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杭铁路--测量技术作业手册(打印)(共31页).doc
-
资源ID:13789031
资源大小:207.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宁杭铁路--测量技术作业手册(打印)(共3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宁杭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手册技术标准、作业细则、注意事项宁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铁一院宁杭客专测量咨询评估项目部2010年11月 杭州目 录序 言1、行文中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简称为高铁测规。行文中高速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简称为型板验收标准。行文中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简称为精调作业指南。针对本项目专门做出从严的或特殊的精度要求称之为“专项要求”。2、各标施工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咨询问题请登录“宁杭线上测量咨询评估”群进行询问,QQ群号“”,项目部技术人员将在第一时间予以解答。3、施工单位有关上报测量评估的电子版及文整报告的标准格式已经上传至“宁杭线上测量咨询评估”群,各标请登录下载,上报标准的评估资料。4、铁一院测量咨询评估项目部联系方式: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60号国际花园公寓楼15D邮编:电话:0571-传真:0571-5、项目部成员联系方式经理:王晓凯 电话: QQ:总工:王世君 电话: QQ:评估工程师:张齐勇 电话: QQ:评估工程师:徐小左 电话: QQ:评估工程师:罗文斌 电话: QQ:评估工程师:周东卫 电话: QQ:专心-专注-专业第一部分 主要技术控制指标1、加密CP点及水准基点测量主要技术控制指标1.1 点位位置控制指标1)加密CP点位位置满足:间距400800m,距中线50200m,满足CP网联测的要求。 高铁测规2)加密水准基点点位位置满足:点间距应2km和CP水准路线附合路线长度不得大于3km。高铁测规1.2 测量及成果精度主要控制指标1)加密CP点测量统一采用三等GPS测量。 高铁测规加密CP点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相邻点相对中误差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P8mm1.71/100 0002)加密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高铁测规水准测量限差要求 (单位:mm)水准测量等 级测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平原山区二等±4±0.8±4±6高程控制网技术指标 等级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m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W(mm)备注二等123)长桥上下二等水准高程传递采用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法,为了提高长桥上下二等水准高程传递精度,将两组观测高差较差从高铁测规中的2mm提高到1mm,从严要求。 “专项要求”2、CP网测量主要控制指标2.1 CP点布设、编号和标识控制指标1)CP点布设及编号按高铁测规执行。 高铁测规2)CP点标识考虑到按高铁测规执行,现场操作存在困难,统一放大到50cm×20cm。 “专项要求”2.2 CP网观测和数据处理主要控制指标1)CP平面网数据处理主要控制指标 高铁测规CP平面自由网平差后方向和距离改正数限差控制网名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CP平面网±3±2mmCP平面网约束平差后的主要精度指标控制网名称与CP、CP联测与CP联测点位中误差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CP平面网±4.0±4mm±3.0±2mm2mmCP平面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观测中误差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CP平面网1.81.0mm1.0mm2)CP高程网数据处理主要控制指标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单位:mm)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24±±±±CP高程网平差计算前,相邻CP点所构成的水准环闭合差不得大于1mm;平差完成后,相邻CP点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 高铁测规2.3 有关CP控制网复测的说明1)CP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应±3mm,且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X 、Y较差应±2mm。高铁测规2)CP点高程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较差±3mm,且相邻点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2mm时,采用原测成果。高铁测规3、支承层及底座板放样及验收测量相关控制指标3.1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底座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执行型板验收标准的规定,支承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与底座板一致,从严要求。 “专项要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1中线位置5每5m检查1处处2顶面高程±3每5m检查1处3内侧宽度0+10每5m检查1处3.2 支承层及底座板验收测量允许偏差支承层及底座板验收测量内容及允许偏差,由型板验收标准中的每20米验收一处从严要求为每6.5m验收一处。 “专项要求”顶面高程验收测量断面宽度统一定为2.45,外业观测底座板中心左右两侧各1.225m处(沿断面方向定义,轨道板粗铺后,验收点距板外侧边缘为5cm);断面里程间距6.5米,统一采用板号通过布板软件计算,尤其注意右线采用板号计算,不允许采用左线里程间隔6.5米推算。 “专项要求”支承层及底座板验收测量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1中线位置10每6.5m检查1处2顶面高程±5每6.5m检查1处3内侧宽度0+15每6.5m检查1处4厚度±10%设计厚度每6.5m检查1处5平整度7/4m左、右线各3条线连续测量4、轨道基准网测量相关控制指标4.1 轨道基准点和定位锥点现场放样控制指标1)轨道基准点及轨道板铺设锥点的放样距离不应大于80m;2)平面放样允许偏差:轨道基准点为±5mm,铺设锥点为±5mm。 精调作业指南4.2 轨道基准点平面测量及数据处理控制指标1)每站观测的CP控制点不应少于4对,观测的轨道基准点为1116个。2)CP点以及轨道基准点各半测回测量的坐标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4mm。3)CP控制点坐标不符值限差要求CP控制点残差项目XYH中误差2mm2mm2mm4)相邻测站重叠CP点不应少于2对,重叠观测5个轨道基准点。 “专项要求”5)重叠区内轨道基准点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横向0.3mm,纵向0.4mm。 高铁测规4.3 轨道基准点高程测量及数据处理控制指标1)单程水准路线应为大约300m,附合路线闭合差限差按计算。 “专项要求”2)轨道基准点往返测高程值与平均值间的较差0.3mm。 高铁测规3)相邻测段间重叠观测5个轨道基准点。 “专项要求”4)重叠区内轨道基准点高程较差0.3mm。 高铁测规5、轨道板精调及精调后检测相关控制指标5.1 轨道板粗铺控制指标:轨道板粗铺时位置偏差纵向不大于10mm,横向不大于调节装置横向调程的1/2。型板验收标准5.2 轨道板精调控制指标 轨道板精调后的允许偏差 型板验收标准项 目允许偏差(mm)高 程±0.5中 线0.5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0.3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平面位置0.3轨道板精调后允许偏差除满足型板验收标准的要求外还需要满足轨道板竖向弯曲0.5mm的要求。 高铁测规5.3 轨道板精调后检测控制指标1)轨道板精调扣压后进行灌浆作业,灌注后验收工作采用轨道基准点进行测量时,采用精调作业指南中规定的验收标准。 CRTSII型轨道板精调验收标准表 精调作业指南项 目允许偏差(mm)高 程±0.5中 线0.5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0.3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平面位置0.32)灌注后验收采用CP进行测量时,允许偏差暂时参照京沪高速安2010111号关于规范灌注轨道板后测量验收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专项要求”轨道板精调后检测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高程±2中线2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0.6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平面位置0.6注:1、表中误差均采用CP进行测量。2、如宁杭公司正式印发上述验收标准,将及时转发,各单位自动更新执行。注:最大偏差值不宜超过允许偏差值的1.5倍,其中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平面位置两项指标不宜出现连续3块板以上同向搭接偏差。第二部分 作业细则1、加密测量作业细则1.1 准备工作1)确定CP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技术方案。2)确定CP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工作组织方案。3)仪器设备、数据解算软件准备。施工单位配备满足加密测量要求的双频GPS接收机,加密CP外业测量开始前,需对待测量点位区域的卫星进行星历预报,以避开星况差的时间段,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投入使用的水准仪最低型号为DS1,二等水准测量前,需对仪器的i角进行检校。使用测量仪器必须经过专业部门的检定且在有效检定期间内作业。4)仪器设备、预埋标件检测。1.2 选点及埋标1)路基段:在基础稳定、不易破坏、具备GPS观测条件且满足CP平面网测量要求的地方选择加密CP点位;二等水准加密点位可与CP加密点共点,也可选择在路基段接触网扩大基础顶面;然后组织人员进行桩位埋设,监理单位旁站检查。2)桥梁段:CP加密点布设在桥梁固定支座端的防撞墙顶部,埋设强制对中标志;二等水准加密点布设在沉降稳定的桥墩上。3)隧道内加密测量由设计单位完成。1.3 CP点加密测量1)统一采用GPS测量方法,要求同一时段观测,采用同一个厂家、同一型号的大地测量型双频GPS仪器设备,GPS标称精度不低于5mm±1ppm×D(D为基线边长),且架设仪器时必须采用经过检校的带管水准气泡的精密支架。2)加密CP点按三等GPS网的观测要求进行施测,必须以边连或网连方式构网,并附合到两边相邻的CP上。另外,如果相邻段落已经进行了加密CP测量工作,则本次测量必须联测与本段落相邻的加密CP点。3)制定星历预报与第二天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段、测量人员以及迁站安排等)。4)测量人员就位后拧下CP预埋件上的保护盖,将连接盘安装在CP预埋件上(注意安装的连接盘要处于水平面上,避免调高螺钉处于极限的状态),连接好仪器设备后,通电检测仪器接收及锁星状态后关机等待。5)在观测计划规定的时间点前5分钟开机观测,测量人员应该随时监控仪器观测状态及卫星失锁情况,做好记录,特殊情况下(如卫星连续观测中断,连续失锁严重,GDOP值超限,设备断电等)观测员应及时通知调度改变计划观测。6)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在CP点上完成两个时段的观测,过程中测量人员遵守观测纪律(如:不得离开正在工作的仪器、不得在仪器附近使用无线电子设备等)。7)观测完成,测量人员收好设备、拧好预埋件保护盖后迁站,进行下一时段的卫星观测。1.4 二等水准加密测量1)观测前30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2)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3)水准尺须采用辅助支撑进行安置,测量转点应安置尺垫,尺垫选择坚实的地方并踩实以防尺垫的下沉(尺垫重量5kg)。4)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仪器只能在厂方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日出与日落前30min内;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最短间歇时间不少于2h);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剧烈时;气温突变时;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禁止观测;遇震动干扰时停止观测,确信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5)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支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6)一测站观测顺序: 往、返测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后视标尺;前视标尺;前视标尺;后视标尺。 往、返测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前视标尺;后视标尺;后视标尺;前视标尺。7)一测站操作程序如下(以奇数站为例): 首先将仪器整平(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圆气泡始终位于指标环中央); 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此时,标尺应按圆水准器整置于垂直位置),用垂直丝照准条码中央,精确调焦至条码影像清晰,按测量键; 显示读数后,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条码中央,精确调焦至条码影像清晰,按测量键; 显示读数后,重新照准前视标尺,按测量键; 显示读数后,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标尺条码中央,精确调焦至条码影像清晰,按测量键。显示测站成果。 测站检核合格后迁站。8)测站观测误差超限,在本站发现后可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检查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应检测附合限差)起始,重新观测。9) 水准基点加密时,水准线路必须联测到至少3个线路水准基点上,以检验联测水准点是否发生沉降。10) 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路线进行,往返观测在一日的不同时间段进行。11)测段往返测超限时的处理: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时,应先就可靠程度较小的往测或返测进行整段重测,并按下列原则进行取舍。 若重测的高差与同方向原测高差的较差超过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的限差,但与另一单程高差的不符值不超出限差,则取用重测结果; 若同方向两高差不符值未超出限差,且其中数与另一单程高差的不符值亦不超出限差,则取同方向中数作为该单程的高差; 若重测高差(或两同方向高差中数)与另一单程的高差不符值超出限差,应重测另一单程; 若超限测段经过两次或多次重测后,出现同向观测结果靠近而异向观测结果间不符值超限的分群现象时,如果同方向高差不符值小于限差之半,则取原测的往返高差中数作往测结果,取重测的往返高差中数作为返测结果。12)其它观测注意事项等均遵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2、CP测量作业细则2.1准备工作1)检查准备测量的段落是否已经通过沉降评估,未通过区段不允许进行CP测量工作。2)确定CP测量技术方案,尤其注意段落的划分与衔接。3)确定CP测量工作组织方案。根据施工组织计划、现场工程进度以及沉降评估通过的情况,完成CP观测段落划分,对满足观测条件的段落确定CP测量工作组织方案,依照CP测量技术方案进行观测。人员要求(以一个作业组为参考):CP平面组:计5人(仪器站2人,棱镜2人,高级控制点(CPI、CP)1人)高程观测组:(路基,桥梁段白天作业):计3人(仪器1人,立尺2人);高程观测组:(夜班及隧道内):共计5人(仪器1人,立尺2人,打灯2人);4)仪器设备、数据解算软件准备。施工单位配备满足加密CP测量要求的全站仪及棱镜组件。平面测量仪器精度:(1,1mm+2ppm)高程测量仪器精度: DS1配套设备:温度计(温度读数精确至0.2),气压计(气压读数精确至0.5hPa)照明设备(满足长时间晚间作业的照明手电)机载或手簿观测软件观测原始数据格式必须和中铁一、四院CP数据处理软件兼容。5)仪器设备、预埋标件检测。2.2选点及埋标1)路基段:首先建立CP辅助立柱,按照设计要求,接触网基础、接触网扩大基础与辅助立柱一次性浇铸成型,保证辅助立柱的稳定;稳定以后,在辅助立柱顶部往下20cm处侧面,垂直于线路方向打孔,用水清洗完孔中的粉尘,使用快干砂浆或锚固剂埋设CP标志预埋件。2)桥梁段:CP标志布设在桥梁固定支座端防撞墙顶面上,每一对标允许的最大里程差为3米。3)隧道段:CP标志布置在电缆槽顶面以上3050cm的边墙内衬上,用横向垂直打孔方式,垂直于边墙内衬面,用水清洗完孔中的粉尘,使用快干砂浆或锚固剂埋设CP标志预埋件。4)施工单位在埋设过程中注意检查轴心和预埋件间隙,轴芯全部插入预埋件后套筒沿口应和轴芯突出横截面密接有异常情况的预埋件不能使用; 埋设过程注意清理,防止锚固剂或胶水流入预埋件;埋设完成注意小心清理干净多余锚固剂,保证点位埋设美观。5)监理单位在CP标志布置过程中,检查路基段辅助立柱的钢筋配筋情况,与接触网基础钢筋捆扎是否规范,混凝土标号是否达到要求,满足要求的方可浇铸施工;CP标志预埋件的打孔埋设中,检查孔中的粉尘是否清理干净,标志埋设是否稳固;发现不合格的桩位、点位一定要求返工,必须保证CP标志的稳定性。6)平面测量时,选择插口的短轴芯12根,要求和已安装的预埋件连接紧密;先取出塑料帽,把轴芯插入预埋件,使轴的突出横截面和预埋件严密连接,忌用扳手、锤子等工具强力安装轴芯;将棱镜安装在棱镜测量杆插头上(确定插到底部),旋转棱镜头对准全站仪,测量完将塑料帽盖好。7)高程测量时,选择4根插口的长轴芯,要求和已安装的预埋件连接紧密;先取出塑料帽,把轴芯插入预先安置好的套筒,使轴的突出横截面和预埋件边沿密贴,忌用扳手、锤子等工具强力安装轴芯,测量完后将塑料帽盖好。2.3 CP平面网观测1)CP平面控制网测量前,应确保线路两侧200m范围内可视的CP控制点密度达到纵向400m800m左右,否则应同精度加密CP控制点。测量实施前作业人员应对仪器与CP测量软件各部件的性能、作用及操作程序、方法、技术要求等全面了解后,方能独立作业,作业过程中人员不得离开仪器或棱镜。2)测量前,应预先将仪器、气压表、温度计置于现场恒温环境下(非太阳直射)打开,使与外界相适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观测。读取气象元素时,气压表应置平,防止指针搁滞,温度计须悬挂在离地面约1.5m左右或与仪器近似同高,不受阳光直射、受辐射影响小和通风良好的地方。3) CP平面网的外业观测,应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的测量方法;观测时,宜从区段的一端依次观测至区段的另一端。4)自由测站间距宜为120m,每一测站应观测6对CP控制点,每一个CP点应保证有三个方向和三个距离的交会。当遇施工干扰时,可按60m间距自由测站,每一测站应观测4对CP控制点、每一个CP点应保证有四个方向和四个距离的交会。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这两种标准CP测量方式进行测量,不允许少测或多测。5)CP平面网水平方向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在测量过程中,应按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的要求在采集软件中设置相应的限差,并严格按限差要求控制测量数据的精度。6)CP平面网的距离测量应采用多测回距离观测,并满足下列要求:CP平面网的距离观测应与水平方向观测同时进行。距离观测时,盘左和盘右分别对同一CP点进行测量,半测回间距离较差不应大于1mm。盘左和盘右的平均值为一测回的距离测量值。CP点距离测量的测回数应与水平方向相同,各测回间距离较差不应大于1mm。7)CP平面网外业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每一测站测量时应对距离进行气象改正。温度读至0.5,气压读至0.5hPa。自由测站附近有CP或CP时应进行联测,每个CP或CP被联测的测站3个。CP区段两端头的加密CP点的联测次数不少于4。平面观测宜安排在晚上或阴天进行。晚间观测时应注意视线方向不能有强光直射,且测站附近不能有震动干扰。置于CP控制点的棱镜杆与预埋件连接应保证两者完全套合,应确保棱镜在棱镜杆上安装到位并正对全站仪。8)外业观测(以LeicaDMS为例)仪器设置。 全站仪的自动检校在测量开始前,需检查全站仪的检定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仪器本身是否存在显著的轴系误差。检校项目主要包括:补偿器、ATR、水平角和竖直角。 全站仪通信参数配置: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全站仪通信参数必须与LeicaDMS 采集软件中的相一致,如通信端口、传输速率、奇偶检校、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进入TCA2003 主界面后,点击F3(CONF)打开SYSTEM CONFIG页面,进入“4 GeoCOM Communication param.” 菜单,对通信参数进行配置,全站仪通信参数应和LeicaDMS 采集软件中的相一致。 开启自动照准ATR功能点击aF按钮进入ADDIT. FUNCTION 页面,点击F1 打开ATR 功能。 开启精密测距模式点击aF按钮打开ADDIT. FUNCTION 页面,进入“2 EDM measuring program”菜单,选择精测模式Precise meas.。 开启补偿器点击aF按钮打开ADDIT. FUNCTION 页面,进入“3 Compensator/HZ Correction”菜单,将Instr.setup 设置为Stability Check,Compensator 和HZ-corr 均设置为ON。 设置棱镜常数进入TCA2003 主界面后,点击F6(MEAS)进入MEASURE MODE 页面,点击F4(TARGT)进入TARGET DATA 页面,然后点击F1(PRISM)进入棱镜常数设置界面,点击一下“Shift”按钮进入PRISM SELECTION 页面,然后再点击F4(DEF)按钮进入PRISM CONSTANTS 页面,设置好相应棱镜常数后点击CONT 按钮返回到PRISM SELECTION 页面,选择设置好的棱镜类型即可。 设置气象参数、折光系数进入TCA2003 主界面后,点击F6(MEAS)进入MEASURE MODE 页面,点击F4(TARGT)进入TARGET DATA 页面,然后点击F2(PPM)进入气象参数设置界面,设置好后点击CONT 按钮完成设置。 进入在线控制模式GeoCOM进入TCA2003 主界面后,点击F1(EXTRA)进入EXTRA FUNCTIONS 页面,选择“1 On-line mode<GeoCOM>”,当弹出提示时,选择“YES”即可。9)外业采集软件操作(以LeicaDMS-PDA 软件操作步骤为例)。新建工程>通讯设置>限差设置>气象设置>设站>手动观测学习>数据采集>精度统计>计算测站>坐标设站>自动交会学习>数据采集>精度统计>计算测站坐标。10)外业观测操作流程(以LeicaDMS-PDA 软件操作步骤为例)。LeicaDMS-PDA 采集系统支持所有Leica 系列智能型全站仪,其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管理、串口通信与仪器参数配置、目标学习、数据自动采集、数据质量统计、测站坐标计算、成果输出等功能。一般的操作流程是: 限差设置: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设置限差。 测站设置:精确整平,并旋转不同角度检查,若不水平需对补偿器进行自动检校。 学习测量:学习测量必须保证所学的CPIII点号的正确性,每测站均要询问前后最远一对CPIII点的点号。若测量过程发现点号错误,需进行现场记录并在交付数据时告诉计算人员。 自动测量:开始自动进行第一测回测量时,观测人员需对各CPIII点测量是否正确进行确认,避免学习错误。严格控制数据采集质量,对不合格的观测值重新测量直至合格为止。若长时间测量不合格,需检查温度、气压是否发生变化,若已发生变化,需输入当前的气象参数,并整个测站返工重测。 自由测站附近有CP或CP时应进行联测(指路基地段)。每个CP或CP被联测的测站数不应少于2个,宜为3个。 置于CP控制点上的球形棱镜与预埋件套管应完全密合,两者之间不应有翘起或没有完全接触的部分,并应确保棱镜安装到位后正对全站仪。棱镜安装完成后,摆设棱镜的人员需相互检查对方的棱镜摆设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应及时摆好,并通知司镜观测人员。观测人员须待棱镜正确安置后方可进行测量。 测量开始后,应在现场认真填写CP平面网自由测站的外业测量记录,不允许事后补填。外业记录内容包括:天气状况、温度、湿度、气压、CP点号与观测顺序、示意图上的CP点的相互关系以及点号输错问题与其他异常情况。待外业测量完成后,外业测量记录与测量数据一并上交。2.4 CP高程网观测1)CP高程控制网测量前,应确保线路两侧500m范围内线路水准基点的密度达到纵向间距2km左右,否则应用同精度水准测量的方法加密线路水准基点。2)CP高程网的外业观测应符合作业指导书的技术要求,采用单程或往返测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每相邻的四个CP点之间应构成水准闭合环,相邻CPIII点的水准环闭合差不得大于1mm;CP点与上一级水准点的联测应采用独立往返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3) CP高程网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评定与检核内容应包括:测站数据、水准路线数据检核和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的偶然中误差计算,当CP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应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的全中误差。4)一测站观测顺序: 往、返测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后视标尺;前视标尺;前视标尺;后视标尺。 往、返测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前视标尺;后视标尺;后视标尺;前视标尺。5) 一测站操作程序如下(以奇数站为例): 首先将仪器整平(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圆气泡始终位于指标环中央); 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此时,标尺应按圆水准器整置于垂直位置),用垂直丝照准条码中央,精确调焦至条码影像清晰,按测量键; 显示读数后,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条码中央,精确调焦至条码影像清晰,按测量键; 显示读数后,重新照准前视标尺,按测量键; 显示读数后,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标尺条码中央,精确调焦至条码影像清晰,按测量键,显示测站成果。 测站检核合格后迁站。6)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 晴天观测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仪器;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剧烈、气温突变、风力过大且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禁止观测;扶尺时宜使用尺撑,使水准尺稳定、竖直。各测段的一组往返测宜安排在不同时间段内进行。 观测前30min,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使用数字水准仪前,还应进行预热,预热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 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应严格置平。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支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对于数字水准仪,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尽量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要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仪器只能在厂方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遇震动干扰时停止测量,确信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 观测间歇时,最好在水准点上结束。否则,应在最后一站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间歇后应对间歇点进行检测,比较任意两尺承点间歇前后所测高差,若符合限差要求,即可由此起测;若超过限差,可变动仪器高再检测一次,如仍超限,则应从前一水准点起测。 测站观测误差超限,在本站发现后可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检查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应检测符合限差)起始,重新观测。7)数字水准仪测段往返起始测站设置 仪器设置主要有:测量的高程单位和记录到内存的单位为米(m);最小显示位为0.000 01 m;设置日期格式为实时年、月、日;设置日期格式为实时24小时制。 测站限差参数设置:视距限差的高端和低端;视线高限差的高端和低端;前后视距差限差;前后视距差累积限差;两次读数高差之差限差:0.4mm;同一标尺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 作业设置:建立作业文件;建立测段名;选择测量模式:“aBFFB”;输入起始点参考高程;输入点号(点号);输入其它测段信息; 通讯设置:按仪器说明书操作。2.5三角高程测量(二等水准上桥)1) 当桥面与地面间高差大于3m,线路水准基点高程直接传递到桥面CP控制点上困难时,宜采用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传递。2) 采用2个独立测站进行测量,每个测站均需变换仪器高2次,采用特制的三角架架设棱镜,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测站选择在与桥下点与桥面基本等距的地方,并尽可能降低竖直角的观测角度。3)当点位距离桥梁不大于200m时,通过全站仪一次置镜将高程引测到桥面CP点位上,否则需在桥下适当位置设置一个辅助点,将辅助点高程引测到桥面CP点位上,辅助点与二等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4)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外业观测应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规定,仪器与棱镜的距离一般不大于100m,最大不得超过150m;前、后视距差不应超过5m;前后视必须是同一个棱镜且观测时棱镜高度不变。5)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传递应进行两组独立观测,两组高差较差应不大于1mm,满足限差要求后,取两组高差平均值作为传递高差。3、支承层/底座板测量作业细则3.1 准备工作1)确定支撑层/底座板放样及验收测量技术方案。2)确定支撑层/底座板放样及验收测量工作组织方案。3)仪器设备、数据解算软件准备。支承层/底座板施工放样时采用全站仪标称精度不低于: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2,测距中误差不大于2mm+2ppm。采用的水准仪标称精度不低于1mm/km。4)布板软件断面计算、仪器设备检测。3.2 模板放样1) 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数据计算支承层/底座板中线、边线坐标及顶面高程理论值,理论成果必须经过复核确认无误后开始施工放样;计算模板顶面高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对验收测量点位置高程的控制,考虑排水坡的影响,曲线超高段还要考虑混凝土塌落的影响。2)放样时首先放样出线路中线及支承层/底座板的边线,以此来指导模板安装;然后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模板顶面高程,并将其调整到正确的高度。3)全站仪放样时采用自由设站极坐标法,自由测站点设在工作区域的线路中线附近,后视设站点前后各2对CP点,自由设站完成后设站点精度和观测的CP点的坐标不符值应满足作业指导书的要求。4) 自由设站完成后,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模板平面位置。更换测站后,相邻测站重叠观测的CP控制点不能少于1对。5) 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对安装的模板进行一次复核,满足模板安装要求限差后进行浇注,提浆完成后制定专人检查混凝土顶面与模板顶面切合情况,在最后一次收面前做好施工处理。6)对模板高度无法下调的情况,测量人员应做好标记并专人看护浇筑过程,防止浇高。3.3 验收测量1) 支承层/底座板养护完成并清洁后方可进行验收测量,桥面验收测量工作要在底座板张拉之前完成。2) 左右线轨道中线平面位置验收测量:左右线中线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10mm;通过布板软件计算线路中线理论位置,里程间隔6.5m,左右线分别计算,将计算坐标通过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于底座板上并标记,量测标记点至底座板左右边缘距离,量测距离与理论值的的差值即为左右线中线平面位置偏差。3)宽度验收测量:支承层/底座板宽度允许偏差为0+15mm;厚度验收测量:支承层/底座板厚度允许偏差为±10%的设计厚度;通过钢尺量测现场实际尺寸,每6.5米量测一次,做好记录。4)支承层/底座板顶面高程验收测量:要求顶面高程与设计高程偏差的偏差在±5mm范围内。顶面高程验收测量断面宽度统一定为2.45,外业观测底座板中心左右两侧各1.225m处(沿断面方向定义,轨道板粗铺后,验收点距板外侧边缘为5cm);断面里程间距6.5米,统一采用板号通过布板软件计算,尤其注意右线采用板号计算,不允许采用左线里程间隔6.5米推算;在现场根据计算断面的里程标定好验收点位置,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顶面高程测量,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即为支承层/底座板顶面高程的偏差值。5)平整度验收测量:采用4m靠尺测量支承层/底座板表面的不平整度,在4m长的测量段内不允许大于7mm。分左右线测量,每条线分别测量中线、左侧排水坡顶边缘、右侧排水坡顶边缘三个数值,每次重叠1米,连续测量。6)施工处理:对顶面高程高于理论值的地方进行打磨处理;对平整度超限的地方进行打磨处理;施工处理过程中,注意使用测量仪器及时对打磨的地点进行复核,达到验收标准要求后,再次进行验收测量并更新验收测量成果。4、轨道基准网测量作业细则4.1准备工作内容1)确定轨道基准网测量技术方案。2)确定轨道基准网测量工作组织方案。3)仪器设备、数据解算软件准备。全站仪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采用的温度计读数能精确至0.2,气压计读数能精确至0.5hPa,且温度计、气压计应经过相关气象部门的检定;特制的全站仪矮三角架;精密对中基座;数字水准仪采用最低型号为DS05,采用磁性适配器需要经常测定其高度;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外业数据检核功能。4)布板软件计算,仪器设备、预埋标件检测。根据宁杭客专无砟轨道施工测量会议纪要48号文,全线将采用统一的轨道基准点测钉。定位锥锚固杆选择直径=15mm的螺纹钢筋,螺距为10mm,长550mm。4.2轨道基准点及定位锥点的放样埋设1)由布板软件计算轨道基准点及定位锥点的理论坐标。2)由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出轨道基准点及定位锥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记。放样时应满足下列要求:轨道基准点及轨道板铺设锥点的放样距离不应大于80m;轨道板铺设锥点平面放样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