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共18页).docx
-
资源ID:13745593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共18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在读论语,所以今天我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读论语的一些体会。这些年,我在很多场合提倡“读论语,学做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就重新读了论语,也就有了一些自己新的认识。所以,今天就讲一讲这些年我对于论语的一些学习体会,与大家做一个交流。论语这本书究竟最核心地讲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当然从古到今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我今天想讲的一个中心意思,就是大学上的这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我认为这句话可以说最好地概括了论语的基本思想,就是说一切的人,都要把修养、修身当做一个根本的大事来做,这是论语所讲一个基本精神。这一点,我想从这个方面来做一些简单的说明。第一,论语的思想当然是很丰富的,其中讲了很多的问题,核心的思想是讲做人的道理。第二,要讲做人,论语里边提出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提出了做人的理想标准。第三,怎么能够成为这样的人?我想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下,总的意思就是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一、论语的核心思想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思想是很丰富的,在当时那样一个乱世,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讲他的治国之道,他自己也当过几年官。关于在政治上如何治国,他有很丰富的思想,他也做了很多,一生奔走致力于改变这个世界,致力于把当时天下无道的状态变成天下有道。同时我们知道,孔子也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办教育,而且他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教育上,所谓培养了弟子三千。所以在教育方面,孔子也有很丰富和很有价值的思想。所以,有的人认为论语是讲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有人说主要讲教育思想,他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想说,就孔子政治治国方面的思想、教育方面的思想来说,我们仔细地去看就会发现,核心的问题最后是落在做人的问题上。(一)论语中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讲治国的道理,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叫做“政者正也”。政治是怎么回事?治国是怎么回事?只有一个“正”字,这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这个“正”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就是正名,子路问孔子:“如果魏国的国君用你,让你去当政,你首先做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第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正名,这就叫做“正”。正名什么?就是后面他跟齐景公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正名。就是说名实要相符,一个社会作为当时来讲有军臣、有父子,那么你处在一定的地位,就有一定的责任,也有一定的义务,同时也可以享受一定的权利。就是说你必须能够在哪个位置上做你该做的事情,享受你该享受的权利,这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过去我们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认为这是一种等级制的思想。这话也不错,当时来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确是一种等级制度。当时说这个正名的意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思想,不仅是因为当时的那样一个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包括今天的社会同样也有一个正名的问题,同样有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问题。就是父亲有父亲的责任,有父亲的权威,有他的责任和义务,也有他应有的权利。儿子也有他人格的独立,但是也有他应该遵守的道德,比如说他应尽的义务。现在社会上有不孝的子女;或者甚至于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在家里是老大,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听他的,这就叫父不父、子不子。在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中,如果父亲不教育孩子,三字经上讲“子不教父之过”,你不尽这个责任是不行的;同样子女如果不孝敬父母,这也是不对的,不能做到这些,这就叫父不父、子不子。当然社会上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比如在一个单位,现代的企业管理讲责、权、利要很分明。你在这个位子上就要尽你的责任,享受你的权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名实不符。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际上就是说,要把社会关系整顿好,维持一个正常的社会关系,这对社会和谐发展非常重要。这是讲“正”的第一个内容。第二,要正人,就是要使人能够自觉地走上正道。就是这段话里面讲的“有耻且格”,有知耻之心,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且自觉地走上正道。就是要维持一个社会关系的正常,要能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键在每一个人能够自觉地遵守该遵守的规范,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就是要正人。关于正人有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孔子论语里面提出来的“正人先正己”,这话他是跟那些当权者说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给国君的。“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就是说执政的人自己不正,怎么能去正别人?下面这段话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一段话。季康子是当时鲁国实际的当权人物,他不是国君。他问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意思就是说把坏蛋、坏人都杀掉来成正好人怎么样?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你哪里用得着去杀人呢?特别是后面这段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就是说当权者自己先要善想,朝善的方面走,老百姓自然也就善了。然后做了个比喻叫“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指当权者,小人指老百姓。当权者的道德就好比是风,小人的道德就好像是草。风一吹到草上,就是草上之风,这个“上”是个动词,就是草把风吹上去,这个草必定会倒伏。就是东风吹过来草就往西倒,西风吹过来草就往东倒。也就是说,老百姓的、社会的风气决定于当权者的道德如何。这就是讲正人要先正己,这样的话社会风气不好,责任不在老百姓,根源是在当权者如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拿今天来讲,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简单地概括一下孔子治国的思想,也就是这样三句话“为政之本在正名”,就是要把社会治理好了,根本就是正名,要把社会秩序整顿好;而“正名之本在正人”,靠什么来正名?靠人,把人的道德水平提高;而“正人之本在正己”。这就是他的“政者正也”政治思想的大体内容。为了达到这样一个“正”的目标,论语就提出来了“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思想,就是我们在这里引的这一段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一个是叫“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一个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是用行政的办法,用惩罚的办法来治理。这样的办法,孔子给它做个评价,说其结果是叫“民免而无耻”。你规定了什么不该做,做了就严刑重罚,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可以免于犯罪叫“民免”。他可以免于犯罪,但是他无耻,他没有知耻之心,他所以不干坏事是因为害怕,而不是因为他认为这个东西不对,他没有羞耻心,他只是因为怕你的刑罚,所以他就比较收敛一点,比较老实一点。另外一个办法叫“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就是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认为这样的结果好处在于:“有耻且格”。就是他可以有知耻之心,他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做什么样的事情是可耻的,那么他就可以很自觉地走上正道了。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荣辱观,有一个荣辱观就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可耻的,什么是光荣的,就会自觉地对自己有个约束,行为上有个底线。所以这八个字“免而无耻,有耻且格”,这就是孔子对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的比较。再一个意思就是这段话后半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实际上就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一个概括、描述。孔子讲“为政以德”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德,一个是礼。我们现在常常讲,孔子讲的管理的特点就是以道德为基础,这话不错,但是没有讲到礼。实际上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德和礼两者的结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八个字,是孔子治国的一个基本办法。孔子“政者正也,为政以德”的思想,我们现在看很值得我们注意,它反映了一种很重要的治国理念,这种理念和我们现在的一些想法,可能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他认为社会安定、政权巩固的基础在人、不在物。所以这里面有一个话就是,子贡问政,就是问治国的办法、治国的道理,孔子提了三条要足食、足兵、民信。子贡说如果这三条做不到,要去掉一条先去哪一条?孔子说先去兵,就是武装可以先不要,比较理想的状态三者都要,实在只能有两条先去兵,如果还不行再要去一条去什么?孔子说去食,经济的问题实在不行也可以放弃,但是老百姓的信任这一条是最重要的。“自古皆由死,民无信不立”,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那就全完了。这就是说一个政权巩固最重要的基础不在于武装、不在于经济,而在于老百姓的信任。其实这个话,我们如果拿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经验来看,也确实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国家武装并不是不强,经济也没有垮掉,但是民心失去了,一夜之间就垮掉了。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要巩固,社会要安定,最重要的是在人、不在物。第二点,孔子治国的实质是什么?这个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人认为治国就是一种管制,就是制订一套法律把人管起来。那么孔子对政权怎么理解?就是“政者正也”不是去管制,也更不是去镇压,而是能够使社会、使人心能够正,使社会秩序能够正。既然是要正,那么相应的治国手段就不是靠强制,而是靠道德的教化。现在我们通常讲,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强力部门,军队、法院、警察这是主要的强力部门,这些当然是现在的社会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特别是是从孔子思想来讲不是主要的。所以这几点都可以看到,孔子的思想是立足于人的完善,把人的完善作为基础来考虑治国的问题。所以说,孔子确实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谈治国的问题,也周游列国讲了很多,但他的中心问题着眼于如何能够使人正,立足于人的完善。当然孔子的治国思想也有片面性,这两段话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思想的片面性,就是比较理想化。认为真的像他的主张进行以后,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有一百年时间如果按他的办法做,就可以使社会没有任何残暴的行为或者是互相的杀戮,没有这些事情。“听讼,吾犹人也”,我断一个案子我跟别人也一样。他说“必也使无诉乎!”,他的理解是让这个社会,根本就没有诉讼的发生,这恐怕太理想化了一些。这是讲的孔子的政治思想。(二)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人就问孔子“子奚不为政?”你为什么不去当官治国?你既然那么关心社会的问题,你也提出了很多主张,你为什么自己不去干?孔子回答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他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要搞教育,宣传这些道理,通过教育让人们接受这些道理,这样就会影响到执政的人,他说这个就是为政。所以,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为政思想是统一的、紧密相联系的。因为他为政治国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要正人首先当权的要正,要让当权者能够懂得这些做人的、治国的道理,这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所以他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治国的贤才。所以在他的观念里面,教育本身是治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或者是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从教育方面来看,孔子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治国贤才。这里引了两段话,一段是孔子自己讲的,一段是他的弟子子夏讲的,都在论语上面。前面这段话,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这段话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曾经被作为一个反面的东西进行批判,特别在学校里面。因为当时我们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段话是樊迟去找孔子,说我想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所以你要学种庄稼,你别找我,你去找老农民。樊迟又说我要想学种菜,孔子说种菜我不如那个老菜农,你别找我,你去找他。这个话在那个时候被认为是孔子轻视生产知识,所以认为这个教育思想要不得,和我们的教育方针是针锋相对的。所以传统教育思想不行,他轻视生产知识。但是我们今天来看,这说其实并不错。我们想一想,在那个时候个体农业经济的条件下,种地种菜这些生产知识是不需要在学校学习的,那时候怎么传授?是父亲带着儿子,大概很小的时候7、8岁,就跟着父亲下地,手把手地教,就靠这个传授,不需要学习的。一直到现在,很多手工业的东西,比如刺绣、杨柳青年画等等也不靠学校,靠师傅带徒弟。“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手工业者就在作坊里面完成他的事情,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所以当时的教育,根本就没有传授生产知识的任务,社会没有这个要求,这个东西不需要教育。教育要解决什么问题?教育就是在孔子讲的要培养治国的贤才。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当权者要懂得了礼、义、信就可以治国了,老百姓就可以拥护你了,就会走上正道,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客观要求。子夏这句话也讲,君子不是学那些生产知识,“学以治其道”,学做人的道理和治国的道理。其实这一点今天来看,反映了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最重要的使命在正人,使得人能够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懂得如何来处理人和人的关系,这是教育最根本的一个使命,最根本的一个任务,那么这也是当时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一点。至于说生产知识的问题,是在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以后,科学发展了,把科学用到了生产中去,使用机器。生产中用了机器以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要制造机器、设计机器需要科学知识,工人要操纵机器也需要科学知识。科技越发达,对普通劳动者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也越高,在教育中间智育的部分,生产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部分,就越来越占了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说现代教育不能没有这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非常重要,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不能拿现在的观点,去评判2000多年以前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治国思想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总的来说,无论他讲治国也好,无论他讲教育也好,我们可以看到他最核心的问题是落实在做人上面,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部分的问题。二、论语中做人的理想目标既然说一切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人,要提高人的素质,那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当然也就成为论语思想中一个非常中心的内容。孔子提出了做人的一个标准,就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君子和小人是对立的两个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个含义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在那个地方讲君子和小人,君子指的是在位的、掌权的、治国的这部分人,小人指的是普通老百姓,这是从政治的、社会的地位上来分君子、小人。另外一个含义,不是从社会地位上来分,而是从人的道德、人品上来分,君子是指孔子所提出来的比较理想的一种道德的人格,小人是指道德上比较差的人,或者说他基本上只知道去追求自己物质生活的利益,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你不懂得自己去修养,不懂得去追求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而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的利益,那么这就是属于小人的范围。在论语中,对于君子和小人是讲的很多的,很多地方都讲君子如何,小人如何,我们现在常常讲的“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中讲了很多,一下子我们难以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君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一种要求?我想就举出两段话,我认为是对君子最具有概括性的两段话,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一段话是讲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君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就是修养自己,敬就是一种非常认真实在的一种态度,就是要很认真、实实在在地去修养自己。子路不满足,说太简单了,光这样就够了吗?“如斯而己乎?”孔子加了一句叫“修己以安人”,就是说修养不止是为你自己,还要去安人,要使别人也都能够很安好。子路还不满足,说“如斯而已乎?”孔子又加一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和“修己以安人”大不一样,“修己以安人”是说你不能只顾自己修养,还要考虑到别人,“修己以安百姓”是说,不是一般地和人相处的时候要考虑到别人,而且说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有的百姓都要放在心里,要使他们所有人都能够安好,这就很难了。今天我们来说,君子要以一个理想社会作为目标,在这个理想的社会中,整个社会好了所有的百姓都得到好处。君子要有这样一种追求,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后面加了一句叫“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是儒家、孔孟所推崇的最高的圣人。要做到“修己以安百姓”,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我想,“修己以安百姓”这就是孔子所提出来君子应该有的一个人生的理想、人生的目标,也可以说这个本身就是孔子自己的人生的理想、人生的追求。因为论语中还有一段话就是孔子和几个弟子一起谈自己的志向。在几个弟子谈了以后,他们就问孔子说,老师是不是你也谈谈你的志向。孔子讲三句叫“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老百姓能够安置、能够安好,朋友能够信他,年轻人都能够非常地怀念他。实际上这三条和“修己以安百姓”实际上是一个安百姓体会。由于他自己能够使得老人、年轻和朋友都能够很好,所以我想这就是孔子作为一个君子他应该有的一种人生的目标、人生的理想。这个其实我们也可以说,以后确实成为中国人所追求的一个理想。所以我们知道,中国人的精神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安百姓这一点,就是把百姓都能够过好日子,把我们民族的兴亡,作为个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修己以安百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修己,一个是安百姓。实际上这样一个要求、这样一个理想,回答了我们考虑人生问题时候的两个基本问题,一个问题是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关系问题。我们人的生命有两部分,一部分物质每天要解决吃穿住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包括两性生活的问题等等,所谓食色性也,这一部分是为了人的生活、生存和人的延续。但是除了这个以外,人还有精神生活,有道德、有各种的规范,要处理人和人之间的。“修己”就反映了人要注意自己思想精神的修养,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而不要只局限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所以论语里边很多的话都反映了这个。“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口头上讲,我要追求一种很高尚的理想,追求道,但同时他生活里边整天跟人家比,自己吃的不好,不如人家,以这个为耻,自己生活上吃的也好,穿的也好,现在当然要求也更过了,住的坐的车等等,处处要跟人家比,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强自己就很受伤。所以这种人就叫“未足与议也”,这样一种人实际上他所追求的不是道。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孔子就提倡贫穷。下面这段话讲的非常清楚,叫“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是说你不要富贵,不是说你不要去摆脱贫穷,问题是你这个富贵是怎么得来的,叫“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就是不义之财是不能要的。如果说人家告诉你,你帮我运毒你就发财了,一辈子你都够吃够穿了,这叫不以其道去摆脱贫穷,我宁可我安于我现在的状态,我不干那种事。这不是说我不要物质生活,不是说只追求精神生活,而是说把精神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不取不义之财,讲的这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都是这个意思。在这里讲了这两段话,实际上就反映了孔子还有弟子颜回他们精神的一种追求,他们一种精神的面貌。颜回是非常穷的,是孔子弟子中间最穷的一个。孔子就说他了,说“贤者回也”,就是他很有贤德,表现在“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他就是一碗饭,一瓢水,住在陋巷,像这样一种生活,“人不堪其忧”,换了别人根本就活不下去了,整天发愁简直是不行了,而“回也不改其乐”,就是颜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完全不改变,不失去他生活的乐趣,这反映一种精神状态,就是他最看中、最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上的东西,并不把贫穷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再一个讲孔子自己,意思也差不多,“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通过不义的手段来达到富贵,这样一种富贵“于我如浮云”,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我们现在我们不少人,恰恰是以追求不义而富且贵,作为一种最高的追求,而这样的追求追到最后就成为腐败分子、成为罪人。这就是价值观不同的人,人生的追求也不同,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人们常常讲,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追求快乐,其实在这里对快乐的理解是很不一样的,问题还是在于你对人生有一个什么样思考、什么样的一种追求。特别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上面,如果把物质生活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就会走上一种“不义而富且贵”的路上去;而如果你有一个很明确的理想追求,那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你完全不会去羡慕那些东西,而且即使一时你还生活不是很好,还比较贫困,你也不会丧失生活的乐趣,像颜回那样不改其乐。这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关系,孔子这里提出来“义以为上”,而不是把物质生活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同时又是群体的一分子,所以我们在考虑一切的时候,这是离不开的一个问题。在这里孔子,讲“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群体联系在一起,不止是为自己,而且要去为一个理想的社会,为大家都能过好来尽你的力量。所以这是论语中,也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把个人和群体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看作是群体的一分子,也就是说把自己的生命放到群体的生命,放到历史中去,我们中国人会讲究一个青史留名,放在群体中间,放在历史中间。对这个群体的发展,对历史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在这个中间来求个人的发现,来实现个人的价值。论语里边没有一个现成的话,不像刚才讲的“义以为上”,我在这里用了这么个词叫群己统一。就是说不是孤立地讲自己、讲个人,也不是单纯地就讲群体,而是说把群体和个人统一起来来看,在群体发展中来求个人的发展,在为群体做奉献中来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两者要统一。孔子在世的时候很不得意,一方面他周游列国跑了十几年,没有被哪个诸侯国的国君真正地重用,到处都碰钉子,有的还是以礼相待,但是这套主张不用你的。不仅是这样子,就是连当时社会上一班人对他也不理解,他还常常受到一些赢者的讥笑、批评,这个论语上都有记载的。有的赢者就讥笑孔子,说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明明知道做不到的事他要去做,不是很傻吗?所以有的赢者也劝孔子的弟子,你们别跟着你老师了,你还不如跟我们学,天下不合理的事那么多,谁也改变不了,你干脆你就退隐算了,隐居起来了,避开这个社会。对赢者这些批评孔子就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你让我退隐,那我就脱离人的社会了,说社会的事我都不管了,我不跟你们搞一起不就是鸟兽同群了吗?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就是人是不能和鸟兽一起生活的,“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不跟现在社会上这些人一起,我跟谁在一起?就很形象地反映他个人是不能离开这个社会的。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方面来讲人家说他傻,在他来讲这是我的责任,哪怕就是做不到,这个责任我不推卸。下面这句话是论语里面的子路讲的,但是也反映孔子的思想,叫做“不仕无义”。他这是批评赢者,说你逃避社会,跑去退隐了,这叫无义,这是你不负责任。所以后面讲“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要出去当官,也是尽你自己的责任。然后说赢者叫“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赢者无非就是想保持自己的清白,这点是不错,不去同流合污,但是你没有注意到一点,你想保持你清白,你乱了大伦,你没有尽你自己该尽的责任。所以像这些地方就反映了孔子,他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命运是很紧密联在一起的,时刻都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所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讲的是要把精神生命、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安百姓这一方面,就是要把个人和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而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的,如果一个人就是追求物质利益,那么这种追求一定是个人的,是私利;而一旦他说不是只追求私利,他脑子里想到别人,想到要安百姓,他就超越了一种个人利益的境界,而进入了比较高的对精神生命的追求。这样一种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就是“杀身成仁”,就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在生死问题上,也要把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后来孟子就讲了一叫舍生取义,就是对义的追求和生命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要舍生取义。对于“杀身成仁”的理解,我们过去比较多地强调一个人为了集体、为了理想和信念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方面。实际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理想信念、为群体事业而献身;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个人人格的完成。因为“杀身成仁”很强调个人的信念和理想,你一旦定下来以后是不能动摇的。这两句话讲,就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从个人来讲,中国人非常强调气节,你的理想、你的信念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动摇,这就是说你在任何考验面前,你要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统一在一起的。我们看这段话,这段话是在文天祥就义以后,人们在他的腰带上发现的,也就是他在最后的时刻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是最后的遗言,是最后他内心的一种表露。他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这是讲的他对孔孟思想的理解,最核心问题就是说成仁取义。然后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他自己问自己,我读一辈子圣贤书学到了什么?我学的就是成仁取义。“而今后而后,庶几无愧”,我学一辈子我就追求这个,最后自己觉得总结这一生做到了。所以叫“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终于实现了我毕生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这里边没有说,我要牺牲一切,我奉献一切,没有一丝一毫的那种很悲壮的情感,而是一种非常安详、非常欣慰的感觉,我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我可以无愧于我这一生。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一点在古人身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追求,他的献身和自己人格的完成完全是统一在一起的,也正是这一点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这是讲的君子一个方面,就是君子他的理想、追求叫做“修己以安百姓”。君子还有一段话,怎么样才是个君子?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两个方面一个是文,一个是质,质是指一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德;文就是一个人外在表现出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个就指的是礼。一个君子应该怎么样?就应该文质彬彬,你的礼的实践和内在的道德修养应该很好地配合起来,彬彬就是很好地统一配合起来的意思。所以,一个君子的修养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的道德修养,一个是外在的礼德修养。前面我们讲,孔子说“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两个方面,那么落实到对一个人的要求,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礼。而且礼非常重要,因为道德要求的是你内心的一种情感,这个比较虚。怎么能够落实到行动上、能够体现出来?怎么能够检验他这个人有没有这种道德情感?那么就要靠礼。所以道德是内在的、是人的一种灵魂的东西,礼是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是人道德的落实,也是可以用来检验道德的。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你能够去掉自己和礼不合的思想、行为,一切都按照礼的要求来做就是仁了,具体来说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下面这段话是讲孝,孔子说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的时候按照礼的要求侍奉他们,父母不在了,按照礼的要求安葬、祭祀就是孝。所以,人的道德就落实到礼的上面,一个人究竟有没有道德,就是用礼来检验,所以仁和礼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当然从内容上来讲,人的道德这一部分,可以用一个字可以概括就是仁,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论语里边讲仁,讲了一百多处,但是也没有一个定义式的说法。关于仁,今天我讲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三点。一个就是仁者爱人,这个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人的根本精神,就是对人的一种爱,但是比较虚一些。那么怎么来实行、怎么体现在实际的生活中?有两条,一条是孝悌,一条是忠恕。这段话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孝悌是人的根本。为什么孝悌那么重要?因为当时是规定父母去世要服孝三年,但是这个服孝三年也有很多具体的规定,不能吃好的,不能吃大鱼大肉,细粮,不能穿丝织品等等,也包括日常生活夫妻要分开住等等,有很多的规定。孔子的弟子就给孔子提了个问题,说三年太长了能不能改成一年,所谓“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也是讲一年,就是那个时候取火用的木头,一年四季是要换的,换火一遍也是一年。宰我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孔子他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孔子只是说:“于女安乎?”你不服孝三年你能不能心安,宰我说能安,孔子就说:“女安则为之”,你既然心安你就那么去做,这个回答很有意思。然后孔子就发议论了,他说:“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就是说君子他并不是说人家规定他这么干,他才这么干,而是说你让他吃肉,他不觉得香,你让他欣赏乐舞他不觉得乐,你让他按正常生活他于心不安,所以说不是说人家规定他一定要这样做,他才做,而是他自己出于内心的情感才要这样做,不这样做他自己心里不安。为什么君子会有这种情感?为什么不这样他就于心不安?孔子进一步讲:“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任何一个人生命是父母给的,而且离开父母的抚养是不能够生存下来的。“子生三年,不能免于父母之怀”,有这样一种血缘的亲情,有这样一种抚养的关系,所以他有这种亲情,所以子女对父母有这样一种道德,孝的情感,所以他就自然地自己内心有这种要求,而丧礼这个礼根据了人们的这样一种情感来规定的。这就说明了孝悌为什么是一个根本,基础就在于此。另外,一个人最亲近的人是父母,生命就是父母给的,而且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人对人的爱首先是对父母,其次是对兄弟姐妹,现在年轻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可能没有这个感受。但从过去来讲,人最亲近的人是父母、兄弟,所以仁爱的精神首先体现在父母和兄弟,所以说孝悌是人之本,就是爱人是从对父母、对兄弟的爱开始的。儒家讲的爱不是一种抽象的人对人的爱,而是有其现实基础。在一个家庭中,仁爱是从这里开始的,然后再从这里推广到其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后再从人再推广,再推广到对自然界万物的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爱人是从父母、兄弟开始,所以孝悌是人之本。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都不爱,他能爱别人吗?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就是孝悌是人之本这个道理。再一个问题就是讲忠恕,这段话是曾子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孔子讲的道理就是忠恕两个字,忠恕是什么含义?我们看这两段话,第一段是讲恕,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些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我所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我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就不要把这些东西强加到别人头上。在工作中,你不愿意领导给你穿小鞋,那么你对你的下属就不要给人家穿小鞋。你干一份工作,你不希望你手下的人不负责任,那么你在干事的时候,你在完成上级交给你的任务的时候,你也不要偷懒。就是说你自己所不希望遇到的一些事情,你就注意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都有的,很实际的一个问题,这叫恕。孔子说这个恕是你可以终生行之者,一辈子你都会按这个去做的。再一个忠,忠就是后面这段话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都有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我希望能够在社会上很好地立足,我希望我能够在社会上办事都非常顺利。当然,可能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追求和希望,我自己有这样的希望,也要帮助别人来做到这一点,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比较侧重在约束自己,不要去妨碍别人,不要损害到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比较侧重在怎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这两个,就是说一个是比较消极一点,不要去妨碍别人,不要伤害到别人,就是约束自己;一个是比较积极地去帮助别人。但是这两者中间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叫做推己及人,或者就是说孔子这段话,就是从自己身上,从近的地方去理解别人,自己愿意要什么,不愿意要什么,从这个地方去理解别人。因为你和别人打交道,你如果完全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去理解别人,你就很难对人有爱,很难处理好这个关系。那么你怎么去了解别人?你怎么知道这个事做了以后人家愿不愿意,人家感受怎么样?你的办法就是按自己心情去理解别人。这里其实包含了一种对人的平等观念,我是这么想的,他他也这样想,而且我也尊重他的想法,所以能近去譬、推己及人,孔子说这“可谓人之方也矣”,就是你怎么把爱人落实下去,在你的行为、在和人的相处中间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从能近去譬开始。一个人如果什么事情只想到自己,只图自己的感受,有的年轻人讲只要我高兴就好,一切就是从自己高兴不高兴、从自己感受出发,这个人不会对人有爱。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不要伤害别人,要帮助人家,这样我想也是实际地付出爱的一个开始。孝悌从最亲近的人角度讲是爱的开始;忠恕是从你实际的对人付出爱,也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心中要有别人,要想到人家的感受。所以,爱人是根本精神,孝悌、忠恕是从这里开始的,没有这两条,这个爱是虚的。三、怎样成为理想的人?要成为这样一个人,要能够有这样一种“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和追求,要能够有文质彬彬的修养,怎么才能做到?这里边就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修养,修养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修养问题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为什么那么重视修养?论语里有一句话叫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里没有讲人性是善还是恶,他只是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话实际上就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之间的关系。性就是先天的自然的因素,天生的一些东西,不管是善也好,恶也好。人生来的,天赋的东西都是很近的差别不大,但现实中间人的差别很多,这个差别从哪里来?叫“习相远也”,人的差别是来源于后天的习然,因此所作所为受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一点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的差别来源于后天,也就是说人必须要重视学习、重视修养。很多的都不是先天就来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后天的修养才能够学到,才能够懂得为人之道,才能够从一个自然的、生物的人提升为一个社会的人或者真正意义上的人、跟禽兽相区别的一个人,其实修养的问题非常重要。当然论语里边,关于修养的内容方法讲的非常多,我在这里只说一方面,就是关于修养是两个部分的问题,一个就是在论语里边谈到了修养的基本态度,一个部分是讲修养的很多具体的方法、具体的要求。今天我想说一下修养的基本态度。修养的基本态度,我想有三条,一条叫为己,一条叫由己,一条叫求诸己,都有个己字,都落实到个人的自己。所以为己就是论语里边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是主张为己,这个为己不是一般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为自己、图名利。这个为己就是为自己的完善,是自己一种成长,自己修养的一种需要,发自内心的一种追求,为己的特点就是身体力行。为人就是现在我们常常讲的做秀,这个学习是为别人学的,学了做给别人看的。当然做给别人看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谋取某种好处。在古人来讲,为己是身体力,要化为自己行动的,为人叫口耳之学,耳朵里听进去,嘴巴里说出去,在你身上只经过了几寸的距离,那就对你一个人的为人不起任何作用。下面有这么一段话也是讲得比较具体,讲为己之学的意思,就是宋朝的二程讲“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意思就是说,你读了论语以后,你得用到自己身体上改变自己,这才叫读了,这就叫为己之学习,这是一个叫为己。第二叫做由己,这也是刚才那段话,这里面孔子讲了一句话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你要修养自己,完全在于自己,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影响,也不靠别人的任何外在的力量,修养的好不好完全取决于个人。所以他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哉?我未见力不足者。”很多时候我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做做不到,唯独在修养的问题上,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回事,没有力量不够做不到,而只有你做不做的问题。孟子讲:“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所以孔子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都在强调修养的问题完全在于自己,不要推到别人身上去,不要埋怨环境条件不好,只要你想要从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你,只有说你愿不愿意、做不做的问题,没有你做不做得到的问题。之后提出一点“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鼓励每一个人自觉地去努力,自觉地上进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认为你条件不好就做不到,每一个人都有条件,都可以做到。从教育方面来讲,这要靠自觉,不要靠灌输。所以回头看,宰我说把三年改成一年,孔子没有说不可以,而是说你能不能心安,如果你能心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