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习心得体会(共1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学生姓名:罗义钊学 号:班 级:13会计本2(国际)学 部:国际学部学年学期:2014-2015-1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专心-专注-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2个月的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学习,2个月的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述,这门课程结束了,同时我的见识上也极大的被扩充了,这是很明显的感受,我能感觉到这门课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眼界上的开阔,也让我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中国文化,感受到中国那经过5000多年沉淀下来的厚重与独特,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极为有意义的学习。在2个月的学习中,老师从文化概况、宗教、建筑、服饰、饮食和礼仪这些方面来给我们讲诉了跨文化交际。首先是文化概况,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来,无数的先辈在文化上锲而不舍的探索、琢磨,形成了我们现在独特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虽然中国文化中,依然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当不可否认的是几千年来一代代先辈的辛苦努力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图集上一颗闪耀的北斗星,在西方学术界上,许多学者热爱着中国文化,其中孔子孔圣人也是西方所尊崇的大儒,儒学更是西方学者、哲学家专研项目之一,而中国的儒学理论是自古以来各个朝代所更用的,是中国思想的正统,延续至今有25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的根本,这也是西方研究中国文化的重点。相较中国而言西方的文化就要更注重人权和自由,这可能是由于西方文化形成时间短,文化历史较中国短的缘故,就如在行为举止上和谈吐,又或者中西家庭教育孩子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西方教育比较中国教育更注重自由式管理,虽然两者比较而言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文化上差异而成的行为差异,但若是能以一种客观的角度看待文化问题,取各自精华,去各自糟粕,这才是我们应行的。相比较文化上的差异,中西在信仰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总所周知,西方绝大部分人都信仰的是基督教,而基督教交予西方的思想就是神爱世人,世人也应当爱神爱他人,信仰基督就能得到灵魂的拯救,和对永生的期盼。因为基督教交予人们的都是正面的思想,同时在社会上起来和谐推动的作用,这也是这个教派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它是西方的第一大教派。而中国,信仰的教派则有佛教、道教,是中国两大信仰宗教。道教是中国最为本土的宗教,由名可知,道教的最高信仰就是道,道教教主老子觉得道是最为本源的东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是由道演变而来的。佛教则是在西汉末年传入的中国,随着民情的演变,而变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宗教佛教。佛教相信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重因果,认为每一件事的发生有因必有果,因在前,果在后。佛家还认为有来世,认为人有着下辈子,建立了轮回一说,今世修功德,来世得果报。这和道教的教义又有点差别,道教修今世,佛教修来生,虽是如此,佛道两家在大体总纲上,还是较为相似的,在教人上皆以善为本,修功德修心。道家是由春秋时期老子集古之圣贤的大智慧而成型的,道家讲究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认为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认为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体现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最根本的思想。文化代表一个国家的底蕴,宗教代表一个国家的信仰,而建筑则代表着水土风情。中式建筑讲究古典美,喜幽静,古时的中国人家居小院,有庭院,有廊道,处处透露着精巧的建筑艺术,同时也爱把树木花鸟纳入其中,营造一种建筑与自然和谐的感觉。中国式建筑习惯用木头作为建筑原材,屋顶喜欢用瓦片覆盖,大户人家门口喜欢以石头雕刻神兽坐落门两侧,建筑中可能加入些些铜铁制品,但不会太多,同时中式建筑对颜色上喜用红黄蓝色,这就是建筑的主色调,在屋檐边也有平直,下垂,上挑等多种方式,复杂而又不失威严,曾经马可波罗游历到中国说过中国遍地是黄金,连盖房的砖瓦都是黄金做的,实际上那只是黄色调的琉璃瓦罢了。中国建筑不仅在选材、造型上有讲究,在选择地理位置上也有着很大的讲究,这在中国叫风水,选择地理位置,是很慎重的,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的居住都是按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来选择的。他们认为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才能借的冥冥中的气运,趋吉避凶,招财纳福,借山水之势力,聚落建筑座靠大山,面对平川。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谓之风水学说,因而古时的帝皇建帝都,都有请风水玄师观察地理位置而定都。西方建筑更爱以白色,米色,这类色调为建筑的主色调,他们喜欢在建筑上进行雕刻,建筑以石材为主,可以说中国是一部木头史诗,而西方则是石头史诗。从西方人选用石材作为建筑,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而中国选择以木材为建筑原材则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很明显上的差异。中国人自古内敛沉静、含蓄,因而以庭院的形式建造,西方人热爱自由,开放,而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跃、好动个性的体现,由此可知建筑的布局也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特征。欧洲建筑的布局是“广场式”的。通常呈放射状向外辐射建筑出去,中间是教堂,因而是广场式建筑群。服装,也是一个特别显著的区别,中国古时的服装花样繁多,头冠,衣服,靴子整一套在世界服装上自成一系。然在夏商周之前衣不蔽体,只有最原始的毛皮遮掩。自夏商周后,衣服服饰开始演变开来。而从古自今衣饰的款式也非常之多,春秋战国时期,有深衣和胡服,深衣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衣裳连属在一起,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摆不开衩口,而是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即所谓“续衽钩边”。而胡服是指衣裤式服装,是北方草原上的民族穿的服饰的称呼,因北方民族的人善马,骑射是他们的主要技艺,无袖或半臂之衣的胡服自然是根据他们的习性改良而来的了,自赵武灵王之后,胡服传入中原,从此引为戎装。后逐步根据时代的需要,秦汉时期将衣装逐步改良,虽未曾脱离深衣的要求,但相较原来而言服饰上的颜色,图案都有了很大的改良。到唐朝时,服饰又细分为法服和常服。法服仍旧是在冠、冕、衣、裳上改良的大礼服,而常服则是在鲜卑装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到元朝时,带鞑帽,腰间系辫线,下衣有褶,这种服饰又称为辫线袄子,高官贵族大多都以织金锦来编制制作,明朝汉人统治回复唐朝服饰制度,未曾有多大变动,但清朝由满人统治,改服饰为满服,强制剃头编辫子,实行剃发易服,而清朝之后,中西文化的碰撞,女性穿旗袍,男穿中山装,直至现在开放式的西装革履,西方式穿着。在古时,中国的服装阶层分明,一个阶层的人只能穿一个阶层的衣服,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衣服不能乱穿。平民多穿麻衣,唐代有出现品色衣制度,九品制的出现,紫、绯、绿、青为官品的用色。又有文武官员饰绣的不同,文官饰鸟,武官饰兽。另有蟒袍,飞鱼服,斗牛服等一系列服饰的区分,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服饰文化。另相较中国而言西方的服饰,虽没有中国服饰文化的渊久,但不可或缺的是西方服装对我们现在的生活的影响有者不可或缺的影响力。现在我们生活中所穿的衣服,都有着西方服装的影子在上面。西服,小礼服,都是由西方中世纪后的服装慢慢演变过来的。相较而言,中国的服装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慢慢成为历史,而西方的服饰文化逐渐成为主流。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一句话,可见饮食占的比重相当之大。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因而中国人的饮食注重的是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而中国人的早餐根据地域的不同,又有所不同,北方人喜欢吃面食类早餐,如馒头,油条,烙饼,再加上豆奶或疙瘩汤等,组成了北方人的饮食习惯。相比较而言,南方这喜欢吃面条,粉条等一类的面食类早餐,其中著名的又有江南地区的热干面,广西地区的米线等。午餐及晚餐喜欢吃主餐,自古中国的午餐和晚餐就有四菜一汤的说法,主食则为米饭一类。中国人喜欢味道多样的菜,所谓的川菜,粤菜,闽菜等一系列菜系,每种的口味特点各有不同,中国人的饮食历来都是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其中又将饮食分为了八大菜系川、鲁、粤、闽、苏、浙、湘、徽。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有一个厨师,一个瓜能做出十种式样,一道菜也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十分的高超,领大家惊叹。在中国饮食里,注重的是一个熟字,中国饮食喜食十成熟的食物。相反西方人喜爱吃牛扒猪扒一类的肉扒,觉得太熟肉会老,没有口感。在食具这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筷子又叫箸,礼记中也曾说过:“饭黍无以箸。”由此可见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筷子吃饭了。筷子一般是竹制品,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这是中国的独特文化筷子。在中国,吃一顿饭,又或者是宴席,反正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只会有那么一种情况,就是大家坐在一起,一起吃饭。宴席是要用圆桌,会给人一种团结友爱,有凝聚力的感觉。山珍海味放在一桌人的中心,既好看又好吃,还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互相敬酒、让菜、劝菜,体现了大家相互礼让、相互尊重的美德。虽然可能会有那么点卫生问题,但这种饮食文化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心态。反应了中国的一个字“和”,和气,合家。 而西方的饮食更注重卫生,合理搭配,营养调和。就比如他们爱吃罐头、快餐等这类食品,虽然味道单一,但在时间上节省了,而且营养良好,从而我们看到很多西方人身体要比中国人壮,比中国人高,相比较下来中国人则显得瘦小,看上去没西方人那么强悍。研究学者在这上面称中国人为植物性格,西方人为动物性格。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只是陪衬品而已。宴会的核心思想在于交际,通过和其他客人的交谈,而达到交谊的目的。从这里可以看得出了,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的是集体的交谊,而西式宴会更多的体现在个人间的交谊。与中国的桌上进餐不同的是西方人流行的是自助餐。此法是:将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自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走动自由,不必在固定的位子上饮食,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利于两人交谈的隐私性,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如此的话,就缺少了一些中国人那种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的情调了。诗仙李太白以诗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来形容中国的酒,而巴斯德更是以“没有葡萄酒的日子就如同没有阳光”来形容西方的酒。对酒的喜爱虽然一样,但中西之间的饮酒文化略有不同,中国古时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称,但在西方喝葡萄酒所用的杯则为高脚杯,中国酒器善以瓷器,西方酒器则善以玻璃制品,讲究透明,如此方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同时中国爱饮白酒,西方那边则喜饮果酒。最后让我们讲讲礼仪,中国自古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呼,四书五经中更有礼经,孔子的论语中更多次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哪怕在现在这个时代,社会上礼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它直接影响到了他人对你的评判。而在西方,对礼仪是十分注重的,在西方人眼里,一名成功的绅士,在礼仪上必须要做的完美,这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评判线,可以说西方式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地方,平时出门时的着装,与西服搭配的领带盒袜子,对鞋的要求,外套是否合适,以及对待女士的标准等一系列都是他们十分注重的。如果在礼仪上做得不够到位,首先就拉了下乘,它是我们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我们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般的交际方法,是我们给予他人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是我们交际中进行相互沟通最优雅的一项技巧。因而如果因为某些细小的失误,造成了别人对我们留下不好的映像,是得不偿失的。首先餐桌上的礼仪,中国喜欢热热闹闹的就餐,餐桌上给自己的领导或是长辈敬酒,给客人劝酒,让菜,这样才能体现主人家的诚恳,而西方桌上就餐则是安静的吃,闭嘴咀嚼,喝汤不出声响,这是西方人就餐所注重的礼仪,而当你吃饭时发出了声响,西方人也不会直接点出来,只会给你来个集体的注目礼。而着装上,西方人觉得身着正装是自己态度的表现,而中国人则认为有些场合随意搭配衣服即可,体现了中国人的随意性心理,除非一些十分重要的场合,中国人则是怎么来的舒服怎么穿。总的来说,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不仅仅是教育了我们知识,至少它让我知道了,这世界上不是只有我周围那么一个交际的圈子,还有很多圈子,有很多文化,知识在等着我们去了解,去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只是这类知识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等着我们的探索和追求,我们不能像一个井底之蛙一样,只看得到井口的天空,而是应该跳出那口井,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外面的天空,文化知识寥寥无底线,我们可以学到的还有很多,现在学到的只是一部分,但也是精华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知识在等着我去学习。只有保持一颗探索的心,我们才能成长的更快。撰写日期:2014年 12月 15日 序号 评分细则得分1学习体会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特见解,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1-20分)2论点正确,论据充分。(1-30分)3条理清楚,结构严谨。(1-30分)4语言流畅,措辞恰当。(1-10分)5行文规范,格式符合要求。(1-10分) 总分(100分):评语: 阅卷教师签字: 2014 年 12月 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