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图像复习(共18页).doc
-
资源ID:13793032
资源大小:1.54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图像复习(共1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图像复习一、化学平衡的图象要熟练掌握各种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图像1、浓度:(四个)2、压强:(四个)3、温度:(四个)4、催化剂:(两个)例: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若mn>pq且H>01vt图象 2vp(T)图象3ct图象 4cp(T)图象 5其他图象二、解答图象题目的一般方法与思路:化学平衡图像常见的是以时间、压强、温度为自变量,以其它物理量为应变量的曲线。常见的设问方式是:判断化学平衡特征;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过程;逆向思维根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综合运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1)看图象: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和线的拐点;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即看是否需要作等温线和等压线;五看定量图象中有关量的多少。(2)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且熟练准确。(3)作判断:依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判断。可供使用的技巧有:(1)先拐先平:在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压强大)。(2)定一议二: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典型问题(一)看图说话:(给出图像判断反应特点) 1、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Q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T1T2,P1P2,mnP,Q0 B.T1 T2,P2P1,mnP,Q0 C.T2 T1,P2P1,mnP,Q0 D.T1 T2,P2P1,mnP,Q0 2、(2011重庆)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的是ACO2(g)2NH3(g)CO(NH2)2(s)H2O(g); H0BCO2(g)H2(g)CO(g)H2O(g); H0CCH3CH2OH (g)CH2=CH2(g)H2O(g); H0D2C6H5CH2CH3(g)O2(g)2 C6H5CH=CH2(g)2H2O(g); H0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R%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气体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气体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固体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固体或液体4、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2R(g) H0在图中Y轴是指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B.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C.G的转化率D.L的转化率5可逆反应aX(气)+bY(气) cZ(气)+dW(气) H=Q在压强P1、P2温度T1、T2下,产物W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P1P2BQ0CT1T2Dc+da+b6、(05全国I)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B X、Y、Z均为气态C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7都符合两个图象的反应是(C%表法反应物质量分数,v表示速率,P表示压强,t表示时间)( ) AN2O3(g) NO2(g)+NO(g) H0B2NO2(g)+H2O(1) 2HNO3(1)+NO(g)+ H0C4NH3(g)+5O2(g) 4NO(g)+6H2O(g) H0DCO2(g)+C(s) 2CO(g) H0C的体积分数8、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2(g)+ B2(g) x C(g)符合下列图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P3<P4,Y轴表示A2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A2的浓度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t1 t9、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的变化如下图,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二)说话绘图:(给出反应特点判断图像正误)1、(05北京)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2、(2011安徽高考9)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 PbCrO4(s)+2H(aq) H<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3、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C增大体积D加大X的投入量4、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H<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 A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B图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C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D图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5、如图所示,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2Z(g)W(s) H< 0的反应过程中X的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 6、对于反应A(气)+2B(气) 2C(气) H0,下面各图能正确反映在这一反应中,反应时间t,温度T与平衡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关系的是( )A B C D7、的可逆反应,在室温条件下B与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mnpBnpCX点时混合物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X点比Y点混合物的反应速率慢8、右图表示温度和压强对可逆反应:2K(g)Q(g)2Y(g) ;H0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x轴表示Y的体积分数 Bx轴表示气体混合物的质量 C其他条件相同时,P2下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P1P29、(2010·四川理综)反应aM(g)bN(g) 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10、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 H<0,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11、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浓度c(I)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 I(aq)的H>0B若温度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12、(2010·福建省福州质量评估)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ABCD研究目的 压强(p)对反应的影响(p2>p1)压强(p)对平衡常数的影响温度(T)对反应的影响温度(T)对反应的影响(T2>T1)示意图13、(2010·江苏省镇江市模拟)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0B由图知,反应在t6时,NH3体积分数最大C由图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温度的措施D由图知,在10 L容器、850 时反应,到 4 min时,反应放出51.6 kJ的热量1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图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三)其他图像1、右图为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Q(Q0)中NO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E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B和C B.A和E C.E D.A和C 2、在容积相同的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同量的A2和B2,在不同温度下同时任其发生反应:A2(g)3B2(g) 2AB3(g),分别在某一同时刻测得其中AB3所占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E、F二点尚未达到平衡 C.H、I二点尚未达到平衡 D.G、H、I三点可能已达平衡状态3、已知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里,进行可逆反应:X(气)2Y(气)2Z(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运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A X的浓度减少 B Y的物质的量减少C Z的浓度增加 D X的物质的量减少5、(06江苏)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上列结论正确的是A 反应:H0,P2P1 B 反应:H0,T1T2C 反应:H0,T2T1;或H0,T2T1 D 反应:H0,T2T16、(2011·湖北黄冈)右图表示可逆反应A(s)B(g) nC(g)HQ(n为正整数)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和反应过程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a表示使用了催化剂,b没有使用催化剂B其他条件相同,若只改变温度,则a比b的温度高且H>0C其他条件相同,若只改变压强,则a比b的压强大且n2D其他条件相同,若改变A的物质的量,则a比b消耗A的物质的量少7、(2011北京高考12)已知反应:2CH3COCH3(l) 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min末,H3COCH3的 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abtttab4005008、某可逆反应为:2A(g)B(g) 2C(g)Q,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丙乙甲(1)若甲图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表示的是无催化剂时的情况。(2)若乙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400和500时的情况,则Q(填“”“”)0。(3)若丙图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压强时的情况,则曲线表示的压强较大时的情况。(4)若将上述反应应用于工业生产,则理论上工业生产的条件应选择 ;但实际生产中温度的选择与理论上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压强的选择为常压的原因可能是9、05上海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H2(g)I2(g)2HI(g) 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HI)为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 ;(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 10、(2011福建高考12)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11、(2011四川)可逆反应X(g)+2Y(g)2Z(g) 、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 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D. 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12、将2 mol碘蒸气和1 mol H2置于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I2(g)H2(g) 2HI(g)H<0。当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中,HI的体积分数(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所示:(1)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_(填“变深”或“变浅”);在恒容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氢气,化学平衡_移动(填“正向”或“逆向”)。(2)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保留1位小数)。(3)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HI)的变化如图曲线()所示,在乙条件下(HI)的变化如图曲线()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_(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下同),乙条件可能是_。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4)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0,则a、b、c的关系是_。13、(2011全国II卷28) 反应aA(g)+bB(g) cC(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2)A的平均反应速率vI(A)、v(A)、v(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3)B的平衡转化率I(B)、(B)、(B)中最小的是_,其值是_;(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采取的措施是_;(5)比较第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 T3(填“>”“<”“=”),判断的理由是_;(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0.05.010.00.05.010.01.02.0时间/min浓度/mol·L1BAC补充习题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A+B M+c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坐标表示在不同湿度和压强下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p为反应在T2的湿度时达到平衡后向容器加压的变化情况,问:(1)湿度T1_T2(填、或=.(2)正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和热).(3)如果A、B、C均为气体,则m_2(填、或=(4)当湿度和容积不变时,如在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稀有气体,则体生活费的压强_,平衡_移动.2、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 X(g) n Y(g);HQ 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 B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Q<0 D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3、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 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H0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1< P2,纵坐标指A的质量分数 (B)P1> 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C)P1< 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 (D)P1< 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5、一定条件下,在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反应N2+3H22NH3 H<0,达到平衡,当条件改变时原平衡被破坏,反应一段时间后又建立新平衡,则符合下图变化的条件是A.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又充入氮气同时分离出氨B.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升高温度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减小压强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增大压强6、(2010·石家庄质量检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填选项)。At0t1 Bt1t2 Ct2t3 Dt3t4 Et4t5 Ft5t6(2)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t1时刻_;t3时刻_;t4时刻_。(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填选项)。At0t1 Bt2t3 Ct3t4 Dt5t6 (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_。7、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10.900.800.2030.750.500.5050.650.300.7090.550.100.90100.550.100.90140.550.100.90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5)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_,_,_。答案:(1)ACDF(2)CEB(3)A(4)(5)5:612答案:(1)变深正向(2)29.5(3)(4)4bc2a13答案:(1)1:3:2 (2)VI(A)V(A)V(A) (3)(B) 19% (4)向正反应方向 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 (5) >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