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选修6《环境保护》复习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
-
资源ID:13667624
资源大小:7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二地理期末选修6《环境保护》复习知识点总结(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选修六环境保护复习要点 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光化学烟雾)、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石漠化、泥漠化)、森林破坏、草地退化、湿地干涸、物种减少 资源短缺:淡水、耕地、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日益短缺一、环境污染与防治(一)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和水华)海洋水体污染水体毒害(如日本水俣病)原因赤潮、水华产生原因:排入水域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用水中含有大量的的N、P等营养物质。 水域较封闭,水体自净力较差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污染源:近海石油开采、加工;运输中石油泄漏。及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排入主要污染物:石油主要分布区:沿海水域特别是海上石油开采和石油工业发达的沿海地区海上航道沿线化工厂排放有毒(如汞化物)的污水,有毒物质经生物链吸收传递富集在人或动物的食物中,人因吃食而中毒发病。危害1、 藻类大量繁殖,水质下降2、 鱼类因缺氧及毒害死亡3、 水生生态系统遭破坏4、 湖泊演变为沼泽1、 油污危及海鸟、海兽及其它海洋生物生存2、 油膜覆盖海面,水中缺氧,鱼类大量死亡3、 水质变坏,水中生态系统遭破坏人或动物出现慢性或急性中毒发病,甚至死亡。防治措施(水污染防治)1、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境管理执法力度;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3、推行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4、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5、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6、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推行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结合。(海洋污染)1.建立健全海洋污染防治法规,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执法力度;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3、严格控制陆地污染物排放 4、加强海域环境监测与控制 5、推行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二)垃圾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物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危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释放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等);危害人体健康。(6分) 防治措施建立健全垃圾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境管理(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与保护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垃圾;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如回收再利用、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生化处理制沼气,作建筑原料等)。即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是关键(三)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酸雨、光化学烟雾)酸雨污染物:SOX, NOX酸雨污染源:自然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人为硫酸型酸雨燃煤废气;硝酸型酸雨燃烧石油废气,如汽车尾气;或通过季风环流从邻近省份或国家输入污染物北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多的原因: 城市汽车猛增尾气排放多 工业、家庭燃煤多,大气污染大 气候降水少,地表沙土较干燥, 植被覆盖率低 建筑工地、沙土废土随意堆放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南方降水丰富,大气湿度较大 南方山区多,风小,废气不易被扩散 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燃煤多 南方多酸性的红壤影响空气净化的自然因素:降雨(多) 风速(大) 植被(覆盖率高) 地形(开阔 )危害大气污染的危害:影响原有的生态平衡 威胁人体健康 影响工农业生产 损害建筑物及各种设备可吸入颗粒的危害:使人体免疫功能障碍 引发传染病 患尘肺病酸雨危害:1、危害人体健康 2、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3、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状态,导致农作物减产4、腐蚀树叶,危害森林5、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毁坏防治措施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境管理与保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推行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企业、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排放标准治理力度,全面规划,合理工业布局,控制和治理工业、生活和机动车污染;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洁净煤技术、节能技术)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二、资源问题与资源利用、保护(一)淡水资源短缺原因自然原因:1、总量丰富,淡水少 2、有限的淡水资源在陆地上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很不均匀。人为原因:1、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与管理不善水浪费严重 2、水体污染严重3、人口激增和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增。危害 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粮食的产量 影响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引起国际冲突解决措施1、 开发水源:修水库蓄水,跨流域调水、开渠引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2、 节流:采取全面节水措施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如喷灌、滴灌;工业:推行清洁生产,调节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3、 控制污水排放,治理水污染。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4、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种草,提高涵蓄水源能力,5.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二)我国耕地资源短缺表现各地耕地不足和人均耕地少原因自然原因:1山区占23,耕地比重小,2.耕地地区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地区差别很大,尤其是南方山区人均耕地特别少3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占23人为原因:4.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5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人均耕地的减少(如城市建设,交通、水利、工矿业等建设用地)6土地退化,污染严重 如次生盐碱化,土地沙化,土层变薄,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工业污染等使土壤污染7生态退耕,耕地减少 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危害粮食和农作物产量下降,造成人们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粮食安全成问题解决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加强农业科技,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三)土地退化表现及原因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砍伐,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壤盐渍化、涝渍(不合理灌溉)土地污染(废水、垃圾、农药化肥污染)土壤侵蚀的防治生物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山区多植树造林工程措施;如缓坡修梯田、沟谷打坝淤地;修水库、灌渠,增加水源灌溉。 农牧业措施;如等高耕作,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耕地种养结合等(四)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化石燃料)短缺开发利用中产生环境问题原因自然原因:矿产资源非可再生性和地区分布不平衡人为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消耗增加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大开采、运输和存放中产生:破坏地表,占用土地,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 破坏景观。利用中产生:大量污染气体,造成大气产生可吸入颗粒、酸雨、烟雾和全球增温解决措施1.大力发展替代资源,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及水能等)2.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储量。3.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技术,做好废物回收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4.防止矿产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资源1.尽可能使用天然气。2.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如煤炭脱硫、煤液化、煤气化。3.环保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防止污染。4.保护矿区地表环境;如地下采空区用沙石土回填,露天采矿应做好复垦和再种植工作。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一)森林生态效益1.调节气候:温差减小,增加降水 2.稳定大气成分:维持碳氧平衡3.涵养水源:枝叶滞留水分,转化为地下水4.保持水土:减少径流,减少侵蚀,根系护土5.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降低风速,减轻风沙6.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7.减弱噪音、美化环境:8.维护生物多样性: 9.提供旅游休闲的最佳场所 森林破坏的危害1.水土流失,(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土壤肥力下降)水旱灾害加大2.风沙危害加大,荒漠化加剧3.气候恶化(温差变大和干旱,温室效应变暖) 4.生态失调,大量野生动植物锐减及灭绝破坏原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和贫困;环保意识差直接原因: 1.毁林垦殖为发展种植业,生产更多粮食2.过度采伐为解决生活燃料或获取木材销售收入3.开辟农牧场为发展畜牧业和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经济收益4.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5.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战争破坏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森林保护法规,加强森林管理和保护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控制人口的过快增加,解决贫困人口问题4.森林采伐与抚育更新造林相结合5.多途径解决林区能源短缺问题6.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休闲观光旅游7. 坡度大于25度的山区须退耕还林(二)草地生态效益1.涵养水源 2.防风固沙(比森林差) 3.保持水土 (比森林好) 4.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比森林差)草地退化的危害1.草地载畜量下降,畜牧业产值下降2.水土严重流失,江河湖泊断流干涸,含沙量大增,旱涝灾多发。3.沙尘暴多发,荒漠化加剧 4.虫鼠灾害频繁退化原因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 C滥伐树木和滥挖药材 自然原因:D鼠害和虫害(主要是蝗虫)严重E气候异常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干旱频发等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草地保护法规,加强草地管理和保护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控制人口的过快增加,解决贫困人口问题4.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如改单一畜牧业为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多种产业。5.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 6.改游牧方式为舍饲、半舍饲畜牧业7.有些地区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8.建设“草库伦”等 (三)湿地生态效益1.调节气候(调温增湿)2、调节蓄水量(减少洪灾)3、.净化水体(降解污染物).4、维护生物多样性 5.美化环境 6.、.释放氧气湿地干涸的危害1、气候恶化,温差变大,大气湿度减少 2、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加大3、 生态失调,大量野生动植物锐减及灭绝4、水污染加重,风沙危害加大,荒漠化扩大干涸原因自然: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人为:1. 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大增2.环境污染,生活、农用、工业污水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3.围湖、围海造田。4.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入流水量减少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法规,加强湿地管理和保护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控制人口的过快增加4.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如退田还湖还沼,发展生态旅游。5.植树造林种草,减少滩涂养殖生态破坏6.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停止围垦造地,控制和降低环境污染、7.在各种大型工程建设之前,应作环境科学论证(四)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价值:丰富多彩的生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起难以估价的重要作用,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小气候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价值: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工业原料(木材、纤维、油料、橡胶)、中医药原料。社会价值:千姿百态的生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物种少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恶化人类生存环境;未来人类的食物来源、工业和中医药原料的选择来源减少;未来人类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构思来源减少破坏原因自然: 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人为: 人类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1 过度的狩猎和采集(人类早期)2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前)如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动植物保护法规,严禁滥捕乱杀;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控制人口的过快增加;4.对珍稀物种要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5.严禁乱砍滥伐,重视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草地、森林6、合理处理生活垃圾,防止“三废”污染7.不盲目引种,对已造成危害的物种应科学治理8把某些濒危动物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9.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四、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及产生原因地区名称主要生态问题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高原)森林破坏;风沙侵蚀、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大风日多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侵蚀、草场退化;荒漠化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大风日多过度放牧、开垦、樵采、采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黄淮海平原区风沙侵蚀;土壤盐碱化、渍涝春旱.大风日多;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洼地多人口稠密,过度开垦;不合理灌溉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东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破坏降水丰富且集中; 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人口稠密,过度开垦;乱砍滥伐;常规能源缺乏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降水多且集中经济贫困、过度开垦过度砍伐青藏高原草场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高寒气候、降水少,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滥捕野生动物;滥挖五、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分布区域的及其防治措施 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主要防治措施(要点)森林破坏东北、西南、东南林区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立法与管理;控制人口,解决贫困及生活燃料问题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控制人口,解决贫困;合理放牧;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立法与管理湿地萎缩三江平原低地,湖滨、海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沼;立法与管理、控制人口,解决贫困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湖沼、近海海域建立自然保护区;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施休渔;立法与管理、控制人口,解决贫困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植树种草;退田还林;缓坡修梯田,沟谷打坝淤地;控制人口,解决贫困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控制人口;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