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本科二年级统计学复习题(共7页).doc
-
资源ID:13831812
资源大小:10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5年上本科二年级统计学复习题(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5年上期末考试统计学复习题综合复习题一、判断题1、标志变异度指标越大,均衡性也越好。( )2、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4、调和平均法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作为算是平均法的变形,它仍必须符合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这一关系。( )5、统计资料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统计图。( )6、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总体按( )。 A、数量标志分组 B、品质标志分组 C、某种标志分组 D、所有标志分组2人口总体分为“男”、“女”两组,这是按( )。 A、标志分组 B、指标分组 C、数量标志分组 D、品质标志分组3商品库存量是(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4总量指标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 B、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少 C、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减少而增加 D、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没有直接的联系 C、101.60%、1.60% D、98.43%、-1.57%5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按()A、数量标志分组 B、品质标志分组 C、某种标志分组 D、所有标志分组6人口总体分为“男”、“女”两组,是因为()A、标志分组 B、指标分组 C、数量标志分组 D、品质标志分组7用组中值作为组内变量的代表值,是因为( )A、组中值更具说服力 B、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 C、组中值比组平均值更具有代表性 D、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8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的( )。 A、数量关系 B、比较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计划完成相对数9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在随机抽样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校验属于( )A、纯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10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多少,超额完成多少( )A、133.33%、33.33% B、101.44%、1.44%C、101.60%、1.60% D、98.43%、-1.57%11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 A、产值计划完成程度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C、产值资金占用率 D、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12在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绝对数时间数列 B、一般时间数列 C、时点数列 D、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三、简答题1、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什么特点?四、计算题(要求列出公式和步骤,小数点保留两位)1现在有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研究智商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对10个工人的智商值和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检验,便于在招聘中对智商相对较高的人员优先录用。数据如下:样本序号12345678910智商值110120130126122121103988097劳动生产率(件/小时)5.26.06.35.74.84.23.02.92.73.2(1)计算智商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系数,判断两者的相关程度。(2)拟合劳动生产率倚智商值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3)如果该企业引入一个智商值高达136的工人,其劳动生产率将为多少。解:xyxy1101201301261221211039880975.26.06.35.74.84.23.02.92.73.2572720819718.2585.6508.2309284.2216310.41210014400169001587614884146411060996046400940927.043639.6932.4923.0417.6498.417.2910.241107445042.6210.84(1) 两者是高度的正相关(2) ,回归系数b的经济含义是:当智商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生产率每小时平均增加0.075件。(3)2对某企业甲乙两工人当日产品中各抽取10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查,资料如下:单位(mm)零件数(件)甲工人乙工人9.6以下9.69.89.810.010.010.210.210.41233112232合计1010要求:试比较甲乙两工人谁生产的零件质量较稳定。综合复习题一、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平均数指数的计算特点是:先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总指数。( )2、总体指数和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 )3、中位数可以用于对定序、定距、和定比资料的集中趋势的测度。( )4、若每一个变量值的权数都减少10%,则平均数也减少10%。( )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少、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减少而增加、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总体范围的大小没有直接联系2商品库存量是(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3200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8688亿元,这是(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C、总体总量指标 D、平均指标42006年,某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人均国民收入1271元它们是( )A、结构相结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5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6某商店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报告期销售量比基期增加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额比基期增加( )A、1% B、5% C、10% D、3%7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为( )。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8测定标志变异最常用,最基本的指标是( )。 A、方差 B、全距 C、均方差 D、平均差9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负,则( )。 A、表明现象正相关 B、表明现象负相关 C、表明相关程度很弱 D、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10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187.5%,2004年比2000年增长150%,则2005年比2004年增长( )A、37.5% B、125% C、115% D、15%三、简答题1、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区别与联系四、计算题(要求列出公式和步骤,小数点保留两位)1某乡对农村农民收入进行不重叠抽样调查,从2904户中随机抽取484户,得到的资料有:平均每户收入有8000元,收入标准差4400元。要求在95.45%(T=2)的可靠程度下,推断下列总体指标:平均每户收入的置信区间。解:已知:N=2904,n=484,=8000,S=4400,t=2 8000-365.+365.14 7634.86元8365.14元32008年某车辆企业A、B、C三个车间的产品生产情况如表2所示:表2 2007年某企业产品生产情况表车间废品率(%)废品产量(件)ABC251196186184合计566(1) 若A、B、C车间一次完成整件产品某一工序的加工装配任务(废品补进入下一道工序),全厂总的废品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多少?(2) 若A、B、C车间分别独自完成正辆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则全厂总的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多少?解:(1) (2) 平均合格率=1-平均废品率=98.23%综合复习题一、判断题1、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2、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 )3、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4、在相关与回归分析中,应注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5、结构相对数必定是无名数。( )二、单项选择题1用组中值作为组内变量的代表值,是因为( )。 A、组中值更具有说服力 B、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 C、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D、不可能得到组平均数22006年,某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人均国民收入1271元它们是( )。 A、结构相结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3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多少,超额完成多少( )。 A、133.33%、33.33% B、101.44%、1.44%4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5200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8688亿元,这是(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总体总量指标 D、平均指标6对直线趋势Y=100+9X,若X每增加一个单位,则Y平均增加( )A、100个单位 B、9个单位C、109个单位 D、91个单位7在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绝对数时间数列 B、一般时间数列C、时点数列 D、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8当一个现象的食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C、正相关 D、负相关9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10对连续型变量( )。 A、只能编制异距数列 B、只能编制单项数列 C、只能编制组距数列 D、根据变量值项数和变动范围大小而决定编制组距数列或单项数列三、简答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其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哪些方面?2、动态平均数和静态平均数的区别。3、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四、计算题(要求列出公式和步骤,小数点保留两位)1某商行2011年与2012年两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计算:(1)销售量总指数与价格总指数。 (2)用指数体系对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期。商品销售量价格(元/单位)2011年2012年2011年2012年甲商品(台)80100500520乙商品(台)202270602某调查机构在经常乘坐地铁上下班的人群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乘坐距离的调查,得到资料如下:乘坐距离(公里)人数3公里以下35公里58公里810公里10公里以上2040604040合计200试计算:(1)样本平均数及样本方差。(2)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全市居民乘坐地铁的距离范围?解:(1)= =6.95(公里)S2=8.41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