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专)必考-期末考试题整理(共3页).doc
-
资源ID:13668425
资源大小:48.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管理心理学(专)必考-期末考试题整理(共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理心理学(阶+网)一、单选题1、( )是过程型激励理论。 C、期望效价论2、( )是决策程序的起步。 D、情报调研3、( )是内容型激励理论。 A、双因数理论 4、( )是人的期望的心理基础。 B价值观5、( )是性格发展的环境因素中最基本的单元。 A.家庭6、( )对人的动机模式有决定影响作用的三大因素之一。 A.嗜好与兴趣7、( )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 A、古典管理理论8、(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A、需要层次理论9、( )认为,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好方法。 D.权变理论学派10、( )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C、孟子11、( )主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B.个性心理特征 12、挫折是一种( )状态。 C、情绪状态13、根据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又可分为( ) A、内向性和外向性1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 )。 C、问卷法15、霍桑实验提出的( ),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 B、人际关系理论16、“经济人”假设对应于( )理论。 B、X理论17、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 )。 D、内在动力18、价值观是人的( )心理基础。 A、期望19、科学管理理论中,有影响且在实践中成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 ) D.厄威克20、领导行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最重要的是( )。 B、人群关系行为21、目标管理是( )的激励理论。 B、过程型22、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 )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的。 A、德鲁克23、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 )1954年提出的。 C德鲁克24、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 )理论。 D期望 25、能力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其中特殊能力包括( )音乐能力、数学能力等。 A专业能力26、群体动力理论是( )心理学家勒温 D、美国27、企业价值是( )。 C、社会效益最优价值28、气质是人的( )特征之一。 A、个性心理29、人的本质在于( ) D、社会关系的总和30、人的动机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 ) C挫折31、人的需要从性质上分有( )需要。 B.心理和生理32、“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 ) 人性观。 A、马克思33、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基础。 C.自然34、提出( )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积极成果。 A、“社会人”理论35、“态度决定一切”系指态度影响个人的( ) A行为36、性格的( )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 D.意志37、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过程和意志过程。 B情感38、兴趣以( )为基础。 D、需要39、需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等。 D. 麦克利兰40、预测研究是( )过程的重要环节。B、决策41、勇敢、顽强是性格的( )特征。 C意志42、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 )。 C、稳定性43、依赖成性的人,其价值观属于( )的。 B部落型44、欲壑难填是指欲望的( ) A.无限性45、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 )理论。 D、Z理论美国心理学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 ()理论D、期望二、多选题1、产生疲劳的因素:( )。 A、生理因B、心理因E、工作能力曲线2.1直觉思维又称()。A、顿悟思维B、灵感思维2、创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 A、创新主体 C、创新过程 E、创新结果3、创新技法基本分为( )。 A、联想法 B、类比法 C、组合法 E、臻美法4、创新心理过程( )。 A、定向 B、准备 C、孕育 D、明朗 E、验证5、挫折行为的表现主要有( )。 A、攻击 B、不安 C、冷漠 D、退化6、德鲁克曾经设计了八个目标项目的选择,其中最重要的是( ) B、革新 C、市场地位 D、社会负担7、戈登提出四种类比方法( )。 A、拟人类比 B、直接类比 C、象征类比 E、幻想类比8、格雷夫斯把价值观分为七个等级,如( )。 A、反应型 B、部落型9、管理心理是指( )。 A、激励行为 C、劳动者心理 E、创新行为10、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内四种体液,将气质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A、胆汁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11、个性的特点( )。 A、独特性 B、综合性 D、稳定性12、个性倾向包括(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E、信念13、个性心理包括( )。 A、人的个性 B、人的需要 C、人性管理14、各种激励理论可归纳为( )。 A、内容型 B、行为改造型 C、过程型 E、综合型15、领导班子结构指( )。 A、年龄结构 B、知识结构 C、智能结构 D、素质结构 E、专业结构16、领导者必须学习和具备( )三种技能。 A、技术技能 C、人文技能 E、观念技能17、雷曼认为情绪健康的人有如下特点( )。 A、情绪安定 B、有自信 C、善于生活18、青年人心理障碍:( )。 A、人际关系障碍 B、人格障碍 C、婚恋障碍 D、神经官能症19、麦克利兰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 B、成就需要 C、权力需要 D、情谊需要20、人的动机可以分为( )。 A、生理性动机 C、衍生性动机 D、优势动机21、人格因素包括( )。 A、性格 C、气质 D、世界观 E、人生观22、人类行为特征主要有( )。 A、自发的行为 B、有目的的行为 C、持久性的行为 D、可改变的行为23、适应挫折的防卫方式( )。 A、表同作用 B、投射作用 C、反向作用24、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是( )。A、社会系统学派 B、决策理论学派 C、经验主义学派 E、管理科学学派25、性格的特征( )。 A、复杂性 B、独特性 C、持续性26、性格发展的因素( )。 A、遗传 B、体格 C、性别 D、文化27、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A、身体智利情绪十分调和 B、适应环境 C、有幸福感 D、过着有效率的生活28、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 )。 A、需要层次理论 B、X理论 C、Y理论 D、群体行为理论29、需要层次理论分为那几个层次( )。 A、生理需要 C、社交需要 D、安全需要30、中国古代医学家把人分成( )。 A、太阳型 C、太阴型 D、少阳型 E、阴阳平衡型31、自我概念的构成要素( )。 A、物质自我 B、社会自我 C、精神自我32、欲望有以下几个特性( )。 A、无限性 B、关联性 D、竞争性 E、反复性熊彼特创新内容可以概括为C、经营管理创新D、技术创新 E、制度创新三、是非题1、“1.9型管理”是偏重任务的管理。(×)2、“5.5型管理”是偏重任务的管理。(×)3、“9.1型管理”是一团和气的管理。(×)4、按时效可将欲望分为有形的欲望和无形的欲望。(×)5、部落型价值观强调权力至上。(×)6、超Y理论是对Y理论的进一步发挥。(×)7、多方案并进是竞争性决策的思考方法。(×)8、符合价值准则程度,是决策行动的最高准绳。()9、风险型决策行为要求小心谨慎“摸着石头过河”。(×)10、工间操是消除疲劳的方法之一,安排时间最好在下半个工作日。()11、工作应邀是指员工的行为或工作环境所引起的员工生理反映状态。(×)12、攻击动机反向的结果可能采取自我牺牲的形式。()13、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14、霍桑工厂试验是由心理学家霍桑主持的。(×)15、霍桑工厂试验涉及行为关系理论。(×)16、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17、价值观的终点是理想。()18、价值观与世界观是等价的。(×)19、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巴贝奇提出的。(×)20、麦克雷兰提出将各种激励模式综合起来。(×)21、马斯洛的观点属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观点。(×)22、马斯洛认为,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23、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24、能力的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影响。()25、期望值是对成功概率的客观评估。(×)26、气质更多地与人的后天环境相联系。(×)27、气质的体液说是由古罗马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28、人才的条件主要是由德、才两方面构成的。(×)29、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30、性格更多地与人的后天环境相联系。()31、兴趣就是对待事物的态度。(×)32、欲望就是人的生理需要。(×)33、一种素质就是一种能力。(×)34、支持是领导行为的首要因素。()35、早期管理理论是由亚当·斯密等人提出的。()36、正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或奖励,使该行为减弱、消退。(×)37、在人际关系中,“主我”较之“客我”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个人的性格会随人年龄增长而越来越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三度空间领导效益模型实质上就是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错)四、名词解释1、管理行为:包括激励、决策、领导、组织和创新,这些重要的行为环环相扣,构成整个管理行为的基本框架。2、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因研究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后人称为霍桑试验。3、决策: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换言之,决策时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做的决定。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贯穿着管理的全过程,强调决策者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有关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准则、程序化的决策和非程序化的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决策过程的联系等理论原则。5、激励: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6、价值观:是人的期望的心理基础,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7、科学管理理论:以泰勒为首倡导的科学管理,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经济管理问题。目的是在解决如何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问题。8、领导生命周期:有效地领导行为,要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结合起来考虑,生命周期理论便是反映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成熟度之间的曲线关系的。9、领导行为要素:包括支持、促进相互关系、强调目标、协助工作;支持,指领导重视与支持职工的价值观及感情的行为。促进相互关系,指领导善于促进职工间密切合作互相满足的关系,并不断发展此种关系的行为。强调目标,指领导善于激发职工努力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协助工作,指领导能协助职工拟订工作计划,调整工作关系,提供工作的知识等,使其便于工作,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行为。10、目标管理:就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指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11、群体动力理论:12、人性的假设: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13、人性管理理论: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这种理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雇主和职工的矛盾和冲突,为西方一些后起的企业所采用。14、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胜利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的特性。15、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16、智慧结构:领导的知识化及其效能与他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智慧结构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五、简答题1、挫折产生的内外因素有哪些?答:产生挫折的因素一般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1)外在因素包括: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实质环境包括: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社会环境包括:所有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到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人为因素的限制。(2)内在因素包括:个人的生理条件与动机的冲突。个人的生理条件指个人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以及生理上的缺陷疾病,所带来的限制;动机的冲突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2、工作性质对个人心理的重要意义。答:员工工作压力(job stress)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并且影响着员工对于组织和工作的态度。简单地说,工作压力就是在工作中,当工作要求超过个体能力时给个体造成的紧张状态。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的途径之一,就是对产生员工压力的因素进行控制。影响工作压力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两大部分。其中,组织因素包括:诸如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工作意义及挑战性等工作本身的问题,还有如领导水平、组织制度等组织管理的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个人因素则是指每个个体自身特定的情况。不同的个体其压力承受的能力也不同,其表现也各不相同。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对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激励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效率有积极的影响,认为压力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忍耐力、增加动力。冲突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绩效有阻碍和消极的作用。员工对压力的承受会使他们对工作的满意感降低,使组织面临生产率、质量下降,事故增加等情况。互动理论认为:水平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绩效的提高,而高于或低于最佳压力水平则会使工作效率恶化。事实上,如果工作要求在个体能力范围之内,个体并不会感到压力;如果工作要求超过了个体能力,但是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个体支持和援助,个体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压力的负面影响;如果在理想的状态下,压力还可以对员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工作压力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员工的压力状态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都属于员工的精神范畴,并且,两者的管理都是追求精神上的平衡。工作中压力的出现可能会引起心理契约的破裂,而心理契约不能很好地履行也会给员工造成压力。因此,本文在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理论进行论述的同时引入了心理契约这一变量。希望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的管理。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体现了员工与组织之间责任和义务交换关系的态度与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在相互关系中实现约定好的内隐的各自对对方所怀有的各种期望。简单地说,狭义的心理契约是指,对那些书面合同没有明文规定或无法明文规定的内容,每个员工在自己心里都有一定的标准,对于自己应该为组织付出什么、付出多少,组织应该给自己什么回报等等都有明确的认识。当员工感到组织没能履行心理契约或心理契约遭到违背的时候,常常会通过降低工作努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在心理上实现交换关系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大多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消极的行为,对组织和员工自身造成伤害。心理契约管理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其书面契约有效补充的作用,维系组织与员工之间健康稳定的雇用关系,建立和谐的组织氛围;在此基础上,利用心理契约增强员工对与组织的归属感、提高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3、简述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的六方面内容。答:(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2)管理组织的高校化;(3)管理方法的科学化;(4)管理技术的计算机化;(5)管理人员的专业化;(6)管理方式的民主化。4、简述劳动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P401答:心理因素分为:人格因素,适应不良,情绪、情感因素,长期应激状态,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大脑的某些器质性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轻微脑功能失调,以及神经功能障碍;营养状况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因素:诱因有三个组织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5、简述人群管理论的主要内容。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方法学。通过这些研究将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并评价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所谓分析性描述即人们常说的描述流行病学,是将所得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以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疾病、健康或卫生事件的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示出来。其方法既基础又灵活。人们往往会从其结论中获得启迪,引导人们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所谓描述性分析,从方法学上来看是指那些已发展成熟的方法如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以及数学模型研究。其实,人们对某一卫生事件深入的认识都需要反复经历分析性描述与描述性分析的过程。在分析性描述的基础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开展描述性分析,而当一项或多项描述性分析结束后,往往需要对此在更高的层次上做分析性描述,如此循环不已,直至事物的本质得到充分的揭示,完成从具体描述到宏观描述,从初步分析到深入分析的飞跃。6、简述欲望的特性。P115答:欲望的无限性;欲望的关联性;欲望的反复性;欲望的竞争性。7、态度对人的行为有哪些作用? P215答:态度对于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态度的习惯性,态度的忍耐性,态度对学习的影响,态度的隐藏性。管理人员不能根据自己的一般观察或想象力去推测职工的感情、愿望及目标,也不能根据一个职工的表面态度就做一个结论,而要透过现象去分析一个人的真实动机,找出支配态度的思想根据。8、性格发展的因素。P98答: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遗传、体格与体型、性别。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职业。六、论述题2、领导班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P276答:现代化领导班子的成员,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社会知识结构中,他们应该是属于高知识水平的范围的。学历和知识训练是很重要的,但它一般都是专业化的,而一个单位的领导,特别是高阶层的领导,总是面对着全局的、复杂的综合情况的,因此,必须具有更广博的知识,因而在领导集体中,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应强调指出,学历与实际水平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学历代表一个人曾经接受训练的程度,还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实际领导能力。因此,在选择领导干部时,除了重视学历之外,还必须注意考察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3、论比较独裁式、民主式、放任式三种领导方式。答:独裁式领导民主式领导放任式领导团体方针的决定一切由领导者一人决定。所有方针由团体讨论决定,领导者给予激励与协助。完全由团体或个人决定,领导不参与。团体活动的了解与透视分段指示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因此无法了解团体活动的最终目标。职工一开始就了解工作程序与最终目标,领导者提供两种以上的工作方法供职工选择。领导者提供工作上需要的各种材料,当职工前来质询时,即给予回答,但不作具体指示。工作的分工与同伴的选择由领导者决定后,通知职工。分工由团体决定,工作的同伴由职工自己选择。领导者完全不干预。工作参与及工作评价的态度除示范外,领导者完全不参与团体作业。领导者采用职工个人喜欢的方式评价职工的工作成果。领导者与成员一起工作,但避免干涉指挥。领导者依据客观事实评价职工的工作成果。除成员要求外,否则领导者不自动提供工作上的意见,对职工的工作成果也不做任何评价。4、试述非正式领导者的功能。P256答:非正式领导者虽然没有组织赋予他的职位与权力,但由于其个人的条件优于他人,因而对职工具有实际的影响力,也可称为实际的领导者。其主要的功能是能满足职工的个别需要。如:协助职工解决私人的问题;倾听职工的意见,安慰职工的情绪;协调与仲裁职工间的关系;提供各种资料情报;替职工承担某些责任;引导职工的思想、信仰及对价值的判断。非正式的领导者,因其对职工具有实际的影响力,因此,如果他赞成组织目标,则可以带动职工执行组织的任务;反之,如果他不赞成组织目标,则他亦可能引导职工阻挠组织任务的执行。5、论述决策领导者的思维特征。P247答:应有广阔的思维品质。这种思维能力,可在不同知识领域,不同实践范围,能深入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并能作出许多重要的抉择。应有善于深入思考的品质。要能够从不被人们注意的一些日常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预见未来发展进程,而不被某种片面虚假现象所蒙蔽。高级决策领导干部的这种思维品质是万不可缺少的。应有独立决断的能力。有这种思维特征的人,头脑冷静,意志坚定,处理问题果断,有魄力,对任何复杂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随声附和,不随风摇摆,能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勇于向强大的传统势力挑战。应有思维的敏捷性。决策者的思维敏捷性非常重要。不论领导一个方面的科研、生产或领导一项重大工程建设,都和带兵打仗一样,应能在紧急情况下,当机立断,迅速而正确地处理突然发生的各种复杂问题,否则,任何犹豫、拖拉和不负责任,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6、试述经理人心理压力源以及心理调适的途径。答:工作压力就是在工作中,当工作要求超过个体能力时给个体造成的紧张状态。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的途径之一,就是对产生员工压力的因素进行控制。影响工作压力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两大部分。其中,组织因素包括:诸如工作条件、工作负荷、工作意义及挑战性等工作本身的问题,还有如领导水平、组织制度等组织管理的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个人因素则是指每个个体自身特定的情况。不同的个体其压力承受的能力也不同,其表现也各不相同。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对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激励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效率有积极的影响,认为压力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忍耐力、增加动力。冲突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绩效有阻碍和消极的作用。员工对压力的承受会使他们对工作的满意感降低,使组织面临生产率、质量下降,事故增加等情况。互动理论认为:水平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绩效的提高,而高于或低于最佳压力水平则会使工作效率恶化。事实上,如果工作要求在个体能力范围之内,个体并不会感到压力;如果工作要求超过了个体能力,但是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个体支持和援助,个体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压力的负面影响;如果在理想的状态下,压力还可以对员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工作压力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员工的压力状态处于合理的范围内。7、试析领导者的功能。P256答:分为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两种,其功能如下: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职位,权力与地位,其主要功能是领导职工达成组织目标。正式领导者的功能是组织赋予的,能实现到何种程度,要看领导者的能力以及领导者本身是否为其部属所接受而定。非正式领导者虽然没有组织赋予他的职位与权力,但由于其个人的条件优于他人,因而对职工具有实际的影响力,也可称为实际的领导者。其主要的功能是能满足职工的个别需要。由此可知,一个真正有作为的领导者,他同时应具有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功能。既能实现组织的目标,也能满足职工的个别需要,也就是他不需同时将工作领袖与情绪领袖两种角色集于一身。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