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等比数列(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等比数列考纲要求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命题规律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同样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出题的重点。客观性的试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对基本的运算要求比较高,解答题大多以数列知识为工具。(1)题型以等比数列的公式、性质的灵活应用为主的1至2道客观题目;(2)关于等比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知识交汇题的解答题也是重点;(3)解决问题时注意数学思想的应用,象通过逆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猜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它将能灵活考察考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点解读考点1 等比数列的概念(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 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数列为等比数列(常数)(2)注意:等比数列中任一项均不为零(3)引申:等比数列中,数列也成等比数列;,也成等比数列;,也成等比数列。考点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通项公式:(2)推导方法:归纳法,迭代法,累乘法(3)图像:曲线图像上的点列,(4)单调性:若或时,则数列为递增数列, 若或时,则数列为递减数列,若时,则数列为常数列,若时,则数列为摆动数列(5)引申:,变式考点3 等比中项(1)概念:如果成等比数列,那么就叫做与的等比中项,也就是 (2)注意:就两实数而言,只有同号的两数才有等比中项且等比中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3)引申:在等比数列中,若,则; 若, ,则考点4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1) 前项和公式: 注意:此公式隐含分类讨论,运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须对公比和进行讨论(2)公式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3)引申:在等比数列中,;项数为偶数时,则考点5 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若(2)等比中项法:若(3)通项法:若 (4)前n项和法:若考点突破考点1 关于基本量的计算典例1 数列为等比数列,求下列各值,(1)已知(2) (3) 解题思路 运用等比数列的基本公式和基本性质”知三求二”问题。解题过程 解(1)(2) (3) 易错点拨 转化成基本量解方程是解决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变式1 已知等比数列中,,求点拨 利用等比数列的基本量、,根据条件求出和.答案 或.变式2 设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其前项和为80,而其中最大的 一 项为54,又其前项和是6560,求和.点拨 运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及整体代换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答案 ,考点2 关于等比数列的证明典例1 已知数列,是它的前项和,且(1)设,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2)设,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解题思路 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应紧扣定义式;而数列的前项和已知可求解题过程 解:(1) ,由此可得是等比数列且首项 (2)可知是首项的等差数列,易错点拨 为等比数列是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若证不是等比数列,只需证(为常数,且). 变式1 已知数列和满足:,其中为实数,. 对任意实数,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点拨 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只需举一个反例;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常用:定义法;中项法.答案 证明:假设存在一个实数,使是等比数列,则有,即矛盾.所以不是等比数列. 解:因为 又,所以当,此时不是等比数列;当时,由上可知,此时是等比数列.考点3 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典例1 已知为等比数列前项和,则 解题思路 结合题意考虑利用等比数列前项和的性质求解. 解题过程 解是等比数列,为等比数列, .易错点拨 项求项问题,先考虑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再考虑基本量法.变式1 在等差数列中,若,则有等式成立.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中,若,则有等式 成立。点拨 等比数列中,若, ,则答案 变式2 若为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则的值为( )A. B. C. D. 点拨 ,答案 综合突破突破 等比数列与其它知识的综合典例1 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证明:当时,是等比数列; (2)求的通项公式解题思路 由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主要利用:,同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 解:由题意知,且 , 两式相减,得,即 当时,由知 于是 又,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当时,由()知,即 当时,由得 因此 得 易错点拨 退一相减是解决含有的递推公式的重要手段,使其转化为不含的递推公式,从而针对性的解决;在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时,重视首项是否可以吸收是易错点,同时重视分类讨论,做到条理清晰是关键. 典例2 设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项数是偶数,它的所有项的和等于偶数项和的4倍,且第二项与第四项的积是第3项与第4项和的9倍,问数列的前多少项和最大?(lg2=0 3,lg3=0.4)解题思路 利用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先求公比,后求其它量。 解题过程 解法一 设公比为,项数为2m,mN*,依题意有:,化简得,设数列前n项和为,则=lga1+lga1q2+lga1qn1=lga1n·q1+2+(n1)=nlga1+n(n1)·lgq=n(2lg2+lg3)n(n1)lg3=()·n2+(2lg2+lg3)·n可见,当n=时,最大,而=5,故的前5项和最大,解法二 接前,,于是=,数列是以lg108为首项,以lg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令0,得2lg2(n4)lg30,n=5.5,由于nN*,可见数列的前5项和最大。易错点拨 第一种解法利用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先求公比,后求其它量,这是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思路简单、实用,缺点是有时计算较繁;第二种解法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积相等,这在解题中常用到。快乐训练1、(2012安徽理)公比为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且,则( ) A. 4 B. 5 C. 6 D. 72、(2012新课标理)已知为等比数列,则( ) A.7 B. 5 C. -5 D. -73、在等比数列中, ,则公比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8 4、 (2012福建理)已知的三边长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其最大角的余弦值 为_5、(2012浙江理)设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 ,则_6、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前项和,则常数等于 7、设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则 8、(2012陕西理)设的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为,且成等差 数列(1)求数列的公比;(2)证明:对任意,成等差数列提高训练1、在等比数列中,前项和为,若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等于( )A B C D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5,=10,则=( ) A. B. 7 C. 6 D. 3、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5,=10,则=( ) A. B. 7 C. 6 D. 4、 (2012辽宁理)已知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且,则数列 的通项公式= 5、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其公比= 6、 已知是等比数列,项数为偶数,它的前项和是这前项中偶数项和的4倍, 若前3项的积为64,则数列的前项和= 7、 等比数列的首项为,项数是偶数,所有的奇数项之和为,所有的偶数项之和为, 则这个等比数列的项数为 8、设数列的前项和满足,其中。 (I)求证: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II)若,求证:,并给出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超越训练1、设是任意等比数列,它的前项和,前项和与前项和分别为,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B、C、D、2、 在等比数列中,若, 则 。3、 函数的图像在点处的切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为正整 数,则 4、 已知数列和满足:,其中 为实数,为正整数.(1)对任意实数,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2)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3)设,为数列的前项和.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都 有 ?若存在,求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