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 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4、面镜: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球面镜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混合之后为白光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二、透镜1、 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 典型光路FFFF 3、填表: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气固液凝固 放热熔化 吸热液化 放热汽化 吸热升华 吸热凝华 放热五、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 + 273K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汽化:蒸发、沸腾 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 放 热3、升华和凝华: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摩擦起电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3、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1e=1.6×10-19C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 e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A6、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分类电源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化学电池干电池蓄电池充电时,电能化学能供电时,化学能电能光电池发电机机械能电能光能电能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四、电路1、 组成:用电器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输送电能2、三种电路:通路: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4、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电路图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第六章 电压 电阻一、电压 电压: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电压物理量的符号:U。 单位:伏(V)、千伏(kV)、毫伏(mV)、微伏(V)。 1kV=103V;1V=103mV;1mV=103V. 常见电压值:干电池:1.5V;家庭电路:220V;手机:3.6V;铅蓄电池:2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表:测量电压(分析电路时,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相当于断路)。 量程:0-3V(大格:1V,小格:0.1V) 0-15V(大格:5V,小格:0.5V)。 使用: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2、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用大量程试触,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测量)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电池的串联: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电池的并联: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串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池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 三、电阻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就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物理量符号:R 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 M=103 K; 1 K=103。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控制变量法:物理中对于多个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四、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结构:(电阻丝、绝缘管、滑片、接线柱等) 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铭牌:例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1)、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2)、接线要“一上一下”(不能同时用上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导线】和同时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3)、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电流最小的位置)【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第七章 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 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 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分压作用:U1 / U2 = R1 / R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 U1= 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n 分流作用:I1 / I2= R2 / R1;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R=U/I)。(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 电功率一、电能 电能是一种能量。如:电灯发光:电能光能;电动机转动:电能动能;电饭锅工作:电能热能。 电能的单位:J,kW·h。1 kW·h =3.6×106J。 电能表:测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 几个重要参数:“220V”:这个电能表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20)A:标定电流为10A,短时间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50Hz:电能表接在50Hz的电路中使用。 600revs/ kW·h: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 电功:电流做的功,等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二、电功率 电功率(P):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用电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单位:W, kW;1kW=103W. 电功率公式: (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 I安(A)。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如果W用J、t用S,则P的单位是W;如果W用kW·h、t用h,则P的单位是kW。 kW·h的意义: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 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P=UI. 四、电与热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J;IA;R;tS。)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Q=UIt;Q=U2t/R。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六、生活用电常识 第九章 电与磁一、磁现象 磁性:磁铁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两个磁极)。南极: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地理南极)的磁极(S);北极:静止时指北的磁极(N)。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二、磁场 磁场: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到的,能对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的物质。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带箭头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南极到北极)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地磁场: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三、电生磁 奥斯特(丹麦)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做成螺线管【线圈】,各条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一起,磁场就会强很多)。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一样。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四、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内部带铁芯)的螺线管。 电磁铁的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铁芯被磁化,铁芯和线圈磁场的共同作用)。 决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内部是否有铁芯;有铁芯,磁性强。2、电流大小;外形一定,匝数相同,电流越大,磁性越强。3、线圈匝数;外形一定,电流相同,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铁的特点: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它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电路的装置。 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低压电源、电磁铁等组成)和高压工作电路(电磁继电器触点、高压电源、用电器)组成。 用途:可实现远距离操作,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扬声器:原理: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 构造:永久磁体、线圈、锥形纸盆。发声过程: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将受到永久磁铁的吸引或排斥,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发声。 六、电动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电流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改变时,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改变) 电动机构造:转子(转动的部分)、定子(固定不动的部分)、换向器。 能量转化:电能动能。 七、磁生电 法拉第(英)发现了电磁感应,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电磁感应:由于导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的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既跟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又跟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发电机:动能电能。(能量转化) 原理:电磁感应。 构造:定子、转子。 交变电流:(交流AC)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地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直流:电流的方向不发生变化。 频率:电流1s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我国电网的频率是50HZ)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二、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它可以传递信息。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传播。C=f.(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单位m)。(f为频率;单位Hz)。1MHz=103KHZ=106Hz。 无线电波:频率在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部分电磁波叫无线电波(传递各种信息) 可见光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一员。 微波炉:利用微波使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使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无线电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传输信息越多。微波通信:波长在10m-1mm,频率在30MHz-3×105MHz。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