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外科优势病种(胆胀)(共9页).doc

    • 资源ID:13737051       资源大小:3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科优势病种(胆胀)(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胆胀(急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年)。主要症状:右上腹胀满疼痛,反复发作。次要症状:恶心、嗳气,腹胀、善太息。多发生于 40 岁至 65 岁,女性多于男性,且以偏肥胖体型为多见。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委会、陈灏珠共同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症状: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胀痛,可放射到右肩胛区,高脂餐后加剧;反复发作的胃灼热,嗳气,返酸,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体征:部分患者有胆囊点的压痛或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不升高,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影像学检查:B 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合并胆囊结石且发生过黄疸、胰腺炎的患者应行 MRCP 或 CT 等检查了解胆总管情况。(二)证候诊断1.肝胆郁滞证:证候: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善太息,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2.肝胆湿热证:证候: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3.气滞血瘀证:证候: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舌质紫暗,脉沉涩。4.肝郁脾虚证:证候:胁肋隐痛,面白少华,倦怠乏力,烦躁易怒,腹胀,嗳气叹息,口苦,恶心,食少纳呆,大便稀塘或便秘。舌淡或暗,苔白,脉弦细。二、治疗方法(一)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胆郁滞证治法:疏肝理气,柔肝止痛。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克 白芍20克 川芎15克 枳壳15克 香附15克 陈皮10克 川楝子15克 甘草6克若胁痛甚,可加青皮、延胡索理气止痛;若肝郁化火,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者,可去方中川芎,加山栀、丹皮、黄芩、夏枯草等清肝泻火之品;若肝气犯胃,症见腹泻、腹胀、肠鸣者,可加茯苓、白术;若肝郁化火,耗伤阴液,症见眩晕少寐,舌红少津,脉细者,可去方中川芎,酌加枸杞、菊花、何首乌、天麻、沙参滋阴清热;若兼见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者,可加法半夏、生姜、旋覆花和胃降逆;若兼瘀血症见胁肋刺痛,夜间尤甚者,加丹皮、赤芍、当归、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中成药:胆舒胶囊,四逆散颗粒等。2.肝胆湿热证。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 山栀15克 黄芩15克 柴胡10克 车前子15克 泽泻15克 木通10克 川楝子15克 枳壳15克 延胡索20克 生地15克 当归10克 甘草6克若见发热,黄疸者,加茵陈、黄柏清热利胆退黄;若肠胃积热,大便不通,腹胀腹满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结成砂石,阻滞胆道,症见胸胁剧痛,痛引肩背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中成药:消炎利胆片等。3.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柴胡10克 枳壳15克 香附15克 乌药15克 延胡索20克 当归15克 红花10克 赤芍15克 川芎15克 桃仁10克 丹皮15克 五灵脂10克 甘草6克中成药:血府逐瘀颗粒等。4.肝郁脾虚证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剂: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10克 白芍20克 白术15克 枳壳15克 法半夏15克 人参10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 甘草6克若嗳气泛酸甚者,可加桔梗、厚朴一长一降,调达气机;若食后腹胀,嗳气酸腐,食积不消者,加神曲、麦芽、鸡内金以助消食化积;若少气乏力,不思饮食者,可加黄芪、山药以益气健脾;若烦躁易怒,胁肋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山栀、延胡索清泻肝火,行气止痛。中成药:逍遥丸等。(二)针灸治疗1.体针:取胆囊穴、阳陵泉、胆俞、太冲、内关、中脘、足三里。每次 23 穴,用毫针行中强刺激,每穴运针 35 分钟,留针 1020 分钟,隔 5 分钟行针 1 次,每日针刺 1 次。用电针亦可。2.头针:取头部胃区(以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作平行于正中线长 2cm 直线)。用毫针中度刺激,每次运针 5 分钟,留针 2030 分钟,隔 5 分钟行针 1 次,快速捻转,每日针刺 1 次。3.耳针:取肝、交感、神门等穴。每次 23 穴。强刺激,留针 2030 分钟,每日12 次。4.点挑:取肝俞、脾俞、三焦俞、足三里、胆俞等穴。采用挑筋法或挑提法,每次取 34 穴,13 日挑 1 次,510 日为 1 疗程。临床上可根据病情辨证取穴。(三)其他疗法1.耳穴压豆借助探棒寻找阳性反应点,辨证分析,确定治疗方案、选穴配方,75%乙醇棉球擦洗并消毒耳廓,再次核对穴位。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止血钳夹王不留行籽对准耳穴贴压,贴压时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强度,使耳廓有发热、胀麻感(即得气)为度。2.推拿疗法(1)基本操作:患者取左侧卧位,医生坐于其背部,在右侧季肋部用轻快的摩法 35 分钟,并分别对日月、章门、期门诸穴用指揉法各 1 分钟。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其右侧对上腹部及右侧季肋部用鱼际揉法或全掌揉法各 1 分钟。并对下胸及上腹部施以分推法 2030 次。再按揉阳陵泉、胆囊、丘墟诸穴各 1 分钟以有酸胀得气感为度。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均可,用食、中指或拇指对膈俞、肝俞、胆俞等背穴施以指揉法,每穴约 1 分钟。最后擦胆囊部,以热为度,搓两肋结束治疗。(2)辨证治疗:对胆囊炎疼痛甚者,先在肢体远端阳陵泉、胆囊穴附近寻找敏感的压痛点,找到痛点后以相对重而揉的按压或按揉法予以刺激,可达缓急止痛之功效。对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加强揉中脘和按揉足三里穴。3.中药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肝病治疗仪等疗法。(四)健康指导1.饮食调理:多饮水,忌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鸭、荷包蛋、油炸食物等,减少烹调用油,在烹调方法上以蒸、炖、煮为主。忌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牛奶、萝卜、洋葱等,忌饮酒。2.情志调摄: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正确对待疾病,避免诱发或加重疾病的不良情绪。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拟定。1.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主要症状的记录与评价。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1)痊愈:症状消失。(2)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80%。 (3)进步: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4)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50%。(5)恶化: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所有症状分为无、轻、中、重四级,无症状;轻度: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度: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度: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在主症分别记 0、2、4、6 分,次症分别记 0、1、2、3 分。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3.临床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影像学检查胆囊或胆管壁增厚、毛糙、透声三项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影像学检查胆囊或胆管壁的增厚、毛糙、透声三项中 2 项或 2 项以上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或部分消失,影像学检查胆囊或胆管壁的增厚、毛糙、透声三项中 1 项或 1 项以上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均无改善。(二)评价方法1.初次就诊时进行症状、中医证候学及腹部 B 超评价。2.治疗过程中每周对主要症状、中医证候学进行定期评价。3.治疗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主要症状、中医证候学、腹部 B 超评价。附:症状评估积分表症状程度及计分标准计分主症右胁疼痛0无 2轻微 4中等 6重度右胁胀满不适0无 2轻微 4中等 6重度次症纳差0无 1减少1/3以下 2减少1/3-1/2 3减少1/2以上恶心0无 1偶尔 2经常 3总是嗳腐吞酸0无 1偶尔 2经常 3总是胸闷脘胀0无 1偶尔 2经常 3总是口干/口苦0无 1偶尔 2经常 3总是善太息0无 1偶尔 2经常 3总是面色晦暗0无 1偶尔 2经常 3总是痛有定处0无 1偶尔 (便秘 泄泻)大便1正常 2不正常 2经常 3总是其他症状疲乏0无 1轻微 2中等 3重度失眠0无 1轻微 2中等 3重度烦躁易怒0无 1偶尔 2经常 3总是总积分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外科优势病种(胆胀)(共9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