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专)》复习题(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宏观经济学(专科)课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GDP平减指数:又称为GDP的隐形价格平减指数,定义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2.费雪效应: 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率1%的上升引起名义利率1%的上升。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之间这种一对一的关系称为费雪效应。 3.货币幻觉: 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4. 效率工资:高工资使工人生产率更高 5.庇古效应:价格的下降使收入增加的一种效应(随着价格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更多) 6.货币中性:货币供给对实际经济变量不产生影响的性质7.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找工作需要花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8.古典二分法:实际和名义变量在理论上的分离 9.实际变量: 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叫实际变量二、计算题1.考虑有三种投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K 是资本(机器数量)、L 是劳动(工人人数)、H 是人力资本(工人中大学毕业生人数)。生产函数为:(1)推导出劳动的边际产量。人力资本量的增加如何影响劳动的边际产量?2)推导出人力资本的边际产量的表达式。人力资本量的增加怎样影响人力资本的边际产量?(3)支付给劳动的收入份额是多少?支付给人力资本的收入份额是多少?在这个经济的国民收入核算中。你认为工人会得到多大的总收入份额?(提示:考虑人力资本的收益体现在哪里)(4)一个不熟练工人赚到劳动的边际产量,而一个熟练工人赚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加人力资本的边际产量。用你对(1)和(2)的答案,找出熟练工人与不熟练工人的比率。人力资本量增加如何影响这个比率?并解释之。(5)一些人建议政府把大学教育提供资金作为一种使社会更加平等的方法。而另一些人认为,大学奖学金只能帮助那些上大学的人。你的答案? 2. 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 = 300 - 100r,储蓄函数为S= - 200 + 0. 2Y,货币需求为L = 0. 4Y - 50 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 250,价格总水平P= 1。(1)写出IS和LM 曲线方程;(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到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答: (1) IS曲线:300-100r=-200+0.2Y LM曲线:0.4Y-50r=250 (2) 300-100r=-200+0.2Y 0.4Y-50r=250 得到:Y=1000 r=3 (3) C=100,则IS-LM方程为: 100+300-100r=-200+0.2Y 0.4Y-50r=250 解得:Y=1100, 因此,国民收入增加1003. 设劳动的增长率为N= 0. 02,资本的折旧率d= 0. 1,若资本存量K与产出Y 之比为0. 4。(1)达到增长稳定状态时的产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各是多少?(2)稳定状态的储蓄率应该是多少?解:(1)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Y = A F( K, L) 在给定技术即A/ A = 0 的情况下,要达到稳态增长,总产量、总资本存量和劳动力都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即:Y/ Y = N/ N =K/ K = n 所以,要达到增长稳定状态时的产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都应为2 % 。 (2)由于资本存量的净增加等于储蓄减折旧,即 K = 储蓄- 折旧 则K = sY - d K,其中d 为折旧率, s 为储蓄率。 整理即得: sY = ( n + d) K s = ( n + d) K/ Y 由题意知, s = (0. 02 + 0. 1)×0. 4 = 4. 8 %,稳定状态的储蓄率应该是4. 8 %4. 一国财政支出为8 000 亿美元, 税收8 000 亿美元, 出口为7 000 亿美元,进口5 000 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5,自发消费为1 000 亿美元,边际投资倾向为0.3,自发投资为1 200 亿美元。试求该国的国民收入。解:由题意得: C=1000+0.5×(Y-T),I=0.3×(Y-T)+1200,G=8000,X=7000,IM=5000 由Y=C+I+G+X-M 可知: Y=1000+0.5×(Y-8000)+0.3×(Y-8000)+1200+8000+7000-5000 解得:Y=29 000(亿美元) 即均衡的收入为29 000 亿美元。5. 在美国,资本在GDP 中的份额为30%左右;产出的平均增长为每年3%左右;折旧率为每年4%左右;资本产出比率为2.5 左右。假设生产函数是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且美国已经处于稳定状态。(1)在初始稳定状态,储蓄率应该是什么?(2)在初始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多少?(3)假设公共政策提高了储蓄率,从而使经济达到了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在黄金规则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将是多少?比较黄金稳定状态的边际产量和初始稳定状态的边际产量,并解释。(4)在黄金稳定状态,资本产出比率将是多少?(5)要达到黄金规则稳定状态,储蓄率必须是什么?答:(1)从稳定状态开始sy = (+ n + g)k 。重新整理导出s = (+ n + g)(k y),代入上面的值得:s =(0.04+0.03)(2.5) = 0.175 即初始储蓄率为17.5% (2)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知,资本占收入的中比例为= MPK(K Y) ,整理得: MPK = (K Y),代入上面的值得:MPK = 0.3 2.5 = 0.12 (3)我们知道在黄金规则稳定状态:MPK = (n + g + ) = (0.03+ 0.04) = 0.07 在黄金规则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为7%,而初始状态为12%。因此,从初始状态需要提高k 到黄金规则稳定状态。 (4)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知, MPK = (K Y) ,导出资本产出比得:K Y = MPK 。我们可以用该等式解出资本产出比,代入数值得:K Y = 0.3 0.07 = 4.29。因此,在黄金规则稳定状态,资本产出比为 4.29,而现在为2.5。 (5) 从(1)可知s = ( + n + g)(k y) ,k y 为稳定状态的资本产出比,在本题的导言中我们得到k y = K Y ,而且在(4)中我们得到黄金规则下K Y = 4.29,代入上式得:s = (0.04 + 0.03)(4.29) = 0.30。 为了达到黄金规则稳定状态,储蓄率必须从 17.5%上升到30%。6.考虑一个由以下方程式所描述的经济: (1) 在这个经济中,求出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以及均衡汇率。(2) 现在假设G 增加到1250,求出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以及均衡汇率的值。(3) 现在假设世界利率从5%上升到10%(G 又是1000),求出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以及均衡汇率的值。解释你的结果。答:(1)I1 0005 0r 1 0005 0×5750 C=250+0.75*(Y-T)=250+3000=3250 国民储蓄SYCG 5 00032501 000750 贸易余额NXS-I7507500 均衡汇率(500-NX )/500=1 (2)如果政府支出G增加250,G=1000+250=1250 则 SYCG5 00032501 250500 I1 0005 0r 1 0005 0×5750 NXSI500750-250 (500-NX )/500=750/500=1.5 因为政府支出增加250,使得政府储蓄下降,导致整个国民储蓄下降;国内投资并不受政府支出的影响,保持不变;这样该国的对外净投资下降,相应净出口下降至-250,实际汇率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上升至1.5。 (3)如果世界利率由5%上升至10%,则有: SYCG5 000250075(5 0001 000)1 000750 I1 0005 0r 1 0005 0×10500 NXSI750500250 (500-NX )/50005 所以在(1)中的储蓄不变,利率提高,投资减少7. 已知A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一组方程式来描述:消费函数: C= 120 + 0. 8Y (1)投资函数: I = 50 - 200 r (2)收入恒等式: Y = C+ I (3)货币需求函数: L= (0. 5Y - 500 r)P (4)其中,C为消费,Y 为国民收入, I 为投资, r 为利率,P 为价格总水平, L 为货币需求。(1) 如果在2003 年,A国的价格总水平为2,货币供应量为500。试写出A 国的IS曲线和LM 曲线方程。(2) (2)写出A国的总需求函数。(3) A国的宏观经济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是多少?8. 若总供给曲线YS = 400,总需求曲线为YD = 500 - 40P,(1)计算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增加10 % ,求新的均衡点,并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答:(1)供求平衡时 YS=YD,即400=500-40P,P=2.5, 所以供求平衡点为2.5 (2)总需求增加10 %则YD=(500-40P)*1.1=550-44P 由YS=YD, 400=550-44P,P=3.41 所以新的供求平衡点为3.41。 比较发现,总需求增加10%,物价水平上涨,但收入不变。这说明当总供给曲线垂直时,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增加国民收入,此时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无效。9. 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4 800总投资 800净投资 300消费 3 000政府购买 960政府预算盈余 30试计算:(1) 国内生产净值;(2) 净出口;(3) 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解:(1)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额=GDP-(总投资-净投资) =4800-500=4300 (2)净出口=X-M,由于GDP=I+C+G+(X-M)所以X-M=GDP-I-C-G(G是政府购买,I是总投资,C是消费)所以净出口=4800-800-960-3000=40 (3)由于税收-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政府盈余,所以税收-转移支付=政府盈余+政府购买=30+960=990 (4)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净收入-税收=4300-990=3310 (5)S=个人收入-消费=3310-3000=31010.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n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0.05y,求:(1)均衡收入;(2) 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乘数;(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从nx500.05y变为nx 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解:(1)可支配收入:ydytny50 消费:c300.8(y50) 300.8y40 0.8y10 均衡收入:ycignx 0.8y106050500.05y 0.75y150 解得y 1500.25 600,即均衡收入为600。 (2) 净出口余额: nx500.05y500.05×60020 (3) 投资乘数ki110.80.05 4。 (4) 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有 ycignx 0.8y 107050500.05y 0.75y160 解得y1600.25 640,即均衡收入为640。 净出口余额: nx500.05y500.05×640503218 (5)净出口函数从nx 500.05y变为nx 400.05y时的均衡收入: ycignx 0.8y 106050400.05y 0.75y 140 解得y1400.25 560,即均衡收入为560。 净出口余额: nx400.05y400.05×56040281211. 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美元,消费为C=100美元+0.8Yd,投资I=140美元-5r。 (1)根据这些数据求IS和LM的方程; (2)若货币供给从200美元增加到220美元LM曲线如何移动?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答:(1)LM方程:由L=M得y=1000美元; IS方程:由Y=C+I得y=100+0.8Yd+140-5r=1200-25r 。 (2)若M=220美元y=1100美元LM方程 LM曲线向右平移 Y=1100 LM曲线 C=100+0.8y=100+0.8×1100=980 Y=1200-25r IS曲线 I=140-5r=140-5×4=120 解得r=4 y=1100 C=980 i=120 (3)由于h=0,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因此增加的货币供给完全用来作为产出的交易媒介,即货币供给增加多少,相应的产出需要增加多少。按照LM曲线,货币供给增加带来产出增加100美元,相应均衡产出从1000美元增加到1100美元,表现为图形上,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12. 索洛增长模型描述的一个经济有以下生产函数: (1)解出作为d,gns的函数的稳定状态的y值。 (2)一个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每年1%。一个不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10%, 人口增长率为每年4%。在这两个国家中,g=0.02,=0.04。找出每个国家稳定状态y 的值。 不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可能采取什么政策? 答:(1)Y=S/(N+G+) (2)Y1= S1/(N1+G+)=0.28/(0.01+0.02+0.04)=4 Y2= S2/(N2+G+)=0.1/(0.04+0.02+0.04)=1 不发达国家可用提高储蓄率或降低出生率来提高收入水平。三、论述题1. 如何理解“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答:经济学家对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解释一直存在分歧。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是与印刷机有联系的现象”。其他因素可能会引起暂时、局部的物价上升,只有货币的过量发行才会引起普遍、持续的通货膨胀。例如,总需求过大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如果这种总需求过度是由某些实际因素引起的,则不会持续。如果总需求过度是由于货币过量发行引起的,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量增加在短期既影响实际产量又影响价格水平。一般来说,货币增长率变动平均需6-9个月后才能引起名义收入增长率的变动。此后再过6-9个月后物价才会受到影响。因此,货币增长的变动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有12-18个月的时间间隔。但当产量不变时,如果突然增加货币量,则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物价立即上涨。在经济中,货币量变动对实际产量的影响是短期的,而对价格的影响是长期的,这是因为从长期来看,产品的生产要受到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技术力量等实际因素限制,因而只能缓慢增长,但现代的纸币和存款却没有实物的限制,可以以任何惊人的速度增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量的增加是由于三个相关的原因,一是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二是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三是联邦储备体系执行的错误政策。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虽然和货币供给量有密切的关系,但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唯一的货币供给量增加,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经济结构都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上述观点并不全面。2.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认识。答:关于通货膨胀的对经济的影响,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是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三是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1)促进论。促进论者认为,西方社会中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膨胀性政策,刺激投资与消费,增加有效需求。 首先,通货膨胀的直接表现是货币供给过多,多发行的那一部分直接成为政府的收入,可用于增加投资。而物价上升带来居民持有货币的贬值,此损失被国家占有,这实质上是政府对所有货币持有人的一种隐蔽性的强制征税,又称“通货膨胀税”。如果居民的消费不变或消费的下降小于投资的增加,产出仍能通过乘数效应上升。 其次,通货膨胀具有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比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得更多。与此同时,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低收入阶层高,因此,通货膨胀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在通货膨胀的初期,全社会都存在货币幻觉,将名义价格、名义工资、名义收入的上涨看成是实际的上涨。于是劳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企业家愿意扩大投资,增加雇佣工人,导致就业的增加和产出增长加快。 第四,通货膨胀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由于实物资产和现金余额这两种财富形式之间的替代性,经济单位会增加对实物资产的需求,从而推动投资和产出的增加。 第五,通货膨胀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是不平衡的,各部门的投资规模也会以不同速度增加,全社会的产业结构可以得到局部调整。 第一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通货膨胀效应理论”中的“促进论”的。 (2)促退论。促退论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在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上升和工资增加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不对应的,工人可能会通过罢工等方式向政府和资方施加压力。政府从本身利益考虑,可能对某些价格实行行政控制,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竞争和活跃,价格的信号作用削弱,经济效率下降。 其次,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存贷款风险增大,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会导致金融瘫痪。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控制名义利率,导致对借贷资金的过度需求,出现对借贷资金实行配给的局面,从而使资金的运用起不到优化配置和加快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错误地引导资金流向,使一部分资金从生产部门转向非生产部门,对经济长期增长不利。在通货膨胀中,进行投机的商业资本周转快,投机者在交易中可获得丰厚利润,而投入生产领域里的资本,一般周转期较长,结果一部分工业资本从生产领域流向流通领域,进行投机活动,生产资本减少,导致经济衰退。 第四,通货膨胀会降低储蓄。一方面通货膨胀会使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削弱其储蓄能力;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又会降低实际利率,带来边际储蓄倾向下降,出现消费对储蓄的强迫替代,投资资金减少,生产规模因资本缺乏而缩减。 第五,反复无常的通货膨胀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增大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打击投资信心,导致投资萎缩,产出下降。 第三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弗里德曼提出的在长期内向上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促退论”观点的。 (3)中性论。中性论者认为,出现通货膨胀时,社会公众通过各种信息作出对未来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他们就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这种行为调整将会使通货膨胀的各种影响均被相互抵消掉。因此,通货膨胀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其效应是中性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态度也是中性的。 第二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即一条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中性论”观点,此外,芝加哥大学的卢卡斯(R·E·Lucas)等则提出理性预期的概念,这比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更强调了通货膨胀政策的无效性,是支持“中性论”的又一理论基础。3.根据经济学理论,论述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4.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分析,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如何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的问题。研究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问题的理论。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 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要素由劳动和资本存量两部分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下面介绍两位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2)丹尼森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量的测定,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作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的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3)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运用的是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国民产值及其组成部分的长期估量、分析与研究各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 (1)知识存量的增长。知识最终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结构变化。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相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制造业结构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增长对它提出的要求、需求结构变化缓慢、消费水平低,不能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刺激。 (三)我国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 通过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事实,因而为我们研究西方经济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它对社会经济问题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示,特别是它强调了知识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认识现代化生产的特点,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于我国来说,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知识的进步,其次是资本的缺乏和资源的相对缺乏,因此实现经济增长就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技术进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就体现在技术方面。而技术的进步或者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提高我国的知识技术水平首先要提高教育水平,加大对教育的支出,从而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发展一批具有前沿性质的研究,国家加大对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最后要注重研究和应用的结合,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二,注重资本积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存量是制约经济增长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具有高储蓄的优点,但从人均水平看,我国的资本存量还是很低,这就要求我国首先是继续发扬高储蓄的优点,为资本的积累提供好的基础,其次要注重资本投资的效率,尽量使少量的资本产生较高的收益。 第三,资源的相对匮乏。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很多资源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的人均资源往往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几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对能源、水电、矿产等资源需求会增加,而资源上的匮乏最终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比如我国的能源,随着经济增长,我国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因此我国首先要实现资源来源的多样化,其次要重视对新资源的开发,最后要重视对已有资源的节约。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