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法与技巧(共6页).doc
-
资源ID:13837987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法与技巧(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法与技巧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法与技巧,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可以破解教学的难点,提高学生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广大一线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平台整合 1. 引 言 过去由于受教学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数学教学方式一般采用粉笔和黑板,在这种方式下,数学知识的表达有极大的局限性,学生思维的启迪也是有限,这使得数学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不能被充分展示出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教育领域所采用,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实施者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创新性学习数学成为可能. 下面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探讨,以期为尽快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方法与技巧 2.1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所有学科中,数学被学生公认为比较难学的科目,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都存在畏难的情绪.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这对于开展教学是一种重要的策略与手段. 信息技术在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教学信息的展示上,以其形象逼真、新颖别致、跨越时空限制的巨大优势,对学生的各种感官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强烈刺激,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强烈的好奇心,会让学生产生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种求知的欲望如果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学习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情况下,针对每个知识点特点,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比如文字、图片、声音、表格与动画等,再结合信息技术展现出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更感兴趣、更有吸引力. 比如在“几何”课中,可从各届世界博览会上的各国展馆的建筑中,让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优美的想象空间里激起求知欲,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在“黄金分割”的课堂上,可让学生欣赏自己心中的偶像在舞台上的表演,然后设置问题:为什么主持人不站在舞台的中央?使学生带着求知的好奇心走进知识的殿堂. 2.2 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化解数学难点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较难理解,更加难以应用,特别是二次函数中一些参数的变化而引起的函数图像变化,如函数图像的平移等,利用粉笔和黑板等传统手段很难描述出其运动的过程,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出来,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如用“几何画板”来演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从y = x2y = (x + 12)2 y = (x + 12)2 - 5,鼠标一动,参数一改,二次函数图像上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增减性等立即就出来了,生动形象. “几何”是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又一大难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对称与折叠让初学者看不懂、摸不透,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点. 例如:如图1,已知AB = AC, AE = AF,求证:B = C. 分析:初学“几何”的学生做这道题时有两个难点:一是公共角找不到;二是AB,AF有一部分重叠,AC、AE有一部分重叠,让学生找不准对应边. 如果将图1分解成图2的两个三角形,再由图2平移到图1,学生就一目了然了. 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画图像的过程中能够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像,让学生清楚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等有一个既理性又直观的认识,可以有效地化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 2.3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展示题目和图形. 数学应用题,特别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一些文字在100字以上的题目,如果当堂抄写太多的文字,不但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会因为老师的字迹不清给学生带来不便,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用事先准备好的电脑平台就能让题目快速、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对于教师来说,各种函数图像的作图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原因不仅是作图速度慢耗费时间太多(例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需要描十个点),还存在所作图像不精确影响直观认识的问题(例如数据较大的统计图). 因此作图成为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一大障碍,而这些因素必将影响到课堂效率,而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就能轻松解决.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丰富的教学与学习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当前因特网上有数以千计的各种数学教育网站,教学与学习资源都能很方便地获取,如教学素材、课件、习题,等等. 教师要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结合课程和学生实际情况,把网上资源再组织、加工,为己所用.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网站,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4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展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利用信息技术把相关内容做成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 学生在人机交互时,如果答题正确给出鼓励性的评价;若答题不正确,则给出解题提示. 在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中还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所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开展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 信息技术以其网络化的优势构建了民主、平等、自由、公正的教学氛围,教师只需坐在终端机前就可以了解全班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对某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其解决困难. 同时,由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其他同学听不见,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体现对其个性的尊重. 对于那些学有余力或有独创见解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有利于个性特长发展的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和教师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利用信息技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在网络教室上课,每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教师也能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以及学生在课堂内讨论、动手操作、练习等情况,采用测试的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比“今天做、明天收、后天改、再补缺”的效果更快、更好,能更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小 结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使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是当前紧迫的任务,本文结合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探讨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 2董烈云.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直线形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10). 3王成伟,李宗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小学电教(下),2011 (2). 4胡连荣.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3(4).专心-专注-专业