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练习题(共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练习题 回顾:1、三角形的概念定义:由_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按边分:3、三角形的重要线段在三角形中,最重要的三种线段是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高。说明:(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_部。 (2)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_部。(3)_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_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_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4、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_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_第三边;说明:运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也可以检验较小的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5、三角形各角的关系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度;推论:(1)当有一个角是90°时,其余的两个角的和为90°;(2)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_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_任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说明:任一三角形中,最多有三个锐角,最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钝角;最多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计数例1 如图,平面上有A、B、C、D、E五个点,其中B、C、D及A、E、C分别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以这五个点中的三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有(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 解析:连接AB、AD、BE、DE。课件出示答案: C。小结:分类讨论是三角形的计数中常见的思路方法。举一反三:1、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AC=30°,直线EF与ABC的两边AC,AB分别交于点M,N,那么CME+BNF=( )A、150° B、180° C、135° D、不能确定解析:因为A=30°,所以NMA+MNA=180°-30°=150°,所以CME+BNF=NMA+MNA=150°.故选A.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例2 边长为整数,周长为20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建立不等式和方程,求出其中一边长的范围,再求其正整数解.答案:解: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且abc,a+b+c=20,则a7,又由b+c>a,得a<10,因此,可求出(a,b,c)为(9,9,2),(9,8,3),(9,7,4),(9,6,5),(8,8,4),(8,7,5),(8,6,6),(7,7,6),其中等腰三角形有(9,9,2),(8,8,4),(8,6,6),(7,7,6),所以填4.小结:利用已知的等量关系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建立不等式与方程,进而组成不等式与方程的混合组,求其正整数解.举一反三:2、现有3 cm,4 cm,7 cm,9 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1 B.2 C.3 D.4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例3 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x:y:z,且x+ y<z,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解析:设三角形三个内角为x,y,z.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x+y+z=180°,结合x+yz,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答案: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设三角形三个内角为x,y,z,则x+y+z=180°,又x+y<z,即180°-z<z,z>90°,故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C。小结: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建立等量关系是常用的解题方法。例4 如图(1),有一个五角星形ABCDE图案,(1)你能说明A+B+C+D+E=180°吗?(2)当A点向下移动到BE上如图(2),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当A点移到BE的另一侧如图(3),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解析:(1)连接CD,设BD与EC相交于F,分别在ACD及BEF、CDF中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课件出示答案:(1)解:设BD与CE相交于F点在BEF中,B+E+1=180°又A+C=2有1=2+D=A+C+D所以 A+B+C+D +E=180°解法二:解:(1)以题图(1)为例,说明如下:如图,连接CD,设BD与EC相交于F,在BEF中,B+E+3=180°在CDF中,1+2+4=180°,所以B+E+3=1+2+4所以B+E=1+2在ACD中,A+ACD+ADF=180°,即A+ACF+1+ADF+2=180°,所以A+ACF+ADF+B+E=180°下一步(2)(3):根据(1)的解答方法独立完成(2)和(3)的探索。小结:在解决新问题时,往往将其转化为比较熟悉的问题,再加以解决.(2)本例中出现的“对顶三角形”(如图),有如下结论:1+23+4. 举一反三4 如图,BDC=98°,C=38°,B=23°,A的度数是( )A、61° B、60° C、37° D、39°解析:连接AD并延长,可证明BDC=A+B+C,所以A=98°-38°-23°=98°-61°=37°.故选C.三角形的外角和例5 如图3-7,ABC中,A、B、C的外角分别记为,若:=3:4:5,则A:B:C =( )A、3:2:1 B、1:2:3C、3:4:5 D、5:4:3解析:设=3x,=4x,=5x,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列方程,再求A、B、C.答案:解:设=3x,=4x,=5x,则3x+4x+5x=360°解得 x=30°即:=90°,=120°,=150°,所以A=180°-=180°-90°=90°,B=180°-=180°-120°=60°,C=180°-=180°-150°=30°所以A:B:C=90°:60°:30°=3:2:1小结:(1)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方程思想是解决几何计算的常用方法.举一反三:5、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3-11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学生分小组来解决这道题目,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来讲解一下。课件出示解析:145°+30°75°.举一反三:6、如图3-12所示,求A+B+C+D+E+F的度数。解析:设BE、CF、AD相互交于G、H、K.因为在AFK中,A+F+4=180°,在BCG中,B+C+5=180°,在EDH中,D+E+6=180°,所以A+F+4+B+C+5+D+E+6=180°×3540°.又因为1+3+2180°,14,25,36,所以A+F+B+C+D+E=360°.三角形与平行线的综合运用例6 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四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当动点P在第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解析: (1)延长BP交AC于点E,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答案:(1)解法一:如图(1),延长BP交直线AC于点E。 ACBD, PEA=PBD APB=PAE+PEA APB=PAC+PBD解法二:如图(2),过点P作FPAC, PAC=APF, ACBD , FPBD FPB=PBDAPB=APF+FPB=PAC+PBD(2)不成立(3)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或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解决.(a)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右侧时,结论是PBD=PAC+APB如图(3),连接PA、PB,设PB交AC于M, ACBD, PMC=PBD。又 PMC=PAM+APM, PBD=PAC+APB (b)当动点P在射线BA上时,结论是PBD=PAC+APB或PAC=PBD+APB或APB=0°,PAC=PBD(任写一个即可)。证明:如图(4) 点P在射线BA上,APB=0° ACBD ,PBD=PAC,PBD=PAC+APB或PAC=PBD+APB或APB=0°,PAC=PBD。(c)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左侧时,结论是PAC=APB+PBD。证明:如图(5),连接PA、PB,设PB交AC于F, ACBD , PFC=PBD, PAC=APF+PFA, PAC=APB+PBD。小结:解此类探索性命题的关键是由图形提供的信息,探索、猜想、归纳出点在不同位置上有关角之间的变化规律.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