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隐喻的文化含义之比较(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西隐喻的文化含义之比较董 莉(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摘 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更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从认知语言学及语用学角度,对中外隐喻在建构上与表意上的重合之处!差异之处及空缺之处作一系统的比较,并探讨其内在的原因,可以拓宽我们的发展思路,增进互相了解"关键词:隐喻;认知;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O5587(2006)05O0109O04 一!引言:隐喻与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语言!习俗!惯例乃至历史特点!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的集合表述"在国际交流日益活跃的今天,注意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了解双方的相同与差异之处,对于拓展我们的发展思路,增进相互了解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及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作为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更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隐喻,常常被视为文人墨客所钟爱的一种修辞方式"其实,从本质上看,隐喻更是人类认知与解释周围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或者用隐喻概述事物的典型特征,或者用隐喻对事物的建构与特性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如口头或报刊上俯拾皆是的词语/上网0!/杀毒0!/繁荣市场0!/经济翻番0!/反腐倡廉0!/消除失业0等常用语,无一不是隐喻用语"美国著名认知学者雷柯夫(Lakoff1980年)指出:/隐喻无处不在,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之上的"0本文拟以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为例,从三个方面,探讨民族文化在隐喻中的体现" 二!隐喻中的文化重合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受同样的自然规律制约,被同样的客观环境所包围"这个为我们所共有的物质世界,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相似的印象和联想"这种相似的认知和联想又是基于人类相似的生理!心理机能及认知能力"所以,尽管各民族间语言不同,生活方式有别,但他们的认知规律!思维模式乃至喜怒哀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文化重合(culturalover2laps)"1.中英文隐喻中的文化重合现象虽然东西方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巨大差异,但东方人与西方人在生存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正是这些共同点导致了中英文隐喻的众多文化重合现象"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几个基本方面入手,考察一下两种语言在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上的相同之处"1)自然现象本体:白天day;夜晚night;暴风雨storm;乌云cloud;雷电thunder喻义:解放,希望;黑暗,困难;战争,反动统治;灾难,凶兆;巨变,撞击2)动!植物本体:狐狸fox;狼wolf;鸽子dove;驴ass;绿色植物greenplants喻义:狡猾;残忍;和平,温顺;愚蠢;生命力,春天3)物体本体:雪snow;冰霜ice;锁链chain;落叶fallenleave;骷髅skeleton喻义:纯洁;冷酷,严峻;压迫,奴役;凋萎,秋天;死亡,恐怖4)人体:本体:眼eye(针眼);颈neck(瓶颈);口mouth(胡同口);脚foot(山脚)喻义:细小(小心眼儿);狭长,要害处;进出处;最底部可以明显地看出,上述汉语和英语的隐喻,无论在建构上,还是在表意上都是出奇的相似"自然,这些相似之处绝非偶然"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对周围世界进行解读与识别时,遵循的是一种体验哲学(embodiedphiloso2phy)"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是他们感知事物时最基本的依据和出发点"各民族间语言的表层形式千差万别,但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手段!感知内容乃至感知结果却如出一炉"这正是我们为什么不仅能够读懂古人,读懂他人,而且能够读懂外国人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上述本体与喻体极为雷同的中英文隐喻,属于概念范畴,那么在两种语言中涵盖多个概念的复杂句式是否也会有着若干相同之处呢?薛梦得(1986年)的5中外比喻词典6中就例示了以下成语或谚语:趁热打铁Strikewhiletheironishot.欲速则不达Hastemakeswaste.眼不见,心不烦Outofsight,outofmind.人多好办事Manyhandsmakelightwork.物以类聚,人以群分Birdsofafeatherflocktogether.在东方与西方两个民族中均为脍炙人口的上述两组成语,在取材上!意境上!韵味上!寓意上直至句法上如出一辙"仔细品味,感到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再一次印证了,不同民族可以不同/文0,但却完全可以同/理0的论断"2.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融合自然,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不同,习俗不同,宗教不同,他们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价值取向,也必然会互有区别"每个民族都会在人类的百花园里,培育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奇花异朵"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随着跨文化交际中多种文化的不断融合,中英文中一些隐喻的用法也相互借鉴,不断从对方文化中汲取自己的营养"骆乐(2000年)从跨文化的角度对英语与汉语的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汉语中常见的/以牙还牙0和/披着羊皮的狼0就是从英语的atoothforatooth及awolfinsheep.sclothing直接引用过来的;而英文中的pa2pertiger和loseone.sface则是来自中文/纸老虎0,/丢面子0的直译"至于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0(info-highway)!/高科技0(hi-technology)!/世界工厂0(worldfactory)等崭新的隐喻词语更是不胜枚举"有时简直难以断定,它们到底出自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大量事实证明,随着经济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涉及到科技!信息!经贸领域的术语也日益被各民族所采纳!所吸收"隐喻,作为人类语言概念的基本组成部分,自然是反映这种趋势的一面镜子"三!隐喻中的文化差异1.文化误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物质!物品!物理环境是第一性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认知基础,决定了我们观察事物的基本取向"这是不容置疑的"但精神作用,文化影响,又不完全是被动的"它们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毕竟,由于各民族历史!习惯!生活环境不尽相同,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文化中会有各自的隐含寓意,会激发不同的联想"不同的民族文化,在隐喻中清晰可见(黄佩文2001年)"所以,在国际来往中,我们/求同0是为了发现与建构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的/桥梁0;而/存异0则是为了保留各自芬芳的民族文化,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流光溢彩,绚烂多姿"在交流中,误解或误读是时有发生的"有时我们即使知道英文中每个词的字面意思,仍然会发生文化误读的情况,即用汉文化的思维方式来解读西方隐喻的含义,因而造成对其真实含义的误解"以下是文化误读的几个例子:英文的dogdays并非指什么/狗日子0,而说的是/三伏天0或/无精打采的时刻0"同样,如果有人把haveotherfishtofry理解为/还要煎别的什么鱼0,那就使人贻笑大方了,因为它本来是说/另有贵干0的意思"颜色,从物理的光谱角度看,对各民族来说应当是相同的"但其文化寓意却相去甚远"如红色,在汉语中多与喜庆幸福有关,汉语里的/红人0!/红榜0!/红粉佳人0!/红旗手0均含褒义"可译成英语后,相应的/红0(red)字却无一出现:afavoritewithsbinpower,honorboard,ayoungbeauty及outstanding"可是,在讲英语的国家中,/红色(red)0往往意味着/烦躁0!/暴力0乃至/恐怖0"还有,在西方神话中,phoenix(凤)意味着事物的复活或再生"而在中国,凤却被喻为百鸟之王"有些地方,称雄性为凤,雌性为凰"英语中aswiseasan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表明西方人将猫头鹰视为智慧的象征"在中国有些地方,猫头鹰则意味着厄运或不幸"听到它的叫声,也会使人平添几分畏惧(邓炎昌,刘润清1989年)"以上的文化误读是由想当然的望文生义!及情感把握上的偏差所造成的"有不少汉英成语看似具有相同的结构,其语用意义却谬之千里"因而在不了解英文隐喻含义的情况下切忌浅尝辄止,否则难免会闹出笑话"同样,在翻译某一词语,介绍某一形象时,还须十分注意该形象在特定文化中的特定含义"不宜仅囿于字面意思,随便一翻了之"比如,汉语中的/铁饭碗0不宜译为ironbowl,应是steadyjob;同样,英文中的greenhand当然也不能译为/绿手0,汉语中的对应词是/新手0或/初学者0"2.文化差异的原因1)隐喻与地域中国人与英国人所处地理环境迥然不同"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山脉!河流!森林众多而广袤"汉民族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依附于陆地上"因此,在汉语中,以陆地上的人及物做本体的隐喻很多"而英国被海洋环绕,围绕海洋产生的渔业!航运业!造船业在英国的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在英语中,隐喻常常联想自海洋"比如:汉语中有/未雨绸缪0,意思是未下雨之前翻透桑地,修好门窗,比喻平时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在英语中,与之意思近似的比喻则是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字面意思为/趁天气晴好时,检修一下你的船帆0"再如,汉语说/疾风知劲草0,而英语则说Agoodpilotisnotknownwhentheseaiscalmandthewaterisfair"表示/进退两难0时,汉语说/进退维谷0"但英语则用betweenthedevilandthedeepsea来表达"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陆地与海洋这一截然不同的地域色彩"2)隐喻与气候气候同样影响隐喻的构成"英汉两个民族因其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分别具有不同的气候类型"英国属北温带,又被海洋所环绕,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国同属北温带,但以陆地为主,具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所以和气候有关的隐喻中,英汉两族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且特性大于共性"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英国,春天里都是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汉语中的/春0常被赋予欢乐!甜蜜!年轻!欣喜!生机勃勃的含义"在这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春的清新!愉快使孟郊/登科0后写下了佳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杜甫也认为春天正是游子返回故乡的最好时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人们创造了一系列的带有/春0字的词语:春意盎然,春风满面,春花秋月,科学的春天等,表达了春天所带给人们的美好寓意"与春一样,英语词spring也倍受人们的青睐"英美许多文学作品都尽情地讴歌着春天的欢乐!祥和!美好和活力"英国诗人奈什(ThomasNash)是这样描绘spring的:Spring,thesweetspring,istheyear.spleasantking(春天,甜美的春天,是一年中的欢乐之巅)"在莎士比亚看来:Inthespringtime,theonlyprettyringtime,whenbirdsdosing,sweetloverslovethespring.(春光明媚艳阳天,春天最是结婚天;听嘤嘤歌唱的枝头鸟,姐郎们最爱春光好)朱生豪译)"到了夏季,情况则迥然不同"中国的夏季多是热浪扑面,酷暑难耐"难怪5水浒传6中的梁山汉子唱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可见夏季并不受汉民族的青睐"而在英国,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使得夏季(summer)温度宜人,令人倍感舒适"难怪莎士比亚把爱人比作summer: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e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我可不可以把你比做温暖的夏日?其实你比夏日更可爱,更令人舒适")3)隐喻与物产自然环境的不同,决定了物产的不同"英国的气候条件适宜植物生长,使得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首位"而主要农作物又是小麦,因此在英国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是牛奶和面包"而在中国,大江南北均有水稻种植,因此大部分的中国人,多习惯以大米为主食"所以,在和食物有关的比喻中,英语中常用牛奶和面包,而汉语中常用大米和饭碗作喻体"同样是工作,汉语以/饭碗0喻之,而英语则用abreadandbutter(奶油面包)来描述;汉语有/鱼米之乡0,英语则用landflowingmilkandhoney(流奶淌蜜之地)来喻指富庶之地"可见比喻也同物产息息相关"有关动物的联想同样有民族性"讲英语的人学汉语时可能会对这个句子感到费解:/那个家伙简直像条泥鳅!0因为大部分讲英语的国家都没有泥鳅,即使偶有发现,也只不过把泥鳅看作是一种鱼而已,不会认为它很滑,更不会理解/滑0的转义:圆滑!狡猾!不老实" 四!隐喻中的文化空缺所谓文化空缺,是指只为某一民族所拥有,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它既可以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词语,也可以是该民族结合现实所独有的/应景之作0"潘惠霞和李辉(2000)曾就文化空缺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中文的/饺子0与英文中的dumpling是所指相近的两种食物"但/饺子0中蕴含着中国人渴望合家团圆!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而英文的dumpling却仅指一种食物,聊无它意"赞叹事物众多,或发展之快,中国人常喻之为/雨后春笋0;而西方人则说springlikemush2rooms(突起如蘑菇)"汉字是世界上所独有的融形!音!义于一体的语言形式"其谐音也独具特色"如:鱼)余,棺材)官与财,八发,钟)终,鞋)邪等"在有些地方,不可把/钟表0当礼物送人,因为/送钟0与/送终0谐音"也不可送人以/鞋子0,因为/鞋0听起来容易使人联想到/邪气0"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其他宗教所无法企及的,它给中华民族的文化注入了许多独特的隐喻形象,如/如来佛0!/观音菩萨0!/财神爷0等"而基督教是众多西方国家至高无上的精神支柱,圣经更是西方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英文中许多常用的喻体,如/橄榄枝0(象征和平)!/替罪羊0(代人受过者)!/犹大之吻0(阴险的背叛)等都出自圣经典故"中英文中为数众多的喻体都来自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文学典故等文化遗产,它们的文化内涵单从字面意思是无法完全理解的"例如中文的/朝秦暮楚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0等"不懂中国历史的人恐怕难解其意"英文的meetone.sWaterloo(惨遭失败)出自历史;Homersometimes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出自传说;That.sGreektome(我对此一窍不通)出自莎士比亚的名篇"缺乏西方文化知识的人,自然对其含义会感到迷惑不解"综上所述,世界上的各个民族由于都共在一个蓝天之下,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球之上,所以具有大致相同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式"难怪在表达方式上多有相近之处"但又因为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千差万别,所以在表达术语上各具特色"深入研究中外文化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对于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拓宽我们的发展思路,丰富我们灿烂的文化,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 黄佩文.汉英比喻与民族文化J.修辞学习,2001(3).3 骆乐.英汉语隐喻的跨文化对比J.外语与翻译,2000(2).4 潘惠霞,李辉.汉译英过程中文化空缺现象探索J.外语教学,2000(4).5 薛梦得.中外比喻词典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6 Croft,W.CognitiveLinguistic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7 Lakoff,G.&M.Johnson.Metaphor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责任编辑 姜惠莉AcomparativestudyoftheculturalimplicationsofChineseandEnglishmetaphorsDONGLi(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e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ijiazhuang,Hebei,China)Abstract:Everynationalityhasitsowndistinctiveculture.Asanimportantlanguagedevice,metaphorisamirrorofthenationalculture.Thepaperattemptstomakeasystematiccomparisonbetwee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sintheaspectsofoverlap,divergence,andgap.Theoreticalaccountsrelatedtothescienceofcognition,pragmaticsandotherfactorsarealsogivenintheanalysis.Keywords:metaphor;cognition;culturaldivergence;gap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