菌:可用粪大肠菌群与粪链球菌的比值作为判断粪便污染的来源。产气荚膜梭菌:在样品中被大量检出而大肠菌群数量很少时,则表示样品过去曾受过分辨污染,既陈旧性污染,因此常被作为水或土壤卫生细菌学检验中的指标菌。为什么常常通过检测指示微生物反映样品卫生安全性? 致病微生物种类多,检测方法各异,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作出评价时,不可能分别检测各种微生物 ; 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少,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者受到检测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需时长,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用高,而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其他指示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破伤风梭菌。不得检出。肠道病毒的指标微生物 1)大肠杆菌噬菌体f2(coli phage) 2)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 virus)减毒疫苗株I 选择指示微生物的总原则 数量大易于检出 检验方法简单、经济、方便 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数量变化能反映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 样品处理:1 混匀样品 2 样品浓缩:沉淀法,过滤法,吸附法,免疫磁珠法。损伤菌的复苏选择性增菌与分离: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例,耐盐性差异。 定量计数方法:1倾注平板计数法 :关键:10倍梯度准确稀释待测样品,准确将稀释物加入平板,倾注适当种类和温度的培养基,以及规定的培养时间。 2表面涂布计数法:是将0.1ml不同稀释度样品,分别接种于培养基表面,立即用L型玻棒或金属丝做成的三角形推棒推布样品,直至平板表面无明显的液体后,放入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优缺点:1 可使用不透明培养基对细菌计数。 2 计数的菌落需再进行证实试验的,应使用表面涂布法,便于挑取菌落。 3 可避免因倾注融化的热琼脂对待检菌的损伤。 3MPN法:即最可能数法4其它方法:包括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比浊计数法、微菌落快速计数法、生化方法间接推算微生物量,以及半定量法分型鉴定的方法 噬菌体分型 细菌素分型 耐药谱分型 血清学分型 质粒图谱分型 其他方法 :微生物鉴定系统 免疫 核酸杂交 PCR G+C含量 基因芯片 蛋白质芯片  标准平板计数法表面涂布法不透明培养基-+菌落生长处琼脂表面+琼脂内琼脂表面加样量1ml0.1ml样分散方式混匀涂布第五章,卫生消毒消毒的概念: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的概念: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要求: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即灭菌保证水平SAL通常表示为10-n,一般SAL为10-6,即在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有一件物品仍存在活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术语:医院消毒:指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物体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疫源地消毒: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随时消毒:指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预防性消毒:指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工业消毒、灭菌:指在工业生产中防止产品染菌所进行的消毒。物理消毒及灭菌方法:热力 热力灭菌是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 1. 湿热灭菌法 2.干热灭菌法紫外线 主要是作用于DNA 优点:操作方便,杀菌谱广。缺点:穿透力差,反射率低,阴影效应,影响因素多。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直接或间接破坏微生物的核酸、蛋白质和酶系统从而对微生物产生致死效果过滤除菌 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以及空气的除菌。微波等离子体冷杀菌技术等化学消毒及灭菌法: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耐受力1. 微生物对化学因子的抗力分级:1.朊病毒(克雅氏病病原体) 2.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 3.分枝杆菌(结核杆菌) 4.无脂病毒或小型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5.真菌(发癣菌属) 6.细菌繁殖体 (绿脓杆菌、金葡菌) 7.含脂病毒或中型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按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分为三级: 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所有种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消毒要求的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大多数种类的病毒与真菌(不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消毒要求的消毒剂,如乙醇等。 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大多数细菌与一些种类的病毒和真菌(不包括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达到消毒要求的消毒剂,如氯己定、苯扎溴铵等。常用液体消毒剂及其作用机制1. 含氯消毒剂类 5. 含碘类2. 过氧化物类 6. 季铵盐类3. 醛类 7. 酚类 4. 醇类 8. 其他类液体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理想的化学消毒剂l 广谱、高效、快速l 对物品无损害或损害小l 无色、无味、无毒l 稳定、易贮存l 有机物对其无影响l 消毒效果容易监测l 使用方便,便宜气体消毒剂l 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l 穿透力强臭氧消毒剂应用剂量的确定v 只有使用规定剂量的消毒剂才能达到预期杀菌效果v 剂量包括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两者缺一不可第六章 生物危害与生物损害的防护生物危害的后果及影响:1 心理恐慌 2 危机生存,社会崩溃 3 军队严重减员,战斗力锐减 4 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5 促进国际合作,共御生物危害。生物战剂:致病微生物中烈性传播、产生强毒素和毒力因子等对人或动物造成生物危害,有强而迅速的致病性和致死性。鼠疫,霍乱,伤寒,炭疽等分类:物理化学生物防护,预防为主,防毒面具,橡胶防护服,三防工事,免疫防护,军事训练等。生物危害广义:有害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对人、环境、生态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狭义:致病微生物中烈性传播、产强毒素和毒力因子等对人或/和动物造成生物危害。生物危害的后果:心理恐慌;危及生存,社会崩溃;军队减员,战斗力下降生物战:以生物武器使用生物武器伤害对方人员、动植物造成大面积杀伤的一种战争手段。 生物武器:装填有生物战剂的各种施放装置。生物战剂:在军事行动中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生物战剂的类型:致死性与失能型生物战剂;传染性与非传染性生物战剂;长潜伏期与短潜伏期生物战剂生物战剂的特点:有繁殖能力;有传染性;防治困难;稳定性较差生物战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的异常性;袭击证据的相关性;流行的爆发性;伤害的大面积效应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原则:预防为主;群众性预防作为主,专业技术保证;综合防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第七章 水微生物水生境特征:体积庞大、有流动性、有自净能力稳定主要影响因素:温度、静水压、光照、溶解氧、PH、离子浓度、化学物质和营养物质pH:a水中微生物适宜范围是pH6.58.5,这与一般自然水的pH值范围相适应;b海水的pH7.58.5,海水中多数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7.27.6 静水压:a水深每增加10米,静水压就增加一个大气压,90%的海水静水压大于100个大气压;b不同微生物对静水压的耐受力不同,在水中的分布不同水中细菌总特点有鞭毛,能运动,聚集性,粘附性,营养要求低,多为革兰阴性(原因-阴性菌外膜比阳性菌更能适应营养成分稀薄的水环境,使细菌本身重要水解酶被保留在胞质中,不致被分泌和丢失到水环境中,并且能从水中吸收重要营养物质。另外外膜的脂多糖(LPS)还可阻止某些有毒分子如脂肪酸和抗菌素)来源固有微生物/外来微生物(下雨,自然沉降,生活,农业,工业,医院污水,灌溉,雨水冲刷)种类细菌、真菌、病毒、藻类和原生动物分布不均匀;与水量、水体类型、层次、污染状况、季节等各种因素影响有关;垂直分布淡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1.大气水:大气水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空气中尘埃所携带的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等。种类和分布与局部地区的气象环境、大气污染状况有关2.地面水: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水中黄杆菌科及无色杆菌属比例越来越少,假单胞菌科、芽孢杆菌科和肠杆菌科逐渐增加。河水中还可分离出弧菌、螺菌、硫细菌、微球菌、八叠球菌、诺卡菌、链球菌和螺旋体等。污水中尚可分离出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杆菌、阴沟杆菌、大肠埃希菌、粪链球菌、病毒及噬菌体等微生物。地面水中细菌的组成比地下水更具多样性,其组成主要取决于水中营养物质的供给状况。3.地下水:由于土壤过滤,营养成分和氧相对较少,细菌也比地面水少,主要为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海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海水占地面总水量97%,海洋中盐含量高、渗透压大、温度低,静水力很高(特点菌体小,革兰阴性菌多,大多具鞭毛,多兼性厌氧菌,蛋白质分解能力强,糖分解能力低;具嗜盐性,无盐不长,少数能在淡水中生长;大部分具嗜低温性, 1225生长较好, 30时很少能够生长;营养要求低;多形性;发光性)常见的海水细菌种类:假单胞菌属、弧菌属、螺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富营养化:水体内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增加导致浮游生物异常增殖,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严重时还伴有鱼类和高等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过程水华淡水藻类,赤潮海水浮游生物水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 :引起介水传染病,污染食品引起感染,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 :首先检测卫生指标菌,必要时才对各种致病菌进行检测。 (一)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条件 1.污染的水中有致病菌存在时,指示菌亦应存在;2.不存在于未污染水中;3.指示菌在数量上应大于致病菌数量;4.在水中生存寿命要比致病菌长,并对消毒剂有相同的抵抗力;5.指示菌的密度应与污染程度有一定的相关;6.作为微生物学标准,应适用于各种水源;7.指示菌的特性应是稳定的,在水中不能繁殖; 8.检测方法简单、能定量、准确性高、需时短。(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细菌学指标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将1ml水样接种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1824h后,生长出细菌菌落总数。可判断水质污染程度,但不能说明污染来源2.大肠菌群: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能在37培养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粪便污染指示菌)大肠菌群数 :1L水中所含大肠菌群数,表示水被粪便污染程度,间接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可能性3.粪大肠菌群:在44.5°C仍能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 group) 或粪大肠菌群(faecal coliform Fc)表示近期污染,且来源于温血动物肠道。将能在37°C生长的称为总大肠菌群4.肠球菌/粪链球菌:是肠道中常住的菌种之一,因此其存在可提示有粪便污染。 粪链球菌在人及各种动物粪便中的含量不同,在人类少于粪大肠菌群,而动物则多于粪大肠菌群。因此判别水污染的来源时可参考粪大肠菌群/粪链球菌群(FC/FS)比值来评价。5.产气荚膜梭菌:能形成芽孢,外环境存活时间长;检出提示远期污染饮用水卫生细菌学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0毫升水中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不得检出;细菌菌落数不得超过100cfu/ml水中病毒的种类及分布 水中病毒的种类较多,目前已发现水中有100多种病毒,含病毒的粪便污染水源导致病毒的播散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诺瓦克病毒、轮状病毒、呼肠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人巨细胞病毒等。水中病毒分布很广,自然水中几乎都有病毒存在。病毒在底泥中比在水中数量更多。肠道病毒特点排毒量大,时间长,存活时间久,抵抗力强,儿童易感染,剂量较低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为主,常发于幼托机构,呈流行趋势,粪口途径、经水传播、呼吸道;手掌、脚掌,有时臀部皮疹或水泡水中病毒的传播方式人和动物排泄物饮用水、水产品、娱乐用水、污水灌溉、其他(气溶胶)人和动物影响水中病毒存活的因素 温度;光照;pH;凝聚和吸附 ;细菌、原虫、藻类;海洋生物;无机离子;甘油;季节水中病毒的检验及卫生标准1. 水中病毒的指标:a水体的细菌学指示菌不能完全代表病毒的检测(抵抗力、繁殖)b目前还没有合适指标来指示病毒污染c大肠杆菌噬菌体(繁殖)仅可作为对水消毒类实验的指示病毒2.水中病毒的检验 检测水中病毒的方法包括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各种PCR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核酸杂交技术等。在进行水中病毒的检测时,必须将水样浓缩,必要是需一定程度的纯化。水中病毒的浓缩是检测水中病毒成败的关键性步骤。浓缩的方法:a吸附洗脱法:膜吸附法、Al(OH)3吸附法、玻璃粉吸附法、石英粉吸附法;b沉淀法:NaCl-AlCl3·6H2O沉淀法;c基于病毒本身物理特征的方法:超速离心法、透析法、电渗析法;d免疫捕获法;e电阻拦法3.水中病毒的卫生标准:尚无统一标准;在1001000L水样中应尽可能地不含有肠道病毒 水微生物污染的预防 水体自净:指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无人为处理的条件下,借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得到净化的过程。在自净过程中包括稀释、沉降、扩散等物理作用,氧化、还原、分解、凝聚等化学作用以及生物学作用。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有机、无机物组成的絮凝体(小泥粒),在氧化分解有机物中起主要作用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条件 1.污染的水中有致病菌存在时,指示菌亦应存在;2.不存在于未污染水中;3.指示菌在数量上应大于致病菌数量;4.在水中生存寿命要比致病菌长,并对消毒剂有相同的抵抗力;5.指示菌的密度应与污染程度有一定的相关;6.作为微生物学标准,应适用于各种水源;7.指示菌的特性应是稳定的,在水中不能繁殖; 8.检测方法简单、能定量、准确性高、需时短。生活饮用水卫生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l 是将1ml水样接种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1824h后,生长出的细菌菌落总数。l 可用于判断水质污染的程度l 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大肠菌群(coliform): 大肠菌群数: 1L(100ml)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数Ø 表示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并间接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粪大肠菌群:将能在37°C生长的称为总大肠菌群在44.5°C仍能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 group) 或粪大肠菌群(faecal coliform Fc)表示近期污染,且来源于温血动物肠道主要成员 埃希菌属菌 粪链球菌(faecal streptococci)也称为粪肠球菌是肠道中常住的菌种之一,因此其存在可提示有粪便污染。 饮用水卫生细菌学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规定: 在100毫升水中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细菌菌落数不得超过100cfu/ml饮水传播的病毒多是肠道病毒水中病毒的传播方式排泄物-饮用水 水产品 娱乐用水 污水灌溉 其他(气溶胶)-人或动物影响水中病毒存活的因素 温度 光照 pH 凝聚和吸附 细菌、原虫、藻类海洋生物 无机离子 甘油水中病毒的指标 水体的细菌学指示菌不能完全代表病毒的检测(抵抗力、繁殖) 目前还没有合适指标来指示病毒污染 大肠杆菌噬菌体(繁殖) 仅可作为对水消毒类实验的指示病毒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族和菌属菌族 菌属(菌种数) 代表种埃希菌族 埃希菌属 大肠杆菌 志贺菌属 痢疾志贺菌沙门菌族 沙门菌属 伤寒沙门菌 枸橼酸菌属 佛劳第枸橼酸菌克雷伯菌族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氏菌 肠杆菌属 产气肠杆菌 哈夫尼亚菌属 蜂窝哈夫尼亚菌 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变形杆菌族 变形杆菌属 普通变形杆菌 摩根菌属 摩氏摩根菌属 普罗威登斯菌属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耶尔森菌族 耶尔森菌属 鼠疫耶尔菌欧文菌族本 欧文菌属 草原居民欧文菌污水处理常用三级处理法一级处理是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级处理是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水中病毒的消除:物理方法如采用加温、沉淀、沉降、吸附、混凝过滤等除去病毒;化学方法如采用高PH、化学消毒剂灭活病毒,生物学方法是利用水中生物的直接吞食或产生灭活病毒的物质或改变水中pH而使病毒灭活。医院污水处理 :我国对医院污水处理常采用化学消毒法,最普遍的是使用液氯、次氯酸钠,部分也用臭氧 水中常见病原体沙门菌属Salmonella是一群符合肠杆菌科定义并与其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需氧、无芽孢杆菌。菌种繁多,血清型2500,我国 200。多数对动物致病。少数对人类致病。有些对人和动物均致病防治原则致病菌预防的三大原则:消灭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病人并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氯霉素),查出带菌者,对感染动物进行处理;加强粪便、水源和食品卫生管理;疫苗志贺菌属 Shigella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当前细菌性疾痢仍然在世界很多国家流行代表细菌痢疾杆菌;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我国常见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来源仅为人,经粪口途径致病性急性慢性细菌性痢疾-脓血粘液便传染性强,高热大肠埃希菌肠道正常菌群,多数不致病,为G-短小杆菌,多数有周身鞭毛、普通菌毛和性菌毛。EMB平板-紫黑色有金属光泽;SS平板-红色菌落,个体比志贺大;具有菌体,荚膜,鞭毛抗原,是血清学分型依据霍乱菌经水,粪口途径传播,怕热,不耐酸,鱼虾,贝类常见致病霍乱弧菌突破胃酸屏障,进入小肠;穿过肠黏膜的黏液层;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下大量繁殖,并产生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表现起病急;剧烈上吐下泻(米泔样腹泻物);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低容量性休克及心力不齐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防治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治疗无症状携带者;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三管(水源、粪便、食物)一灭(灭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易感者免疫力;治疗霍乱的关键-及时补液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emolyticus)存在于近海海水、海底沉积物和海产品中,是沿海地区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特点嗜盐、畏酸、怕热、耐低温高渗,无盐不长,36%NaCl生长迅速;0.5%或8% 停止生长;海水中能存活47日以上,淡水中生存12日;对酸敏感,在1%醋酸中或50%的食醋中1分钟死亡;不耐热,56、5分钟即可杀死,90、1分钟灭活;对低温及高浓度氯化钠抵抗力甚强 ;夏秋季沿海地区引起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少量带菌食物,适宜温度34小时,细菌可急增至中毒数量;进食肉类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污染所引起致病力与其溶血能力平行,致病性菌株能溶解人及家兔红细胞(高盐),称为“神奈川”试验阳性。血平板上可见溶血环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10小时左右,一般840小时,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阵发性剧烈腹痛、频繁腹泻、洗肉水样或带粘液便,无里急后重,每日56次,体温39空肠弯曲菌在42生长;传染源:病人/带菌者/动物;密切接触、粪口传播;引发婴幼儿急性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嗜冷性,主要宿主-猪,其污染情况不能用大肠菌群数推断气单胞菌低热或不发热腹泻呈水样稀便,有腹痛而无里急后重,个别类似霍乱,外创感染邻单胞菌属只有一个种-类志贺邻单胞菌,常见于助产分娩婴儿,病死率高达70钩端螺旋体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鼠类和猪;传播途径:疫水传播,接触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对同型钩体有免疫力,型间无交叉免疫,故可再次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阿米巴痢疾;在肠壁、肝、肺、脑、泌尿生殖道和其他部位形成溃疡或脓肿污水处理常用三级处理法一级处理是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级处理是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有机、无机物组成的絮凝体(小泥粒),在氧化分解有机物中起主要作用主体:菌胶团优势菌:有荚膜的生枝动胶菌活性污泥的功能 吸附絮凝沉淀分解医院污水处理 我国对医院污水处理常采用化学消毒法,最普遍的是使用液氯、次氯酸钠,部分也用臭氧 第八章 土壤微生物土壤生境特征1. 营养物质:土壤是由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生物学作用而形成的一层疏松物质;大量无机物(矿物质)和有机质2. 土壤的水分:使矿物质处于溶解状态,便于利用;有利于微生物分泌的酶降解有机质和使微生物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3. 土壤的pH:土壤的pH一般呈中性或弱碱性;不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适pH各异4.土壤的温度: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温性,使土壤温度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不大,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土壤温度不同,导致 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差异5.土壤的空气:土壤空隙中有空气;不同结构的土壤空气含量、水含量有差异,导致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差异;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代谢也产生一些气体,可与大气交换土壤微生物的来源及种类来源:天然栖居的“土著”微生物类群(细菌最多,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病毒)外来微生物(雨水,动植物残体,堆肥,受染水体-分为腐物寄生菌和致病菌,一般不参与群落活动,有些很快会从土壤生态系统内消亡,有些则可能以休眠状态在土壤中存留一段时间,甚至有的在短期内可能生长)分类:异氧微生物大多数,需有机养料作为其生长繁殖的能源和碳源,自氧微生物:只有少数天然细菌属于自氧,可通过氧化无机化合物或从阳光获取能量,CO2-碳源,以氨、铵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氮源。专性厌氧,兼性厌氧,微需氧,专性需氧种类:1. 土壤中的细菌:有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氧菌:在碳、氮、磷、硫和铁等物质循环中起作用;随动植物尸体进入土壤的腐物寄生菌:数量和种类最多,是有机质的主要分解者;随动植物尸体或排泄物进入土壤的致病菌:致病菌如能生存,条件适宜时将感染人和动物。2.土壤中的放线菌:大部分放线菌是嗜中温菌,常见的有链霉菌属、诺卡菌属、小单孢菌属和放线菌属3.土壤中的真菌:毛霉、根霉、交链孢霉、曲霉、青霉、镰刀菌、木霉、少量酵母4.土壤中的其它微生物:有原生动物中的变形虫(阿米巴)、纤毛虫、鞭毛虫等,它们可吞食有机物残片和其它微生物,有利于环境的自净;还有藻类以及病毒土壤微生物的分布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季节,以及土壤中水分、pH、温度等的变化,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有很大的影响。特点有机物越多,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碱土中放线菌增多,酸土中真菌增多;氧少厌氧菌增多;干旱微生物减少,深层土壤中微生物减少垂直分布:与紫外的辐射,养分、水分、通气、温度有关。表面土:紫外辐射和缺乏水分,微生物容易死亡而数量少;520cm:微生物数量最多;耕作层20cm以下,微生物的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危害人体方式:(人-土壤-人-肠道微生物;动物-土壤-人-钩端螺旋体病 、炭疽病;土壤-人-破伤风 、肉毒梭菌)途径形成带菌气溶胶污染空气;污染农作物,也可通过污染蔬菜、水果,引起肠道传染病;污染水源;带菌土壤通过皮肤(导致三大梭病的病原体: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卫生学意义:保护环境加强土壤自净;调查分析追踪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流行;防止条件致病菌感染的发生;对规划城市建设,确定一些建筑物的选址土壤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土壤微生物的检测目的:测定土壤污染的性质和污染程度,为追踪传染源,改善环境卫生,规划城区建设提供卫生学依据。 1.样品采集:根据检测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2.样品的稀释3.检验项目与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1菌落总数 2大肠菌群-得每1000g土壤中大肠菌群数,计算大肠菌群值(大肠菌群值= 1000/大肠菌群数)大肠菌群数越大,表示被粪便污染越严重,大肠菌群值越大,表示土壤越干净3产气荚膜梭(杆)菌-土壤各稀释液置80 °C水浴15min(以杀死繁殖体),取原液、10-1、10-2、10-3稀释液各1ml、加入于已溶化的亚硫酸铁高层培养基内,振荡混匀,迅速将试管浸于冷水使培养基凝固,于44°C培养24 h 48h,观察结果。 4. 土壤中致病菌和病毒的检测:由于土壤中致病菌和病毒的数量少,其它杂菌较多,检出比较困难。若需检验,应采取加大检样量、浓缩样品以及选择性增菌等措施,以提高检出的阳性率。土壤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控制来源、加强监测、无害化处理第九章 空气微生物1. 空气生境特征 营养物质:缺乏;干燥:缺乏充足的水分;温度:变化大;日光辐射:紫外线;进入空气中的微生物易死亡。2. 空气微生物的来源(1)室外空气(大气)微生物的来源 自然界;土壤:尘埃;水:微生物经表面气泡破裂进入大气;动植物、人体;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市政设施也都有利于微生物的播散。(2)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来源 主要来源:人和动物的活动;人和动物:呼吸道、皮屑; 机械性移动:如扫地、铺床、更衣;动物活动:宠物,如猫、狗、鸟等家禽家畜。咳嗽:使口腔中唾液和鼻腔中的分泌物形成飞沫;喷嚏:大量飞沫排入空气中,造成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说话:可形成飞沫并排入空气中。3. 室内空气微生物种类 细菌:细菌占绝大多数,球菌比例居首位,革兰阳性菌和需氧、兼性厌氧菌占多数;真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尘螨。4. 通过空气传播的致病性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百日咳杆菌,鼠疫杆菌,嗜肺军团菌,脑膜炎奈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可经空气传播的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SARS,鼻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腺病毒,支原体-肺炎,立克次体-Q热。空气中的真菌:真菌孢子是构成空气微生物群的主要部分 曲霉属,青霉属,枝孢霉属,交链孢霉属。5. 空气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过敏症:过敏性肺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感染:手术切口、烧伤创面;污染食品:发霉、变质、腐败,产生真菌毒素;小麦黑锈病孢子随风飘散数千里,大片麦田受害;动物呼吸道传染病:如炭疽杆菌芽孢、Q热立克次体和口蹄疫病毒;战争及恐怖活动: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对人群的生命与健康会造成重大威胁;生物

    注意事项

    本文(卫生微生物学各章节复习总结(共25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