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共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1)(狭义)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本书主要从狭义的消费者角度讨论消费者行为。 2)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三类活动:1获取产品的活动2使用产品的活动3处置产品的活动 特点:1消费者行为受动机的驱使;2消费者行为涉及到不同的角色;3不同的消费者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4消费者行为可以被诱导的;5消费者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1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二、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信息搜集:信息来源1记忆来源2人际来源3大众来源或独立来源4商业或营销来源5经验来源方案评价与选择制定购买决策购后评价)购买冲突:消费者购买商品后,通过自己的使用和他人的评价,会对自己购买的商品产生某种程度的满意或不满意 (六)需要与动机 P125 1、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2)需要的分类: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要按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五个层次或五种基本类型:1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维持个体生存和人类繁衍而产生的需要,如对食物、氧气、水、睡眠等的需要 2安全需要(Safety Need)。即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免受伤害,获得保护、照顾和安全感的需要,如要求人身的健康,安全、有序的环境,稳定的职业和有保障的生活等。 3归属和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ness)。即希望给予或接受他人的友谊、关怀和爱护,得到某些群体的承认、接纳和重视。如乐于结识朋友,交流情感,表达和接受爱情,融入某些社会团体并参加他们的活动等等。4 自尊的需要(Self Esteem)。即希望获得荣誉,受到尊重和尊敬,博得好评,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是与个人的荣辱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涉及到独立、自信、自由、地位、名誉、被人尊重等多方面内容。5 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 Actualization)。即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它涉及求知、审美、创造、成就等内容。P130 2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3早期动机理论:1)本能说:本能性行为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它不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其二,凡是同一种属的个体,其行为表现模式完全相同。2)精神分析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由三部分构成: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只有相互协调,才能使人有效地与外界环境交往,使人的基本需要与欲望得到满足。反之,会使人处于失常状态,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危及人的生存与发展。 3)驱力理论:驱力理论假定,人和动物的行为均是受内部能量源的驱动,是经由学习而不是由遗传所引起的。美国学者霍尔(Hull)提出的E=D·H公式实际上反映了驱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公式中,E表示从事某种活动或某种行为的努力或执着程度,D表示驱力,H表示习惯。霍尔的公式表明,消费者追求某种产品的努力程度将取决于消费者由于匮乏状态而产生的内驱力,以及由观察、学习或亲身经历所获得关于这一产品的消费体验。原始驱力:是由消费者的内部生理需要引发的的驱力,他是无需习得的。获得驱力或衍生驱力:是经由学习、条件作用而获得的驱力。兴奋或唤醒:是指个体的激活或活动水平,即个体是处于怎样的一种警醒或活动反应状态。 4现代动机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消费者行为分析角度看,这一理论对理解消费者行为动机,对于企业针对消费者需要特点制定营销策略,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它提醒我们,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可能是出于多种需要与动机,产品、服务与需要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如果认为消费者购买面包仅仅是为了充饥,那将大错特错。其次,只有低级需要获得充分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更好地得到满足。企业在开发、设计产品时,既应重视产品的核心价值,也应重视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的附加价值,因为前者可能更多地与消费者的某些基本需要相联系,后者更多地与其高层次需要相联系,用产品的附加功能取代其核心功能是注定要失败的。再次,越是涉及低级需要,人们对需要的满足方式与满足物就越明确,越是涉及高级需要,人们对满足这类需要越不确定。饿了要吃食物,渴了要喝水和饮料,对此,消费者十分明确和清楚。这实际上也意味着,越是满足高级需要的产品,企业越有机会和可能创造产品差异。最后,越是高级需要,越难以得到完全满足,原因在于,满足需要的愉快体验中又会产生更高的需要。2)双因素理论:是由赫茨伯格提出来的。赫茨伯格将导致对工作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将引起工作满意感的一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诸如规章制度、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对人的行为不起激励作用,但这些因素如果得不到保证,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从而降低工作效率。激励因素,诸如提升、提职、工作上的成就感、个人潜力的发挥等,则能唤起人们的进取心,对人的行为起激励作用。要使人的工效效率提高,仅仅提供保健因素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激励因素。一个单位固然要为员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生产、生活条件,但如果这些待遇和条件采用平均分配的办法,不与个人的责任大小、工作业绩或成就挂钩,就只能起一种“保健”作用,起一种减少牢骚和不满的作用,无法激励员工不断进取和努力作出新的成绩。 3)麦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习得性需要理论):即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所谓成就需要,是指人们愿意承担责任,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需要。亲和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要求与其他人交往和亲近的需要。权力需要是指个体希望获得权力、权威,试图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倾向。 双趋冲突:指消费者具有二种以上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只能从中选择其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双避冲突:指消费者有二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有必须选择其一时面临的冲突。趋避冲突:指消费者在趋近某一目标时又想避开而造成的动机冲突。(七)知觉 P148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感觉与知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知觉以感觉为基础,缺乏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知觉就会不完整。其次,一旦刺激物从感官所涉及范围消失,感觉和知觉就停止了。再次,知觉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但它又不是对感觉材料的简单汇总。最后,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则要借助于过去的经验,知觉过程中还有思维、记忆等的参与,因而知觉对事物的反映比感觉要深入、完整。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阈限。能够使个体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变动量被称为注意点差异或差别阈限。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于1834年发现,个体可觉察到的刺激强度变化量I与原刺激强度I之比是一个常数(K),即I/I=K。这就是著名的韦伯定律。韦伯定律中的K在每一种感觉状态下是一个常数,但它随不同感觉状态而变化。 2、刺激物的展露:是指将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激活。 3、对刺激物的理解:消费者对注意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的过程。(1)对刺激物的组织(个体辨认环境中的许多刺激成分,将其组织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三条原则是:简洁性原则;形底原则;完形原则。(2)影响理解的个体因素:动机:正象动机会影响个体对刺激物的注意一样,它也会影响对刺激物的理解。知识;期望(3)影响理解的刺激物因素:刺激物的实体特征;语言与符号;次序 4知觉的信息加工理论:1)数据驱动加工与概念驱动加工(数据驱动的加工又叫自下而上的加工,它是指知觉加工开始于外部刺激,这种加工特别强调外界刺激的作用,强调外部输入信息对加工过程的驱动)2)图式与知觉(图式是一种心理结构,用以表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已经内化了的知识。 P160 当记忆中的图式是完全依靠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分析而被激活时,便是数据驱动加工;而当它被另外的图式激活时,便是概念驱动加工) 5、认知质量: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它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叫知觉质量或认知质量。 消费者如何形成对质量的认知: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是根据产品的内在特性或内在线索形成对产品质量的认知, 或形成对产品质量的总体印象。另一种观念认为,消费者主要是根据产品的外在线索,如价格、原产地、商标或企业声誉等形成对产品质量的整体认知。 6、产生知觉风险的原因:1消费者购买的是新产品或对所要购买的产品以前没有体验;2以往在同类产品的购买与消费中有过不满意的经历;3购买中机会成本的存在;4因缺乏信息而对购买决定缺少信心;5所购买的产品技术复杂程度很高。 (八)学习、记忆与购买行为 P1691、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首先,学习是因经验而生的。其次,学习伴有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最后,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2)学习的分类:一是根据学习材料和消费者原有知识结构对学习分类可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根据学习的效果,可将学习分为加强型学习、削弱型学习和重复型学习。 2有关消费者学习的理论: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认为,借助于某种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的已有联系,经由练习可以建立起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的联系)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p175(斯金纳。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或自发反应出现之后,有强化物或强化刺激相尾随,则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就增加;经由条件作用强化了的反应,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减弱,直至不再出现) 3、刺激的泛化:指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刺激所作的反应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应中;刺激的辨别:消费者将某一刺激与另一类似刺激相区分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是消费者对相互类似的刺激予以不同反应的学习过程。1)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候又可把它们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记忆系统与机制 (1)记忆的系统 人的记忆系统不仅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且还包括感觉记忆。外部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系统,信息在感觉记忆系统保持的时间极其短暂,通常在1秒钟左右。其中,一部分信息受到特别注意进入短时记忆系统,若信息给人的刺激极为强烈、深刻,也可能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那些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则很快变弱直至消失。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一部分来自于感觉记忆,另一部分则取自于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受到干扰就会消失。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一部分经复述进入长时记忆,另一部分则被遗忘。 (2)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它是指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其持续时间往往按几分之一秒计算。(3)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如果被注意和处理,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而且,这些信息可以保持在一种(4)长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上,直到数年乃至终生的记忆(5)记忆过程的几个环节 1复述(Rehearsal)。个体在内心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或刺激予以默诵或作进一步加工努力,称为复述。复述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保持信息在短时记忆中被激活,二是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长时记忆中。 2编码(Encoding)。3贮存(Storage)。贮存是指将业已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以备必要时供检索之用。 4提取(Retrieval)。提取是指将信息从长时记忆中抽取出来的过程。3)遗忘及其影响因素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 (1)识记材料对消费者的意义与作用。(2)识记材料的性质。 (3)识记材料的数量。 (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5)学习的程度。(6)学习时的情绪。4)遗忘的原因 对于遗忘的原因,有种种解释,影响较大的有三种学说,即痕迹衰退说,干扰抑制说,压抑说。 P198 (九)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消费者态度概述 :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2消费者态度的功能 其中受到广泛注意的则数卡茨(D.Katz)的四功能说。 (1)适应功能(Adjustment Function),亦称实利或功利功能。它是指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趋利避害。 (2)自我防御功能(Ego Defense Function)。是指形成关于某些事物的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那些严峻环境或难以正视的现实,从而保护个体的现有人格和保持心理健康。 (3)知识或认识功能(Knowledge Function)。指形成某种态度,更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4)价值表达功能(Value-Express Function)。指形成某种态度,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态度的构成成分(ABC)情感、行为、认知。3)消费者态度与信念 (1)客体-属性信念(2)属性-利益信念(3)客体-利益信念(4)消费者态度与行为 (1)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一般而言,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消费者态度将影响其对产品、商标的判断与评价。其次,态度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最后,态度通过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进而影响购买行为。费希本(M.Fishbein)和阿杰恩(I.Ajzen)认为,消费者是否对某一对象采取特定的行动,不能根据他对这一对象的态度来预测,因为特定的行动是由采取行动的人的意图所决定的。要预测消费者行为,必须了解消费者的意图,而消费者态度只不过是决定其意图的因素之一。 2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态度强度的改变,一是指态度方向的改变。1)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 霍夫兰德(C.I.Hovland)和詹尼斯(I.L.Janis)于1959年提出了一个关于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这一模式虽然是关于态度改变的一般模式,但它指出了引起态度是否和如何改变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理解和分析消费者态度改变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意义。第一个部分是外部刺激第、二个部分是目标靶、第三个部分是中介过程、第四个部分是劝说结果(2)恐惧的唤起。恐惧唤起是广告宣传中常常运用的一种说服手段。头皮屑带来的烦恼、蛀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脚气患者的不安表情,无不是无用恐惧诉求来劝说消费者。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对于恐惧诉求的有效性的看法,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早期一个关于恐惧唤起的研究试图运用恐惧诉求劝说消费者更频繁地刷牙。结果显示,高恐惧组的被试更少有行为的改变。此一结果使不少学者得出恐惧诉求在劝说中没有什么效果的结论。 然而,近些年来,恐惧诉求在改变消费者态度方面越来越多地被视为是有效的。人寿保险公司、防盗器具生产商、汽车制造商日益增多地运用恐惧诉求唤起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兴趣。 正如很多研究人员所指出的,如果对上述各方面给予充分重视,高恐惧信息较陈述或事实性信息将产生更好的劝说效果。之所如此,关键性原因是恐惧诉求更易于激发情绪性反应,由此会使消费者更多地集中精力应付问题和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对威胁作出反应。恐怖诉求企业注意问题:1对如何减少恐惧给出具体的行动方案2恐惧的程度要适度。而且要因目标人群的不同而异3当受众对宣传的内容介入程度很高时,应避免用高恐惧的诉求4信息源应当可信,否则内容很容易遭到反驳和贬损。幽默的运用:幽默对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刺激受众对信息进行处理非常有效。幽默诉求可以激发正面的情感,比较适用于介入程度比较低的产品和购买上。 (3)单面论述与双面论述。在说服过程中,是陈述一方面的意见或论据好呢?还是同时陈述正、反两方面意见与论据好呢?这是信息传达者或说服方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研究显示,在有些情况下,双面论述是一种有效的说服手段。双面论述给消费者一种客观、公正的感觉,可以降低或减少后者对信息和信息源的抵触情绪。霍夫兰德等人的研究表明:当听众与劝说者的观点一致,或前者对所接触的问题不太熟悉时,单面论证效果较好;如果听众与劝说者观点不一致,而且前者对接触的问题又比较熟悉时,单面论证会被看作是传达者存在偏见,此时,采用双面论证效果将更好。 4)目标靶的特性 研究说服过程或消费者态度改变的过程,除了要研究信息源、传播本身和情境因素之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就是目标靶的特征。 (1)对原有观点、信念的信奉程度或承诺。(2)预防注射。(3)介入程度。(4)人格因素。(5)性别差异 5)情境因素与消费者态度改变 :说服过程不是在说服方和被说服之间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这些背景条件或情境因素对于说服能否达到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1)预先警告。 (2)分心。分心是指由于内外干扰而分散注意力或使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现象。(3)重复。(十)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个性又称人格,决定个体对外界环境反应的比较稳定的一致性的心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特点:生物性、独特性、社会性、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可观察(外在性) 2)有关个性的理论 (1)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2)荣格的个性类型说 (3)新弗罗伊德个性理论 (4)特质论 P241西方人格五要素模型:1外倾性2随和性3责任感4情绪稳定性5开放性个性与决策 1认知需要(Need for Cognition):认知需要是指 个体进行思考的努力程度,或更通俗地说它是指个体喜爱思考活动的程度。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态度的形成与认知需要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认知需要者更多地被广告的内容与陈述质量所影响,而低认知需要者更多地被广告的边缘刺激如陈述者的吸引力所影响。 2风险承担(Risk Taking):是否愿意承担风险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诸如新产品推广和目录销售等营销活动的反应。在个性研究中,风险不仅仅是决策后果的不确定性,它也意味着对将要发生的损失的个人预期。一些消费者被描绘成“T型顾客”(Thrillseekers), 这类顾客较一般人具有更高的寻求刺激的需要,很容易变得腻倦;他们具有追求冒险的内在倾向,更可能将成功和能力视为生活的目标。与此相反,风险规避者更可能将幸福和快乐视为生活的首要目标。 3自我掌控或自我驾驭(Self Monitoring):辛德(Snyder) 将自我驾驭界定为这样一种个性品质,它反映个体是更多地受内部线索(Internal Cues)还是更多地受外部线索(External Cues)的影响。自我驾驭程度低的个体,对自身内在的感受、信念和态度特别敏感,并认为行为主要受自己所持有的信念和价值观等内在线索的影响。与此相反,自我驾驭程度高的个体,对内在信念和价值观不太敏感。凡恩(Fine)和舒曼(Schumann) 发现,消费者与销售人员的自我驾驭特质存在交互影响。当双方自我驾驭水平不同时, 互动效果更加正面和积极。 2消费者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每个人都会逐步形成关于自身的看法,如是丑是美、是胖是瘦、是能力一般还是能力出众等等。自我概念回答的是“我是谁?”和“我是什么样的人?” 那么,哪些产品最有可能成为传递自我概念的符号或象征品呢?一般来说,成为象征品的产品应具有3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应具有使用可见性。也就是说,它们的购买、使用和处置能够很容易被人看到。第二,应具有变动性。换句话说,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某些消费者有能力购买,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无力购买。如果每人都可拥有一辆“奔驰”车,那么这一产品的象征价值就丧失贻尽了。第三,应具有拟人化性质,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般使用者的典型形象。象汽车、珠宝等产品均具有上述特征,因此,它们很自然地被人们作为传递自我概念的象征品。 3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关于生活方式的说法很多。简言之,生活方式就是人如何生活。具体地说,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模式。生活方式与前面讨论的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受个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关心的是人们如何生活,如何花费,如何消磨时间等外显行为,而个性则侧重从内部来描述个体,它更多地反映个体思维、情感和知觉特征。可以说,两者是从不同的层面来刻划个体。区分个性和生活方式在营销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活方式的测量:一、活动、兴趣、意见测量法AIO问卷可分为具体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两种P254二综合测量法 三VALS生活方式分类系统P255三类:1需求驱动型2外部引导性3内部引导型。VALS2根据两个层面将美国的消费者分成8个细分市场第一层面是资源的多寡第二层面是自我取向(1原则取向2地位或身份取向3行动取向)(十一)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1)文化的涵义 一般认为,文化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如哲学、宗教、科学、艺术、道德等。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主要关心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文化是某个特定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习得和共享、用以指导其消费行为的信念、价值观和习惯的总和。 文化具有如下特点:文化习得性、文化的群体性、文化的复合性、文化的符号性、文化的动态性2)亚文化所谓亚文化,是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习惯。每一亚文化都会坚持其所在的更大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主要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每一文化都包含着能为其成员提供更为具体的认同感和社会化的较小的亚文化。目前,国内、外营销学者普遍接受的是按民族、宗教、种族、地域划分亚文化的分类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1家族取向2伦理本位3务实精神4整体、直觉思维方式5中庸、尚和的处世态度6模糊委婉的言说方式。 2.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 3.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 包括时间、空间、礼仪、象征、契约和友谊等。这些因素上的差异往往也是难以察觉、理解和处理的。 (十二)社会阶层与消费者行为 社会阶层(Social class)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2)社会阶层的特征 (1)社会阶层展示一定的社会地位 (2)社会阶层的多维性 (3)社会阶层的层级性 (4)社会阶层对行为的限定性 (5)社会阶层的同质性 (6)社会阶层的动态性 社会阶层的决定因素 吉尔伯特(Jilbert)和卡尔(Kahl)将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分为3类:经济变量、社会互动变量和政治变量。经济变量包括职业、收入和财富;社会互动变量包括个人声望、社会联系和社会化;政治变量则包括权力、阶层意识和流动性。下面主要介绍其中与消费者行为研究特别相关的几个因素。 (1)职业 (2)收入与财富 (3)社会互动 (4)权利(5)阶层意识 阶层意识是指某一社会阶层的人,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具有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独特群体的程度。 社会阶层的划分:单一指标法1教育2职业3收入 综合指标法1科尔曼地位指数法2霍林舍社会地位指数法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行为差异 1)支出模式上的差异 2)休闲活动上的差异 3)信息接收和处理上的差异4)购物方式上的差异 (十三) 社会群体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群体或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体 :(1)家庭(2)朋友(3)正式的社会群体(4)购物群体(5)消费者行动群体(6)工作群体 2参照群体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参照群体及其类型 参照群体实际上是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类型P325 P328表格 。2)参照群体的影响方式 (1)规范性影响 规范性影响是指由于群体规范的作用而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群体对其所属成员行为合适性的期待,它是群体为其成员确定的行为标准。(2)信息性影响 指参照群体成员的行为、观念、意见被个体作为有用的信息予以参考,由此在其行为上产生影响。(3)价值表现上的影响 指个体自觉遵循或内化参照群体所具有的信念和价值观,从而在行为上与之保持一致。3)决定参照群体影响强度的因素 (1)产品使用时的可见性 一般而言,产品或品牌的使用可见性越高,群体影响力越大,反之则越小。其中,拜尔顿(Bearden)和埃内尔(Etzel) 的研究从产品可见性和产品的必需程度两个层面将消费情形分类,然后分析在这些具体情形下参照群体所产生的影响。 (2)产品的必需程度 对于食品、日常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消费者比较熟悉,而且很多情况下已形成了习惯性购买,此时参照群体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反,对于奢侈品或非必需品,如高档汽车、时装、游艇等产品,购买时受参照群体的影响较大。 (3)产品与群体的相关性 某种活动与群体功能的实现关系越密切,个体在该活动中遵守群体规范的压力就越大。例如,对于经常出入豪华餐厅和星级宾馆等高级场所的群体成员来说,着装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只是在一般酒吧喝喝啤酒或在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打一场篮球的群体成员来说,其重要性就小得多。 (4)产品的生命周期 亨顿认为,当产品处于导入期时,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决策受群体影响很大,但品牌决策受群体影响较小。在产品成长期,参照群体对产品及品牌选择的影响都很大。在产品成熟期,群体影响在品牌选择上大而在产品选择上小。在产品的衰退期,群体影响在产品和品牌选择上都比较小。 (5)个体对群体的忠诚程度 (6)个体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 参照群体概念在营销中的运用 (1)名人效应 名人或公众人物如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作为参照群体对公众尤其是对崇拜他们的受众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很多人来说,名人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模式。正因为如此,企业花巨额费用聘请名人来促销其产品。研究发现,用名人作支持的广告较不用名人的广告评价更正面和积极,这一点在青少年群体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运用名人效应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可以用名人作为产品或公司代言人,即将名人与产品或公司联系起来,使其在媒体上频频亮相;也可以用名人作证词广告,即在广告中引述广告产品或服务的优点和长处,或介绍其使用该产品或服务的体验;还可以采用将名人的名字使用于产品或包装上等作法。 (2)专家效应 专家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专门知识、经验和特长的人。医生、律师、营养学家等均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专家所具有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使其在介绍、推荐产品与服务时较一般人更具权威性,从而产生专家所特有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当然,在运用专家效应时,一方面应注意法律的限制,如有的国家不允许医生为药品作证词广告;另一方面,应避免公众对专家的公正性、客观性产生质疑。 (3) “普通人”效应 运用满意顾客的证词证言来宣传企业的产品,是广告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出现在荧屏上或画面上的证人或代言人是和潜在顾客一样的普通消费者,这会使受众感到亲近,从而使广告诉求更容易引起共鸣。象宝洁公司、北京大宝化妆品公司都曾运用过“普通人”证词广告,应当说效果还是不错的。还有一些公司在电视广告中展示普通消费者或普通家庭如何用广告中的产品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如何从产品的消费中获得乐趣等等。由于这类广告贴近消费者,反映了消费者的现实生活,因此,它们可能更容易获得认可。 (4)经理型代言人 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广告中用公司总裁或总经理作代言人。例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老总李·艾柯卡(Lee Iacocca)在广告中对消费者极尽劝说,获得很大成功。同样,象雷明顿(Remington)公司的老总维克多·凯恩(Victor Kiam),马休特(Marriott)连锁旅店的老总比尔·马休特均在广告中促销其产品。我国广西三金药业集团公司,在其生产的桂林西瓜霜上使用公司总经理和产品发明人邹节明的名字和图像,也是这种经理型代言人的运用。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